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美學藝術及其價值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4W

摘要:本文欲通過分析英語美學藝術語言和語言藝術的跨文化性意識及其歷史地位和作用,從以人為本的人文角度探索英語學習的動機、方式及方法內在動力,探討其對教者與學者乃至對世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響。

語言的美學藝術及其價值論文

關鍵詞:語言美學藝術,跨文化意識,藝術語言,文化的共性,激發動機

一、語言文化的共性——跨文化意識語言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語言作為人類文明思想與文化溝通與交流的工具,與其說是思維與交際的工具,毋寧說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

世上的語言成千上萬,但除了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手語(gesture language)或臉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等輔助語言(paralinguistic)外,它們之間卻鮮有可以共通到可以自然交流與溝通的目的。只有使用同一種語言——如本族語(native language),包括不同的人掌握了兩門以上不同的語言,並在交際時與對方使用共同的語言交流的時候,語言的交際性才會被充分展現出來。而更具有溝通力與價值的則是以各種輔助語言為基礎,結合科學語言發展而來的藝術語言及其語言藝術。例如音樂、詩歌、美術、設計及各類肢體、體態語言藝術的演藝、戲劇等等。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思想文化又或是語言文化即便有再大的差異(cultural differences),亦會有其共性(general characteristics)。而思想文化及語言文化的共性,大都集中並表現在其文化語言及語言文化的美學藝術性,即藝術語言(art language)上,特別是在語言文化的美學審美價值、美學意識以及藝術語言和言語藝術的創作與表現的過程中。這也正是各類語言的美學審美藝術(the art of aesthetic)與實用價值的意義所在,即語言美學文化(aesthetics culture)的跨文化意識(cross-cultured awareness)的共性與魅力。

二、思想與文化的瑰寶: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

1.藝術語言與言語藝術釋義

什麼是藝術語言?著名語言學家駱小所認為:“藝術語言是情感思維的言語形式”。他將藝術語言中的文境解釋作“一種虛無之境”,“是發話人主觀情感和反映物件的統一,是—個深層境界的創造(形與神統一,情與理統—)……它不僅給受話人感到直觀無隔,而且氣韻生動,傳神顯心。它具有美的韻味”。按駱小所所說,“語言學可分為科學語言學和藝術語言學,藝術語言依據的是情感、想象、直覺和下意識等。所以,好的藝術語言讀者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穿過眼簾用心感受的”。孫志剛則認為,語言是一種“精神創造活動,語言藝術化本質是語言與現實之間的一種審美關係。”

鄧瑤則將藝術語言釋義為物化形式的感性顯現(Artistic language-perceptual appearing by object concreting)。楊育彬則將藝術語言解釋作審美形象的符號和載體,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是而,藝術語言當屬跨文化共性意識的語言文化範疇。

而從人類語言(文明)的發展歷程來看,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都應屬於語言的美學藝術範疇,是交際語言的昇華。交際語言則是藝術語言的基礎及基本的生存及營養素材。科學語言既有交際語言,也有藝術語言。藝術語言是從屬於生活的美好思想、文化及願望的審美美學需要。

藝術語言學雖是駱小所先生於1992年提出的,他卻將該學科定義為一門邊緣學科,認為藝術語言與修辭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文學、美學、符號學、社會學、心理學、思維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絡,並且與其他相關學科既有區別,又有聯絡。

駱小所對藝術語言的解析可謂透徹。然而,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聯絡越來越密切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及思想文化越來越高的追求來看,如今的知識爆炸式資訊化社會使得人類社會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它們之間的關係已成了相輔相成和相互提高的互動發展關係。故而,藝術語言早已成為非純粹的邊緣學科或偏殿型語言了。它已融入到了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併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精神與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語言的美學藝術則可以稱之為藝術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們與藝術語言一起構築了美學語言文化。它涵蓋了各類文學藝術中各種語言藝術的表達、運用與創造,是生活美學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包括演講、歌唱及詩歌的朗誦藝術等等。還有諸如語言的幽默藝術、課堂語言藝術、詩歌及各類音樂等美學語言藝術和藝術語言。

