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人才價碼劇漲 13位大咖說什麼

才智咖 人氣:1.3W

我們永遠需要聰明而肯下笨功夫的內容人才,永遠願意給有才華和企圖心的年輕人機會,核心要義有兩點,讓人才學到東西,也讓人才獲得(與公司發展同步的)收益。

內容人才價碼劇漲 13位大咖說什麼

“媒體格局改變了,傳統媒體在人才招聘中的巨大體量逐漸讓渡於新媒體,新媒體用人的專業需求和素質要求又很不一樣。但我感覺一些相關專業的培養機制沒有變化,一些學生的能力儲備也沒有跟上。這就造成了新媒體有大量人才需求,但卻招不到合適的人,而很多學生又覺得工作難找。”

內容黃金時代、內容2.0時代、內容創業者的春天、內容分發、內容消費升級、內容付費、內容合夥人……

這幾年,跟內容相關的概念鋪天蓋地,幾乎每天都有以內容為主題的大會召開,內容的價值正被重新審視,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內容人才的價值被重視,而好的內容人才,或者說,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內容人才太稀缺了。

上個月,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釋出的文章《內容人才的價碼正在劇漲,主編沒有死,又回來了》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文中提到,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內容平臺正在爭搶內容創業者,幾層助力之下,從2016年下半年起,就像曾經的“民工荒”一樣,“內容人才荒”也出現了。

內容創業團隊普遍反映“找不到人”,這裡的“人”當然是指有潛質甚至成熟的內容生產者。

除了難以招到好的內容人才,很多人都感覺到內容人才正變得越來越貴。這種感覺也得到了大資料的印證。

根據近日拉勾網提供給刺蝟公社的資料,內容總監2016年的平均薪酬是2014年近兩倍,其他內容崗如內容運營、內容專員、內容產品經理等的薪酬也呈快速增長趨勢。

BOSS直聘提供給刺蝟公社的資料也顯示,2017年,超過1萬家遍佈各行業的企業都在招聘內容相關崗位,開出2萬元以上月薪的內容類崗位比例,比2015年增長了60%。

2017年的前兩個月,內容類崗位的需求數量較2016年同期上升了32%,較2015年同期增長78%。內容基礎崗的平均月薪從2015年的6842元增至2016年的7322元;內容管理崗的平均月薪則從2015年的14185元增至2016年的14961元。

由此可見,內容人才價值的迴歸,是實實在在發生著的。

什麼樣的內容人才最吃香?什麼樣的內容人才更有競爭力?生機勃勃的內容創業公司最想招哪種人才?

刺蝟公社找到多個內容行業大咖,請他們談了談關於內容人才的看法。

何力:介面總編輯

介面做商業和財經方面的報道,在金融這一塊卻一直缺乏很優秀的內容生產者。但是坦率講,一個真正懂金融的新聞工作者,很難在新聞行業上做太久。我認識一些確實對金融很熟悉的記者,迄今為止,這些人都不做新聞了,都去機構了,有的直接做交易。總的來講,金融領域不論是對他們專業化成長還是現實激勵,都比新聞這個行業大。

總的來講,介面肯定喜歡聰明的人、有趣的人。當然就像大家常說的,還希望他們能夠敬業,吃苦耐勞,靠譜,等等。從我個人理解,年輕人嘛,只要興趣挺廣的,人比較有趣,情商比較高,聰明,各行各業都喜歡。

張偉:新世相創始人

我希望我們團隊成員的具有下面4種能力:

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個人的基礎能力,創業團隊需要碰到很多新的、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驗一個人處理複雜現狀、為任何問題找到解決方案的人。

二是學習能力,或者叫基礎認知能力。快速瞭解一個完全陌生領域並在其中成為專家的能力,擁有多學科的基礎認知基礎,建立自己認識世界的座標系。根據經驗,從事過記者、專題編輯職位的人往往更可能有這樣的能力。

三是多執行緒工作能力,或者說優秀的邏輯能力。邏輯能力是一個人基礎認知的重要部分,所以值得拿出來講。越重要的工作越需要同時面對多種挑戰,能夠清晰地判斷、推進任務線並保持任務線互不干擾的能力極為重要。

