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主題班會策劃方案

才智咖 人氣:2.37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年級主題班會策劃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年級主題班會策劃方案

高一年級主題班會策劃方案1

班會課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主渠道,是學校進行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為全面貫徹落實學校提出的班會課程化工程,科學系統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探索循序漸進的育人體系,提高學生明辯是非的能力,增加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圓滿完成七年級的工作計劃,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主題班會的功能

德育應滲透於一切教育活動之中。常規班會、主題班會、課堂教學、活動課、學科競賽、勞動鍛鍊、社會調查、師生交談等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渠道。其中,“主題班會”針對性強,感染力大,教育面廣,是德育的重要渠道。主題班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各階段學生的心理趨向不同,教育目標不同,突發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不同,這一時期的德育工作重點就應該因其特殊性而有所側重。一般來講,主題班會是指在一定的階段圍繞某個主題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班會。其主要功能是德育,通過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主題班會行使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作用,它有強烈的導向性,告訴學生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那麼最終通過這種導向,它要對學生提出一種鞭策的作用。要行使一種激勵的功能。在班會上,班主任除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外,還集中地對學生進行科學審美、個性心理以及社會實踐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簡單地說也就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儀表、文明禮儀、課堂紀律、學習態度、參加勞動、活動實踐等方面的養成教育的培養和總結。班會課教育是以全體學生為物件,以促進全民族素質提高的基礎性教育。

二、主題班會的型別

主題班會通常分為四種:

(1)交流式主題班會

交流式主題班會主要是學生間相互學習和借鑑,也可請校外的人物與學生交流。如:“生活教育了我”的主題班會就可以採用這種形式。交流式班會要創造一種和諧、融合的氣氛,引發學生對所交流的經驗的欽佩和讚賞之情。

(2)競賽式主題班會

競賽主題班會是針對學生競爭心理、好勝心理所採用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兩軍”對壘中,融入哲理性、知識性,或判斷社會熱點問題的是非性。競賽內容有知識性的競賽,判斷是非的競賽,某種能力的競賽等。班主任要確定和選準競賽對手,使其有代表性,以使學生關注它的勝敗。關注競賽成敗的越多,效果也越好。

(3)紀念性主題班會

紀念性的主題班會主要指對歷史事件和名人的紀念,對重大節日、傳統節日的慶祝等。它往往與社會的紀念活動、慶祝活動合拍。如:以“老師,您辛苦了”為主題的教師節頌教師班會。

(4)模擬式主題班會

模擬式主題班會就是模擬一種情境,使學生進入到那種情境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以達到教育目的。如:“與時間老人座談”的想象情境班會。模擬式的班會,要適合青少年的'特點,它能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這種班會組織得好,會出現一種熱烈的氣氛,使學生產生廣泛的興趣和追求的心理。

總之選取的班會形式不需單一,只要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是多種形式相結合。

三、主題班會的開展策略

七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尚未形成集體觀念,還沒有養成以主人公的姿態對待班集體的心理品質。班幹部缺乏管理能力,還沒有樹立起威信。同學之間還沒有形成相互理

解和支援的良好風尚。因此,要把德育工作的重點放在集體主義教育方面。讓學生懂得個人與集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良好的班集體能使自己受到薰陶,健康成長;個人的榮耀也能使集體增添光彩。

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班會,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圍繞一定的主題如正確表達自己、男生女生之間、怎樣與父母交流等進行,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計劃地舉行一些由班委會或其他學生組織的主題班會,加以引導,既可以達到提高認識、發展個性、愉悅生活的目的,又可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鍊自理自治能力,從而達到鞏固班集體和良好班風的目的。

主題班會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為班主任,應該而且善於利用時機,採取靈活多變的手法,精心設計每一次主題班會,這樣才會收到最佳教育效果,如期地實現教育目標。

四、主題班會的實施原則

班會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活動,它要求通過一定的形式,最大限度地發動學生,把教育內容寓於其中,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以開好班會必須經過充分的準備,必須有現場調節的能力和對策,班主任計劃班會要講究教育性和科學性,所以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其原則如下:

1、目的性原則

計劃班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確定班會的主題,並且圍繞主題把握內容,涉及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班會的目的很明確,從大的意義上講是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具體要求上講,又要明確教育什麼,教育到什麼程度。