2.藝術語言與語言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

文化意識形態上的語言文化差異,是以千姿百態而又絢麗多姿的不同形式呈現於世的。而文化意識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以各語言之間的區別性差異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語言文化更多反映出了不同區域及地理環境裡形態各異的人文思想、倫理道德以及風俗習慣。這種藝術審美價值的跨文化性及跨民族、疆域的共性,就像是一位妙曼婉約的美少女,或是一首婉轉動聽的音樂、詩歌,甚至是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無論是身處何時何地為何人所見聞,其欣賞及美學價值、結果和效果都是一樣的。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也唯有這種共效能夠使人類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跨越語言與文化在思想意識領域、地理環境乃至基因方面的差異與障礙。語言的這種特徵,我們稱之為語言(藝術及技巧)的互通性。而這恰是人類歷史文化中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的共性。她的主要表現形式除了前面所說的音樂(如古典音樂、藍調、傳統與民間民族音樂等各類音樂),詩歌以及美術(包括街頭藝術、繪畫、攝影、雕塑、現場藝術、平面等各類設計、手工藝與應用美術等等)外,還有戲劇[如古典歌劇、音樂等現代劇、現場喜劇(Live Comedy)、馬戲]、文學藝術(小說、詩歌、寓言、童話、故事、傳記、短劇、電影文學、報告文學等)、文學藝術節、獎項、藝術家電影(Artists Film)、視訊、廣播、舞蹈、廣播與新媒體舞蹈(如正在流行的與搖滾樂、電腦技術、表演藝術或者電影藝術相結合的舞蹈表演)、博物館、文化遺產、電影製作、廣告乃至電腦遊戲等等。這些林林總總有關藝術語言乃至語言藝術方面的主導和主流文化,可謂為

外語學習者提供了絕佳的相互溝通與交流的.絕好外因與內力——由內在渴望、愛好以至追求而激發的內在動力。

總而言之,美學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即人類文明歷史與歷史文明的文化共性(the similarities in culture),它們涵蓋了動態與靜態的美學世界語言文化範疇。

三、真正的世界語——英語及其語言文化

英語語言文化則在近、現代和當代演變成了世界各國各民族溝通與交流的主流文化。英語也就相應成了全世界交流與傳播以上形式與特徵的這些主流語言文化及內容的主要手段,併為世人所周知、共享。

1. 英語的歷史淵源與歷史地位

作為世界上至今仍沒有第二門語言可以取代的近、現代世界最主要的通用語,即使曾屢次被世人慾以其他的語種或語言所取而代之,如以柴門霍夫創立的“世界語”取代,英語依然在近幾百年來獨自散發著其獨特的光芒。

英語與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過被三次語言入侵及後來兩大英語國全方位的擴張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別是公元6世紀末基督教會及拉丁語的傳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公元793年開始,北歐的維京人(Viking)開始入侵不列顛島,英語的詞尾變化逐漸消失。1066年,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入侵不列顛島,使得法語對英語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這是英語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自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起,英語就開始了它的“世界語”之旅。她之所以成為世上最為廣泛使用的通用語言,除了幾個世紀來,以英語為母語和官方語言的英美兩大超級大國在經濟及政治制度、文化和思想高度發展為基礎和前提條件下的相續殖民擴張及與其相應的強力思想文化傳播等因素外,世界對其語言美學的認識、接受以及與其發展相應的大力宣傳與傳播,亦成為其功成名就的極重要因素。就如人類對美與真理的感知、認同與追求一樣——唯有在真與美的面前——譬如一件偉大的藝術傑作前面,他們的心靈才能夠毫無障礙地做到相通與相知,同時也激發了人類追求美的思想與慾望,成為人類追求理想的動力,更賦予了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間與激情和靈感,提高了美好的思想情感,昇華了人們的思想、生活與憧憬和願望。而思想乃至語言文化的廣泛傳播,若沒有雄厚而強大、領先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科技為基礎後盾是無法做到的。

英語等許多的語言就具有這種獨特的美學(aesthetics)藝術魅力。它的文學與藝術發展主要有以下各個階段:古代、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維多利亞時代、20世紀初期、兩次世界大戰時期和現代及當代的文學與藝術。早在中世紀的傑弗瑞·喬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藝復興的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時期,英語就已經奠定了其文藝和藝術語言在歷史上的地位、影響與作用。這就是英語得以獨領風騷並被經久不衰 “傳誦”的真正原因——任何一件真正的藝術品是不至於永久為世人所遺忘的。這也是人類長久以來追求真與美達成的心靈與思想的默契與共識。故而,英語在近、現代社會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語的角色和聯合國主要的官方語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Esperanto: A. Esperanto B.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為重要的是,英語語言文化的歷史地位是在世界及歷史的發展與變遷中吸取了其他先進語言的藝術精華而發展和確立的。這也使得它能夠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通用語④。

2.英語美學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英語美學語言文化可謂是世界語言文化的奇葩。英國曆來以紳士風度聞名於世。而言行舉止得體而溫文爾雅,語言談吐文明優雅而有感染力則為一名紳士所必備的條件。這要求人們在平時講究語言談吐和言行舉止,注意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的應用,包括言辭措詞的修飾與表達,以增強語言的藝術表達及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人們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發現與挖掘語言的美學價值,甚至在各種藝術創作中也嘗試並充斥著這種美學價值觀念。英語的藝術語言和語言藝術也由此相應發展了起來。這正是英語語言美學藝術及其美學價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體現。而英國語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國之後又是美國的雄霸世界,隨之而來的就是英語國家對世界經濟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傳播,以至英語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幾百年來溝通與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

