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網路下的高校移動學習問題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5W

內容提要〕隨著行動網路的迅速發展和移動終端裝置的廣泛普及,通過行動網路學習和閱讀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進而湧現出了大量的移動學習服務和移動學習終端應用。本文通過網路調查法,調查了我國20所高校圖書館移動學習情況,從而分析當前我國移動學習和移動學習終端的應用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行動網路下的高校移動學習問題研究論文

關鍵詞〕行動網路;移動學習;高校圖書館

隨著行動網路的迅速發展和移動終端裝置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移動終端閱讀和學習。根據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個百分點,其中微信閱讀時長為26.00分鐘,紙質報刊閱讀量持續下降。由此可見,通過行動網路學習和閱讀正在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高校圖書館來說,移動學習服務更是亟需發展。移動學習(mobilelearning)的概念在2000年由戴斯孟德基更(DesmondKeegan)引入中國,主要是指學生依靠手機及相關裝置,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進行學習。藉助於行動網路技術帶給使用者全新的學習感受,移動學習被認為是將來終身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學習模式之一。移動圖書館是圖書館面向使用者的移動終端裝置推出的新型數字化服務。在移動圖書館的使用者群體中,最多的為高校在校學生。因此,本文選取國內20所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移動服務進行調研,通過比較分析後,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現狀提出了提高移動學習質量的針對性建議。

一、高校移動學習現狀調查

本次調查依據艾瑞深中國的校友會網釋出的《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的最新2017中國大學排行榜700強榜單,選取前20所高校作為研究物件。艾瑞深中國的校友會至今已連續15年釋出中國大學排行榜,具有一定的依據和參考價值。在調查內容方面,經過前期閱讀文獻和網站調查,大致分為學習資源、學習工具、學習互動和資訊新聞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均包含多項內容。通過登陸各個高校圖書館網站,在站內查詢各項內容,或在搜尋引擎中,以“某高校+某項內容”為關鍵詞檢索,檢視該校是否開展該項服務。以“√”表示該高校圖書館含有這項移動學習服務,調查結果如下。

(一)學習資源情況

學習資源一般包括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本研究從中選取了館藏書目、資料庫資源、電子書、視訊資源和館際互借服務五個部分作為調查內容,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看出,我國高校圖書館在學習資源建設方面較為突出,基本所有高校均開展書目檢索、資料庫檢索、電子書和館際互借服務,但在視訊資源等新型資源建設方面相對薄弱,還處於探索階段。

(二)學習工具情況

學習工具包括環境、硬體和軟體三個部分。環境是指使用者移動學習的場所,在圖書館中即為自習座位和研修間兩部分;硬體指使用者使用的終端裝置,如圖書館中的計算機裝置和使用者自身擁有的手機、平板電腦等;軟體指使用者開展移動學習的網上平臺,包括移動網頁、移動APP等。本次調查選擇了環境、硬體、軟體三部分內容中的預約計算機、預約座位、預約研修間、移動圖書館、微信平臺五個方面作為調查方向,調查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只有少數高校圖書館開展了預約座位和預約研修間服務,甚至沒有高校開展預約計算機服務。在移動圖書館和微信平臺方面,幾乎所有高校圖書館均開展了這兩項服務。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圖書館開展的移動圖書館大多數為超星圖書館的嵌入,只有少數幾所高校,如清華大學是自主開發APP建成移動圖書館。由此可得到,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移動工具建設方面著重於軟體建設,較為忽略學習環境的維護。

(三)學習互動情況

學習互動是指使用者與館員之間的交流和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流。一般來說,互動方式包括線上諮詢、表單諮詢、學科館員、常見問題、交流論壇等。“常見問題”是最為普遍的互動方式,每所高校圖書館均有該項服務。其次,大部分圖書館也開展了線上諮詢、學科館員、電話諮詢和讀者建議四項服務。只有少數圖書館開展表單諮詢和交流論壇,同時只有清華大學一所高校開展了人工智慧服務。此外,沒有高校圖書館包含全部的互動服務內容,大部分圖書館只開展其中的少數幾項,提供的互動形式較少。大部分高校滿足於提供三四種服務形式,忽略了讀者的多重需求。

