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縱容孩子的事情

才智咖 人氣:8.82K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有些事情,我們是不能縱容孩子的,那麼不能縱容孩子的事情到底有什麼呢?

不能縱容孩子的事情

假裝聽不見大人講話

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比如讓他自己收拾玩具,自己上廁所,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資訊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

不斷給孩子重複或提醒你的要求、指揮,會讓孩子養成等待你提醒的習慣,而不是留心你所說的話,漸漸地還會發展到不理會你說的話。如果這種習慣繼續下去,他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不會尊重別人。

糾正方法:不要離孩子太遠跟他說話,要儘量走到他面前,告訴他該做什麼。談話時,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他的肩膀,呼喚他的名字,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他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的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

得不到就發脾氣,甚至動手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或者看電視時,非要看少兒頻道,大人轉檯慢了都要鬧一番。

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我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家長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未越任性、粗暴。將來當他遭遇拒絕、遭遇失敗、遭遇挫折的時候,就不會有很好的心態去面對問題,更不能理智地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媽媽爸爸們需要了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打斷別人講話

孩子可能有時會很興奮想要告訴你一些事情,但如果總是允許他在你講話的時候打斷你的話,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他是擁有特權去取得別人的`注意,而且不能忍受別人不理會他,以致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

糾正方法: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知道,需要等別人講完了,我們才能接下去講。試著引導孩子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體會別人的感受,讓孩子瞭解插嘴帶給別人的不良感受。

如果孩子跑過來纏著你講話,你可以指著凳子讓他過去坐並且在你結束講話前都要保持安靜;如果你要打電話或見朋友的話,告訴孩子要保持安靜並且不要打擾你,然後給他安排另外的活動。

說大話吹牛

你可能會覺得孩子在別的孩子面前吹牛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於這種現象應該儘早從源頭制止。很多孩子都有過說大話的經歷,而且他們通常都說得理直氣壯。當說大話變成一種習慣,孩子的誇誇其談、盲目自大就會成為不自覺的行為,而孩子的虛榮心也會越來越強。

糾正方法:當孩子撒謊的時候,你應該靜下心來跟孩子說清楚說謊的壞處,讓他明白大話講多了,別人可能會不再相信他說的話。同時還要了解清楚孩子說謊的目的,要讓他明白即便是說謊,他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夠達到。糾正這種現象,講故事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對比較小的孩子。

過分依賴父母

孩子其實是喜歡自己做事情的。他們喜歡說“我能”、“我自己來”等。但如果父母們過份溺愛,或者是沒有注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孩子們很可能就會養成依賴的個性。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就會導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遇到一點小事情就開始著急甚至恐慌,遇事從來沒有想過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

糾正方法: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過於代勞、過於保護;交流的時候,多向孩子提問,激發她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完成事情,別忘了適時給一點啟發;讓孩子擁有成就感,幫助孩子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