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俄語科技術語的有效翻譯

才智咖 人氣:1.51W

在俄語科技術語中,翻譯人員常用音譯法和意譯法,如何分析俄語科技術語的有效翻譯?

談俄語科技術語的有效翻譯

摘要: 俄語、英語是表音文字,詞與詞的關係主要依靠詞本身的形態變化來表現,表音文字互譯時可以採用仿造、借用等一些形態手段構詞的方法。漢語是表意文字,由表音文字譯為表意文字時無法通過形態手段構成新詞術語。本文以俄語為基準語闡述科技術語由表音文字之間互譯和表音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翻譯方法。

Abstract: Russian and English are phonet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expresses by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word itself. The translation of phonetic writing can use morphology of form means, such as imitation, borrow etc. Chinese is ideographic. Form means can not be used to constitute the new terminology when phonetic writing is translated to ideographic writ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inology when phonetic writing is translated to ideographic writing, and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phonetic writing, taking Russian language as an example.

關鍵詞: 俄語;科技術語;翻譯方法

Key words: Russia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inology;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0引言

術語翻譯問題處於術語學與翻譯理論研究的邊緣,術語翻譯是專業文字翻譯的核心。B.M.Лейчик指出,應根據語言內外部因素選取不同的方法翻譯科技術語。語言外部因素包括:翻譯目的、相應領域中存在的理論;語言內部因素包括:兩種語言中存在等值形式、術語具有國際性、語言相近或同族。

1科技術語由表音文字到表音文字的翻譯方法

B.M.Лейчик歸納出了俄羅斯學者普遍認同的一般性術語翻譯方法:“尋找等值形式(最理想的術語翻譯方法);受源語術語的影響賦予術語以新的意義;語義仿造和結構仿造;借用;描寫性翻譯。”本文僅分析研究語言內部因素作用下科技術語的翻譯方法,並將這些方法按翻譯優化程度遞減進行排序,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譯語中存在與源語科技術語對應的等值形式該方法對翻譯而言是最理想的翻譯方法。當使用源語和譯語的國傢俱有相同科學、技術、社會水平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此類術語的另一個特點是,通常源語和譯語中的等值術語在翻譯時己經存在,因而不必創造新術語、新詞。

需要指出的是,在許多情況下所謂等值術語在各種語言中的意義不完全一致。俄語術語автоматикa對應三個英語術語:automatics(自動機械),control engineering(控制工程),automation(自動控制)。但是,如果通過上下文或註釋能夠準確地獲知兩種語言中的術語具有相同內涵,則可以借用等值形式來翻譯術語。但實際上,在翻譯科技術語時,並非總能在源語和譯語中找到等值術語。如英語the know-how(諾浩)等。由於不同國傢俱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點,因此在術語中存在詞彙空缺,即源語與譯語中缺少等值形式。

1.2 為譯語中已有詞語增加新義此方法指譯語中模仿源語術語的語義構成過程,賦予譯語中己有的名詞或片語以新的意義。因此,這一過程中不同語言和不同術語系統產生了相近的意義,這種翻譯方法被稱作語義趨同。例如:英語中計算技術領域用於表示計算機記憶裝置的memory(記憶體),從英語心理學術語系統(man’s memory-人的記憶)借用而來。俄語術語受到了英語術語的影響,在將這個術語譯為俄語時,借鑑英語術語跨領域借用的方法:從俄語心理學術語系統借用了術語память(記憶)。科技術語翻譯過程中,使用上述兩種翻譯方法不需創造新詞。用已有的語言形式命名新概念要優於創造新的語言形式,因此應儘量採用上述兩種方法。

2科技術語由表音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翻譯方法

我國學者普遍採用的科技術語翻譯方法,主要包括音譯、意譯、音意兼譯、釋譯法等。針對上述方法進行例項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為翻譯人員解決科技翻譯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提供參考。

2.1 音譯即按照原文術語的發音,在譯語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因為音譯法便於國際交流,所以它是翻譯俄語科技術語的一種常用方法。通常在俄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本族語中沒有對應譯語,即存在語義空缺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方法。音譯術語時必須考慮到譯名的規範化、大眾化和國際化,術語音譯時需按照《俄漢譯音表》選取讀音,不能採用方言,應以普通話的語音為標準。此外,要避免使用生僻辭藻以及容易產生歧義的字詞。適合音譯的科技術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表示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事物、新概念、新現象的詞。表示計量單位的名詞。

2.2 意譯是指根據外語詞語的實際含義譯成相應的漢語術語。意譯法是翻譯科技術語的基本方法之一,術語具有明確、簡潔、易記的特點。意譯時要弄清外語術語的內涵,對其所表示的具體事物的概念進行分析,譯名時應考慮外語術語的命名理據。採用意譯法的術語不僅有單詞術語,例如:фильтр(過濾器)等;此外,還包括術語片語,例如: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е волны(電磁波)等。

2.3 音意兼譯指音譯法與意譯法混合使用,即術語一部分音譯,另一部分意譯。例如:шоковая терапия(休克療法)等;此外,有的術語一部分音譯,另一部分在音譯術語後加一個表達事物特徵、屬性或類屬的詞。音譯術語後表示事物特徵的有:фланец(法蘭盤);表示事物屬性的,如:твердость по Роквеллу(洛氏硬度);表示事物類屬的,如:инвар(因瓦合金)等。由人名、地名派生出的術語或某些計量單位的複合詞多采用音意兼譯法。即部分音譯人名、地名、計量單位名稱,部分譯意表意詞素,例如:закон Ленца(<物>楞次定律)等。

2.4 釋譯釋譯即“解釋性翻譯”。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兩個民族間存在不同文化差異,導致譯語科技術語中出現詞彙空缺的情況。釋譯法常用於詞典編纂,翻譯科技複合術語可以採用譯詞加註的形式。此外,也可在譯文中直接加以解釋。釋譯法具有專業性、準確性、描寫性的特點。

在俄語科技術語中,翻譯人員常用音譯法和意譯法。因為漢語是表意文字,所以我國一些學者認為翻譯外語術語採用意譯法會更加符合漢語語義明晰的特點。因此,很多原來音譯而成,後來逐漸改為意譯術語,如витамин(維他命-維生素),лазер(萊塞光-鐳射)等。但就借用國際化科技術語而言,音譯法更符合國際化交流的趨勢。音意兼譯法綜合了音譯法與意譯法的特點,一部分取用源語術語的發音,另一部分表示事物的類別、屬性等。採用上述翻譯方法可以減少資訊交流障礙,減少誤譯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