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到尼采的“成為你自己”

才智咖 人氣:3.02W
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到尼采的“成為你自己”
【中文摘要】本文是對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和尼采的“成為你自己”兩個哲學命題的一些闡述,形成以及轉變的原因的一些淺薄的看法和評論。【關鍵詞】認識 成為 德性 自我 超人 價值一、蘇格拉底和“認識你自己”據說,德爾菲神廟的牆上,有一些銘文,其中有兩條最為有名的格言 ,其一便是:“認識你自己”。[1]蘇格拉底說:“我往下看,發現這位哲學家(阿那克薩戈拉)完全不用心靈,也不把它當成安排事物的原則,而是求助於氣、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東西。”[2]對阿那克薩戈拉的失望或許就是蘇格拉底的“自我”哲學產生的原因。由此蘇格拉底也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了人間。他認為:人的心靈內部已經包含著一些與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則。因此,蘇格拉底提出人應該要“認識你自己”。他主張首先在心靈中尋找這些內在原則,然後再依照這些原則規定外部世界。[3]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不會盲目,才可能求助於靈魂內的原則去發現事物的真理,就像通過水麵去看太陽就不會壞眼睛一樣。當然,蘇格拉底還認為“德性就是知識”與“認識你自己”是兩條相互呼應的原則。[4]確實,一個人對自身的認識也就是他關於德性的認識,一個人如果對德性有了認識,有了這方面的知識,那麼對自身的認識便會更進一步,就知道自己是誰,該幹什麼。這就是他提出該觀點的主要目的,強調知行合一、真善一體的道理。進而啟發人們去努力地認識自己,去追求真理、正義、明智、勇敢等德性,完善自己的德性,然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蘇格拉底同時也在自然哲學內部挖掘出擺脫自然哲學困境的原則,其深度為智者思想所不能及。不過我們更應該去深入瞭解的是他的“認識你自己”即“自知”。這是蘇格拉底哲學的立足點。也使得在他的哲學中,知識成為了一個核心問題。然而,蘇格拉底放棄對自然奧祕的思辨使他的思想始終侷限在道德實踐領域,讓他習慣於社會交往的實際行動,沒有提出世界觀和倫理學的完整理論。所以我們看到,蘇格拉底的“自我”既有理性,也有倫理的、實踐性的。對哲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也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方式。二、尼采和“成為你自己”你的良知在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這是尼采在《知識 二七O節》中說的。尼采認為,如果所謂的“認識自己”——即“理性”——是我們走向毀滅的原因,那麼自棄、誤解、蔑視、心胸狹隘、庸俗,往往就是理性的本身。[5]因為認識自己的本能太快,往往會讓自己陷於極端的危險當中,但其中的意志會產生支配作用,慢慢將你從偏失的軌道中引入正途,培養出一切有用的`能力。尼采在《瞧這個人·聰明 九節》中說:我一點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變。總而言之,尼采希望成為一個“自我肯定”的人,成為自己。成為那個最原始的擁有生命本能的人。在尼采看來,西方的唯物主義傳統使人們日益喪失自己原始的生命力;而基督教傳統則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我。[6]尼采還發現,道德能約束和制服人的激情。而人應該克服這樣的道德。克服自己,成為超人,重估一切價值,對西方文化的基礎進行徹底的反思。尼采認為,自我是獨立的。當不存上帝時,一切都取決於自己,“我”必須證明“我”的獨立性。[7]我要有我的個性,成為我自己是一種必須。尼采的成為你自己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毋庸置疑,對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許多處於困境中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盞耀眼的明燈,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激勵著他們努力進取、奮發圖強,為自己立法,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著其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尼采對傳統道德的否定勢必會對社會的秩序產生衝擊,同時,固有的價值觀念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也會使人們產生迷茫。三、從“認識”到“成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哲學也在不停地發展,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一路來到了尼采的“成為你自己”。毋寧說,應該是一種進步。蘇格拉底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8]。就是說從蘇格拉底開始,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程式就被尊崇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階的活動和最堪讚歎的天賦。其特點便是知識高於一切,包括生命。於是,唯理智主義支配了此後的西方文化。[9]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導致了哲學史上最基本的派別對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的最終形成。[10]雖然這兩種對立的傾向是哲學俱生的,但蘇格拉底純粹實踐理性的“自我”的建立,宣告了古代唯心主義派別以成熟的形態正式脫離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陣營而與之尖銳地對立。到了尼采生活的近代,對科學的崇拜進一步加強了唯理智主義。而尼采認為對此的過分推崇,使科學的界限就不是那麼地正確,有所僭越。這也使得人被束縛,喪失了原有的生命力。因此,人就無法克服自身,成為一個超人的人。他需要人自己去鑄造新的價值,但我們又不得不重估一切價值,因為現狀很大程度上與現存的價值有關。[11]他對他所定義的真正的人,或可能的人充滿了渴求與期望。在尼采的思想中,人就是要成為自己。所以我們說,從“認識”到“成為”是一種進步。認識是對自己內在的靈魂的一種拷問與熟知,是為了能更好地發現存在的真理,完善自身的德性。然而成為你自己可以使一個人的氣質發生轉變,也可以激勵人們發奮圖強。如果一個民族可以奮發向上,那它可以造就很多的偉人與強者。他們會提升自己的美德,去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同時也改造著整個世界。尼采的“成為你自己”是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取向。很難說它之中有什麼積極或消極的因素,不過卻可以去激勵我們為了自我的價值而奮鬥,從這一點來說,尼采是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尊重的。縱觀蘇格拉底和尼采,我不認為一定要給他們比個高下出來,我們應該去辨證地認識這兩個人,正如我上面所說的,他們的思想產生在不同的背景下,而且有一定的繼承,但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去努力地理解其中精華,讓自己進一步完善,向著更好的自己努力進發。--------------------------------------------------------------------------------[1] 葉秀山《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2007第二次印刷),70頁[2]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印版,39頁[3]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印版,40頁[4]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印版,40頁[5] 林鬱主編《智慧金言集——尼采的智慧》文匯出版社,2002,20頁[6] 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8頁[7] 尼采原著,劉燁編譯《尼采的智慧》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133頁[8] 尼采原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三聯書店,1986,64頁[9] 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5頁[10] 葉秀山《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2007第二次印刷),79頁[11] 張汝倫《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71頁論文出處(作者):
拉德布魯赫相對主義法哲學及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