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機電專業課程架構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1W

1準確把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內涵

職校機電專業課程架構論文

《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稿)中,對於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專業方向、對應的崗位和需要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等都進行比較明確的規定。電技術應用專業主要針對機電一體化裝置。機電一體化裝置就是利用電子技術、資訊科技(主要包括感測器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使機械實現柔性化和智慧化的裝置,其本質是將電子技術引入機械控制中,將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實現完美結合。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應辦成既不是偏機(機械製造和數控加工),也不是偏電(電氣技術和自動控制),而是機械與電子控制深度融合成一體的複合型專業。

2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及要求

2.1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

筆者作為《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研究組專家成員,與專家組一行6人,對廣州、新會、順德、南海和中山等地區的10家企業進行了調研,調研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現場交流、問卷調查及座談等形式,瞭解企業的現狀、機電崗位的人才結構及需求情況;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畢業學生就業崗位群及需求,所對應的主要崗位群和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企業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建議等。廣東省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崗位分佈如表1。主要就業崗位:機電裝置的組裝、安裝、除錯、維修;次要就業崗位:機電產品銷售、機電產品技術服務。

2.2應持有的證書

學生至少應持有以下之一的證書:1)裝配鉗工(或機修鉗工)中級職業資格證書;2)維修電工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電工特種作業操作上崗證書;3)機電一體化裝置工中級職業資格證書;4)市場行銷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2.3人才素質要求

2.3.1基本素質

1)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科學態度;2)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3)身心健康;4)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5)良好的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6)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資訊和技術交流的能力及運用網際網路的能力。

2.3.2專業素質

1)瞭解機械基礎知識,能正確讀識機械零件圖和裝配圖;2)會進行常用機床的檢測性操作或能進行簡單零件加工;3)瞭解典型機電裝置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結構;4)熟悉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線路,會維修簡單的故障;5)會運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編制和除錯較簡單的控制程式;6)具有組裝和除錯典型機電裝置的能力;7)有安裝和維修典型機電裝置常見故障和典型故障的能力;8)具有創新精神,具備適應職業變化的基本能力。

3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

以機電裝置安裝與維修方向為例。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必須以職業崗位要求為基本依據,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技能為核心,體現行業發展的“四新”知識,適合學生實際和個性發展,打破理論學科為本位、理論為主的學科體系,採用模組結構課程體系。見圖1。

3.1基礎模組

基礎模組包括公共基礎模組和專業基礎模組,公共基礎模組按國家教育部要求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專業基礎模組開設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機械基礎與鉗工技能、機械拆裝工藝與技能三個模組課程。

3.2專業應用模組

專業應用模組包括機床電氣線路安裝與維修、液壓與氣動技術、電拖基本環節、電動機維修、PLC程式設計與電路安裝除錯、常用感測器及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綜合應用、崗前強化訓練(含考證)、頂崗實習。

3.3專業方向模組

專業方向模組包括普通機床維護與維修、機電裝置的組裝與除錯、機電裝置的安裝與維修。

4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

“工作過程”是按照工作崗位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並獲得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按照教學過程工作化、工作過程規範化、工作規範標準化、工作標準科學化的要求,將教學內容按照工作過程設計成具體的專案來組織教學,實現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以實踐教學為中心轉變;以偏重知識傳授向注重技能訓練轉變,實現“做中學、做中教”,實施一體化教學;以教師教為主向以學生學為中心轉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如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液壓與氣動技術》,若按現行的教材內容體系組織教學,即使教師講得如何透徹,學生最終都無法學到實用的東西。筆者針對企業中液壓與氣動技術的應用實際情況,遴選出五種典型系統作為載體,把要傳遞的知識資訊融入到真實的專案中,形成五個學習專案。按照工作過程開展每個學習專案的教學組織,將理論學習、實踐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針對學習專案的具體要求,打破原來的知識體系,重新安排教學內容,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技能分配到具體的工作任務中。整個課程的設計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本課程所要掌握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詳見表2。

採用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學生通過在接受任務、收集資訊、制定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中,理解和掌握課程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體驗工作的艱難與快樂,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具有以下特點:

1)學生參加全部教學過程,學習積極性高。從收集資訊、制定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既瞭解總體,又清楚了每一具體環節的細節,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積極性高。

2)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在專案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形式是以小組(一般4~6人)為單位,所有需要學生解決的`教學問題,由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分工合作,完成自己的任務,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使問題獲得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工作的過程,學生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3)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評價更合理、更科學。專案教學,改變了以往以知識為標準評價學生成績的做法,對學生評價以學生完成專案情況為依據,從三個層面進行評價:第一,學生自評;第二,組內互評;第三,教師根據小組專案完成情況評價。並結合學生專案完成過程的職業態度,評價更合理、更科學。

5校本教材開發

實施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關鍵是專案的設計與確定,現行的教材體系都是以學科為中心,知識傳授為主,無法實施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的校本教材為當務之急。專案的確定需要邀請企業一線的技術專家、企業的高層領導、中職學校的教學專家、中職學校的課程專家參加,共同研究開發出實用、典型的專案,並將這些專案進行教學化處理,開發出適合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一定要體現出以下特點:完整的工作過程,與行業無縫對接;現實性與前瞻性,既要立足當前,又要適度超前;實用性,適合本校的實訓設施、教師、學生情況,符合認知規律,在本校實際可行。

6結束語

隨著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社會對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課程建設必須緊跟時代的要求,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