(四)資訊新聞情況

在資訊新聞方面,我們選取了新書通報、閱讀推薦、個性化服務、圖書館新聞、開館時間五方面的.內容。圖書館對於“資訊新聞”的建設較為重視和突出。“圖書館新聞”和“開館時間”等資訊均可在圖書館網頁上快速查詢,讓使用者能夠了解到圖書館近期動態和開館時間資訊。大部分圖書館也開展閱讀推薦、新書通報和個性化定製服務,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興趣習慣和研究方向定製服務和推送服務。

二、移動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資源內容不全

移動學習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需要不同的學習資源,同時對學習資源的格式也有不同要求。圖書館使用者希望能夠直接獲取資源以及便捷有效地進行資源檢索。館藏檢索是所有圖書館的建設重點,高校圖書館基本全部提供館藏檢索服務,包括書目檢索、資料庫檢索、電子書檢索等。但同時發現,由於各高校經費限制等原因,只能購買個別資料庫,資料庫中的內容不夠齊全,導致使用者在使用資料庫時不能檢索到需要的內容,或需要在不同的資料庫中多次檢索,非常不便。此外,各大高校雖提供視訊資源,但在檢索功能、資源質量等方面與其他資源專案相比較弱,視訊內容多是高校自制,沒有系統性、連續性的資源內容,較為零散且數量少、期數也不完整。

(二)學習工具功能較少

大部分圖書館開展移動圖書館、微信平臺的服務,僅有少部分圖書館開展預約研修間和預約座位服務,並且沒有圖書館開展預約計算機服務。高校大多實現無線覆蓋,圖書館內部環境舒適,有較濃郁的學習氛圍,查閱資料也非常方便,使用者都希望能到圖書館進行學習,而圖書館空間有限,座位有限,因此圖書館開館時間、預約座位、預約研修間等服務顯得至關重要。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缺少這部分的服務內容,並且在微信平臺、移動圖書館等服務方面也缺少自身特色的推送及服務。

(三)學習互動方式單一

移動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主,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疑問和不解。使用者此時就希望能向同學、教師、圖書館員進行諮詢。學習互動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使用者可以針對問題特點和輕重緩急程度選擇不同的方式,但是大部分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學習互動方式比較單一,僅提供幾種諮詢解答的方式,不能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四)資訊新聞不夠及時圖書館提供的資訊新聞服務能夠使使用者及時瞭解圖書館資訊、掌握學習資源動態。通過前面的調查可以發現,我國高校圖書館雖然在資訊新聞服務方面較為突出,如提供新聞、開館時間、閱讀推薦等服務,但也存在新聞滯後、沒有在節假日之前通知閉館放假時間以及閱讀推薦和新書通報服務更新不夠及時、書目推薦沒有針對性等問題。

三、應對策略

(一)整合學習資源,合作共建共享

高校圖書館應當提高自身的資源質量,提供多種形式、多種格式、多種內容的學習資源,不應只侷限於館藏資源與傳統的電子資源。如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專門列出了支援移動裝置的資料庫;哈佛大學圖書館提供視訊的收藏和轉發功能,以便使用者在無線網路環境下觀看;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清華視訊”包含百年館慶的宣傳片和“在這裡成長,我的圖書館”等視訊資料。高校圖書館可通過錄制名師的特色課程,製作成專題內容,供在校師生、在職研究生等學習。同時,提供一站式檢索服務,嘗試自建搜尋引擎,包含自身擁有的資源,讓使用者可同時在多個數據庫中檢索。如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網頁上的木鐸搜尋,就可同時檢索圖書、視訊、資料庫等資源。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所圖書館無法做到包含所有的學習資源,但多所圖書館合作就有可能得到。通過各地區之間、同種學科屬性高校之間的聯盟,資源共建共享,既可以避免資源的重複浪費檢索,節省時間與金錢,還可以使使用者獲得更多更好的服務。同理,資料庫開放商之間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合作,整合學習資源,減輕高校的購買壓力,同時也緩解使用者的檢索壓力。