2、“雙邊”性原則

所謂“雙邊”性原則,就是在組織設計班會時體現兩個作用――既要體現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兩種作用的結合才能取得應有的教育效果。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主要是把握班會的方向和主題;更主要的,是要能夠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啟動和啟用學生參加班會活動的興趣和需要,使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成為班會活動的主動者。這裡你要充分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有發言權、有相對的自主權。一個好的班會主要的看學生參與的態度和他們創造性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越強,班會的教育效果就越好,也可以說,班主任組織班會的能力,首要的就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就是把你的意圖轉化為學生自覺需要的能力。

3、綜合性原則

班會是班主任利用綜合手段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形式。這種綜合手段是指多種內容的綜合、多種教育形式的綜合,發揮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因此組織和設計班會就必須利用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發揮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性原則。

4、班會應體現連續性和系統性

在連續性方面:一次主題班會無論組織得怎樣好,我認為都不能將一個問題全部解決,更不能認為一個主題班會結束,就是某個方面教育的終結,因此班會應有連續性,有時在同一個問題或某個教育主題上,需要幾次班會,甚至重複多次強調。比如:上課出勤率,行為規範、安全問題等方面。

在系統性方面: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我認為班會就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每一次班會都應該成為這個班級發展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如一個班級發展體現在“三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兩個第一即學習第一,量化第一;一個優秀——爭創優秀班集體”。那麼召開班會也就是為了促進這個目標的早日實現。

五、主題班會的總結深化

一次班會結束,必須進行總結,班主任應注意在參加班會的過程中收集資料,為總結作準備。收集資料的重點是那些帶有普遍性或典型性的事例、認識和問題。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可擬出總結提綱及深化對學生教育的大體構想。總結深化是一次班會的最後一個環節。總結深化的目的不僅是為本次班會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更是為下一次班會作鋪墊;不僅僅是對本次班會作出總的評價,還要鞏固和擴大班會的教育效果。

1、對本次班會的成敗得失作中肯的評價

班主任對班會的評價應公允,分析應中肯。本次班會是成功還是失敗,成功主要表現那些方面,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同學的貢獻最突出,班會是否還存在不足,表現在哪些方面或哪一方面,是何原因,今後如何改進。如果是失敗的,主要是哪個環節哪些方面的失敗,導致失敗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有哪些教訓和經驗值得今後借鑑等等。

2、昇華主題,深化認識

總結的第一要旨是昇華本次班會的主題,深化學生的認識,強化班級的教育效果。總結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從你的總結中受到新的啟示、發現新的境界、新的目標,悟出自己以前未能悟出的道理。

3、追蹤教育

追蹤教育就是在總結過程中趁學生熱情高漲之時,讓他們作出某種決定或制定出某些公約,並督促他們在班會結束後付諸行動。召開班會時,學生們往往會發現一些問題併產生解決問題的意願和熱情,如果班主任能抓住這種心理,在總結時與他們討論解決的辦法,制定出具體措施,並於會後鼓勵他們堅持執行,就會收到擴大、鞏固本次班會教育成果的效應。總之,班會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視並開好班會是管理好班級的一條重要途徑。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班主任必須從開好每一次的班會抓起。

主題班會是既成熟又在不斷變化和發展著的教育形式,對主題班會的探究也無止境。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政治理論、教育理論和科學知識,擴大視野,提升素質,才能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斷有所創新,並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高一年級主題班會策劃方案2

一、活動背景:

同學們經過會考這場戰役之後,都如願以償地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從以前熟悉的校園環境到如今嶄新而陌生的校園環境,從以前班集體那熟悉的音容笑貌到如今有著一張張陌生面孔的新的班集體,同學們難免會不習慣或者無所適從。由於有些同學存在著生理或性格上的缺陷或者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集體,適應新集體的生活,這難免會使同學們產生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大部分同學在國中時成績或許是名列前茅的,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但到了高中,由於大家的能力水平都是相近的,在測驗考試中有部分同學難免考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績或者排名,這時候同學們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這些同學就會缺乏自信心,由於自信心的缺乏,學生對學習和其他事物都產生消極影響,阻礙自信心的增強。自信心是學習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質,因此,開展同學們一起參與的且可以增強同學們自信心的主題班會不僅可以使同學們更好地融入新集體,而且可以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本主題班會的開展尤為重要。

