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地區超高層建築樁基礎工藝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5.47K

摘 要:本文主要根據港航國際大廈工程試樁施工原始記錄和監理旁站資料,及主樓工程試打樁情況。通過工藝性試樁,探索出一套適用的工法和合理的工藝。在舟山及類似地區有參考價值。

舟山地區超高層建築樁基礎工藝探析論文

關鍵詞:試樁; 工藝; 探析

1.工程概況

舟山港航國際大廈工程位於舟山臨城新區CBD商務二期臨港綜合商務區塊,西鄰千島路,東靠CBD中央綠化帶,北至翁山路,南到定沈路。

工程為兩棟一組超高層建築,地上總建築面積166548平方米,其中A樓地上48層,建築高度197.5米,建築面積95408米;B樓地上36層,建築高度150.7米,建築面積52640平方米,沿街5層的裙房通過騎樓銜接兩棟高層主體建築,裙房建築面積18500平方米。地下兩層建築面積36246平方米。

2.樁基工程概況:

該樁基為鋼筋砼鑽孔灌注樁,地基基礎等級為甲級,安全等級為一級,A、B塔樓樁基礎為嵌巖樁,嵌巖深度為1.5m、2.5m兩種型別。有效樁長約為83M,¢1000及¢1000A單樁承載力特徵值分別為8500 KN 和 9500 KN ,並採用後注漿工藝;¢800單樁承載力特徵值為2800KN,¢800A為抗拔樁,單樁承載力為2800KN(抗拔承載力為900KN)。

水下砼標為C30,C35,C40三種。採用雙管孔底後注漿工藝,注漿壓力>10Mpa,排漿量>5m3/n,水灰比0.4~0.6,單樁注入水泥量>1800kg(¢1000A為2500kg),注漿維持壓力>2Mpa,注漿實行雙控指標,以注入水泥量為主,注漿壓力為輔。

3.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及試打樁概況

本工程地質條件複雜,共分11個地層(見下表),水文條件簡單,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有弱腐蝕性。

選取6根工程樁作為試樁,通過裝置選型,鑽具選擇和工藝操作對比,合理選擇出適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藝。

塔樓鑽孔灌注樁為嵌巖樁,嵌巖深度為1.5m、2.5m。在鑽進過程中主要穿越以下地層:

4.試打樁施工情況

4.1:工藝一:GPS18型鑽機+“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1#試樁

4.1.1試樁工藝的確定:主要根據原設計試樁施工工藝。採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

4.1.2泥漿比重選擇:本場地上部淤泥質粘土地層造漿效能好,選用原土自然造漿,泥漿比重控制在1.2左右。

4.1.3鑽進裝置的選擇:選用GPS-18型工程鑽機,鑽頭選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

4.1.4 實際鑽進情況:1#樁自9月24日08:08開鑽,至10月16日16:30結束,歷時23天,在試打樁過程中,出現過糊鑽、埋鑽和鑽桿斷裂等情況,在其有效工時內,鑽機進尺情況如下:

A、含粘性土角礫以上土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17.22小時,成孔深度35.58m,鑽進速度平均為2.07m/h。

B、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52.83小時,成孔深度22.79m,鑽進速度平均為0.43m/h。

C、強風化凝灰岩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35.50小時,成孔深度2.8m,鑽進速度平均為0.08m/h。

D、中風化凝灰岩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194.75小時,成孔深度3.68m,鑽進速度平均為0.01889m/h。

4.1.5故障處理與原因分析:

A、在粘性土角礫層中,加鑽桿時發現鑽桿被埋提不動,分別採用25T及50T汽吊強行提鑽無果,後來嚮導管壓氣反迴圈清渣將沉渣清除後才順利提鑽。出現該故障的主要是因為含粘性土角礫層岩屑粒徑較大,鑽進時泥漿比重控制過小,鑽進速度過快,沉渣上浮較慢,在更換鑽桿過程中沉渣快速沉積造成埋鑽。