四是優秀的情緒管理能力,意味著堅定的意志和結果導向的工作習慣。創業團隊最怕的是協作中因為個人情緒而導致的合作障礙,我們不需要因為情緒影響工作的人。

李鑫 :梨視訊總編輯

很多學生沒有及時轉變就業思維,還是為了所謂編制和穩定,去追逐一些之前看似“旱澇保收”的傳統媒體,自然會感覺路越走越窄。媒體格局改變了,傳統媒體在人才招聘中的巨大體量逐漸讓渡於新媒體,新媒體用人的專業需求和素質要求又很不一樣。但我感覺一些相關專業的培養機制沒有變化,一些學生的能力儲備也沒有跟上。這就造成了新媒體有大量人才需求,但卻招不到合適的人,而很多學生又覺得工作難找。

總之,最近大家一起面對的,是中國媒體行業有史以來的最大變局,如果我們的就業觀和人才觀不隨之而轉變,困惑會越來越多。

我之前供職媒體時,最願意招的是適合崗位專業方向的學生,當然他要對新聞和文字有興趣。比如科技記者,肯定希望是有文字情節的理工科生,比如法治記者,肯定希望是法學專業畢業的學生。而且我發現往往這種跨界的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現在我所在的梨視訊,除了這種專業背景的需求外,還希望你是位資訊和視訊的愛好者,還要會視覺化基本操作,對創意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

不過,以上這些都還不是最核心的。我想,任何一家好的企業,最看重的是應聘者的'職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才是最核心的。

現在很多招聘需求,都要求有一兩年工作經驗。其實我的體會是,一家處於上升期的公司,特別是創業公司,應屆畢業生是更好的選擇。他們學習能力更強,更容易認同新的企業文化,特別是,他們對世界更有好奇心,對職業更有野心。

馬昌博:知識短視訊矩陣“視知TV ”創始人兼CEO

內容公司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正在變得越來越像一個精準的網際網路公司,而媒體業所培養的,還都是傳統的“媒體人”,恕我直言,這早就已經不被現在的內容公司所需求。

現在的情況是每個人機構都缺人,但是每個機構都不缺一般的人或者過去模式下的人。如我剛才所說,人才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變化,尤其是視訊化而導致了供需方的結構性錯位。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情懷和執著,更不僅僅是好筆頭或者會拍攝。我們需要的是,具有公司意識,產品意識和移動媒體傳播意識的新型人才,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產生最恰當的影響力內容。最最關鍵的是,他們能在時代大潮中自我更新且保持底線。

簡單說,我們需要更多的公司人,而不是媒體人。我們始終認為一個好公司就是要為每個員工提供“前途”,它包括薪水,包括系統性的成長,更包括對未來的認知。有前途,才是最大的忠誠。

黃楊:澎湃新聞副總編輯

我們想要的採編人才,有很多關鍵詞,比如專業、有理想、合作精神、抗壓、敬業、能寫會編還要能拍會剪。

但是在新媒體時代,要想在一個起點相似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意識,要在不斷的學習、嘗試與協作過程中,突破既有思維。

周智琛:深圳晚報常務副總編

我們人才觀是:有創造力、有執著心、有爆發力、有速度感、有協同力,相信媒體融合的力量。

對現在內容人才,我們希望:

一方面呼應網際網路使用者遷移和敘事變化,具備三種能力,一是全案創意的思維邏輯和文字能力,二是全網營銷的連線能力與產品意識,三是全流程服務的職業情商和執行耐力;

另一方面,我們特別注重紙媒黃金年代那種對文字、對題材、對人才的敬畏和尊重,既網際網路化,也格外追求工匠精神。有一些老行規、老把式顛不可破,這既是我們的現在,也是我們的未來。

陳志華:愛開箱創始人兼CEO、資深媒體人

我始終有一個觀點,關於人才這事,和行業本身沒太大關係。英雄不問出處,一個人,只要他有思考和學習能力,只要他的情商線上,不管他之前從事什麼工作,換一個行業,十之八九依然是人才。對於內容人才來說亦如此。

