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畝田CEO鄧錦巨集:我們如何度過刷單和裁員風波?

才智咖 人氣:2W

在2017年一畝田將持續擴大規模,因為畢竟還是一個和網際網路相關的專案,而農產品撮合這個單點打透以後,一畝田會開始慢慢重視行業裡面更多的商業模式和變現手段。

專訪一畝田CEO鄧錦巨集:我們如何度過刷單和裁員風波?

2011年,鄧錦巨集正式離開百度,創辦農業B2B平臺一畝田,而在隨後的近6年時間裡,這位以工作狂著稱的85後基本上沒給自己休過什麼假。四年後,一畝田卻忽然陷入補貼、裁員引發的輿論風波,隨後這家受到媒體火力聚焦的農業B2B網站逐漸沉寂。

但和同樣曾被騰訊科技揭底調查的幾家公司不同,在裁員、去線下化等行動一年半後,一畝田逐漸走回正向軌道。去年年底,一畝田低調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有紅杉、雲鋒、真格等知名投資公司,還有易貿控股這類產業投資性質的機構,這意味著一畝田重新贏回了部分信任。

近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鄧錦巨集對騰訊科技表示,“(和那些被扒皮的公司相比)一畝田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公司。” 從2009年開始研究農業到2011年最終創立一畝田,這家公司在2015年深陷輿論風波的時候已經成立了整整四年,據一畝田公佈的資料顯示,目前平臺總註冊使用者為370萬(截止2017年1月底),涵蓋1.2萬個農產品品種,產品來源涉及2312個縣。

“未來還有很久,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把自己的不成熟逐漸拋掉。”鄧錦巨集告訴騰訊科技。

鉅變

2015年,低調蟄伏的農業B2B電商一畝田忽然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根據其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在過去4年裡一畝田實現了超過20倍的增長,估值翻番的速度在2015年初甚至可以按月計算。2015年6月底,一畝田的交易流水達到了153億元。

刷單和資料造假的輿論危機卻纏繞上這家當紅企業,隨後有訊息稱一畝田裁員,裁員規模超過1500人,75%一線人員被裁,當時正在計劃中的C輪融資受挫。

一畝田創始合夥人、總裁顧銘在2015年6月公司進行調整時加入公司,他承認公司當時面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首先是業務模式,其次是管理模式,最後則是團隊的心態,都出現了一些問題。”

鄧錦巨集則直接用“急於求成”四個字來形容當時的心態:“我們覺得在做一件很有意義利國利民的事,幫老百姓賣農產品讓他們掙更多的錢。但使用App對農業使用者來說有門檻,所以我們需要做地推的工作。同時通過交易補貼來刺激農業使用者使用網際網路的積極性。”

在這樣的心態下,一畝田迅速擴張到兩千多人規模,而且這是一個“散佈在全國各地,甚至不是一線二線城市,而是四五線的`地方”的很難管理的團隊。在顧銘看來,2015年的那個時候整個市場都非常浮躁和激進,一畝田也可以算是折射出整個行業的一個個案。

在輿論風波爆發後,鄧錦巨集在事發當時的第一反應卻是“鬱悶”:“我們覺得本質是做了一件好事,幫助農業這個古老行業裡更多的人懂得網際網路使用網際網路,做讓他們賺錢的事,為什麼不瞭解真相的人如此質疑我們?”不過鄧錦巨集如今已經釋然:“風波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做事業既要經受得起鎂光燈,也要經受得起聚光燈。”

冷迴應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一畝田選擇了低調回應。

“質疑是質疑者的權利,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言權。”鄧錦巨集向騰訊科技表示,要加強溝通,要告訴大家在做什麼,但這位低調的創始人還是認為,一畝田是B2B公司,曝光的商業化動機並不強。“農村使用者這個群體好像是在媒體的主流注意力之外的,我們應該為這個群體去做些事情。”

一畝田迅速消失在主流視野之外,鄧錦巨集本人則表示這時的窘境是因為管理能力還沒有隨著公司人員數量的增長而提升,追求GMV的商業模式挑戰了農業從業人員對網際網路支付的敏感度。不善言辭的鄧錦巨集最終沒有選擇公開面對媒體。

不過在背後,一畝田正在開始變成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在2014年中-2015年年中間,一畝田主要利用自己的地推大軍走向線下,同時在追求GMV的刺激下,一畝田開始深度介入網際網路支付,但是當時網際網路支付很難進入傳統的農產品貿易,於是一畝田開始採用補貼的手段,這也導致了最後在部分使用者與員工之間存在“刷單”現象。2015年7月份,一畝田內部管理層開始覆盤,並終止交易補貼。8月份,一畝田決定放棄將GMV作為業務目標,同時,從總體上停止地推的市場推廣模式。

