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業經驗交流

才智咖 人氣:8.54K

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的具體體現。近年來,作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領域,呈現出比較強勁的發展態勢。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中國出現第一批創業者,90年代出現第二批創業者,他們是中國的創業先鋒,他們創業成功的時候,中國創業教育還處於停滯狀態。目前,創業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之一,但我們對創業及創業教育有意識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創業教育理論體系。

教育創業經驗交流

青年就業日益成為重大的經濟和政治問題,中國社會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創造就業崗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規模已達到800萬,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規模可能突破1000萬,並長期保持,每年將有400-500萬學生就業。緩解越來越嚴重的就業壓力,不能靠等待,而是創造。這就要求中職學校把創業教育納入教育計劃,把部分本身具有一定創業基礎條件的中職學生培養為成功創業者,主動創造就業機會,因此,開展中職學生創業教育是大勢所趨。

積極開展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培養一大批成功創業者,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今天的中國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加拿大、韓國、挪威、美國、阿根廷、比利時、英國、法國等大學生創業的比例最高可達20%-30%,而我國尚不足1%。中職學生創業的情況還沒有具體統計。人們普遍認為,大學生都難以實現創業,中職生一定更難,但事實上這裡有個認識問題。首先,能自己創造並養活自己就是創業;其次,大學生創業難在於動不動就辦公司,註冊資金數十萬,很不切實際。

成都市高新區經濟基礎紮實、工業商業繁榮、人流量大,為有志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和物質基礎。而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從小發明、小作坊、小商業開始的。中和職中選擇以職高生為培養物件,以初級創業者為培養目標,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抓小不求大,符合基本創業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就如他們自己的定位,是初級創業者,目標一是自己給自己發工資,當老闆;目標二是為他人提供就業崗位。

中和職中通過近10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中職學生創業教育模式,並有許多實現了成功創業,我認為他們主要有以下收穫。一是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二是鍛鍊了學生創造行為和服務行為;三是讓學生學會了承擔相應的經濟、心理和社會風險;四是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對那些受傳統文化和教育影響,缺少必要的冒險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學生來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中和職中通過中職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課題的研究,也可以為具有類似條件的中職學校開展創業提供一定經驗。

篇二:

大學生創業教育,既包括理論知識的傳授,也包括實踐技能的培養。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認識片面,缺乏對創業教育的深刻理解。與國外中小企業的興起和發展推動創業教育的繁榮不同,我國創業教育的原動力之一是解決就業問題。這樣的目標設定使創業教育被簡單地理解為如何引導學生創辦企業,如何通過創業教育減輕就業壓力。事實上,創業教育不僅僅是一種就業教育,更是創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切入點。二是模式封閉,內容陳舊,方法途徑單一。在教學模式上,大多數高校創業教育侷限在校內和課堂,搞統一的教學計劃,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顯得較為陳舊、封閉;在教學內容上,以專業為中心,以行業為目標,專業面偏窄,知識結構單一;在教學方法上,創業教育偏重理論性、知識性傳授,較少開展實踐活動。三是力量不足,缺乏專業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還未形成專業化、正規化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有的教師在進行案例分析、操作練習時不免有紙上談兵之感,既有先進教育理念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學者型企業家”或“企業家型學者”非常缺乏。

面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應努力構建“創業教育+模擬實訓+創業實踐”的.“三位一體”創業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強調以創業教育為基礎,以創業運籌、創業營銷戰略等為主要內容,通過創業理論課程教學,使學生積累創業所需的知識;以模擬實訓為實踐教學的主要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創業過程;讓學生在學校創業園開辦企業,或在創業園實習,使學生的創業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構建“三位一體”創業教育模式,需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大力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創業文化是指敢於開創事業的思想意識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和鼓勵創業的社會心理的總和。高校實施創業教育,應重視創業文化的培育,營造濃厚的創業文化氛圍。

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建設創業型師資隊伍。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並注重對創業教育實踐進行總結,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來指導創業實踐;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支援教師通過創業體驗,或通過定期參加創業組織、創業協會的活動以及同企業家交流創業經驗,獲取創業教育鮮活材料和資訊,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加強實踐環節,建立校企聯合模式。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應該建立校企聯合模式。可以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建立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也可以通過校辦產業、研究所、科技開發公司等途徑籌集資金,建立創業基金會、創業協會等組織機構,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場所。

形成堅實的創業實踐組織保障。由高校領導及教務、學生管理等相關部門組成創業組織指導機構,負責大學生創業活動的組織管理;建立創業活動固定場所,可在校園建立一定規模的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或創業園;出臺鼓勵政策,如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資助並減免場租、水電、通訊等費用,扶助大學生創業團隊開展創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