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過湊合的人生

才智咖 人氣:6.85K

湊合的人生你想要過嗎?那麼不想過湊合的人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下面不想過湊合的人生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想過湊合的人生

  

想一想,那些要我們湊合的都是什麼人?

1、 情感質量不高的人。他們大多有個乏善可陳的伴侶,過著半鹹不淡的情感生活,不是天天開撕,就是沉默得像個冰箱。或者,他們一邊羨慕著隔壁老王,指責自己的伴侶從不像“別人家的”那樣,卻從不心平氣和地向伴侶傾訴心中的想法,也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改變;一邊用“兩個人相處久了都一樣”的藉口安慰自己,繼續保持現狀。

2、 生活質量不高的人。他們攀過的最高的山峰,是早高峰和晚高峰;他們走得最多的路,是別人的套路。他們有逛不完的菜市場買不完的地攤貨,每天都是一頭扎進粗鄙、市儈、行色匆匆、和自己一樣苦逼的人堆裡。他們不滿意現狀卻無力改變,只能在網上吐槽、打口水仗、點評別人的生活。於是他們覺得,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祖墳冒青煙,人的一生無非也就是這樣了,衣食住行,只要有就行。

3、 理想質量不高的人。他們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卻花時間做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的白日夢;他們沒有想過提升技能、修煉素養,卻幻想著有一天上司和老闆能抱著他們的大腿跪舔;他們沒有上進的事業野心,在碌碌無為中渾渾噩噩。

快看,這些人,是不是你家親戚,你鄰居,你同學,你孩子同學的家長,你一起吃大排檔逛步行街的朋友?

所謂湊合,就是將就,不滿意卻勉強適應,是心有所屬卻願難遂之,不得已而求其次。

可既然不滿意,為什麼要“湊合”?為什麼自己湊合不夠,還要別人湊合?

大家都聽過蘇格拉底要他的徒弟們走進一片麥田尋找最大麥穗的`故事。換個角度來解讀這個故事,即便是他們手裡的麥穗不是最大的,好歹他們手裡也是有麥穗的,不是嗎?

那些還沒找到麥穗的人,看到大家手裡都有麥穗,覺得有麥穗才是正常的,沒有麥穗是失敗者;那些手裡已經有麥穗的人,看到自己和大家一樣都有麥穗,感到安心,覺得這樣才正常,而看到還沒有麥穗的人,覺得這是不對的——你還沒有撿到麥穗?那你顯然是個失敗者!

當“手裡有麥穗”變成終極目標,那麼“尋找麥穗”的過程,很可能就只是個過場。

咦,說好的“尋找最大麥穗”呢?

很多人會說,首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有了再說;至於好不好,怎麼讓它變好?抱歉,試過了,不知道,其他人不也一樣嗎?好歹是有了。

所以,當“很多人”看到自己所在群體的“其他人”手裡有麥穗而自己還沒有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抓起身邊的麥穗。好歹我也是有麥穗的人了呢,即使不是最大的那一顆麥穗(自己想要的那一個)。

這種心理,叫做從眾心理。社會心理學家S·阿希(Asch·S·E)等人的研究與實驗證實,當成員發現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與群體不一致時,會產生緊張感,促使他與群體趨向一致。群體成員的行為通常有跟從群體的傾向,可見它很普遍和正常。

然而,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可見,它並不值得提倡。

我們知道,動物界裡,武力值低的動物總是成群活動,離開群體很難活下去;而武力值高的動物,則多是單獨作戰。生存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動物是否有獨立的可能性。

同理,什麼人會湊合?

和別人不一樣,會讓他們覺得焦慮不安,懷疑人生,於是,“和別人一樣”就成了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和行為準則。換句話講,他們並不具備“和別人不一樣”的能力。

如果不湊合,就會連一顆“麥穗”也沒有,而身邊的人都有“麥穗”,他們手裡的“麥穗”也不是最大的,但大家都有了。

什麼人會要別人湊合?

大家都有麥穗,你沒有麥穗就不對了。你看你連麥穗都沒有,還要找最大的麥穗,這不正常!你看我的麥穗也這麼小,別人的麥穗也這麼小,可見根本就沒有“最大的麥穗”,你手裡能有的麥穗,就是“最大的麥穗”。

這些人從來都沒想過,那些有一顆“大麥穗”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在認為“湊合”是人生常態的人眼裡,“和別人一樣有”,是最重要的事情。

是的,你無法成為自己沒見過的那種人。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自己看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的總和。人是他自己經歷和體驗過的總和。

就好比說,一個人一輩子生活在物質匱乏的環境裡,他沒法想象生活在富豪之家是怎樣的感覺。一個人從沒被溫柔地對待過,他沒法想象難過時有人把他摟在懷裡是怎樣的感覺。

馬雲在“賣東西都要看到實物否則就是騙子”的年代裡,屢試屢敗,被當做騙子,也沒有想過要重新找份工作湊合一下。現在他身價千億,變成全民“爸爸”。能這麼堅信網際網路交易時代遲早要到來,只因為他曾在美國見識過網際網路的神奇魅力。

