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技術探討

才智咖 人氣:1.55W

目前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質狀況未能得到徹底改善,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隨著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及三峽工程庫區移民的安置,若不採取強有力的汙染防治措施.工業和生活的排汙量還將大量增加. 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技術探討

 摘要:針對汛期溢流汙水汙染、水體流動性差、水景觀差等城市河道通病,結合通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力求探索一種新的解決辦法,還原一條流動的、清澈的、充滿生機的河。具體措施包括建設汙水調蓄深隧、旁側蓄汙廊道,利用溼地湖泊滯蓄雨水、汙水等。

關鍵詞:通惠河;溢流汙水;汙水調蓄;水環境

一、通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的背景和意義

通惠河是北京市一條重要的行洪排水河道,西起東便門,經朝陽區至通州區入北運河,全長20.1km,總流域面積258km2。通惠河水系主要支流有28條,上游有南旱河、永引渠及京密引水渠等,中心城區有南護城河、北護城河、長河等,下游有二道溝、青年路溝。通惠河於1994—1995年進行了治理,治理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校核標準高碑店閘以上為100年一遇,高碑店閘以下為50年一遇。通惠河干流上依次建有東便門橡膠壩、大北窯橡膠壩、高碑店閘、普濟閘、通惠閘等建築物。通惠河沿線建有汙水乾管,汙水進入截汙管線後至汙水處理廠。根據規劃,流域隨著中心城建設發展,洪峰流量將比原治理規劃有較大增長,根據《北京城區河湖洪水排程方案》,為減輕城區防洪排水壓力,採取“西蓄東排,南北分洪”措施來保證城區防洪安全,採取分段滯蓄方式,以控洩幹流及入河口流量原治理規劃不增加。現狀通惠河防洪滿足要求。目前通惠河主要問題:

①上游二環內中心城區存在大量的雨汙合流管線,截流管管徑偏小,汛期溢流汙染河道,而老城區合流管道實現雨汙分流非常困難;

②通惠河治理於20世紀90年代,河道斷面採用大量外露的硬化材料,植被少,自淨能力差,河道生態景觀有待提升;

③缺水嚴重,水體流動性差,水華時有發生。通過對通惠河流域現狀分析,利用現有排水系統、現有河道自淨都不能有效改善水環境。提出工程設想:通過建設汙水調蓄管道、調蓄池減少汙水入河;尋找周邊公園、綠地減少入河徑流,充分利用水資源;遵循自然,建設生態河道,為有效地改善城市河道水環境做示範。

二、治汙措施

1.通惠河流域排水系統情況通惠河流域二環內老城區存在大量的雨汙合流管線,根據2013年北京市水務普查資料,二環路內合流管長559.56km,佔二環內管線總長55.14%。合流制管線的問題:①截流管管徑偏小,排水能力偏低,雨季雨汙合流水除部分被截流至汙水處理廠以外,其餘均直接溢流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汙染。汙染通常表現為“短時、集中的衝擊負荷”。②合流汙水對下游汙水處理廠的執行產生衝擊負荷,沒有調蓄功能作為防衝擊負荷的措施,影響汙水處理廠的正常執行。③建設年代較早,設計標準偏低,汛期排水能力不足,部分地區在汛期易發生內澇積水。

2.減少汙水入河措施通惠河沿線已建截汙管線,基本不存在汙水直排汙染,汙水來源主要是汛期雨汙合流管溢流對河道水體造成汙染。受工程用地、道路、建築物、地下管線和歷史文化保護要求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對通惠河上游舊城區許多次幹、支幹管線和衚衕的“合改分”工作實施難度很大。結合國內外經驗,需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措施來治汙,提出通過建設汙水調蓄隧道、調蓄池對超過截流倍數的雨水進行收集,待降雨過後再將調蓄池收集的溢流雨汙水排入市政汙水管線,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標排放,控制合流制溢流對河道的汙染,同時提高區域排澇能力和兼顧水資源的有效利用。隧道調蓄方案的主要優點是適用於土地資源緊缺、對控制溢流汙染要求高的地區,缺點是工程直接費用比較大、執行費用較一般調蓄池大,但是考慮徵地費用減少後,兩者的總造價(單價)相差不大。具體措施包括:在前三門暗溝下建設前三門深隧調蓄管道;河道內建設旁側滯蓄廊道。

