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改你的壞習慣》主題班會

才智咖 人氣:3.12W

《改改你的壞習慣》主題班會1

為了使晚自習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能有良好的紀律做保證,使晚自習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也保證晚自習有一個安全上的保證,要求同學們認真遵守,並且希望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援我們所做的以下規定:

《改改你的壞習慣》主題班會

晚自習的總體要求是:"安全;有序安靜;規範。"

1、安全:

(1)、參加晚自習必須經過本人申請,家長同意這個基本程式。在本人與家長認為晚自習的上、下課交通路線相對比較安全放心的情況下,而且不會因家離學校太遠造成乘坐交通工具浪費時間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在班主任批准,級部同意之下,到校晚自習。

(2)、安全就是意味著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防盜、防搶、防騙。

(3)、做到晚自習的來回路上必須有家長接送,路上的安全有家長監護。

(4)、因有事不能到校參加晚自習的,必須向班主任請假,寫好請假條並讓班主任簽好字後提前交給虛擬班班長(備查)。不能書面請假的需電話請假,不管是電話請假還是書面請假假,都必須有家長的證明。

2、有序安靜:

(1)、晚自習的時間正常情況下,是從每週日到週四。在晚自習的時間裡(18:00----21:00),必須聽從輔導老師的管理,不影響其他同學,自覺維持班級的紀律。

(2)、按照老師安排的指定位置就座,不隨意更換座位。

(3)、做到入室則靜、入座即學。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打鬧,更不能沒有經過老師同意隨意進出教室。

(4)、課間休息時不在教室、走廊內大聲喧譁和打鬧,更不能到校園內亂竄亂跑。

(5)、愛護學校的一切公共設施和教室內的公共財物。

3、規範:

(1)、 學會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2)、 預習-----上課------作業與複習,是學習的三個必備環節,缺一不可。晚自習的規範就是要從這些方面自我檢查,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總結與發現。

(3)、 學會提問。在晚自習中,要利用有老師輔導的時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晚自習中,做好"日日清,週週清"的工作。

如果你和家長同意我們所說的,請你與家長簽名。並認真按照保證書中所說的去做。如果我們發現你有違規行為,我們為了你的安全和全體晚自習同學的利益,有權勸你回家晚自習。

  七年級( )班學生簽字: 家長簽字:

  班主任簽字: 級部主任簽字:

《改改你的壞習慣》主題班會2

活動內容: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國小三年級第一學期《改改你的壞習慣》(鄭日昌主編)。

活動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的:幫助學生認識哪些是不良生活習慣,哪些是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知道不良生活習慣有損身心健康。

過程與方法目的:通過學生自由發言、小組內展開討論、同桌互說、自我檢討、共表決心等方式認識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如何糾正這些不良生活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的: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認識自己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這些不良習慣對自身有什麼害處。

2、難點:如何糾正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小黑板(學生中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分類)。

2、錄音機、錄音帶(錄有《教師的話》)。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出課題

請座位靠後的一名同學讀黑板旁邊的《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五條,然後教師發感言:我非常羨慕這位同學,不只是因為他讀得好,更重要的是他能清楚地看清這上面的小字,眼睛好使!老師雖然年紀輕,卻因為以前看書、看電視離得太近,而且時間過長,導致眼睛近視,無法看清遠處的東西,給現在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不方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不好習慣,這節課,我們就來“改改你的壞習慣”。

板書課題:改改你的壞習慣。

[設計意圖:以教師自身的壞習慣導致眼睛近視帶來不方便引入新課,給學生的思想打上一劑預防針,為新課的探索提供能量。]

二、各抒己見,辨別是非

〈情境聚集〉

1、觀圖,說說圖畫內容。

2、想想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3、學生自由發言。

4、評出理由充分(即能完整地說出這樣做的好處或這樣做的壞處)的同學,給予表揚,同時鼓勵其他同學的發言積極、大膽。

[設計意圖:看圖感知壞習慣、好習慣,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理由,拉近圖畫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幫助學生體味壞習慣與好習慣的區別。]

(過渡:調查全班同學對平時飲食的滿意程度。)

〈各抒己見〉

1、教師介紹小紅的故事。

師:你們評一評,她的這種習慣好嗎?

2、分小組評議。

3、代表發言。

4、結合小紅的故事和自己平時的飲食情況,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5、挖掘生活,學生自由發言:日常生活中哪些生活習慣屬於不良生活習慣?它們有什麼害處?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評小紅的飲食習慣,進而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由她及己,在比較中逐步改善自我。接著說一說生活中的壞習慣及其害處,加深學生對壞習慣的認識,為下一環節學生自我檢討糾正作鋪墊。]

(過渡:出示小黑板,掛在課題正下方處。)

三、活動指導,自我糾正

〈活動線上〉

1、教師介紹不良生活習慣的歸類。

師:同學們的發言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老師把這些不良習慣歸了類,讓大家瞭解一下。

2、學生對照黑板把自己不好的生活習慣寫下來。

3、鼓勵學生上臺自我檢討並說說今後的打算。

4、學生上臺發言,同時鼓勵臺下同學針對臺上發言給予更好的建議。

5、教師講述小明的故事。

6、教師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下不為例”,並要求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下不為例”的故事及如何糾正這種“下不為例”。

7、學生自由發言。

8、讀一讀。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的名言。

9、小結。

師:“下不為例”其實就是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自我放鬆,一次一次,就形成了習慣,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就好比有些同學做作業不認真,寫錯了字,擦掉改正。由於不夠警覺,接二連三地錯,塗塗改改,浪費了許多時間,同時身心疲憊,思想上產生了厭煩情緒。久而久之,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一開始就不斷提醒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堅持不懈,就能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每次作業都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模式為:找出(壞習慣)——檢討(壞習慣)——糾正(壞習慣)——反思(“下不為例”),層層推進,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認知自身壞習慣昇華到提高自身行為習慣的規範能力。在小結中以一反一正例通俗易懂地解釋了“下不為例”,為學生敲響警鐘,力爭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

(過渡:師——生活中我們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壞習慣,下面聽聽老師對你們的期望。播放《老師的話》。)

四、師生齊心,共表決心

1、師生齊讀,強化認識。

教師把《老師的話》中的“同學們”改為“我們”,師生齊讀。

2、比一比,記一記。

讀一讀“開心的物語”,比一比看誰記得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師生共表決心,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情感距離,便於師生今後在壞習慣糾正過程中的情感交流。]

五、總結全課,警鐘長鳴

師:通過本項活動,我們都認識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身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給社會的文明進步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提高認識,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以堅定的意志(邊說邊板書在小黑板旁:提高認識 互相監督 互相提醒 意志堅定)克服自身的惰性,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我們比一比,誰能做科學文明習慣的好主人。

[設計意圖:該環節中,再次強調不良習慣的危害性,旨在提高學生警覺性。通過“爭做科學文明習慣的好主人”這一活動,激發學生糾正不良習慣的信心和決心,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