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通用8篇)

才智咖 人氣:5.94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通用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通用8篇)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1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一個血的印記。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充滿不確定;在這種無秩序的狀態下,人性的一切表露無疑。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為族與平民之間的仇恨衝突,作者狄更斯只想傳達出---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正因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

故事中,梅尼特醫生從監獄中重獲自由和女兒一齊到倫敦生活。五年後,他們在法庭上為名叫查爾斯?代爾那的法國青年做證,露西和代爾那因相愛而結婚。1792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故事場景轉至法國。代爾那因身為貴族後裔而遭逮捕並判死刑,在千鈞一髮的時刻,一向愛戀露西的英國青年西得尼?卡登替他上了斷頭臺。

卡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亦最複雜的主角之一。頹廢、消極,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出社會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它仍然選取為另一名律師工作。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有著深深的溫柔。憑這一斛溫柔和對露西的愛,卡登做了一個好處重大的決定---代替代爾那上斷頭臺---用自己的生命換回另一個人的性命,換回一個家庭的幸福和笑顏。這是卡登守護露西的表現,為愛而犧牲,這在那個大時代、甚至現代,是多麼高貴的舉動!

相較於代表的溫柔和愛,多法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由於親人慘死在代爾那的父親和叔叔的魔掌下,她終其一生為仇恨而活;為置代爾那一家於死地,無所不用其極,最後終於讓自己死於擦槍走火的意外。多法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但也叫人不禁感嘆恨的力量,將本該快樂幸福的女生塑造成復仇女神。十八世紀末的法國,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阿修羅地獄。

教訓和好處不能正因歲月而被遺忘。如果我們無法從其中獲得一些什麼,相同的杯具依舊會重演。兩百年後的這天,期望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能創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愛的新世紀。

卡登的死,就像一支羽毛輕柔的飄落水面,沒有水花,卻有一個個漣漪,提醒大家:真正的自由平等無法用斷頭臺建立。有一天,世界會變得更好,就像卡登臨死前看見的世界,那不是天堂的幻影;有一天,那會是我們的世界。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2

那是最完美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期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此刻十分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階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階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階的。

這是整本書的開頭第一章,將全書的基調定上了杯具色彩,然而就在這矛盾的時代中,也確實存在過光明。

這本書敘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圍繞在醫生馬奈特一家周圍的事,這本書顛覆了我對自由,權利以及善惡的看法——法國人民不堪重負,推翻了波旁王朝,然而新政權建立之後朝他們走來的難道是他們心馳神往的自由嗎?不,仍然是以往的提心吊膽,稍不留神明天就會被送上斷頭臺。得勢之後的德發日太太濫用職權,將死敵們個個置於死地,最後卻落得個慘死的下場。正如那句話所說的:“自由啊,有多少罪惡是假借你的名義幹出來的。”大革命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完美,而是以暴易暴。它沒有拯救人民,而是將人民推入了另一個火坑。

再來看看另外一位大革命的犧牲品——達內,革命前,他放下了國內的家業,隻身來到英國謀生,在他看來,壓迫人民是一件極不人道的事,然而,革命爆發後,他反而無辜地成為人民的敵人,大家不分青紅皁白地要將他領上斷頭臺。但是堅信在九死一生之後,他依然是原先那個善良的達內。

而卡頓——一個才華橫溢卻自甘墮落的律師,他與達內有著相同的長相,卻有著不一樣的命運,在應對活著還是讓自己心愛的人得到幸福的抉擇時,毅然決然的選取了後者,在他看來,生命在愛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在斷頭臺上,他也表現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沉著冷靜。正因在他的心底,一向有一個信念在支援他:“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他用死完成了自我救贖,他用死來反抗虛偽的革命者,他用死來詮釋對露絲的愛。生命,成了他最後的武器,愛,成了他唯一的支柱。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3

