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英語教學中情感的投入

才智咖 人氣:4.36K
國中英語教學中情感的投入
        情感作為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在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所持有的態度體驗,是以客觀事物能否滿足人的需要為中介的反映。人的情感與認知過程是緊密聯絡的,任何認知過程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而以布盧姆為代表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創立者們構建了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體系。其中,情感目標(即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是英語課程目標中的一部分,對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加拿大語言學家Stern在他所提出的四維目標體系中, 把外語教學的情感目標分為:1. 培養學生對目的語的積極態度;2. 培養學生對目的語社會和文化的積極態度;3. 培養學生對目的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態度。我國學者魚霞提出,情感教育目標包括:1. 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2. 提高學生情緒情感的自我調控能力; 3. 幫助他們對自我、環境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新課標》指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 以及在學習程序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志和國際視野。”《新課標)》中還明確指出: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同時,英語課堂教學是實現情感目標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將課程標準中巨集觀的情感目標分解轉化為每節課中的具體情感目標,通過一系列具體情感目標,最終達成課程情感目標。在實現具體情感目標過程中,科學地確定和設計每節課中的情感目標是關鍵環節。
        自開始對情感目標感興趣以來,本人就特別關注有關新課標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學中的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改變了只關注知識層面的教學,而常常忽略情感目標的達成。改變了過去英語課學生不感興趣,不敢開口的狀況。經過自己的努力,創新的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一、 重視成功體驗,增強學習快感。
        我所教班級中有一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很是薄弱,每次英語考試,他們完成的最快,因為他們根本不看題目,選擇題隨便選選,剩餘的時間就在那發呆或者睡覺,剛開始我看見他們做題態度如此差,很是生氣,事後冷靜下來想想,其實他們不是說不看題目,關鍵是看不懂題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反正我也看不懂,還不如不看;反正我也學不會,還不如不學,長此以來,就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將英語學習徹底放棄了。但是學生放棄了英語,教師不應該放棄學生。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我覺得面對這些特殊的學生,我們教師應該將起點降低,將目標降低,將讚賞翻倍。我首先從最基礎的英語背誦默寫著手,學生只需在我規定背誦的範圍內默出他們掌握的知識,60分過關。起初大部分學生都挑一些簡單的知識默寫,並且只是及格萬歲(及格就不需重默),但是我不斷地在私底下、班主任、以及全班同學面前大力表揚那些過及格線的學生。其他學生一看,只需多背誦一個就能得到老師的表揚,關鍵是能得到同學的認可,挽回丟失了許久的面子,一個個都憋足了勁,互相競爭著。漸漸地,這些學生不再只是背誦簡單的知識,也不再只是滿足及格過關。隨著基礎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做英語試卷的能力有所增強,英語成績也從原來的十幾分上升到二十幾,三十幾,在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有一個學生甚至考到了四十幾分。我真的是非常激動,在那次的家長會中,我當著全班家長的面,點名突出表揚了這位學生,並讚賞了他所付出的努力。當全班家長都將讚許的目光投向這位學生的家長時,該生家長抬起了頭,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會後,該生家長拉著我的手,謝了又謝,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家長的一句話:“不瞞您說,以前我特害怕見老師,特怕開家長會,但今天我終於揚眉吐氣了!以後我們家長一定多多配合老師!”看來,不僅學生需要鼓勵,家長更需要鼓勵,更需要教師情感的投入!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麼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從自己豐富的教育經驗出發,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不斷髮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是培養興趣的好方法。學習是一件辛苦而又漫長的任務,喜愛學習的人很少,如何能使學生堅持學習呢?作為一名老師應該想方設法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成功中體驗學習的快感。
        二、 注重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凝聚力
        所謂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與其他領域相比,語言與情感態度的關係更為密切,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和傳遞。因此,英語課程在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方面發揮著特有的作用。可是過去,我們對學生的認知目標都有詳細的要求,惟獨缺乏情感態度的目標要求,其結果是學生的認知水平提高了不少,但其情感人格卻發生了扭曲,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而在新課程改革中,合作學習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師生互動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寬鬆的學習氛圍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從而增強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潛能。《新課標》還指出:“當今社會,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合作還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是語言學習者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學生進行人際交流的社會環境。在課堂上,化“競爭”為“合作”,為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完成一個共同的課題相互支援,相互幫助。同學之間的關係不是競爭的對手,而是合作的夥伴。
        認真分析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新教材增加了任務型學習、綜合型學習等內容,很多工都是通過“pairwork”、“group work”以及“team work”的合作學習來完成的。我在英語教學中,會把學生分成固定的幾個小組。每組的英語水平相當,包括優良差。這樣可以培優扶差,避免兩極分化。為了使小組合作有效進行,我還對學生進行分工。比如一個同學負責安排分配任務或完成對話角色,一個同學維持紀律,一個同學則做完成任務過程的記錄甚至還可以讓一個同學評價組裡每個成員的表現情況,鼓勵大家共同參與,讓每個成員都覺得他們是不可缺少的。當然,我會對每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評價打分。就拿英語的默寫來說,對於每個小組的滿分同學我給予小組加分,對於每個小組的不及格同學我給予小組減分,當然,對於基礎薄弱而表現突出的我給予雙倍加分。這種加減分制度一執行,我發現,英語背誦再也不需要我跟在那些問題學生屁股後面盯了,每個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互相監督,一有時間就集體背誦或互相抽背,一時間,班級的英語學習氛圍很是濃厚。每個學生都為了自己的小組榮譽在努力著,在奮鬥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集體的凝聚力也在不斷地增強。是的,只有讓學生作為一個齊心協力合作的整體,才能把知識這塊巨石推到山頂,彼此受益。由此可見,互動的活動方式和良好的情感氛圍,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有利於學生將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學會得體的表達,並體驗在這種情境中不同群體對事物的不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