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看緊縮流動性

才智咖 人氣:6.21K
從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看緊縮流動性
由於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極小變動會通過貨幣乘數引起貨幣供應量的較大波動,因此這種貨幣政策工具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很少被使用。而我國自2003年以來已相繼多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尤其是從2006年7月到2007年2月,七個月內變動了五次,共提高2.5個百分點,凍結約8000億元流動性資金,有文獻稱之為“亂世用重典”。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頻繁變動的原因是什麼,效果如何,能否構成“重典”,發展趨勢又如何,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過剩流動性的產生  自1994年我國開始實行強制結匯制度以來,外貿順差、外商直接投資的持續較快增長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進入國內證券市場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外匯供給。我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從1994年底的516.2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10663億美元,尤其是從2000年到2006年年增長率高達37%(見圖1)。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餘額超過日本,位列世界第一。  資料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網  在外匯儲備激增和結匯熱情高漲的情況下,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礎貨幣來購買外匯,以完成固有的'外匯市場“清道夫”的任務。其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外匯佔款在基礎貨幣投放中的比重上升,從而導致基礎貨幣調控空間的減小和調控被動性的加大,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執行。1994年,我國外匯佔款為4503.9億元人民幣,佔基礎貨幣的29.34%;2003年和2004年分別達到了29841.8億元人民幣和45939.99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56.47%和78.05%。近來有緊縮傾向的貨幣政策對控制流動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邊際上仍存在流動性過剩的現象。過剩的流動性將會帶來物價水平上升、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經濟發展不穩定、貨幣政策失靈等不良後果,為此,回籠過剩的流動性刻不容緩。  二、回籠過剩流動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