我是讀完這部文學作品之後立刻寫這篇讀後感的,真是太精彩了,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特別是讀到最後兩三章的時候,原先迷茫如大霧般的情節慢慢地似受到初生的陽光而將迷霧驅散後的天空一般明朗起來。怪不得作者狄更斯自述,這部小說使他“深受感動,無比興奮”,並且渴望能親自在舞臺上扮演西德尼·卡頓;在我看來,西德尼·卡頓確實是一個能讓人“深受感動,無比興奮”的人物,雖然我一開始對他的出場沒十分感興趣,只是一個放蕩君子而已;最後兄妹兩人相繼奔赴斷頭臺的那個場景真的讓我淚如雨下。尤其是最後的留言,包含了小說的結局,又顯示了西德尼·卡頓的性格,以及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之處。“我所做的,是我一生做過的、最的事情;我即將得到的,將是我一生最安詳、最最安詳的休息。”,確實是五段催人淚下的“臨終告別詞”。

這是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題記

眾所周知,法國大革命是人類的一個血的印記。而《雙城記》真實地描繪了統治階級的凶殘和腐朽。通過閱讀《雙城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統治階級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體會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愛”。

卡爾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也是最為複雜的一位人物,他頹廢消極,渾渾噩噩地生活著。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工作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他仍然選擇默默無聞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沒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溫柔的,執著的愛著露西,甚至最終為了露西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露西那深沉的愛:用自己的性命換回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家庭幸福與她的笑顏。無論在哪個時代,卡爾登對露西的愛都顯得那麼珍惜和高貴。

相較於卡爾登所代表的溫柔與愛,得伐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因為親人慘死在代爾納叔叔與父親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也叫人不禁感嘆仇恨的力量。18世紀末的法國,就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了修羅地獄。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4

為了你,為了你所親愛的任何人,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命中有值得犧牲的可能和機會,

我甘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們而犧牲。——西德尼·卡爾頓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那是最昌明的時代,那是最衰微的時代;那是睿智開花的歲月,那是混沌矇昧的歲月;那是信仰篤誠的年代,那是疑雲重重的年代;那是陽光燦爛的季節,那是長夜晦暗的季節;那是欣欣向榮的春天;那是死氣沉沉的冬天;我們眼前無所不有,我們眼前一無所有。這個就是狄更斯筆下的18世紀後期法國大革命時期。

他在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中認為統治階級的奢靡暴虐必然導致激烈殘酷的報復和社會制度的更換。但似乎他並沒有時刻表達著這一主題。反而是在更多的刻畫人們之間的愛,他那種反對暴力的人道主義思想。這也正是他想表達的另一主題。在他對人物的精心刻畫中透露他好像是不認同革命群眾的。我們卻知道,法國大革命是世界上無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政治舞臺,它無一陣狂風暴雨吹遍法國,使它成為歐洲各國中最為徹底的一次革命。但是書中更多的是無數復仇者的憤怒掩蓋了他們的善良,仇恨使他們多麼的不顧一切,暴力成為他們的享受。並沒有深刻剖析這次革命發生的必然性,也沒有對受苦受難的貧苦人民奮起反抗的那種精神進行讚揚。不過在這次革命中不得不說很多人是盲目的,無知的,愚昧的。在對抗這種盲目無知中,作者也表述出了他的最高道德理想:以愛戰勝恨,以犧牲自己求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最後,作者通過對角色的意識流動抒寫了《雙城記》的最終主題——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儘管小說以一個意外的“大團圓”收場,但當讀者流著眼淚讀完該書時,卻感到無限的遺憾、心酸。有人說愛情是自私的,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它隱藏在內心深處,但卻無比的深厚;它默默地承受煎熬,為的只是使心愛的人幸福;它總是無私地付出,而不求一點兒的回報。這種愛在無形中上升到一個新境界,永恆地放著悽美而迷人的光彩。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5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英國作家狄更斯的著作《雙城記》。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以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故事中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敘述馬內特醫生一家充滿了愛與冒險的遭遇,中間穿插了貴族的殘暴、人民的憤怒、審判間諜……主要揭示了那個時期英法的社會治安,以及大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活。

這部著作主要講述了:可憐的馬內特醫生在被貴族以“莫須有”的罪名關在巴士底獄十九年後,他的女兒將他接到了英國居住。在法庭上父女認識了法國貴族達雷和潦倒師父卡頓。後來,馬內特的女兒露西和達雷結了婚,過了十年的幸福家庭生活,卡頓也給了露西一個承諾,要讓露西生活快樂。