我不太相信一個邏輯思考嚴密、對事物有自己的洞察能力、能很好地管理時間的記者或者編輯,當他從傳統媒體去了新媒體,當他轉型去了商業化公司,就一下子成了庸常之輩。反之亦然。

當然,我不是虛無化行業的特性,而是這些東西都能通過短暫的再學習而完成的,不是大障礙。

首先你得想清楚自己要幹嘛,最簡單的二分法就是:你是想去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兩者的利弊都是很明顯的,大公司更體系化,履歷也有加分項,但弊端自然是上升通道和學習機會的相對缺少。創業公司則正好相反。

其實員工和公司是一個相互尋找的過程。創業公司尋找的是能適應創業公司的員工。 凡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做好一份工作。如果做不到這點,那還是去大公司會比較好。

而創業公司能給予你的最大可能,就是機會。如果公司發展和你的個人能力都在高速發展的話,機會將是無窮的。

就像我曾經見過的一個95後女孩,8月1日報到,8月15日就開始做電商,僅僅因為當時全公司只有她一人沒有定崗。一上來就是做的最難的電商——生鮮大宅蟹。一路坑一路哭。不到一年,這家創業公司已經估值20億,電商流水非常大,而她已經成了電商事業部的總經理,管理三四十人。這在大公司,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吳魯加:小密圈CEO

我的人才觀其實蠻簡單,有靈氣,態度端正就可以。有靈氣,且態度正確,其實想學什麼,都可以很快上手。內容方面也是一樣——只是內容尤其需要動腦子,所以得懂得思考。

蔣泉洪:紅星新聞執行總編輯

我們期待的採編人才:將新聞當事業追求,價值觀主流,人格健全,守底線,有擔當,抗壓強,手腳快,頭腦靈,筆頭硬,一專多能者從優。

吳晨:經濟學人商論主編

我的人才觀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首先要有好奇心,對全球議題和趨勢性話題有敏感度。其次要有類似的價值觀,認同市場應該是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認同自由、民主、公平、競爭。第三,擁有多元的視角,願意從多元的角度去挖掘問題,能夠傾聽不同的聲音。第四,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但同時又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在資訊爆炸與資訊真偽難辨的時代,守門人的重要性日益加強,能否堅持記者的操守與專業要求,做到真實、及時、準確、完整,這些都非常有價值。

內容人才要有前瞻性,資訊和資訊已經不再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對未來做出基於掌握各方面資訊之後的判斷,做出有前瞻性的預測。

有致於從事內容行業的學生應該擁有這些能力:1、好奇心與學習能力;2、一定的程式設計能力與駕馭社交媒體的技能;3、與人深入溝通的能力;4、研達的能力(參見《經濟學人商論》高校高研值達人競賽的相關報道)。

潘運濱:喜樂航CEO

喜樂航本身不生產內容,而是致力於連線人與內容,開放平臺,依靠全社會力量提供內容服務,並建立價值鏈,為使用者和內容方提供價值。因此,我們對內容人才的需求,不僅需要對內容本身有高度敏感,還希望能有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創新能力。

我們希望和我們並肩戰鬥的隊友富有探索和開創精神。背景不重要,對行業的認可+不斷的學習+全身心沉浸才是我們看重的特質。

劉君萍:echo回聲商務副總裁

內容人才應該具備對好內容的理解力、判斷力;迅速試錯且調整方向的執行力;擁有對好內容的渴望,以及打磨好內容的耐心。

我們招人時看重的幾個特質是——聰明、勤奮,具備更高視野和無限潛力。總而言之,希望找到沒有“天花板”的人。

關於未來內容人才的未來價值,他們定義這個時代。

張悅:Figure創始人,前人物雜誌主編

我一直認為內容公司對於長遠發展的真正挑戰是解決人才密度問題。當下大多數媒體和內容公司總是面臨人才流動過大的困境,即便在某一階段做大了也會受困於人才儲備和專業水平無法同步提升。

我們永遠需要聰明而肯下笨功夫的內容人才,永遠願意給有才華和企圖心的年輕人機會,核心要義有兩點,讓人才學到東西,也讓人才獲得(與公司發展同步的)收益。人才和公司其實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我希望你看重的不止是offer,展現你自拔於庸常的能力和決心,我才會看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