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哥回鄉耕田創業

才智咖 人氣:1.23W

    本文為您講述的是創業者樑敬昌回鄉耕田創業的故事,歡迎閱讀:

學生哥回鄉耕田創業

創業者樑敬昌(左一)和他的搭檔。

35個大學生團隊進駐農業孵化基地享受政策紅利 新式農業利潤高

文/圖 記者樑超儀

穿著雨靴踏在泥濘的土地上,戴著從農民手裡淘來的草帽,畢業兩年多的樑敬昌近日與拍檔相當繁忙。再過一段時間,在屬於他與拍檔的三畝租地上,他們可目睹一批小樹苗的成長,並通過銷售綠化苗木收穫人生的第一份創業經歷。

像樑敬昌一樣的大學畢業生並非孤例。近日,民眾鎮的農業孵化基地充滿了忙碌的身影,35個不同農業專案的大學生團隊手抱蘑菇、靈芝、陽臺蔬菜等果木蔬苗進駐園區。未來三年,他們將在人均三畝土地中親自“耕作”,在農業領域進行各種大膽嘗試。

大學生耕田備受質疑

近日,畢業5年的`尤建文為進駐孵化基地而忙碌,從搭建大棚、購買種植靈芝的原材料到走訪市場,馬不停蹄。經過一番努力,下個月,他將可順利進駐基地,在分得的三畝地上開始多樣化種植靈芝的嘗試。

去年,中山在全省設立了首個高校畢業生創業農業孵化基地,並通過舉辦高校畢業生創業農業大賽,挑選了35支創業隊伍優先進駐。

每個進駐園區的創業者,首先贏得了三畝地的限期免租權,獲得了農業致富路中的第一步資源。在孵化基地裡,他們還可享受一系列政策的紅利:可免費使用期限1~3年的農田3畝及孵化基地內的裝置設施;自入園之日起,連續經營3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5000元創業扶持資金獎勵,給予最高10萬元貸款額度的利息補貼,貼息標準為不超過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上浮3個百分點。此外,還有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扶持政策。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從白領工作中辭職而來的。”一位進駐園區的創業者表示,他們大多是非農業專業出身。

在他們向親戚朋友介紹種植的近況時,一些親戚會不理解:讀這麼多書,怎麼回來耕田了?更有父母提出了明確的反對,不支援他們投身農業。

研發創意種植方式

在克服種種不理解後,他們開始了各種的突破:將創新想法融入“耕田”生活中,邀請掌握種植技術的農戶加盟,並開始正式進駐孵化園。

其中一名創業者樑敬昌畢業兩年多,他坦言,過去對農業種植並不是十分了解,如今已在一步步學習苗木的種植嫁接,也可以自如地拿著長長的水壺一棵棵地澆灌苗木。

在這35個大學生團隊群體中,他們在選擇回鄉“耕田”前都經過了長期的調研和準備,也帶來了很多相當有創意的種植方式和銷售方式:有大學生選擇種植小巧的蘑菇,以營養價值切入栽培特色品種。有大學生研究種植靈芝,為了讓靈芝順利生長,廢寢忘食地照料,並細心觀察靈芝的生長狀態,研究新的配方。也有大學生以新時代的飲食方式切入,推出陽臺蔬菜、無公害蔬菜的專案。

前景:

農業種植利潤高

“我這靈芝種植,前期已經投入了20多萬元了。”一位創業的大學生介紹。除了親力親為,這些大學畢業生也相當捨得投入資本。走訪多個種植園區發現,不少大學生的種植專案前期投資超過5萬元。

在投入“重金”的情況下,這些年輕的大學生顯然有備而來,對種植的領域以及市場前景經過了充分的調研。不少創業者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吸引他們頂受住各方奇怪目光而回鄉進行新式務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認為農業領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方向,若種植順利,植物的成活率高,其利潤也相對比較高,一年的收入可能比打工還要高。

一位家族種植靈芝的人士透露,其前期投入了20多萬元的成本,但是回本的過程也相當快,若種植順利,第二年就可以實行盈利。“靈芝的營業收入可達到年增長50%,這一增長率在工廠企業幾乎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