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區域網(CAN)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2.75W
控制器區域網(CAN)技術在工程機械中的應用
控制器區域網(CAN)技術工程機械中的應用 一 前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積體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全數字式現場匯流排技術為代表現場控制儀表、裝置大量應用,使得傳統的現場控制技術及現場控制裝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繁瑣的現場連線被單一、簡潔的現場匯流排網路所替代,系統設計靈活、裝置維護簡單,訊號傳輸質量也大幅提高。
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在工程機械上的廣泛應用,使得工程機械的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控制器技術被引入工程機械控制領域後,給工程機械的發展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工程機械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燃油經濟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然而,電子裝置的大量使用,必然導致車身佈線越來越長愈來愈複雜,執行可靠性降低、故障維修難度增大,特別是電子控制單元的大量引入,為了提高訊號的利用率,要求人批的資料資訊能在不同的控制單元中共享,大量的控制訊號也需要實時交換,傳統線束已遠遠不能滿足這種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將序列通訊匯流排系統引入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基於上述原因,博世公司開發了控制器區域網(CAN),並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可及許多半導體器件製造商、網路系統開發商的支援。現在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汽車、工程機械和工業現場控制,實踐證明CAN網路是一種效能優異的現場網路。
CAN匯流排技術的引入徹底改變了工程機械控制領域的面貌,分散式控制系統完全取代了集中式控制系統,在眾多具有CAN功能的控制器、感測器和執行器的支援下,繁瑣的現場連線被單一、簡潔的現場匯流排網路所替代,系統設計更加靈活、訊號傳輸質量也大幅提高。
眾多的國際知名公司早在80年代初就積極致力於工程機械及汽車區域網的應用及研究。進入90年代,這些曰趨成熟的技術在國外已廣泛地應用於工程機械領域。為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研究和開發自己的工程機械區域網系統勢在必行。
二 CAN的技術特徵
1CAN的物理特性
1.1拓撲結構 CAN在物理結構上屬於匯流排式通訊網路。
1.2機械引數及傳輸介質 模組通過一個9針的D型插頭連線到CAN匯流排上。匯流排採用遮蔽的或非遮蔽的雙絞線,用光纖更佳。
1.3電氣引數及訊號表示 匯流排上的資料採用不歸零編碼方式(NRZ),可具有兩種互補的邏輯值之一:顯性及隱性。CAN匯流排中各節點使用相同的位速率。它的每位時間由同步段、傳播段、相位緩衝段1及相位緩衝段2組成。傳送器在同步段前改變輸出的位數值,接受器在兩個相位緩衝段間取樣輸入位值,而兩個相位緩衝段長度可自由調節,以保證取樣的可靠性。另外,CAN匯流排採用時鐘同步技術來保證通訊的.同步。
2CAN協議
CAN匯流排以報文為單位進行資訊交換,報文中含有標示符(ID),它既描述了資料的含義又表明了報文的優先權。CAN匯流排上的各個協點都可主動傳送資料。當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發送報文時,CAN控制器採用ID進行仲裁。ID控制節點對匯流排的訪問。傳送具有最高優先權報文的節點獲得匯流排的使用權,其他節點自動停止傳送,匯流排空閒後,這些節點將自動重發報文。
2.1CAN協議 分層結構CAN匯流排規範規定了任意兩個節點之間的相容性。包括電氣特件利資料解釋協議。
CAN協議可分為:目標層、傳送層、物理層。其中目標層和傳送層包括了ISO/OSI定義的資料鏈路的所有功能。目標層的功能包括:確認要傳送的資訊;位應用層提供介面。傳送層功能包括:資料幀組織:匯流排仲裁:檢錯、錯誤報告、錯誤處理。
2.2CAN通訊協議 CAN支援四類資訊幀型別。
(1)資料幀CAN協議有兩種資料幀型別標準2.0A和標準2.0B。兩者本質的不同在於ID的長度不同。在2.0A型別中,ID的長度為ll位;在2.0B型別中ID為29位。一個資訊震中包括7個主要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