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病原學檢測 杜絕抗生素濫用

才智咖 人氣:4.32K

我國每年有8 萬人直接、間接死於濫用抗生素。醫院病原學檢測缺陷是導致抗生素濫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病原檢測水平才能杜絕抗生素濫用。
  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藥菌感染的病死率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在我國,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屬於濫用抗生素。細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種涉及眾多病原菌的臨床疾病,多數情況下一種細菌性感染可涉及多個部位感染或多種臨床型別,缺少病原學檢查的支援容易造成誤診與誤治。當前全國各級各類醫院中開展細菌性疾病的病原學檢查是不平衡的,檢測質量也參差不齊,很多醫院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療仍以經驗用藥為主,病原學送檢率和陽性率普遍偏低。
  病原檢測的作用是確定究竟屬於哪一種病原感染。應在應用抗生素前或病程早期進行病原培養及檢測,然後針對該病原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何種抗生素,或者確定早期應用抗生素是否合適,從而適時調整用藥方案。但是,有的醫生開具處方根本不根據病原檢測結果,僅憑經驗用藥。
如何加強病原學檢測?
1 首先醫院領導要有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杜絕抗生素濫用的意識,建立本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關制度。如果領導沒有意識,或者是雖然知道卻假裝視而不見,要不就一紙空文紙上談兵應付上級檢查,沒有相應的行政措施或者有而不執行,這些都會嚴重助漲了缺乏自制力甚至喪失醫德的臨床醫生在診療過程中濫用抗生素。
2 其次我認為要提高病原學的送檢率,關鍵是要提高臨床醫護人員對該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同時抓,二者是相輔相承的。
我們在查房時發現,送檢率低有很多原因,如標本採集不正確,標本質量低,培養陽性率低,檢出的結果對臨床無指導意義等。臨床醫生往往過分依賴經驗性用藥,發現治療效果不好就埋怨藥物質量下降(認為網上招標,陽光采購,藥價便宜所致),於是提高用藥檔次和增加聯合用藥,實在不行才想去做病原學檢查,而用藥後採集的標本陽性率大大降低,根本無法指導臨床,然後他們又抱怨耐藥菌株產生的太快了。
針對這種情況就請檢驗科的微生物專業人員來指導臨床正確採集和運送標本(他們更專業,更有說服力),包括講課和到臨床現場指導,讓大家認識到為什麼強調要在用藥前和恰當時間取標本;病原學結果指導臨床正確用藥後,降低了費用和縮短了住院時間,病人滿意了,臨床醫生何樂而不為呢?同時也減少了不合理用藥,可謂一舉多得!當然,這也需要一個過程,關鍵是轉變他們的認識!
3 病原檢測是保證合理應用抗生素最重要的一環。我國醫院病原檢測人才匱乏也是制約其發展的原因之一。很多三級醫院只有7~8 人從事病原檢測,而二級醫院僅能有1~2 個。應大力培養微生物室專業人才,給予政策扶持、獎金分配、人員安排上的絕對傾斜。對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微生物檢驗中心,加快檢測效率,指導醫生臨床用藥。標本送檢率低,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還需要微生物室人員去臨床進行大力、長期的宣傳。另外,實驗室的`質量一定要提高,只有給臨床有幫助、有作用臨床才會有興趣送標本。其一.所報告的結果對臨床治療要起立杆見影之指導效果.其二.報告結果速度要快,正所謂救人如救火,用藥如用兵。只有做好以上兩點,就會改變送檢率低的現象。
4 定期召開臨床、醫技、院感溝通協調會議,將各自的需求、意見、看法,甚至不滿都擺到桌面上,爭取達成一致,並將此寫入下次考核條款中,以此彼此約束,加強協同作戰。
5 制訂《本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及評分標準》,強調抗感染治療前必須採集標本立即送檢,如患者不同意或採集標本困難應在病程記錄說明原因。經驗治療療效不佳,病原學檢查陰性時應重新採集標本再次送檢。經驗用藥療效不佳時在獲知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後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將抗生素使用與病原學檢查直接寫入病歷考核中的高權重位置。對於診斷為感染性疾病的有抗生素使用的病人,統計每個醫生的標本送檢率,與其每月績效考核掛鉤。

加強病原學檢測 杜絕抗生素濫用

6 監督考核。加強微生物實驗室的質量控制,發揮醫務科、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藥學科行政管理職能和業務指導作用,提倡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藥學科、微生物實驗室參與疑難病例邀請會診,每月組織醫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指導小組抽查10%住院病歷和出院病歷,對照細則及標準進行考評並及時反饋,考評結果通過醫院感染管理質量考核標準納入醫院綜合目標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