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好習慣,成就學生數學學習的美好未來

才智咖 人氣:2.88W
摘 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可以從學生的上課學會傾聽、做題前進行認真審題、做題時能獨立完成、做後能自覺檢查、批改後能及時改錯等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傾聽 審題 檢查 改錯
        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國小數學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教”,而且要“導”,不僅要教數學知識,而且要教如何學數學知識。如何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有以下的做法。 
        一、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於提問,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如下的鏡頭。
        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未完,旁邊的學生就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嚷:“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餘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嘆息起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地幹著自己的事……凡此種種,引人深思。自古以來,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品質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無不強調“聽”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躍的數學課堂裡,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因此,在教學中要明確目標,要求學生一定要認真聽其他同學的回答,並在教學中仔細觀察,及時對認真聽的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加以強化,而對於不認真傾聽的學生及時給與糾正,必要時還給與適當的懲罰。這樣,學生學會了傾聽,學習也主動了。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言,在聽的過程中更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會傾聽,也就學會了尊重別人,學會了真誠處事,學會了關心,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
        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運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審題的正確與否。在作業與考試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如在計算中有的是把運算子號看錯;在文字中由於數量關係複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造成解題差錯;在應用題中由於數量關係沒有仔細分析,造成數量關係混淆,列式錯誤。因此,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我在學生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讓學生仔細讀題,初步瞭解題意。讀題是瞭解題目內容的第一步,也是培養審題能力的開始。然後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在這個基礎上再列出算式計算;還有,在作一些計算題目時,我要求學生不要馬上就進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簡便演算法,這樣,既提高了做題的速度,又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通過審題訓練,養成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養學生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和自覺檢查的習慣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低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上,還體現在對解答過程的反思和檢驗上。由於學生缺乏良好的檢驗習慣,經常事後後悔,我們習慣把這種現象稱為馬虎,其實是學生能力素養培養缺失的體現,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略這方面的訓練與培養。所以,在平時的作業中,對於一些字跡潦草的學生先進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話,只能進行適當的懲罰。不要過於相信學生的檢驗能力,每個問題的檢驗方法往往有多種。解方程、脫式計算、填空等的檢驗都要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回顧,針對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檢驗。如對應用題的檢驗學生是非常困難的,然而檢驗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檢驗方法是使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習慣的首要條件。所以,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檢驗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把檢驗作為學生解答問題的必要步驟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養成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而且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評價能力,通過對解題過程的反思,培養學生嚴謹、細緻、縝密的思維品質。
        四、培養學生及時改錯的習慣
        作業本發下來以後,很多學生看時,只注重兩方面:一是題的對錯,二是作業的等級。而對於錯題置之不理,不追究錯的原因。更有甚者,老師在講過後,要求改錯,下次交作業時,錯的仍是錯的。對於學生的這種情況,我採取的辦法是:作業本發下來以後,在當天必須將自己做錯的題再做一次,交給老師批改,然後再集體評講。
        總之,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習慣只能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選取最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教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使學生不但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