人民生活在困苦無助、飢寒交迫、貧病連連、受盡欺壓的困境中,他們心中積壓了對貴族的刻骨深仇,終於引發了推翻政權、爭取自由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達雷為了營救無辜的僕人,趕到法國去給他辯護,卻因他曾是法國貴族而被拘捕了。而卡頓為了實踐要讓露西生活快樂的承諾,利用他跟達雷相貌相似,在達雷被處刑前,用自己跟達雷掉包,代替他上了斷頭臺。

黑暗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充滿希望與光明的年代已經到來,那時的黑暗令人慘不忍睹!起先,天下是屬於國王的,後來,天下是屬於人民的。1789年7月13日,人民攻佔了關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獄;1793年1月21日,革命把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這象徵著封建統治的結束;1793年2月20日,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充滿黑暗和壓迫的18世紀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百姓受苦受難的悲慘生活已經徹底結束。我們迎來了被希望沐浴下的21世紀,從那個時代到今天的漫長歲月不過像昨天到今天那樣短暫。我認為卡頓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重情義,信守諾言,為了實現他對露西的`諾言,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寶貴的生命。

當今的人民絕對不會讓歷史重演,歷史也不會重演。讓我們過好每一天,讓屬於我們的21世紀更加充滿光彩!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6

雙城記的雙城指的是巴黎和倫敦。故事的開端從一名被無辜關進巴黎巴士底獄被迫害了十幾年的老人開始,他被接出監獄時已經精神失常,失去記憶,只知道做鞋子。在他入獄的這段時間,妻子去世,女兒成人。老人刑滿釋放後,女兒把他接回倫敦悉心照顧,在女兒的照料下他逐漸恢復正常。女兒這時也陷入了戀愛,準備結婚。老人在得知女兒結婚物件真實身份後陷入了掙扎,但最後還是同意了婚事。幸福的日子沒有過多久,法國爆發了大革命。

女兒的結婚物件達爾內其實是法國貴族。他看不慣貴族的壓迫自行放棄遺產權力,從法國出走來到倫敦自謀生路。為了解救遠在巴黎的管家,達爾內自行前往法國,卻被捕入獄。在這裡我真誠的敬佩老人高尚的情操,他憑著曾經被關押巴士底獄的身份,苦苦為達爾內求情。眼看達爾內馬上就要被放回英國,一家團聚,卻被人爆出了前塵往事。原來,老人被關進監獄是因為告發一場貴族為淫樂謀殺平民的慘案。貴族沒有任何影響,老人卻因此被關進監獄,而達爾內就是這位貴族的兒子。

在老人剛關進監獄時,就發出詛咒“向蒼天和大地控告這一家族的最後一個人”。老人本想隱瞞這一切,解救女婿,卻被巴黎人民發現了隱藏在監獄的自白書。法庭判決達爾內二十四小時內執行死刑,這一美滿家庭馬上就要被拆散。在這裡不得不佩服狄更斯的構思,他環環相扣,每一處伏筆都恰到好處。在故事的一開始,達爾內曾出現在英國的法庭上被控告通國罪,狄更斯就埋下了一個和他長得很像的人來做伏筆。這個人曾經答應過老人的女兒,為了拯救她所愛的人不惜犧牲自己。於是,在經過一番運作後,這名叫卡頓青年為了愛,勇敢代替達爾內赴死了。你不得不佩服狄更斯,他寫的每一處伏筆都在為最後的結局做鋪墊。老人得知女婿身份時的反常,法庭上出現的相似的兩個人,監獄裡早就認識的內線等等,不亞於一部推理小說。

在老人捨己為人的情操下,這個故事真正的主旨,應該是藉著這兩個城市的對比,藉著法國大革命下巴黎的現狀來警示教育還未發生革命的英國,過分壓迫勞動人民,就會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革命。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7

一本書就像一部電影,翻過那一頁頁泛黃的紙片,留下的是書中的記憶。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件件扣人心絃的事件,一行行跳動的文字將整個畫面編織成一部充滿血與淚的歷史。狄更斯就是用手中的那支筆向我們講述了那個暴風雨來臨前的社會。