B、在含粘性土角礫層及強、中風化凝灰岩層中,均出現過鑽桿斷裂,主要原因是擋位過高,轉速過快,鑽壓過大,鑽機機械效能不能滿足工法要求,。

C、在強、中風化凝灰岩鑽進中,鑽具磨損嚴重,,鑽頭刀具脫落,鑽機離合片損壞。主要原因是孔太深,鑽桿太長,岩層堅硬,鑽頭阻力較大,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不能滿足工法要求。

4.1.6小結:在後續試打樁過程中應作如下調整:鑽進至含粘性土角礫層後,鑽速減慢,泥漿比重調整到1.5左右,強大泥漿護壁和浮渣功能;對鑽機效能進行全面檢查,更換部分配件;進入強、中風化凝灰岩後要改用其它鑽頭具。

4.2:工藝二:GPS20型鑽機+“衝擊錘衝孔+正迴圈”,2#試樁

4.2.1施工工藝的確定:在總結第一根樁試打樁經驗的基礎上,2#樁進行了工藝調整,即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進入強、中風化岩層時採用“衝擊錘衝孔+正迴圈”。

4.2.2泥漿比重選擇:2#樁在粘性土角礫層中鑽進,泥漿比重控制在1.5左右,避免1#樁埋鑽。

4.2.3鑽進裝置的選擇: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GPS-20型鑽機普通三翼鑽頭鑽進,輔以正迴圈清孔;進入強、中風化岩層時採用“衝擊錘衝孔+正迴圈”。

4.2.4實際鑽進情況:2#樁自10月3日16:31開鑽,至10月19日09:00結束,歷時16天,在其有效工時內,鑽機進尺情況如下:

A、含粘性土角礫以上土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14.3小時,成孔深度42.98m,鑽進速度平均為3.01m/h。

B、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81.03小時,成孔深度29.35m,鑽進速度平均為0.36m/h。

C、強風化凝灰岩層1: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49小時,成孔深度1.45m,鑽進速度平均為0.03m/h。

D、強風化凝灰岩層2:改用單繩衝擊錘衝孔,有效衝孔時間為24.67小時,成孔深度1.71m,平均進速為0.07m/h。

E、中風化凝灰岩層:衝擊錘衝孔,有效鑽進時間31.42小時,成孔深度2.06m,平均進速為0.07m/h。

4.2.5小結:綜合分析2#試打樁全過程,對後續試打樁工藝應作如下調整:鑽進至含粘性土角礫層後,泥漿比重要始終控制在1.5左右;同時,為保證鑽進效率,減少鑽機對岩屑的重複磨碎,擬引進氣舉法反迴圈清孔工藝,及時將孔底岩屑氣舉排出孔外;進入強、中風化凝灰岩後,宜改用更高強度鑽具,引進牙輪鑽頭或(滾刀鑽頭),以提高嵌巖效率;對衝擊成孔工藝,對樁成孔質量和樁底基岩的'完整性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立即停止了該工藝的試用。

4.3 工藝三:GPS20型鑽機+“牙輪鑽鑽進+氣舉反迴圈”,3#試樁

4.3.1施工工藝的確定:總結1#、2#樁試打樁經驗,在3#樁試打樁過程中再次進行了工藝調整,即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採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進入含粘性土角礫層後改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但因土角礫層碎石粒徑過大造成堵管,再次採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進入強、中風化岩層時採用“牙輪鑽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

4.3.2泥漿比重選擇: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選用原土自然造漿,泥漿比重控制在1.3左右,進入土角礫後調整為1.5左右。

4.3.3鑽進裝置的選擇: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採用GPS-20型鑽機普通三翼鑽頭鑽進,輔以正迴圈清孔工藝;進入含粘性土角礫層後採用氣舉反迴圈及普通正迴圈工藝;進入強、中風化岩層時採用“牙輪鑽鑽孔+氣舉反迴圈”。

4.3.4實際鑽進情況:3#樁自11月1日18:50開鑽,至11月9日09:00結束,在其有效工作時間內,鑽機進尺情況如下:

A、含粘性土角礫以上土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9.3小時,成孔深度47.58m,鑽進速度平均為5.12m/h。

B、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同時開始採用氣舉反迴圈清孔工藝,有效鑽進時間22.49小時,成孔深度22.64m,鑽進速度平均為1.01m/h。

