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舞蹈教學的思想與意識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1W

本文作者:遲君工作單位: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

當代舞蹈教學的思想與意識論文

多元化的運動規律意識以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為例“,平圓、立圓、八字圓”是中國古典舞所有連線動作的規律特點,八字圓又是各種轉換連線中的必然過程,正是如此豐富的運動規律,構成了中國古典舞動勢的精髓。在訓練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是需要強調學生具有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的雙向發力的運動意識,這使得學生在腦海裡形成一種無限“螺旋、弧線”的包圈思維。除此之外,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古典舞還具有“一切從反面想起”的運動意識,也就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開先和、逢衝必靠、逢擰必傾”等帶有迂迴動感的韻律,這不僅開發了學生身體方面的多種運動可能性,還為學生今後的表演與創作開拓了更寬廣的思維。與芭蕾舞定向的前、旁、後的意識相比較,中國古典舞各個“圓”之間的相互轉換,閃轉騰挪的動勢及“一切從反面想起”的思維與意識,無疑是開發了學生對自己身體運動方式等方面的瞭解,同時也發散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骨盆”也是古典舞訓練中極具特色的部位,它是運動的幅度以及協調下肢過程中的根本,有時它要求骨盆要最大限度的前、後傾或摺疊,把握對重心的支配和控制,並加大運動的幅度和動作的質量,這在芭蕾舞中是看不到的,因為芭蕾舞沒有古典舞運動幅度大,那麼就需要學習古典舞基本功的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骨盆”,使骨盆的運動意識潛移默化地融入進訓練和作品中。當然,作為身體運動根本的“骨盆”不僅僅只是在古典舞中才關注它,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教師的提示,學生便會自然地形成這種關注“根本”的意識。

(一)氣息和心勁兒走在先的意識無論是芭蕾舞還是中國古典舞,都需要將氣息和心勁兒放在動作前面,帶有主動意識的訓練會使得動作更加流暢、極致。許多學生在動作起始前並沒有考慮到怎樣運用氣息和拿捏內心的尺度,就會出現氣息不順暢、動作不到位等問題,如果教師不給學生灌輸這樣的運動意識,那麼學生的.動作就無法到達“臨界點”。氣息和心勁兒走在先的意識在中國古典舞訓練裡顯得更為明顯,因為中國古典舞的神韻所在是不能忽略氣息和心勁的,這是體現其民族神韻、神態和氣質的精華,所以,我認為,在動作發力之前和運動過程中的氣息是要先在大腦裡思索清楚的,所謂“意念和氣息帶著動作走”的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不僅決定著動作的大小和鬆緊,還決定著動作的韻味與質量。民族民間舞與中國古典舞對氣息和心勁的要求比芭蕾舞誇張許多,只有學生抓住氣息和心勁走在先的意識,並恰到好處地拿捏,便能掌握中國古典舞真正的內在韻律。同理,意念的開發對於學生來說非常非常重要,啟動之前沒有清晰的大腦去支配自己的身體肌肉和關節,就很難詮釋每個舞蹈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了。

(二)不規則節奏的處理意識節奏是每個舞者身體律動的支點,有了節奏就有了變化和對比,節奏既是約束也是自由,因為節奏可以分為身體節奏和心理節奏兩類。身體節奏是節奏對動作本身的規定,它將每個動作按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有快有慢、或強或弱,這種節奏在某種程度上說,它是定製的、有規律性的、不可打亂的。每個舞種的節奏處理都不太一樣,這也是不同舞蹈風格魅力的特點之一。比如中國古典舞的身體節奏多以附點、切分為處理方式,變化比較跳躍和明顯,對節奏的要求和把握更高,想要達到無縫連線的境界就需要學生在掌握身體節奏的基礎上鍛鍊自身心理節奏的處理意識。心理節奏是每個人處理動作時微小的差別所在,由於是心理活動,存在著不規則和差異性,每個學生的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在示範動作的基礎上有意地告訴學生關於心理節奏的拿捏,灌輸給他們“動作不僅僅是在規定一樣的節奏中完成,還融合了自身二次創作的成分”,將不規則節奏的處理意識轉化到學生的身上,讓他們更加關注自己、認識自己、開發自己。比如:在編排一個組合時,除了強調要訓練的主體動作外,在結構上還要有特定的處理,慢板中的快和快板中的慢,都是為了更好體現組合的主題思想。這就要求學習者充分調動自我意識參與其中,進行再創造。

(三)啟發學生聯想性思維聯想性思維對於開發青少年學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要在萌芽階段給予他們足夠的想象空間。我認為當前國內的教育模式應當將重心轉到開發學生想象力和活躍他們的思維上,藝術教學更是如此。基本功訓練是一項艱苦而重複的事情,雖然有些乏味但卻是一個舞者的根本,教師應當怎樣適當轉換這樣枯燥的教學方式呢?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在基本功課堂上把動作與生活中的場景或是景物、動物聯絡起來,啟發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體會動作的情緒和情境,這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動作要領,提高思維敏捷性,豐富他們內心的情感有很大作用。實施這種嚴肅之餘輕鬆快樂的教學模式何樂而不為呢。在舞蹈教學中,基本功教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基礎課,容不得半點虛偽和假象,自始致終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來實現它的價值,而這個價值的體現週期是很漫長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追求、不斷地超越自我,在教學中不斷地思考,用全新的教學思想更新我們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今天教育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