(1)前三門深隧調蓄在合流管流域面積大、水體汙染表徵明顯、有景觀要求、建設條件較好的北護城河、前三門(崇文門、前門、宣武門)、南護城河等3個流域建設調蓄管道,不僅可解決合流管汙染問題,並可同步提高區域排水能力。先期建設前三門深隧。在充分利用現有排水系統輸送能力基礎上,初擬在前三門暗溝下新建汙水深隧直徑6m、埋深30m,將溢流合流汙水截流,臨時儲存,雨後通過新建泵站提升至汙水乾管再送到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河道或回用。匯流區域:前三門蓋板河,長7.3km,匯流面積共14.66km2,調蓄量16萬m3,相當於區域降雨量15mm。

(2)旁側截汙廊道及調蓄池在通惠河沿線新建汙水截流廊道,將上游合流流域面積較小或沒有水面景觀區域及河道沿線超過截流倍數的雨水進行收集至旁側截汙廊道,送至新建調蓄池,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河道或回用。截汙廊道流程框圖見圖1。①匯流區域:西蓋板河、東蓋板河、筒子河、東南護城河排水系統及通惠河沿線,匯流面積共41.9km2。②截流水量:截流倍數取3,旱季汙水量為6.5m3/s(估算),汛期截流水量26m3/s。③調蓄池容積:新建調蓄池不小於20萬m3(截流倍數取3,進水時間2.5小時,安全係數1.5)。初定旁側截汙廊道寬4m、高3.5m,不佔用河道行洪斷面。初步選定在高碑店湖及西會公園處建地下蓄汙池。將西蓋板河、東蓋板河、筒子河、東南護城河排水系統及通惠河沿線溢流汙水通過旁側截汙廊道送至地下蓄汙池滯蓄,蓄汙容積20萬m3。

三、雨水滯蓄

通過挖掘河道自身調蓄能力及尋找周邊低窪綠地、公園、新的建設區實現雨水滯蓄,可以減輕流域防洪排澇壓力,減少入河徑流量,提高雨洪利用率。1.高碑店湖綜合調蓄池隨著北京第一熱電廠遷走,高碑店湖不再有維持電廠迴圈水位的任務要求。選定高碑店湖作為調蓄池,滯蓄汙水同時,還可以滯蓄雨水。高碑店湖佔地約8萬km2。高碑店湖日常降水位1.0m執行,並建設地下蓄洪池,湖區滯蓄雨水量增10萬m3,增加河道的調蓄能力。2.西會溼地公園利用通惠河周邊西會公園,建設西會溼地公園,佔地面積約25hm2,建設潛流溼地、下沉蓄水坑塘,潛流溼地下建設蓄汙池,蓄水約20萬m3,蓄水坑塘與河道連通,蓄滯雨水,調蓄雨水量約10萬m3。

四、水質改善

1.小水景觀現狀通惠河通過閘壩維持著水面,河道的流動性差,夏季易發生水華、水體黑臭等現象。基於嚴重缺水的'現實,提出開閘、塌壩、降水位執行,形成流動的溼地型水系、乾淨的“小水景觀”,而不是寬闊的髒水水面,由此降低成本,節約水源。2.水體迴圈利用兩大迴圈體系,一是通惠河起點~原一熱取水口水體迴圈,為2008年修建,設計水量4萬m3/d;二是通惠河~二道溝水體迴圈,利用原一熱大迴圈,設計水量13萬m3/d,讓水流動起來、迴圈起來,改善水質。水體迴圈總平面示意圖,見圖2。

 五、生態建設

通惠河治理於20世紀90年代,河道斷面採用大量外露的硬化材料,植被少,自淨能力差。通惠河治理中,模擬天然河道,河道平面維持原河道自然走向,根據兩岸建設區情況,宜寬則寬,宜彎則彎,創造不同的生境。斷面設計採用複式梯田式斷面,設定子槽、淺水灣,人為營造深潭和淺灘,利於不同水深的生物生長。選用適宜動植物生長的各種透水型護坡材料,通透的護坡材料不僅滿足水、土、氣的三相交換,還起到淨化水質作用。六、結論(1)雨季溢流汙染普遍存在,對城市河道水質影響很大,解決溢流汙染問題不能依賴“合改分”的方法,而是結合城市的發展,因地制宜地指定改造方案,採取建設截流設施、調蓄池、升級改造管網、提高汙水廠處理能力等措施,不斷完善城市排水系統,加強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雨水徑流及合流制管道溢流汙染控制。(2)河道生態環境的改善、修復建立在尊重自然基礎上,建立在人水和諧基礎上。通過建設生態的、流動的、能呼吸的河流,還原河流健康的生命。

參考文獻:

[1]王金如.北京的水問題及防治策略[R].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2006.

[2]王強,等.北京市舊城區合流制排水系統改造策略研究[C].中國都市計畫年會論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