淺談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6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摘要】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旅遊資源的破壞影響旅遊業的發展,通過對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高旅遊資源對旅遊市場的吸引力,提高旅遊資源的使用效益,保證旅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旅遊資源 因素 措施 保護 可持續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旅遊市場迅猛增長,迅速成為世界重要客源輸出國,並保持世界主要旅遊接待國的地位,將來還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市場。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將強化中國作為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和最具潛力投資地形象。按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遊人次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遊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遊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強國。

一、旅遊資源保護的意義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開發與利用的基礎,是構成旅遊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旅遊資源就沒有旅遊業的發展。然而,旅遊資源在經過開發成為旅遊產品後,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破壞,嚴重者甚至削弱旅遊資源的“重複使用性”,從而減弱旅遊資源對旅遊市場的吸引力。旅遊資源的保護,不僅包括旅遊資源自我保護的需要,使之不受損傷、破壞,而且還涉及週五環境的保護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旅遊資源的保護,並視其為旅遊業是否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旅遊資源作為開展旅遊活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旅遊資源的種類、數量、規模、特色及保護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發展總體水平。因此,要不斷加強旅遊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從而實現旅遊資源的高效、持續利用。我國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人均旅遊資源卻相對短缺。不合理開發旅遊資源不但起不到無煙工業的作用,而且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旅遊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可持續理論要求我們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續的發展觀為指導,以資源利用的永續性為目標,儘可能地推遲其枯竭時間。

二、可持續發展思想

旅遊是一種產品,可持續旅遊是一種理念。可持續發展思想起源於生態環境領域,真正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可持續發展的經典定義,是在1982年裡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得到公認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的。其界定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包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使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來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態良好和諧的發展道路。

“Globe’90”國際大會提出的可持續旅遊發展的目標是增進人們認識旅遊對環境和經濟的理解,促進旅遊公平發展,改善旅遊接待區的生活質量,向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經歷,保護旅遊開發賴以存在的環境質量。其核心是確保從事旅遊開發的同時,不損害後代人為滿足旅遊需求而進行旅遊開發的可能性。

三、旅遊資源遭受破壞的主要因素

旅遊資源破壞的原因有自然災害,如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水火災害等)、氣象災害(風蝕、水蝕、日照等)和生物災害(鳥類、白蟻等)。旅遊資源除了因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外,人為因素是導致旅遊資源破壞的主要因素,有時超過自然力的破壞程度,甚至是毀滅性的。旅遊資源破壞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建設性破壞。建設性破壞主要指工程建設、市鎮建設和旅遊資源開發建設中的規劃不當,導致資源被嚴重破壞。如直接拆毀或佔用文物古蹟,工程建設對景區環境的破壞等;在旅遊區內的建設不當,破壞了旅遊區周圍景觀的和諧及古建築的風格意境,添加了與景觀及旅遊環境不協調的設施,破壞了景觀的完整性等。城市建設中的“三無”(無規劃、無計劃、無設計)、“三亂”(亂分地、亂選址、亂搭建),對文物古蹟及環境破壞更為嚴重。南京市政府為解決交通問題,在1995年對中山北路、中華路等主要道路拓寬的工程中,砍去了數百顆已經生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法國梧桐。

2、生產性破壞。生產性破壞指工農業生產對旅遊資源的破壞和對旅遊環境的汙染。例如由於旅遊區周邊各種工業的發展,給旅遊區帶來了嚴重的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不當的農業生產操作,砍伐樹木、濫採亂挖等,嚴重破壞植物資源和旅遊用地資源。如享有三國古城美譽的湖北某風景區,既有優美的自然風景,也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景區周圍的工業生產使景區烏煙瘴氣,工業汙水破壞了水質,嚴重影響了景區資源。

3、旅遊開發與規劃不當造成的破壞。在旅遊資源開發中,規劃不當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旅遊景觀,失去旅遊資源特色。有著悠久的歷史的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建築,是老北京的驕傲,已馳名中外,世人皆知。建國後,為興建國際大都市,大搞城市建設,拆除了大量的四合院,不當的開發嚴重破壞了四合院原有的生態,其景觀價值和歷史價值已大打折扣。近年來,如何保護好北京的歷史文化,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4、遊客本身的破壞。旅遊活動的開展加速了自然旅遊資源的損壞與衰敗。由於大量旅遊者的介入,加大了旅遊區的承載負荷,遊客的不良行為和保護資源意識的淡泊也是導致破壞的主要因素,如任意採集花草,破壞樹木,部分素質低下的遊客對文物古蹟的亂刻亂畫造成的資源破壞,使旅遊區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交通工具和遊客的不斷踩壓,使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景區的超負荷接待增加了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汙染。另一方面,對人文旅遊資源而言,旅遊活動的開展也會導致人文旅遊資源的差異性和特質的消失。例如旅遊者的高消費、衣著方式等現代生活習慣,會同化邊遠地區的民俗風情,致使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逐漸失去個性等。

