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子商務在普適計算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才智咖 人氣:1.43W
淺析電子商務在普適計算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摘要:普適計算是繼主機計算、桌面計算之後的一種新的計算模式,也被稱為計算技術的第三次革命。普適計算可以提供能更好地符合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功能與服務,分析它的起源、發展與特點,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服務消費者。

關鍵詞:普適計算 電子商務
  
  一、普適計算的起源
  “普適計算(UbiquitousComputing)”思想最早是在1991年由美國施樂公司的Mark Weiser提出的,他指出“無所不在的計算”就是到處都有計算存在的意思,並認為資訊科技將融入並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該思想一提出就得到廣泛關注和接受。
  1999年,IBM進一步提出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的概念,即無所不在的、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計算的一種方式,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需要,就可以通過某種裝置訪問到所需的資訊。它是集移動通訊技術、計算技術、計算裝置軟硬體技術等多種技術於一體,通過將計算裝置嵌入到人們生活的各種環境中,使通訊、計算和資訊訪問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成為可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普適計算目前已成為國際上一個研究熱點。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IBM,微軟,Sun等機構都積極開展相關研究。比爾?蓋茨曾聲稱:“PC時代僅僅是人類數字時代的搖籃期,未來將出現各種各樣的數字和計算裝置。”
  二、普適計算的結構
  普適計算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計算裝置,通過網路訪問後臺服務。因此,普適計算的體系結構主要包括計算裝置、計算網路、計算中介軟體及人機互動環境四個方面。
  1.計算裝置。資訊服務最終要通過各種裝置實現。普適計算裝置主要包括各種移動裝置或嵌入式裝置,如PDA、汽車導航系統、智慧卡、智慧手機、POS銷售機等,在移動過程中不間斷地連線住宅、辦公室、商店裡的其它計算裝置,提供服務。普適計算能降低裝置使用的複雜度,使使用者能夠輕易訪問息與傳遞資訊,提高人們的生活效率。
  2.計算網路。完備的網路設施是實施普適計算的'前提。計算網路是覆蓋全社會的網路,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可以讓人們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由地使用。由於將來普適計算裝置的數量龐大,且需要有識別及定位功能,所以普適網路要更新目前網路的硬體裝置、網路協議及作業系統等,以滿足實時的、快速的、大資料量的資訊傳輸需要。
  3.計算中介軟體。在普適計算時代,人們關注的是如何讓多個普適計算裝置互相協作,共同提供服務。普適計算環境中的裝置多為異構的,且數量龐大,將這些裝置無縫整合是普適計算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中介軟體可以遮蔽計算任務是由哪個計算裝置具體執行的細節,並能展現出一個統一的服務介面,簡化使用普適裝置的複雜程度。
  4.人機互動環境。普適計算的目標就是建立以人為中心的IT環境,突破傳統的“人使用計算機”的模式,儘量採用自然、和諧的手段,將人與各種裝置共同融入於IT環境中。普適計算的人機互動方式,如蘊涵式或伺候式等服務方式,能把計算和感知能力嵌入人們的生活中,根據在情景或上下文(如使用者是誰、使用者的喜好、使用者在做什麼、使用者現在所處的位置和場合等),做出決策和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普適計算的優點
  計算模式經歷了主機計算和桌面計算,現在正向普適計算邁進。
  在主機計算時代,計算模式滿足了人們對運算的要求,將人們從繁瑣的數學運算中解脫出來。當時計算機是稀缺的資源,安裝在為數不多的計算中心裡,人們必須用複雜的互動方式與計算機打交道,主要應用也侷限於科學計算,是種功能單一的計算裝置。
  PC流行後,人們進入桌面計算時代。桌面計算模式不再侷限於單純的數學運算,還能提供影象、文字、語音等服務。它良好的互動技術使計算機的使用範圍從專業人員擴充套件到各行業人員和家庭使用者,計算機也從計算中心進入辦公室和家庭,人們能夠方便地獲得計算服務。但是,人們為了享用這種服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電腦技術、網路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