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長城導遊詞

才智咖 人氣:2.71W

作為一名盡職盡責的導遊,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嘉峪關長城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嘉峪關長城導遊詞

嘉峪關長城導遊詞1

嘉峪關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一直有“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之說”但若從建造年代上說,嘉峪關比山海關早9年(山海關建於1381年),另一方面嘉峪關的建築規模又是長城沿線的關隘中最為雄偉。壯大的一座關口,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從長城的作用來講,當時為了防止元朝的蒙古族殘餘勢力向西北擴張朱元璋派馮勝西征,馮勝到次後認為只要在此建觀就可控制西域,確保明王朝統治的穩定,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萬里長城應是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嘉峪關在1961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我們的右邊可以看到一棵已有2000年曆史的楊樹,我們稱之為“左公柳”是為了紀念晚清儒將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曾任陝甘總督20xx年,當時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中亞浩罕汗國的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援下,率兵侵入南疆,建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沙俄在1871年更是侵佔了伊梨地區,妄圖分裂新疆,1875年 當時已64的左宗棠不顧年老多病,受命督辦新疆軍務,率兵出潼關西征,為收復新疆而決心“馬革裹屍”,“老死西域”,正是這種精神和決心,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就收復了除伊梨以外的全部領土,使沙俄聞風喪膽,左宗棠的“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老當益壯”的豪邁胸襟與愛國熱情被我們後世永為傳唱,在他經營西北的十餘年中,在民政,經濟,文化諸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貢獻。

左宗棠在西北用兵感到交通不便,是西北一大難題,於是他隨軍隊的開進一路築路,從澗關開始,橫貫陝甘兩省,並開通了甘新澤運大道,北路修至精河,南路修至喀爾葛爾,沿途設定有軍隊負責的馬拔或步拔,以作為傳遞情報的驛站。驛站旁蓋有官店,允許商販在附近開設買賣街,給兵荒馬亂的世道點綴的一點蕭蕭的商貿繁榮。我們現在走的312國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年左宗棠主修的甘新澤運大道的路基。

左宗棠從小生活在湘江之濱,對綠樹有著特殊的偏愛,他率領湘兵來到西北大漠,感到氣候乾燥,了無生趣,又水土不服,左宗棠命令築路軍隊在大道沿途 ,宜林地帶和近城道旁邊栽楊樹和沙棗樹,名曰“道柳”其用意在於鞏固路基,防風固沙,方便行人遮涼,凡他所到之處都要動員軍民植樹造林,並且指定保護樹林的措施,嚴加執行,老百姓中現在還流傳著“左宗棠殺驢”的故事,講左宗棠在甘肅廣為種樹,後曾調任新疆,在他從新疆回到甘肅時看到以前栽種的樹大部分都已死去感到奇怪,一天他在出城巡視時,發現老百姓進城都將驢拴在樹上,驢是一種非常喜歡啃咬樹皮的動物。

       俗語說得好“人要臉,樹要皮”,樹沒有皮就會乾枯,死亡,左宗棠非常氣憤,下令將驢斬首示眾,並告誡若在將驢拴在樹上,人與驢同罪,從這個典故上,可以看出左宗棠為改善西北的環境,植樹造林,下了很大的決心。 在1878年,左公的好友—楊昌浚應邀前來幫辦軍務,所到之處看到綠蔭夾道,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觸景生情,吟詩讚嘆:“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左宗棠的開發西北功績,不僅僅在此,他看到西北地荒人少,為了解決軍需供給,開渠鑿井,興修水利,開荒種地,並且發展了桑蠶業,僅新疆種植桑樹就達到了80.6萬棵,還教老百姓試種水稻,並且在張掖取得成功,所以到現在在我們河西走廊在張掖還產大米,左宗棠還在敦煌大面積的推廣棉花,不過當時推廣棉花的動機是為了禁菸,清朝末年鴉片之害毒流全國,就是邊遠的西北也不例外,敦煌雖是地廣人稀,卻大面積的種植鴉片,造成當地的老百姓都吸菸販煙成災,左宗棠為了禁菸採取了斧底抽薪政策,不禁吸而禁種,從根本上斷絕了毒源,同時大力推廣種植棉花,使人們獲得豐厚利潤,他還興辦了教育事業,提高了西北人的文化素質,左宗棠來到西北做得這一切深深感動了老百姓,使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此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將那個時期種的樹都統稱為“左公柳”“左公楊”。

嘉峪關長城導遊詞2

各位遊客,歡迎乘坐本班開往長城的班車,我是你們的導遊:史昕雨!請大家向右看,我們已經到了著名景點:長城。它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總長一萬 三千多裡。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段長城就是八達嶺長城。我們將從八達嶺長城的起點山海關出發!那裡地勢險要,自古以來都為交通要衝。

它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相當於是公元十四年,由於當時蕭顯給城樓題詞為“天下第一關”五個雄渾的大字而得此名。請大家摸一摸牆上的條石,踏一踏腳下的方磚,你就會很自然的想起古代人民所付出的血汗。公元一三八一年,那時沒有起重機、火車、挖土機,全是靠百姓們無數的手一步步將石塊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著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八達嶺長城啊!

大家再看最高處的那座臺,它叫烽火臺,是專為傳軍情用的。遇有敵情,白天燃煙,夜間放火,在遠處也能看見。它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就是寫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舉烽火以戲諸侯,結果諸侯趕到,卻發現周幽王正在與褒姒飲酒取樂,皆憤憤而去。不久,犬戒兵入侵鎬京城,周幽王再舉烽火,諸侯皆不來兵。周幽王就死於敵人刀下。因此亡國。 

       遊客們,到這裡我們這次長城之旅就要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希望你們下次再來,再次感受一下長城的`雄偉和壯麗!

嘉峪關長城導遊詞3

誰都有一個賴以生存的家鄉。我的家鄉是在鋼鐵之城—嘉峪關。

聽爺爺說:“以前,嘉峪關是酒泉的一個鄉,是因為東北來了許多人,經過他們的艱苦奮鬥,所以變成了嘉峪關市。”以前別人改了一句俗語來形容嘉峪關:到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那是因為以前的嘉峪關風沙特別大,又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所以風一吹兩隻眼睛直冒眼淚。這些說明過去的嘉峪關極其荒涼。但是具有鐵山精神的嘉峪關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哪怕今天栽一棵樹,明天添一塊綠,後天修一條路,一點一點的努力,他們也要讓嘉峪關換上新面貌。後來經過不斷努力嘉峪關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聽說:“現在的永樂街曾經也是戈壁灘,再往南都是戈壁灘,住在北邊的人一般不去南邊,自從我們住到這裡,這裡就開始建起了:雄關廣場,陽光小區,四零四,朝陽小區,佳苑小區,東湖,氣象塔······這裡的人就開始變多了,這邊也慢慢的繁華了起來,這裡就成了市中心。為什麼成為市中心呢?也許是東湖的魅力所在吧!自從有了東湖,嘉峪關的風沙少了許多,還讓嘉峪關成了全國衛生城市,東湖也成了人們娛樂散步的場所。

嘉峪關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還建設了:迎賓湖,水上樂園······嘉峪關不僅環境上有許多變化,為了讓我們比父母更上一層樓,在教育基礎上也發生了變化,如:以前沒有資訊課,現在有了;以前沒有本沒有筆,而現在什麼都不缺;以前上體育課的操場是稍稍平坦的地面,可現在卻是鋪滿花磚的平臺。

為了不辜負父母,老師的艱辛,信任和努力,所以,我們要努力學好知識,將來把我們的家鄉裝扮的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