C、強風化凝灰岩層:採用牙輪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有效鑽進時間17.25小時,成孔深度4.58m,鑽進速度平均為0.27m/h。

D、中風化凝灰岩層:採用牙輪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有效鑽進時間6.49小時,成孔深度1.62m,鑽進速度平均為0.25m/h。

4.3.5故障處理和原因分析:

A、在角礫層鑽進中,採用氣舉反循清孔工藝,產生堵管。主要原因是角礫粒徑較大,造成反迴圈管路堵塞,其中氣舉反迴圈吸出的石塊最大邊有17cm。

B、在角礫層中鑽進,鑽頭阻力較大,鑽頭刀具脫落和鑽機離合片損壞嚴重。

4.3.6小結:反迴圈清孔工藝適用本主樓工程樁的施工,在岩層中不僅鑽進效率高,還能保證清孔質量;牙輪鑽頭在岩層中鑽進效率較高,應優選;在角礫層中反迴圈鑽進堵塞嚴重,施工效率低,裝置事故率高,應改用正迴圈工藝。如果在二次清孔時,改用氣壓法直接從孔底壓氣排渣、置換泥漿,不僅不會堵管,而且還能調漿,把泥漿比重調到灌注砼的要求。

4.4 工藝四:GPS20型鑽機+“滾刀鑽頭鑽進+氣壓清渣”,4#、5#、6#試樁

4.4.1施工工藝的確定: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採用“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進入強、中風化岩層時採用“滾刀(牙輪)鑽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

4.4.2泥漿比重選擇:在含粘性土角礫層以上,選用原土自然造漿,泥漿比重控制在1.3左右,進入土角礫後調整為1.5左右。

4.4.3鑽進裝置的選擇:GPS20型鑽機。

4.4.4實際鑽進情況:4#樁自11月12日06:00開鑽,至11月16日09:05結束,歷時5天,在其有效工作時間內,鑽機進尺情況如下:

A、含粘性土角礫以上土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有效鑽進時間13小時,成孔深度47.1m,鑽進速度平均為3.62m/h。

B、含粘性土角礫層:採用普通硬質合金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清孔工藝,有效鑽進時間14.42小時,成孔深度23.08m,鑽進速度平均為1.6m/h。

C、強、中風化凝灰岩層:採用滾刀鑽頭鑽進,氣舉反迴圈清孔,有效鑽進時間25.41小時,成孔深度6.66m,鑽進速度平均為0.26m/h。

4.5 5#、6#樁試打樁情況

5#、6#樁成樁均在4~5天,施工工藝與4#樁相同,在中風化岩層中改用滾刀鑽頭,同時採用氣壓清渣工藝,鑽進效率明顯提高。同時採用氣壓清渣工藝,鑽進效果也很好,這兩根試樁在二清時都使用了氣壓法直接從孔底壓氣排渣、置換泥漿,不僅沒有堵管,而且還能調漿,把泥漿比重調到灌注砼的要求。

5.結束語

綜合上述六根工程試樁情況,結合本工程地質條件和工程結構特點,該工程嵌巖樁施工工藝最後定為:

上部地層在進入角礫層前用“GPS—20鑽機+普通三翼鑽頭鑽進+正迴圈+中檔轉速+中鑽壓+高效能泥漿+大泵量”工藝鑽進,泥漿比重控制在1.2左右;進入角礫層以後除泥漿比重調整到1.5左右外其工藝上同;進入強、中風化凝灰岩後,改用GPS—20鑽機+滾刀鑽頭鑽頭+正迴圈+高檔轉速+高鑽壓+中效能泥漿+中泵量”工藝鑽進。在砼導管下放完成後進行二清時,輔之以氣壓清渣工藝,直接壓氣,氣舉沉渣,置換泥漿,下調比重,直到滿足砼灌注沉渣厚度和泥漿比重要求。

實踐證明:上述成樁工藝適用該地層鑽進。通過樁機裝置更新,鑽具改進,機工培訓和工藝合理,原試樁半個月成樁,現五天成樁,不僅能保證質量,而且能縮減工時,為關鍵工期提供保證。對類似該地區地層的成樁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地基與基礎驗收規範

[2] 樁基施工技術規範

[3] 港航國際大廈岩土工程地質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