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藥王山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2.34W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幫助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那麼你有了解過導遊詞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陝西藥王山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1

藥王山位於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處,海拔812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原名磐玉山,由五座頂平如臺的山巒組成,故北宋時被稱做“五臺山”。又因與終南山的“南五臺”遙相對應,亦名“北五臺”。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風景名勝區。其石刻藝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藥王山五峰環峙,高低錯落有致,山勢高而不險。北臺(峰)與其他諸臺(峰)之間為大窒分隔,有通元、遇仙二橋相連。滿山古柏蔥鬱,植被豐富,空中四處瀰漫著中草藥香。這裡既有著名的隋唐摩崖造像,也有聞名遐邇的北魏及歷代碑刻和藥王廟等,與“藥王”孫思邈有關的景點隨處可見。而優美動聽的歷史傳說在此更是比比皆是,流傳至今。藥王山自古就是關中渭北地區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現在來到的地方叫南魔。是孫思邈的隱居之地。南腐原名靜音廟,今稱拜真臺,又名昇仙臺,是北宋初期至元朝末期袍奉藥王孫思邈的主要場所。佔地面積為59料平方米,從南至北分佈著文昌閣、金殿和元殿等建築。文昌閣始建於明代,木質結構,重簷翹角,歇山頂,樓基為條石砌成,下有券洞山門。相傳唐太宗曾由此拜見孫思邈,故名太宗御道。樓分兩閣,下層有百子菩薩像。閣上有魁星點鬥像,遠眺可鳥瞰耀州城。請大家仔細看一下樓背面所裝的避雷器。它巧妙地將道家太陰太陽學說中的“日月並來”和“無極圖”結合在一起。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2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藥王山摩崖造像。它主要分佈於藥王山的東南隅。遊客到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坡上這一巨石,名日“醉翁石”。石面自上而下分別刻著“拂雲”、“悟石”、“二水在望”、“醉翁石”和“眠仙石”等宇,字型大小不一,書法各異。大字如桌面,小字似茶盤。行、楷、草體皆有運用。筆法或遒勁有力,或端莊秀麗,實為字中上品。相距“醉翁石”不遠處可見“關帝廟石刻”,為關平牽馬浮雕。馬為關羽馳騁疆場時的坐騎赤兔馬。關羽義子關平站立馬前,披甲戴盔,威武異常。馬後雕有鬆、猴、蜂、鶴、鹿等圖形,既寓意“封侯掛印”,又漚歌關帝赤膽忠義的高風亮節。此浮雕是在1839年修建關帝廟時所刻。接下來就是藥玉山摩崖石刻。在長約叨米的崖面上鑿有7座洞窟、23個佛拿、45尊造像和20餘處摩崖題記,為北周、唐、五代、宋、元和明代的傑作。這些作品向我們展示了當地宗教的發展歷程和其藝術水平。

其中第六窟之坐佛,高4.06米,鑿於明代,為摩崖造像中最大的一座,無論其造型和藝術工藝都已具有典型的“中國化”的特徵。第一、第五和第七、第八、第九尊怎菩薩像造型風格基本相同,都為唐代作品。其中尤以第五寶中的佛與菩薩像雕工最為細膩,形象飽滿,神態逼真,衣飾線條流暢,肌膚隱約可見,實屬藥王山摩崖造像之佳作。而第二窟中的彌勒佛像高3.3米,為北周時期的作品,是這裡雕琢最早的一尊佛像。從其雕刻藝術上來看,它己擺脫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作品的神祕色彩而趨於世俗化。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3

看過南庵,沿這個石徑拾級而上,經170多個臺階可至北洞。眼前大門為北洞山門,俗稱“一天門”。門額上“靈佑門”三個字為明代禮部尚書王圖題刻。門旁石碑上“五臺山”三個大字則為明代知州江從春所題。

進入山門,我們就來到了北洞。北洞亦稱太玄洞或藥王大殿,是明代以後人們為紀念孫思邈而修建的另一處殿宇。因此,當地百姓常說“先有南魔,後有北洞”。北洞建於明代,佔地約1137平方米。其外觀古樸壯觀,細部雕刻精緻。藥王坐殿是北洞古建的主體。殿內正中塑有藥王孫思邈彩像一尊,像高3米,身穿杏黃長袍,頭披方巾,溫和端莊,和藹可親。彩像背後有一石洞,長約20公里,名日“穿龍洞”。傳說該洞為一龍王所鑽,藥王在此曾為其治病。後來,約王也在此處化羽成仙。因而此處香火甚旺,常年不斷。當地百姓有“前洞燒香,後洞冒煙”之說。

出坐殿,在大殿院內可見石碑數通。此碑為《千金寶要》碑,在院內碑中最為有名。《千金寶要》是北宋通奉大夫郭思摘孫思邈《千金要方》之精華而選編的一部藥書,內容涉及婦、兒、內、外各科中的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疾病。1572年,為使其廣為流傳以達到治病救人之目的,秦王朱守中以小楷形式將《千金要方》刻於碑石之上。碑中收錄藥方9000多個,分六卷十一科,是一部簡化了的《千金要方》版本,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醫方碑。因其所載藥方簡單、便利、行之有效且藥品價格低廉,所以各方百姓常手抄拓印,帶回家中以備應急。這通碑名叫《海上方碑》,同為明時秦王朱守中所刻。它採用歌謠形式,集藥王的《枕上記》、《養生銘》和其他100多個民間藥方為一體,內容主要涉及養生保健等知識。因傳是龍王為感謝藥王救子之恩而贈之藥方,故名《海上方》。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4