二、活動主題:

融入集體,樹立自信

三、活動目的:

1、加強同學們之間的認識與瞭解,使同學們更好地融入新集體。

2、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增強同學們間的感情。

3、使同學們更好地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4、使同學們端正心態,以飽滿的自信心面對生活與學習

四、活動準備:

1、組織全班同學學唱勵志歌曲《奔跑》

2、要求同學們各自準備兩分鐘的才藝表演。

3、準備主題班會的相關資料,並做好展示的課件。

五、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六、活動地點:

東源中學高一(x)班課室

七、活動物件:

東源中學高一(x)班全體學生

八、活動流程:

1、主持人板書“融入集體,樹立自信”,宣佈主題班會正式開始,並請參與主題班會的領導老師致辭。

2、為了讓同學們加深對彼此的認識瞭解,主持人要求每個同學逐個到講臺作,自我介紹

3、主持人針對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時候的動作、神態、聲音,引出“不自信”的概念。

4、主持人板書“不自信”,並加以說明不自信可以惡化為“自卑”,並利用多媒體展示不自信或自卑的相關內容,讓同學們對不自信與自卑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5、主持人鼓勵同學們踴躍發言,說出自己認為的哪些言行舉止是不自信或自卑的表現,並根據同學們的發言進行板書,最後利用多媒體展示不自信或自卑的詳細表現。

6、主持人總結同學們的發言,並引導同學們討論不自信或自卑的害處,以鄰近的同學為小組,小組間討論,最後每組選出代表發言,主持人根據同學們的發言,進行適當的板書記錄,利用多媒體展示不自信或自卑的危害。

7、通過對不自信或自卑的表現和危害的討論,主持人通過深刻的解說,讓同學們深刻意識到不自信或自卑的負面影響,接著,主持人話題一轉,進入對自信的講解,並利用多媒體,讓同學們對自信的概念及表現有深刻的瞭解。

8、主持人組織同學們討論自信的作用並鼓勵同學們踴躍發言,根據同學們的發言進行適當的板書。

9、主持人總結同學們的發言,並利用多媒體展示自信的作用。

10、主持人引導同學們討論建立自信的方法與途徑,鼓勵同學們積極討論,積極發言,並對同學們的發言作適當的板書,最後,利用多媒體有重點地展示樹立自信的方法與途徑。

11、主持人總結本次班會課的重點,並鼓勵同學們要時刻保持自信,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人生。

12、主持人要求同學們學以致用,以最自信的方式上講臺進行兩分鐘的個人才藝表演。

13、主持人對本次班會課進行內容上、形式上、效果上的總結,並對同學們給予期望,希望同學們時刻以自信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人生。

14、主持人請出席本次班會的領導老師對本次班會課進行總結。

15、在班會的最後,主持人組織大家一起合唱歌曲《奔跑》,結束本次主題班會。

九、預期效果:

1、通過本次班會課,加深同學們間的認識與瞭解。

2、通過本次班會課,讓同學們認識到不自信或自卑的表現及危害;另一方面,讓同學們認識到自信的積極作用,並學習到如何建立自信。

3、通過本次班會課,鼓勵同學們樹立自信,並以飽滿的自信面對生活、面對學習、面對人生。

4、通過本次班會課,使同學們更好地融入班集體,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十、本次班會課的設計意圖及亮點

本次班會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題的設計理念,採用以教師為引導,學生共同參與的形式開展,班會課上討論熱烈,氣氛活躍,形式生動,突破了傳統班

會課上只有老師在講臺將,學生在座位上聽的班會模式。總結本次班會課,其具有以下幾個亮點:

亮點一:設計班會課以同學們的自我介紹引入,一方面加深同學們的認識與瞭解,另一方面,以同學們的不自信的介紹引入對不自信的表現,危害的講解。

亮點二:設計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的形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讓同學們共同參與班會課,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也有著更深刻的教育效果。

亮點三: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問題,促進同學們的團結協作的意識,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凝聚力。

亮點四:設計才藝表演,一方面更好地促進同學們彼此的認識與瞭解,另一方面,為同學們搭建表現自我的舞臺,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

亮點五:以合唱勵志歌曲《奔跑》結束班會課,把班會課的氣氛推向高潮,使本次班會課深刻而且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