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教育的反思與對策

才智咖 人氣:2.63W

論文關鍵詞:教學設計 教材設計 教育改革
  論文摘要:回首五年制高職的十年發展歷程,其會計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困擾會計教育的諸多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致使高職會計教育舉步維艱。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職會計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對策。
  引言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作為以知識和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會計職業的競爭更取決於人才素質的高低。然而,五年制高職的生源基本為普通高中選擇後的學生,客觀地講成績差、學習能力不強、並且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更何況會計成為一門實務性很強的學科,伴隨著不斷變遷的客觀經濟環境,層出不窮的業務創新,會計知識的更新呈現明顯的“加速度”態勢。因此,如何將高職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具備一定競爭實力的會計從業人員?如何縮短會計教育與實務的差距,追蹤會計發展的步伐?高職會計教育的改革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1 高職會計教育的反思
  回首五年制高職的十年發展歷程,其會計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困擾會計教育的諸多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致使高職會計教育舉步維艱。時至今日,盤點高職會計教育,存在下列主要問題:
  1.1 會計教學設計的缺陷 第一,現在頗為通行的會計教學模式仍然是一種陳舊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教師為教學主體,以教科書為授課依據,教師按部就班逐章逐節地講授課本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參與度較低。
  第二,教學手段單一。因客觀條件制約或主觀因素,未能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仍採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填鴨式”灌輸教學。因為教學手段落後、教學形式呆板,不能有效地吸引求知慾並不強烈的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不佳毋庸置疑。
  第三,教學方法缺乏新意。會計教學的重點理應定位於培養學生處理非確定局面時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科學地設計並運用案例教學,有助於此目標的實現。但在眾多情況下,上課時以講授課本知識點代替了案例分析與問題討論;考試時以一些記憶性的簡答題、名詞解釋和選擇題、填空題等代替了分析性的問題。這不僅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主動性,也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第四,只注重教會學生理論知識,但忽視了教會學生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在現行的會計教育方式下,學生也許學會了編制分錄,瞭解了憑證、賬簿的結構和格式,懂得了報表各專案的編制方法,但在如何利用這些知識完整地處理一個企業的業務,進而生成會計資訊方面,常常一籌莫展,更不要奢談利用資訊支援日益複雜的企業管理高層的決策。
  第五,學時安排不合理。現在很多會計專業課程學時安排沒有充分考慮各課程的知識容量,也沒有顧及高職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常顯時間緊、任務重。一方面,難以發揮案例教學的魅力,因為這需要充裕的教學時間;另一方面,教師也無暇為學生融通課程知識框架。更兼高職學生自學能力較差,以至學生所學知識往往是一章一節的知識,難以系統化,無法對各門課程形成總體認識。
  1.2 會計專業教材設計的缺陷 第一,專業課程,尤其是專業主幹課之間內容重複較多。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在貨幣的時間價值、投資風險價值、存貨管理、利潤管理以及投資決策等方面存在嚴重重複;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在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及責任成本會計方面不乏諸多的重複;西方財務會計與中級財務會計內容重複更多。即便是《經濟法》與《稅法》,《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彼此間也存在類似問題。
  第二,教材編寫形式缺乏趣味性,不具有較強的可讀性。目前,高職會計專業教材只注重對一個又一個知識點刻板地闡述,而沒有輔之以生動形象、讀者可直接感知的全真或模擬的案例,難以提高學生閱讀教材的積極性;偏重對會計制度解釋,將教材視為制度的說明書,缺乏必要的理論分析,造成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於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形成與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第三,會計專業教材的內容應新穎、具有適度的前瞻性。在會計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會計專業教材理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然而現在高職的一些會計專業教材版本明顯滯後,嚴重地制約了會計教學工作。
  2 高職會計教育的對策
  面對高職會計教育的種種弊病,其改革已時不我待,但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持之以恆地著力解決下列問題:
  第一,會計教育理念的突破。對會計本質的不同認識和理解,必然會影響到會計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如果將會計視作一個資訊系統,認為會計只是記賬、算賬和報賬,那麼,會計教育只要傳授會計核算技術和方法。如果把會計理解為一項管理活動,會計教育就不僅僅是培養學生核算技能,還會涉及職業素質、決策能力、分析能力與判斷能力的培養。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會計界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管理活動論”,而這種觀點也確實反映了會計的本質內涵。因此,會計教育的改革應以此為基點,統籌考慮課程設計,內容的編排,以便培養的學生能勝任未來的會計工作。
  第二,教學模式應轉變。以學生為主體,以需求為動因,以問題為基礎,進行啟發式、探索性的教與學。採用師生間互動式、研討式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隨時向老師反饋他們在學習中的困惑,對一些問題的觀點和見解;老師也可以隨時有針對性的答疑,適時性地進行引導。課堂教學過程中,廣泛開展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運用現代資訊科技,不斷推動會計專業教學手段的改革。高職會計教學,因為生源質量緣故,採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尤顯重要。教師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課件和會計教學軟體進行講解,廣泛開展演示教學;將某些現實問題藉助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再現,廣泛開展虛擬現實教學。讓學生在動感的、多彩的教學氛圍中感悟會計知識、接受會計知識。由於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必須繼續提倡開設有關會計教學模擬實驗室,模擬各種真實的會計環境,提高學生對會計實務的感性認識和領悟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適應社會的綜合素質。在會計課程改革中,必須安排足夠的課時,讓學生進行各種模擬訓練,更好銜接會計實踐。
  第四,整合會計專業課程的內容。注重教材間的銜接,減少不必要的知識重複;改進教材編寫形式,增加具有針對性且實用性強的案例;關注會計發展動態,及時更新教材內容。
  參考文獻:
  [1]鄧紅傑.《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討》[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版)》,2003,6.
  [2]繆啟軍.《基礎會計》專案化課程教改創新設計[J].會計之友,2010(1).
 

高職會計教育的反思與對策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