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成果導向的優越性

才智咖 人氣:1.62W

計算機類課程都是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傳統的講授教學方法教學現在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企業需要高階的應用型人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成果導向的優越性

摘要:計算機語言類教學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的課程,語言類教學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層次感清楚,能熟練用一種語言程式碼編寫程式。但學生一般不願意學習語言課程,感覺枯燥無味,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語言類課程興趣,成果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成果為導向,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的更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比較適合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教學,本論文主要從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果導向教學法在計算機語言類教學中的應用闡述成果導向教學在計算機語言類教學中的優越性,希望為研究計算機語言類教學的專家與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成果導向;計算機語言類教學;優越性

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是軟體開發的基本工具,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學習好語言課程,能進行軟體的開發設計,是提高學生就業的基本能力。傳統教學方式不適應現代學生學習的需要,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類語言課程的興趣,不能提高學生程式設計的能力。基於成果導向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知識實際應用的情況,培養了學生崗位職責能力,符合現代教育體制,為企業培養了實踐型的應用型人才,解決企業軟體人才的需求。

一、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學習無積極性,學習興趣低下

程式設計語言類課程都涉及程式碼,學生對程式碼學習感覺枯燥無味,沒有興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提高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利用成果導向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成果為目的,學生學習的目標明確,讓其知道所學的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通過專案化教學,讓學生通過企業真實專案實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熟悉企業工作流程,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1.2教學設計不合理

語言類教學設計整體結構不合理,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脫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沒有完成結合,教師在上理論課,學生不知道學習的語法最後能解決的問題,不知道哪部分是重點,沒有掌握具體的'應用能力。在實驗課上,教師講過的簡單案例不願意做,難的案例不會做,不知道所學案例最後與工作有哪些直接關係。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積極採取有效方法,讓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重點突出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型能力為目標。

二、基於成果導向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改革優越性

2.1採用專案化教學法,提升學生程式設計成就感

基於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就是以教學成果為目的,先給同學展示成果,也就是學習最終目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目標非常明確。因此基於成果導向的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改革是成功的,比較適合程式設計類課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以專案化教學法,通過任務驅動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成就感。

2.2精心設計課程的實驗,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實驗課程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程式設計語言類課程,實驗課很重要。學生上好實驗課程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的實驗並不能只讓他們去驗證上課所學的內容,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實驗內容。把實驗分成兩部分,一是基礎實驗,實驗課上相應的習題讓同學們練習,以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二是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在專案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演算法編寫出程式,讓學生在複習所學的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實驗課的練習,是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訓,專案化教學的基礎,符合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2.3建立計算機應用課程群,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設定的每門課都是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目的,根據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進行課程設定,課程與課程之間有一定聯絡,構建一個科學的專業群。建立計算機應用課程群,通過課程群使得計算機各個研究方向目標明確。學生通過學習課程群中的課程理清了各個程式設計課程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有了目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與《資料結構》等專業課有著緊密的聯絡。

參考文獻:

[1]石倩.對成果導向教育理論的探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01).

[2]劉鵬.淺談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在實踐類課程教學中的改革與應用[J].科技資訊,2015(03).

[3]張巨集.基於學生成果導向的課程評價改革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05).

[4]李賢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學習研究[J].亞太教育,2015(19).

[5]成卓韋,於建明,王家德,陳建孟.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與實施策略探析———以大氣汙染控制課程為例[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