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性學習在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8.62K

論文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計算機專業 英語教學

探討性學習在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的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優勢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豐富了專業知識,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專業英語水平。

探究性學習(inquirylearning)主要是指讓學生在學習中採取邊探索、邊領悟、邊總結的學習方式,是目前課程改革中非常強調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目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觀念,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過程、情感體驗、交流合作等。探究性學習和常規的接受性學習相比,具有突出的自身特點:它把原來教學中,學生習慣於聽老師講解、被動地接受知識、重記憶、輕思考,改變為學生在經歷觀察、收集、歸納、分析、推理等多種探究過程後,以主題演講、論文、調查報告、展板等多種形式來完成學習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了其計算機專業知識,而且強化了其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其交流與表達等綜合能力。

探究性學習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現實教學中,教學方式的選擇要因教學內容而異,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我在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將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配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專業英語整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有計劃地安排了三次探究性學習活動,每次大約3周左右,其中2周時間進行課下準備,然後用2個課時(90分鐘)進行課堂演講和討論。

具體探究內容和過程如下:

1.在閱讀了關於計算機病毒的文章後,我組織學生研討關於計算機病毒方面的問題。要求學生就計算機病毒的起源、發展過程、種類、傳播途徑、特徵、造成的破壞、防治方法,你受過什麼樣的病毒侵害,如何防範的,目前反病毒軟體的種類和原理,你是怎麼看待駭客等問題進行探討,同時要求整個過程都儘量用英文完成。我把學生分組,每組確定上述兩三個研討題目,在兩週的課後時間內查資料,小組內明確分工和任務,然後分頭行動,再討論彙總,做好英文的ppt後在課堂上集體登臺,先由代表人宣講,其他人作補充發言,最後組織班級討論,再由老師進行點評。由於有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大量的課上參與和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漲,反映熱烈,課堂氣氛也相當活躍。他們通過這種方法迅速有效地掌握了大量的專業詞彙,並形成了長期記憶;同時還提高了計算機病毒防範意識,瞭解了各種防範方法。有個別學生認為駭客技術超群,值得崇拜效仿,通過課堂上的研討,懂得了計算機技術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對社會體系的破壞為衡量標準,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洗禮,培養了學生遵守計算機職業道德的意識。

專業英語學習的目的是使用,通過上述方式使學生計算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和提高。有些學生第一次不好意思上臺演講,但在後續的`課程中很快變得十分積極,要求上臺主講,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在閱讀了關於資料庫的文章後,我要求學生:收集、查詢sqlserver,oracle,db2,mysql,sybase,access,ingres等資料庫的發展過程、目前的技術水平、應用範圍、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內容。通過回答這些問題,使學生迅速接觸、熟悉、掌握大量資料庫方面的專業詞彙。此前學生一般只學過其中一兩種資料庫,由於各小組的題目不同,分別介紹後,使全班學生開闊了眼界。學生不僅對已學過的資料庫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而且掌握了其它幾種資料庫的效能和特點,對目前流行的資料庫及其發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認識。

3.針對計算機遊戲展開專題討論。遊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題目,學生情緒高漲,每個人都有很多感言要講。我提出的要求是:玩遊戲學到了哪些英文單詞、遊戲開發需要什麼技術、遊戲有哪些種類、喜歡什麼樣的遊戲、如何評價遊戲的優劣、怎樣控制玩遊戲的時間、未來的計算機遊戲會是什麼,等等。通過這些問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由於要求是英文回答,也促進了他們英文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不但要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選擇和確定學生感興趣、能產生探求渴望的探究專題,並且是課堂教材內容的拓展延伸。然後,提出對學生有意義、有針對性的問題來豐富學生的探究活動,同時也要引導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要把握問題的深度,並給學生留出思考、準備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實踐、發展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針對討論交流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掌握指導發言的節奏和方向。有些小組的論述多為奇聞軼事,對核心問題回答的篇幅太少、不完整,雖然比較生動,但專業內容不足、跑題;有些小組ppt做得不規範,背景過於花哨,表達不清晰,每頁內容太多、不醒目、觀點、重點不突出;還有些小組代表鍛鍊少,準備不足,發言時比較緊張,講不出內容;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注意及時指導,掌握節奏和方向,以便學生在後續的活動中改進。

3.有效地組織探究活動,實現教學目標。在探究性學習初期分組時,很多學生要求自由組合,但我還是堅持把他們按學號分組。這樣做的目的是:每個人走入工作崗位後,是不可能總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工作的,因此,學生要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合作既是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通過共同學習和研究,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取得高質量的學習成果。有些學生還因此改善了關係。因為按學號分組,規定小組每個成員的成績都是一樣的,所以任何一個人不盡力,小組成績都不會好,從而使學生從中體會到了眾人拾柴的道理。

4.探究性學習中還要注重階段性成果的評價。在收集相關資料時,考查學生的資訊收集能力;在問題探究階段,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在總結、彙報、交流階段,考查學生的綜合表達和彙總能力。這主要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內相互評價和老師的評價三方面來完成。期末時把每一次的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入學期考試的總成績當中。

探究性學習不但改善了計算機英語的教學效果,而且改善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係,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表達能力。有些已經畢業的學生反映,經過這樣的鍛鍊,他們在找工作和走入工作崗位時,變得很從容、很自信。

實踐證明,探究性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它有效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理念,在較大程度上幫助實現了計算機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興巨集.關於學校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構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王東豔.運用探究性提問的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育情報參考,2008,(10).

[3]韋喜洋.試論探究性教學模式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廣西教育,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