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風采做一個有故事的孝心饅頭

才智咖 人氣:2.51W

有很多村官的創業過程和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下面是本站挑選較好的做一個有故事的孝心饅頭範文,供大家參考閱讀。

村官風采做一個有故事的孝心饅頭

2011年,趙帥來到大興區青雲店鎮孝義營村當村官,他從饅頭裡發現了商機,但光有故事還不行,饅頭家家都會做,憑什麼市場就非得認可一個來自北京城南的饅頭?趙帥給出的答案是,實打實的用料和製作,讓孝心饅頭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如今,靠著好口碑創出一片市場的孝心饅頭,成為青雲店的一張名片。

大興區青雲店鎮孝義營村是位於北京城南的一個村子,這裡村容整潔,民風淳樸,重孝厚義。其實,2011年之前,孝義營村和周邊其他村子無異,村裡沒有企業,村民靠務農為生,收入微薄。在那一年,大學生村官趙帥的來到,為孝義營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

那一年,趙帥剛剛大學畢業,從山西回到北京,正好趕上了招聘村官。一切都是新鮮的,當村官,意味著這群年輕人不僅要給鄉村建設帶來外腦的力量,這也是他們瞭解北京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渠道。剛到孝義營村的頭一年,趙帥閒暇時做的最多的就是到村子裡找村民聊天,瞭解大家的情況。除了聊家常,他還試探著問村民對集體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也在這個過程中,他了解到了這個只有一百多戶家庭小村子的歷史。村民們告訴趙帥,這個村最早得名還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當時山西省孝義縣地區的部分百姓遷至此處,為了不致後輩多年之後忘祖,便繼續沿用“孝義”之名。 在挨家挨戶入戶走訪的過程中,趙帥從老一輩村民的聊天中瞭解到孝義營村的一個歷史典故:清乾隆年間,乾隆帝之子永珹一次打獵來到孝義營村,看到一個為了照顧身體不好的婆婆,自己吃粗糧而把白麵饅頭全部留給婆婆的孝道兒媳,永珹深受感動,當下賞賜這個村婦白銀數兩,並稱這個饅頭為“孝心”饅頭。

這也是“孝心饅頭”的由來。結合青雲店鎮一村一品旅遊富民的政策和歷史典故,趙帥向村書記提出了發展“孝心饅頭”帶動村民致富的點子,想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掙到錢,這個點子得到了村書記的支援和肯定。經過村支部和村委會的集體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個點子可行,並同意向鎮黨委請示彙報,爭取上級支援。經鎮黨委研究,同意孝義營村發展具有文化特色的“孝心饅頭”產業。

光故事講得好還不行,關鍵還得有質量過得硬的產品。孝心饅頭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饅頭呢?“靠傳統麵肥發酵,從原材料的推磨到製作,全程不放新增劑,做綠色健康的手工饅頭。”

儘管趙帥對孝心饅頭的定位想得很清楚,但現如今,人力成本這麼貴,再加上要甄選用料,要做成理想中的孝心饅頭,成本就要8毛多,饅頭的定價最低也得1塊錢,比起市場上機器規模生產的饅頭,價格足足高了一倍。這麼貴的饅頭有人買嗎?在當時,這也是很多村民的顧慮。“誰家不會蒸饅頭啊?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饅頭,賣一塊錢太貴,低於一塊錢又會賠本,怎麼可能讓我們走上致富路呢?”

萬事開頭難。為了讓村民放下質疑,參與到“孝心饅頭”專案中來,趙帥廣泛蒐集各種有機產品的成功案例和各種不法商販對饅頭新增有害物質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威脅的報道,讓村民們知道,做“孝心饅頭”不光是為了致富,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吃上“放心饅頭”。

拿著這些素材,他開始一家一戶走訪,為村民講解他所瞭解到的市場行情。最後,終於有7戶村民願意嘗試合作。但前提是村裡要提供麵粉等必需品,還要提供饅頭銷路。 “試執行那段時間,每天用柴鍋蒸好的饅頭,我就在村委會門口支張桌子開始賣。剛開始,做的少,賣得也少,但每天都能賣光。買的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因為手工饅頭好吃,後來口口相傳,還有城裡的人專門坐車過來買。”

這讓趙帥看到了希望和前景。每天他把所賣的饅頭錢分給大家,平均每戶每天能分到300多元,這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與趙帥合作的村民也都沒有想到,小小一個饅頭竟還能帶來這麼好的收益。後來申請加入饅頭製作的村民越來越多,但沒有標準化,大夥兒蒸出的饅頭做法不一大小不等,如果真要走向市場,這未免也有點太隨心所欲了。

為了能讓村民們蒸好饅頭,趙帥找到大興區職校,邀請那裡的麵點專家給村民授課。他還請來前門飯店的麵點大師王志強前來做技術指導,解決做法不一的難題。在趙帥的邀請下,這些麵點老師多次到村授課。每一次,趙帥都堅持接送老師。兩個多月的培訓結束後,經過考核,57戶村民取得了麵點中級證書。

製作的問題解決了,就剩下銷售了。由於孝心饅頭遵循古法“使鹼”不新增任何防腐材料,所以,饅頭的保質期相對較短。“3天,肯定發黴。同樣的天數,一般的饅頭最多就是風乾。”所以,這個既是優點也是短板的特殊之處,讓趙帥在當初推廣孝心饅頭時費了不少勁。

為了讓“孝心饅頭”更快走向市場,趙帥開始策劃營銷。他一個接著一個地拜訪商家,逐個跟他們談“孝心饅頭”的銷售前景。直營超市是很多市民購物的第一選擇,為了開啟直營超市的大門,趙帥曾經連續4天每天帶著剛蒸出來的饅頭去找超市的採購經理。一沒門路二沒背景,趙帥只能用這種笨方法去嘗試。最終他用自己的誠意打動了採購經理。對方給了他一個進到辦公室坐下來詳談的機會。“這個經理是採購方面的專家,他嘗過之後覺得我們的饅頭確實很好,當時就拍板訂下每天供貨7000個。”

那時,村裡為了擴大生產,已經建起了一個1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來廠裡上班做饅頭的,也多是村裡的“4050”人員,解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增加他們的收入,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廠裡的這些裝置儘快投入生產,保證正常運轉。所以,趙帥才急著四處跑銷路。

村裡沒有車,為了送貨跑市場,趙帥還自己出資買了一輛小汽車。僅一個月,這輛車就跑了5000公里。三年裡,累積行程達到17萬公里。現在饅頭的銷路越來越好,自2013年7月正式營業以來,“孝心饅頭”每天都能銷售15000多個。到每年春節前,銷售量能達到10萬多個。“廠裡的生產能力是每天6萬個,春節前最忙的時候,工人兩班倒,機器不停,才能保證訂單都完成。”雖然辛苦,但讓趙帥欣慰的是,村民們不用出家門就能就業,收入也比過去煩了一番,每個月能達到五六千元,年底還有四五千元的集體分紅。談到未來的規劃,趙帥計劃,孝義營村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將孝心饅頭產業化,以孝心饅頭為主,發展其他的增值產品和增值服務,並且逐步發展農村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