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論文-多層住宅現澆樓板裂縫的產生與防治

才智咖 人氣:2.23W
建築論文-多層住宅現澆樓板裂縫的產生與防治
  隨著城市住宅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住宅小區相繼建成,許多住戶陸續搬進新居,他們對住房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對一些現澆樓板出現的裂縫情況非常關注,擔心這些裂縫最終會引發不安全事故,而紛紛向建築質量監督部門投訴。
如某市一開發商共建6層樓住宅16幢,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磚混結構,初裝修,一梯二戶用磚牆分隔,每層設有圈樑同樓板整澆,板厚100mm,混凝土標號為C20,房屋長約80-90m之間,不設伸縮縫,底層為2.2m車庫層,基礎採用C20鋼筋籠灌注樁。該小區於2003年10月完工,竣工驗收時,未發現明顯裂縫,在住戶裝修時,發現樓板有裂縫出現,故聯名向質量監督部門投訴,經實地踏看,16幢房屋均存在深淺不一的裂縫。裂縫寬度在0.2mm-0.4mm之間,裂縫位置絕大多數處在板四角,朝陽處更為明顯。於是,質監部門組織有關單位,首先對房屋沉降量和傾斜度進行復查,結果都在允許範圍內,再檢視施工圖紙也符合有關規範要求。鑑於上述情況,經過認真分析,確認裂縫原因有以下幾點:
1、引起現澆板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縮,因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過程中,由於水份不斷蒸發,而體積漸漸收縮,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約束,不能自由伸縮,所以當混凝土的收縮所引起現澆板的約束應力超過一定限度時,勢必引發現澆板開裂。而且裂縫部位多發生在應力比較集中的`地方——板角處,卻與牆陰角線相垂直。
2、現澆板上過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縫。《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規定,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但開發商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在剛澆好的現澆板上或混凝土尚處在初凝和終凝階段,就任意踩踏,搬運材料,集中堆放磚塊、砂漿、模板等。過早的加荷,人為地造成了現澆板裂縫。
3、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大家知道,水泥在常溫下具有凝結硬化快,水化熱大等特點,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澆築後,水化熱釋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溫下,得不到及時澆水養護,而失水收縮,使混凝土發生乾裂,最終導致開裂。調查中發現,居多板角裂縫都處在遭受太陽直接曝晒的朝陽面。
4、房屋過長未設定必要的伸縮縫,也是導致裂縫的原因。開發商為了節省土地,往往不顧及房屋長度,使房屋整體過長,也不設定伸縮縫,由於缺少必要的伸縮縫,當房屋的自由伸縮度達到或超過應設定伸縮縫要求的間距時,也會出現裂縫。
5、板負筋下沉產生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施工人員野蠻操作,任意踩踏鋼筋,致使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減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載能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從而導致板裂縫的產生。
如何防治現澆闆闆裂縫的產生,根據多年的施工經驗,提供以下一些防治措施,可供參考:
1、認真做好現澆板養護工作,是保證混凝土強度、防治裂縫產生的重要環節之一。規範規定,常溫下混凝土澆築後12小時內,必須覆蓋保溫養護,普通水泥不少於7天,如果忽視對混凝土的澆水養護,一方面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另一方面會使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來不及補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而產生裂縫。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既可減少溫度產生的裂縫,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裂縫。
2、現澆板上不要過早上人、堆料、施荷載入,因混凝土澆築後要有一個硬化過程,才會有強度;在這個過程中,應對混凝土加以保養,不能對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強度的情況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築材料或支模立撐,這樣帶給現澆板的不是強度,而是更多的裂縫。因此,必須做到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後,才允許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3、嚴格控制板面負筋保護層厚度。現澆板負筋按設計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樑通過或隔斷時一般放置在樑鋼筋上面或與樑鋼筋綁紮在一起。為了控制好負筋保護層厚度,必須採用Φ10-Φ14的鋼筋馬凳,縱橫間距800mm左右來固定負筋的位置,並用電焊把馬凳與負筋焊牢,使馬凳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不移位,保證負筋不下沉,從而有效控制負筋保護層的厚度,不使板負筋保護層過厚而產生裂縫。
4、嚴格控制好砂、石粒徑及含泥量。現澆板應選用中粗砂,粒徑在0.25-0.5mm之間的石子,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過1%。如砂、石粒徑過細過小,含泥量過大,都會降低混凝土強度,最終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
5、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數量的角筋,即輻射筋。針對現澆板裂縫多發生在板角這一現象,在板角四周增設Φ8@200mm,長度為1800mm左右的輻射筋,以此來滿足板角應力的需要,使現澆板產生裂縫的應力作用範圍與輻射筋相一致,從而有效地改觀和控制裂縫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