文字是心境的外在反映,狄更斯的經歷讓他的文字不再幹涸。他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家庭,曾經做過鞋徒,當過文書,最終走上了寫作之途。他生活在那個充滿黑暗的年代,只能用筆來寫出滿腔的熱情與憤怒。他的小說特別是前期作品,一般都比較鬆散冗長,而《雙城記》在結構上是最嚴密的一部,沒有多少與主題無關的繁枝雜葉,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圍繞著馬奈特醫生一家和以德發日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展開的,前者表現了愛與行善,後者著重反映恨與復仇。通過愛恨交鋒,善惡搏鬥,最終如作者所說:“愛總能戰勝恨。”惡往往都是曇花一現,都要和作惡者一同滅亡,而善則永世長存。

誠實善良的馬奈特醫生因為醫治一名被埃弗雷德兄弟虐待的女子而扯出一段黑幕遭到祕密監禁達十多年。熱心敦厚的銀行職員洛瑞為老客戶救出女兒——露西,並試圖營救馬奈特醫生,因種種巧合溫柔多情的露西遇見了正直高尚的達內,二人墜入愛河。他們聯合救出父親,仁愛無私的律師卡頓愛上了露西,卻因為愛替情敵走上了斷頭臺,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雖死猶生,卡頓猶生,仁愛猶生。最終愛的家族取得了勝利。

在那悲慘的社會中,人民為了自由而戰,狄更斯不是一個手執長矛的勇士,但他是一個用文字來書寫社會的愛國者。透過那蒙上黑霧的歷史,用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來告訴世人,在這個即將迎來光明的世界中,正義和愛永遠是人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身處亂世的人們心靈中充滿了孤獨、恐懼與血腥,他們為了恨而變得扭曲,如同回到了人類的原始時代——那個野蠻殘忍的年代,狄更斯用文字中帶給了人們希望看到了文明,在另一個充滿血淚的國度中看到了故國的未來,也不管努力追求的前方有多麼坎坷,也不管在通往民主與自由的道路上會留下多少人的血淚,埋下多少人的白骨,文明的人們總會義無反顧迎接自由的曙光。

《雙城記》的讀後感800字8

《雙城記》是一曲時代節奏的起始音符,是一幅恢弘的歷史畫卷,最初的那一筆重重的色彩。它有其不同於一般歷史小說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在法國大革命廣闊的真實背景下,作者以虛構人物梅尼特醫生的經歷為主線索,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互相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情節錯綜,頭緒紛繁。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一個血的印記。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充滿不確定;在這種無秩序的狀態下,人性的一切表露無疑。書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仁愛的化身,如馬奈特醫生、路茜、代爾那和卡爾登;另一類是復仇的化身,如得伐石夫婦、甲克,以及法國革命中“瘋狂”的群眾。兩廂對立,壁壘分明,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展示其鮮明的性格特徵。有人說愛情是自私的,愛別人甚於自己的人都是傻子。作者狄更斯只想傳達出———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因為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

但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我感受到的卻是一種超脫世俗的最純潔、最崇高的愛。這種愛純得像冰、熱得像火,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最悲壯的行為,是一種理想化的美。它可以默默的悄無聲息,也可以爆發出無限的力量和勇氣。為了情人的幸福犧牲自己的生命,哪怕這種犧牲是因為拯救自己的情敵。這樣的故事不可思議,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但它傳遞給我們的卻是作者對於人性、對於愛情的思考。愛一個人,就是要給他(她)幸福,哪怕這種愛會傷害自己,哪怕這種愛會讓自己消失……

當今的愛情似乎被強加了更多的東西。金錢、權力、地位、利益……這些本不該成為愛情的影響因素的東西卻佔據了越來越重的份量。人們不是為了愛而愛,而是為了生存而愛。很多情況下,虛偽代替了真誠,物質凌駕於精神。也許我們是一群理性的動物,也許我們所做的是最好的選擇。但我們是否應該感到慚愧,是否應該正視自己的每一段感情呢?難道人活著只是為了吃好喝好睡好麼?媒體上報道出的一個個為情仇殺的事件,應該為當今的人們敲響警鐘了,大家應該仔細想想,他們,究竟是為愛而殺還是為恨而殺呢?如果我們不能博大的活著,世界就會了無生趣,失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