四、英語藝術語言和語言藝術對英語學習與文化交流的影響

由於英語的特殊社會歷史背景及其獨特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內涵,使得英語思想文化演變成了人類近現代和當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特別是在各民族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更展現無遺。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就連古羅馬帝國時期也無法做到。

人類只要還有對美的嚮往、願望與追求,就永遠不會失去對生活的追求與勇氣。通過英語美學藝術語言及語言藝術的欣賞、學習與交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營造英語學習的最佳環境及思想與審美的氛圍,提高學習者的自身語言意識、語感與情感交流以及審美觀、思想情操和道德觀念,拉近各民族與國家間的距離,更使得我們在追求民族與社會發展過程中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在與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競爭中能走在世界與時代的最前沿並立於不敗之地,成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這也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故而,學習或是欣賞英語的語言文化,促進並提高、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從而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發揚光大,這恰是思想開放與先進的表現。世上任何國家與民族的強盛都是在開放思想與溝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領世界的。英語如果沒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並依託先進而強大的經濟、政治與思想文化為動力基礎,在發展中實現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不會有今天的歷史地位。只要翻開不同時期的英語文學及藝術作品,你就不難發現這一點。

五、英語美學藝術語言及語言文化與學習動機的激發

由於英語的世界語言主導地位,導致全世界範圍的英語學習熱潮。連建立“瘋狂英語”的李陽也不禁驚呼“整個亞洲都是英語學習的海洋!” 但同時他也提醒英語學習者:“英語首先是一項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語只不過是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練掌握並運用這個工具去學習、交流、談判、推銷,我們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第三,英語很簡單,類似中國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語不是外語(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個民族用來交流的國際語言。中國人應該把它當作第二母語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第五、英語能讓中國人更加聰明、更加有智慧和氣質。”

作為當今世界英語語言文化的主流,對其跨文化性藝術語言的學習、瞭解、欣賞及探索,不僅僅能夠在其文化與藝術的天空獲取充足的精神與思想的食糧,也體現了與世界溝通、交流及與世界發展同步或自身發展的強烈願望。

所以,英語學習無論是教還是學,關鍵是寓樂於教與學中。在學中享受對美與追求的快樂,在快樂中收穫知識的樂趣。故而,教與學不必拘泥於傳統的嚴肅教學氛圍,而是應該開放思想,大膽嘗試,讓學生去欣賞並享受藝術語言的快樂氛圍與魅力。不必只為教而教,更不應該只教而不育;學生也不須只為學而學,而應樂在其(學)中,學而樂得其所。

人類對知識的渴望是永遠沒有盡頭的。唯有在藝術與思想的氛圍里人類才能夠充分激發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與學者不妨從電影、音樂、戲劇及文學藝術中獲取充足的興趣和滿足個人的審美情趣與慾望,在豐厚的知識海洋裡得到思想的昇華,也可以從攝影、繪畫、雕塑乃至動漫甚至電腦遊戲中獲得精神的慰籍與思想文化的充實與滿足。或許,我們更應該為開放與激發思想的靈感與源泉,讓學習英語變成英語戲劇的欣賞與小品表演、歌唱及其他的藝術演繹等等,還可以在教學中利用音樂自然優美的旋律作為朗讀或朗誦的背景或伴音配樂,不僅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同時英語的韻律美、線形美和意蘊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教學中可以通過其他藝術手法來加強英語教學的審美情趣及藝術思想教育。譬如學唱英語歌曲或是學習極具藝術美感的英文斜體書法等等。這些對英語學習大有裨益。

是而,教育機構與英語教師應多創造和諧而濃厚的語言文化及藝術氛圍,通過藝術語言培養學習者的審美情趣,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思想創造慾望,從而更提高學習者的思想情操、審美及道德感情,增強與世界各國人民交流的意願。

六、讓英語語言文化成為文化交流與民族振興的工具

如今,神州大地上的中華巨龍正在慢慢的甦醒,華夏民族正處於偉大的復興中。如何高效利用英語這一語言文化利器,將直接關係到民族振興的速度乃至成敗。既然英語是全世界各個民族用來交流的國際語言,而我們則希望通過與世界的交流與共同發展中實現民族的巨集偉目標,那麼這一與世界溝通的工具不僅要為我們所正確使用,更應“全心全意”為中華民族的振興服務。

參考文獻:

[1]駱小所. 藝術語言:物化形式的感性顯現[J].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

[2]孫志剛. 論語言藝術化的本質——語言與現實審美關係分析[J]. 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03,(1).

[3]鄧瑤. 語體學方法:藝術語言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J]. 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3).

[4]李賦寧. 英語史[M].商務印書館,1998.

[5]楊育彬. 藝術語言的美學功能[J].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

[6]莫塞,水天同譯. 英語簡史[M].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5.

[7]錢澤英. 淺論藝術語言和科學語言的區別[J]. 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經濟管理版),2002,(6).

[8]李陽瘋狂英語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