從來都不是因為成功了才可以不湊合,而是因為從不湊合,才有可能成功。

眼界很重要。沒有見過更好的,沒有對比過,不知道自己所選擇的,到底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是因為這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不是被剩下的,我是自願剩下的。”

林心如近來才結婚,單身那麼久,也沒有隨便找個人湊合地過一生。現在,她的摯愛也是她的摯友。她的情史並不豐富,空窗期很長。單身的日子裡,也從不見她自暴自棄自憐自艾;相反,演戲、當製片人、上綜藝節目,拿獎、賺錢、名利雙收。每天數萬字讀書筆記,三年的時間學完 FGA和DGA課程並獲得GIA文憑,成為CC卡美珠寶公司的“瑰寶設計師”,傳聞婚前已身家過億。

被揶揄是剩女時,林心如笑著說:“我不是被剩下的,我是自願剩下的。”

內心滿滿的自信,沒有一絲絲焦慮,沒有一絲絲不安全感。

的確,自己能活得精彩,為什麼還要湊合呢?不湊合的人,才配有不湊合的人生。

並不是只要有錢有顏有事業,就一定有勇氣不湊合。伊麗莎白泰勒不停地結婚離婚,每次都以為自己找到真愛,然而卻都沒有。還有很多顏值與身價都不低的女人,在愛情裡經常狗血加持,“遇人不淑”,令人扼腕。從阮玲玉、張愛玲,到張柏芝,這樣的例子簡直太多。

為什麼不少條件不錯的女人,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

是不是一直有人說,在婚姻墳墓裡當個活死人,也遠比嫁不出去、孤老終身、淒涼收場要好。所以不要太優秀,不要太努力,有人看上你就抓緊嫁了吧,家庭才是女人的戰場。

是不是有時候你也會認為:

只要找一個條件一般的男人,老實、錢不多,大家就能相安無事白頭到老?

只要你包容、忍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在外面玩膩了遲早有一天會回到你身邊?

只要找到一個愛你的男人,就能擺脫原生家庭裡不被愛、不被重視的回憶,獲得新生?

這些念頭像一個魔咒,恐嚇你,催眠你,要你降低價碼,抓住眼前能抓住的東西。

一件物品從生產線下來,擺上貨架,要被買走了,變成錢,才能體現這個物品被製作出來的價值。

那麼一個女人,是不是一定要有個男人來娶走,才能證明女人存在的價值?

你就剩這點價值感了嗎?

難怪有人覺得什麼都可以湊合。

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的價值,覺得要屈尊、下嫁、與一個不大好的男人配對,甚至要委屈自己成全別人才是自我價值的全部體現……價值感這麼低,難怪自己都要去湊合。

如果林心如也這麼覺得,現在也許是和某些嫁入豪門的女星一樣的人生劇情:

1.生兒育女,小心翼翼和夫家相處,為丈夫澄清緋聞,有家醜不得外揚,忍氣吞聲強顏歡笑。(咦,好似小S的人生耶)

2.或者,默默淡出公眾視野,相夫教子恪守婦道,做個合格的豪門貴婦。(咦,好似徐子淇的人生耶)

3.又或者,人前恩愛人後撕逼,最終紙包不住火,公開互撕。(咦,好似黃奕、賈靜雯的人生耶)

幸好,她是一個自我認同感很強的女人。

肚子不餓的人,面對食物就從容淡定;內心不餓的人,面對感情就遊刃有餘。

一個人的安全感,並不是來自於擁有多少財富,有多少人愛,而是源於發育良好的內心,對自己價值的確定,以及被滿足的內心需求。

只有真正認同自己,覺得自己值得擁有更好的人,更好的人生,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人,更好的人生。

什麼樣的人沒想過要湊合?

1.能力強的人不用湊合。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有實現理想的手段和方法,有追逐成功的毅力和勇氣。

2.自我意志強的人不會湊合。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不需要“和別人一樣”才有安全感,他們能給自己安全感。

3.價值感強的人不需湊合。他們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裡,怎樣實現,不用通過別人來證實。

你知道嗎?林心如自幼父母離異,十多年後,又由她撮合重新走到一起。也許曾經她的心也缺了一個角,只是被治癒了。被治癒的心,是不需要湊合的。

怎樣做個不湊合的人呢?

開啟你的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並不是只有眼前的“麥穗”;

開啟你的內心,看看裡面的世界,那個尚未被滿足的自己,治癒TA。

再有人嘲笑你的努力,叫你湊合,你大可以說:“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不和你一樣湊合!”

TAGS:湊合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