此時的一畝田開始了輕資產運營之路,但鄧錦巨集卻並沒有認為補貼犯了本質錯誤:“如果再回到當時的場景,一畝田仍然還會做補貼。補貼為一畝田帶來了種子使用者和早期使用者。”

在短短几個月時間,一畝田無論是組織和團隊,還是產品和業務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鄧錦巨集在反思過去的時候覺得還有些值得慶幸的是:“核心骨幹都在,而我們也找到了為使用者創造價值的點位和階段性的市場打法。”

使用者的反饋也讓鄧錦巨集覺得安心:“很多使用者說非常感謝一畝田,這可以說是我們轉型發展的重要精神來源。我們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方法幫助農民去賺錢。一些年輕人在城裡打工很困難,我們現在還在推動和幫助一些在北上廣深和其它大城市裡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大風口

能夠在飽受質疑後重新回來,一畝田的背後是迅猛發展的“三農”電商。資料顯示,2016年1月至9月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700億元,農產品線上經營企業和商戶達100萬家(主要指有GMV記錄的B2C平臺商家),全年交易額超過2200億元可期。

目前一畝田以“撮合”為中心,搭建了買賣資訊、行情、關係、交易、社群等多項產品。以行情為例,一畝田專門推出行情版塊,並逐漸在全國構建了2.38萬個資訊源(行情樣本),為行業提供行情的判斷和諮詢。

在顧銘看來,撮合交易的最初問題是要解決標準化,只有標準化才能通過機器匹配。目前一畝田已經梳理了超過以水果蔬菜為主的一萬兩千種農產品,後續還會更多介入禽牧、肉類、水產等。

這些標準化產品一畝田通過4級分類體系對其進行分類,每個分類整理出標準化的規格引數。此舉可以讓賣家的供應和買家的需求變成標準化的描述,方便通過技術手段將買賣雙方自動匹配。同時一畝田還會將供應商、批發商等交易雙方進行標準化定級,在顧銘看來,一畝田將通過這樣的方式做更精準化的撮合匹配。除此外,面對消費升級的程序,一畝田也正在通過標準化手段,搭建平臺上產品的品質層級,建立起一系列依託品質的標的,可以稱之為“品質撮合”。

在鄧錦巨集看來,未來和農業相關的網際網路企業依然處在風口:“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網際網路在農村的應用現在才真正開始;其次,在政策層面,國家相關部門都在鼓勵土地流轉,未來國內也會像歐美一樣產生更高效的農業。我們跟著這個節奏走;第二傳統意義上那些老的農業從業者正在慢慢退出歷史舞臺,那這些土地怎麼辦?肯定會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中國的土地正處在新老交替的階段,我們去順勢而為幫助他進行助推。”

而這個時間,可能依然會很長,顧銘對騰訊科技表示:“農業是一個比較慢的行業,需要持續的耐心去經營的,是一個需要厚積薄發的過程。”

資本

據介紹,一畝田公司已於2016年11月完成C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易貿控股、紅杉、雲鋒、真格基金等。此前一畝田曾於2013年12月、2015年4月先後經歷過A輪、B輪兩輪融資。

在談到被資本重新關注時,鄧錦巨集表示資本是重要的裁判員:“我們是經歷了這麼大風波的公司,很多人都覺得這種公司已經死掉了。但我們不僅沒有死,還在不斷的增長,這就是因為使用者正在用腳來投票。”

而談到農業電商的未來時,鄧錦巨集表示未來幾年還很歡迎資本市場支援,因為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人去參與,才能夠加快這個行業的變化。

據顧銘介紹,在2017年一畝田將持續擴大規模,因為畢竟還是一個和網際網路相關的專案,而農產品撮合這個單點打透以後,一畝田會開始慢慢重視行業裡面更多的商業模式和變現手段。

顧銘進一步表示,在未來,一畝田不排除在金融、物流等領域進行更深的探索,這是因為這些領域是農業天生的需求。

這家曾被認為犯了“大錯”的公司和團隊正在逐漸找回信任。在一畝田負面訊息最多的2015年9月,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表示:“一畝田也許犯錯誤了,但是個偉大的嘗試。”而周亞輝也曾表示:“在一畝田出現之前,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沒有一家企業對農業網際網路化予以如此的重視和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