(二)開發學習工具,豐富服務內容

移動服務即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任何使用者提供服務,因此移動圖書館的建設刻不容緩。超星移動圖書館是為各圖書館製作的專業移動閱讀平臺,使用者可在移動裝置上查閱借閱資訊、移動閱讀等,十分便捷。目前,大多數高校圖書館使用的是超星移動圖書館,但筆者認為,圖書館自建APP可提供更有針對性與全面性的服務。除了APP之外,微信平臺也可以看作是小型的移動圖書館,圖書館可以通過推送圖文資訊與使用者交流,傳遞圖書館新聞動態;使用者也可以通過工具欄,實現簡單的館藏資源檢索、座位預約、常見問題解答等功能。在服務內容方面,我國高校圖書館較少有開展預約座位、預約研究間、預約計算機等預約服務,這給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和困擾。由於圖書館空間位置有限,常常會發生到達圖書館卻找不到座位的情況。因此,除了預約服務外,圖書館還可提供座位動態服務:通過統計圖書館自習室總的座位數量,再結合圖書館門口進出刷卡機制,實時向用戶反饋圖書館剩餘座位資訊,避免出現“白跑”的情況。

(三)提供多種互動方式

在上述內容中提到,使用者在不同情況下需要不同的諮詢服務方式,因此圖書館應當結合多種互動方式為使用者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並及時回答使用者的疑問。哈佛大學圖書館將諮詢服務整合成“askalibrary”服務,其中包括了表單諮詢、實時虛擬諮詢、學科館員服務、常見問題等多種服務,並且各個服務之間相互關聯。如表單諮詢系統會自動形成問題庫,排序之後形成常見問題,並對問題進行學科分類,列出問題與答案,同時也要提供學科館員的聯絡方式。高校圖書館可以設計一個特色人物或卡通形象,通過和本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合作,實現該形象與使用者交流或提供幫助,吸引使用者的目光。如清華大學開發的人工智慧“小圖”,由經過訓練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回答使用者問題,既可以激發使用者的使用興趣,又能有效地回答使用者疑問。除此之外,微信平臺的自動回覆功能也能很好地實現和使用者的互動,既能解決常見疑問,又能通過後臺管理渠道,快速、便捷地瞭解使用者的最新需求和疑惑。

(四)針對性的學習服務

我國高校圖書館在新聞資訊服務方面建設較為顯著,能在頁面顯眼位置瞭解圖書館動態與大事,需要改進的就是更新的速度,圖書館應當及時更新新聞,提前告知閉館資訊,定時更新開館時間等。除了更新速度之外,頁面的排版方式、文章內容、圖片照片等內容也需要改進與加強。1.加強個性化服務。對使用者進行鍼對性服務,較受使用者歡迎。該服務可提供查詢個人借閱資訊,根據自己關注的熱點和興趣訂閱資訊推送等。因此,圖書館可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從個性化定製中瞭解使用者的需求趨勢,從而在採購時或開展活動時有所針對,讓使用者更加願意使用圖書館資源。2.加強新書通報與閱讀推薦方面的建設,新書通報可以讓使用者第一時間知道圖書館的新資源,及時使用需要的內容。閱讀推薦則需要了解針對不同專業與不同興趣的使用者。如日本筑波大學就在booklog上開設了“學習支援書架”,結合圖書館的“learningsquare”服務,讓各學院的學生推薦對本專業學習有幫助的書籍。圖書館也可通過分析使用者的借閱記錄、關注熱點等資訊為使用者推送書籍資訊以及館內購買書籍等。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根據自身學校特色和學術氛圍列出推薦書單,作為必讀書目長久推行,作為高校的一個標誌品牌,讓使用者通過這份書單進一步瞭解學校及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