5、旅遊管理不善帶來的破壞。旅遊資源是誘發旅遊者出遊動機的主要吸引物因素。按照中國的法律,土地歸國家所有,國家是旅遊資源的主人,即旅遊資源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但由於長期實行的條塊分隔的資源管理模式,幾乎每一個部門和地方政府都對旅遊資源擁有或大或小的管理權和使用權。例如,目前吸引大多數旅遊者的旅遊區,包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它們分別歸屬建設部、林業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文物局等管理。一些寺廟道觀等則分屬國家宗教協會管理。在一些鄉村地區,風景資源及其所在的山體、水體、土地、森林等屬於鄉村所有。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出現了村莊、鄉鎮自行上馬,缺乏科學規劃和市場定位,出現了破壞風景資源的不良現象。

目前,我國的旅遊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屬不同的部門,甚至一個旅遊區由幾個部門管理,多頭領導,在旅遊資源的管理上顯得比較混亂。管理機構和人員調動的不穩定性,使旅遊區的管理制度難以繼續實施,旅遊區資源的管理十分複雜,具體執行經營管理職責的企業也難有作為。如擁有世界第一大碑林的湖北某4A旅遊區,從過去吸引中外遊客的門庭若市到現在的門可羅雀,除了受巨集觀因素的影響外,與管理經營機構的變動、現有規劃不適應旅遊市場的需求、市場的重新定位等有很大的關係。

四、實施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的具體措施

1、旅遊資源的保護需以法律法規為保障。旅遊資源的保護問題已經在世界各國引起重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頒佈、實施的旅遊市場法律法規40多個。主要有國務院頒佈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公園管理辦法》、《環境保護法》、《都市計畫法》等法律中對風景名勝區保護所作的規定。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強調了保護自然文化珍品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各地方也結合各自特點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上述各項法律、法規從不同角度規定了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問題。將保護旅遊資源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對旅遊資源的保護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旅遊資源的保護需以技術保護為保障。隨著我國旅遊業向更大的規模、更高的層次發展,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也向大投入、大專案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形勢要求政府與企業在更高的水平上嚴格保護旅遊資源,技術保護因此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重視與運用。為此必須構建包括動力機制、保障機制、監管機制、創新機制在內的技術保護管理機制,以確保旅遊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科學維修歷史文物古蹟,對景區進行科學的技術手段跟蹤測量,利用專業手段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這些方法和措施對於資源的保護十分重要。

3、旅遊資源的保護需以行政保護為保障。行政管理措施,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國家和方針政策和依照行政管理許可權,對資源的使用、管理以及保護工作的有關活動進行行政干預,以保障旅遊資源的良性迴圈。行政管理措施是旅遊資源保護中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旅遊資源管理方面,尤其是旅遊規劃的編制、資源保護方面與地方政府和各個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從保護旅遊資源持續利用的角度出發,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於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實行統一的規劃與監督。

4、旅遊資源的保護需以規劃保護為保障。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一般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園林以及其他以自然風光為主要風景要素的旅遊區。合理開發和規劃,保護原始的、零度的風景應當成為這類風景區保護與開發的基本要求。如某些旅遊景點正陷在高樓、違章建築的重圍中,整體景觀受到嚴重的破壞。如何使景點能突出“重圍”,使周邊環境更協調,提升景區的吸引力?有專家指出:問題的出現首先是規劃,應採取果斷措施,對違法建築該拆的就拆,該鏟的就鏟,為可持續發展留下空間,制定切實保護旅遊資源的措施。旅遊開發不能只強調收益,更不能誇大收益,不能忽視風險,不能不計成本,不能只強調綜合收益而不考慮綜合損失。不適當的旅遊開發會破壞原有生態系統,導致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降低。規劃保護和法律保護一樣,同屬於旅遊資源保護的指導性方法。對旅遊資源進行整體的、有條理的的規劃是必要的,大眾旅遊使一些政府認識到旅遊的經濟優勢,認識到必須促進機構性和協調的旅遊規劃,在規劃方面應該考慮全面的旅遊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5、旅遊資源的保護需以教育保護為保障。旅遊資源保護意識不強或根本沒有資源保護意識,是造成旅遊資源人為破壞的根本原因。由於遊客型別受職業、年齡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不同素質的遊客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也不一樣。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旅遊資源保護的宣傳工作,不斷增強旅遊經營者、民眾和遊客的旅遊資源保護意識。發動旅遊活動的主體——旅遊者參與到資源管理中,是有效保護旅遊資源,實現旅遊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通過旅遊教育,喚起他們保護資源、參與資源管理的責任意識,減少人為破壞;另一方面通過對旅遊者的教育,使旅遊者自覺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可以減輕環保人員的工作壓力,這種與旅遊者“合作”的管理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旅遊資源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可以通過公益廣告等宣傳方式,提高旅遊者保護旅遊資源的自覺意識,做到全民參與。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宣傳保護旅遊資源的力度,提高全民素質,共同維護,使寶貴的旅遊資源免遭摧殘。

【參考文獻】

[1] 盧麗蓉、金麗:全國導遊基礎知識[M].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1.

[2] 金麗娟:旅遊資源的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J].中國教育導刊,2005(6).

[3] 劉又堂:旅遊學概論[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09.

[4] 劉愛玲:綠色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M].科學出版社,2006.

[5] 高曾偉、盧曉:旅遊資源學[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