孫思邈一生筆耕不掇,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傳世著作70有餘、100多卷。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等。其中《千金要方》首創複方,是我國醫藥技術的一項重大革新,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百科全書,有“東方醫學聖典”之美譽。而《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二書則被認為是世界醫德法典的起源。682年,孫思邈去世,享年101歲。因其盛名,百姓尊崇孫思邈為“藥王”。將其藥方刻到碑百上,立於鬧市街口以供患者參照治病。

藥王山到了。這個地方就是孫思邈後來隱居之處。

藥王山位於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處,海拔812米,面積約4平方公里。原名磐玉山,由五座頂平如臺的山巒組成,故北宋時被稱做“五臺山”。又因與終南山的“南五臺”遙相對應,亦名“北五臺”。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風景名勝區。其石刻藝術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5

今天我們將參觀一位活了101歲的歷史名人的故里,大家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有“藥王”美譽的隋唐名醫孫思邈。

孫思邈,今銅川市耀州區孫家原鄉孫家原村人。因7歲時已能日詠千餘言而被譽為“聖童”。年輕時就已熟讀百家學說而聲名鵲起。隋文帝曾昭其為國子監博士。唐太宗時也被授予爵位。高宗之時又被拜作諫議大夫。孫思邈卻都以各種理由固辭不受,三朝不仕。當時社會名士紛紛“執師資之禮以事”。而視富貴如浮雲、不囿於名利的孫思邈,於公元682年“辭病請歸”,隱居故里五臺山之上。年少時,因體弱多病,孫思邈立志學醫。20歲之後他就已經懸壺濟世,行走於鄉間故里。孫思邈不僅醫術精湛,且醫德高尚。在醫藥史上是他首次提出了嚴謹可行的醫德規範。無論患者貧富貴賤,都能一視同仁,甚至為窮者傾囊相助。因而深受百姓愛戴,在民間享有極高聲譽。他悉心研究古典醫學,虛心請教鄉野名醫,最終成為我國醫藥史上劃時代的一代宗師,在中國醫藥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被唐太宗李世民在詩中稱為“鑿開徑路,明魁大醫----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孫思邈一生筆耕不掇,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傳世著作70有餘、100多卷。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海上仙方》,《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等。其中《千金要方》首創複方,是我國醫藥技術的一項重大革新,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百科全書,有“東方醫學聖典”之美譽。而《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二書則被認為是世界醫德法典的起源。682年,孫思邈去世,享年101歲。因其盛名,百姓尊崇孫思邈為“藥王”。將其藥方刻到碑百上,立於鬧市街口以供患者參照治病。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6

南庵中院為金殿,面闊7間,始建於1059年,後於金大定九年(1169年)擴建,故名“金殿”,是藥王山現存最早的建築。殿內現陳列一口石棺。核石棺發現於19料年,由棺底、棺床和石棺三部分組成,上刻大量荷花等具有佛教風格的花紋和青龍、飛虎等動物雕飾,雕刻精細,生動傳神。為我國石刻藝術中的珍品。金殿後側即為斗拱攢集、樣式奇特的元殿。元殿建於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原是藥王的寢宮。東邊殿內兩側有兩幅《帝后出行圖》壁畫。畫面構圖嚴謹,場面巨集偉,線條流暢,色彩豔麗,共繪有皇帝、擯姐及侍從等各類人物12組80餘人,人物大小几近真人,個個形象傳神逼真。金殿西端有棵高大挺拔的'柏樹,粗約4米,高近15米,相傳為藥王親手所植,距今雖已有1400多年,但仍生機盎然,蒼翠迎人。南庵西側的碑廊陳列著由宋到民國時期的碑石共31通,可謂此處最有價值的文物。這些碑石多為頌揚孫思邈或遊山題詩之作,對研究藥王山的歷史變革提供了實物資料。其中尤以《龜蛇二宇碑》和《宋徽宗御書碑》兩通碑石最為有名。南庵西側約100米處還有一晒藥場,據傳曾為孫思邈晾晒草藥之處。

陝西藥王山導遊詞7

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在岩石上雕亥4著佛像和菩薩遣像,時至今日,每日還有人丁丁東東地鑿著石頭。大家請看,千佛崖前面育無數瑪尼堆,這是朝拜者們留下的石頭堆。藥王山地處拉薩的充轉經道上,每日來這裡的朝拜者眾多,瑪尼堆也特別高大。藏曆四月薩嘎達瓦節時,轉經路上整日人潮淮滾,千佛崖前也是人山人海。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薩嘎達瓦”節,相傳四月份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得道和圓寂月。佛說:“此月行一善事,有行萬善之功德。”因此僧俗人民有不殺生、不吃肉食,放生牛羊,朝佛供佛等習俗。四月十五日這一天,拉薩人早早起來轉經.圍繞大昭寺的內、中、外3條轉經道,人潮一波接一波地向前湧動,各種轉經筒在初復的陽光裡反射出千萬道弧光,誦唸六字真經的聲音轟鳴於整個聖城。漫漫轉經路上,到處煙雲繚繞,彩旗飛飄,兩旁有刻瑪尼石的,有印刷經咒的,有出售小泥佛的,有說唱宗教故事的,還有人用繩子拴著經石在水面起起落落。初來拉薩的觀光客,以為他們在釣魚,其實是在每片水渡上印刷經文以表達對佛的虔誠。來自東藏的紅教徒,以他們魁梧的身軀、奇特的打扮、洪亮的嗓音、巨型的轉經筒引人注目;尼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路邊,手中的法鼓同時起落,特別整齊劃一,帶舞蹈動作;她們唸經的曲調也很優美,嗓音甜潤,比唱歌還動聽。轉經的人潮,最後匯聚在布達拉宮北面的龍王潭林卡。這就是“薩嘎達瓦”節。你們大家也可以融人茫茫的人流中,去體驗一下轉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