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2000字

才智咖 人氣:8.61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2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範文2000字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2000字 篇1

1995年,離現在已經相當遙遠了。要不是看了《黃河邊的中國》這一本書,我也不會想好好去回憶一下1995年的人事變遷。

1995年,上海某大學的教授曹錦清做出到河南的農村進行調查的決定,並在河南的許多鄉村、城鎮、縣市進行了調研。調研後整理出版了這麼一本書。我大概花了近一個月的課餘時間將這本厚厚的書看完,又沉澱了一個月,才打算寫這麼一篇讀後感。向來不喜歡寫讀書感,雖然讀完一本書後經常都會有些自己的感想。距離讀完這麼一本靠資料和事實充實起來的書有一個月之久,所有具體的人物、時間、地點、資料、事件等等都已經很模糊,但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細節都已經模糊的情況下更能讓我從整體上把握這一本書的內涵。

要問我說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內容,一句話,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調研的記錄。自己在支農的時候做過調研,也負責了支農活動的全程記錄工作,因而在閱讀過程中總會將書中敘述的調研過程和自己當時的經歷結合起來,相互比較。當然,相對於一個學者的工作來說,我們做的很簡單,很粗糙,得到的資訊也很少。但是,也有相同之處。

作者調研是通過層層的關係網進入農村進行幾天的蹲點調查,和村民聊天,然後蒐集、記錄他覺得有用的資訊。除此之外,他還利用一些人際關係及講座、報告和鄉縣村各級官員談話、瞭解情況。在調研過程中,他發覺,1995年時候的中原鄉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說封建社會的鄉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雖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這主要反應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時候的中原百姓還得繳納很沉重的各種稅,和村幹部的關係還很緊張,思想意識一樣閉塞落後,最討厭的還是官吏的腐朽現象。於是有時候,作者有不知身處何時何地的茫然之感。

調研過程中,作者發現,一個個村莊就像某些官員的一個個封閉的領域,外人很難進入,更不用說獲得一些事實。於是作者時不時會覺得在自己的祖國進行學術研究的實踐活動很困難。這是不應該出現的現象,但又很無可奈何。於是像作者要做這樣的調研,得通過層層的關係才能進入調研現場;而調研過程還得小心翼翼,生怕觸犯某些人的利益。

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調研的目的,但是,在書中他屢次論述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並批判了只埋頭於書齋的研究、不去進行實際調研的一些學者的治學之法。而作者也意識到要進行這一型別的調研,在國內當時沒有系統的理論可以指導,而直接套用外國的理論則有些牽強。

理論的總結需要實踐的支援,於是他得進行實踐;但實踐得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但是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系統理論……他只好在這種矛盾下進行實踐,或許他心裡暗暗覺得如果能夠在實踐之後總結出一套有用的理論將會是這一實踐之後的最大收穫吧。我覺得,其實在進行調研的時候,作者本著的是和我們在支農時候相似的一種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但覺得做了比不做好。

中原大地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當地人民現在的生活狀況也就對很多人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這樣的人就會想去看看我們的母親河現在怎樣;在母親河哺育著的地區的人們過去怎樣生活,現在又是怎樣生活……他是寫出了一本書,但是,書中只是記載了他的調研情況和他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誰會去讀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會不會對決策者的'行為產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於一種知識分子的自覺,他去調研,去記錄,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們的支農活動。一直不甚清楚我們的意義,但是就是去體驗,去實踐,去發現,去關注。

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來看,作者選擇的時間,1995年,可以說是很特殊的時間。1995年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各方面進行更深入、更廣泛變化的轉折點。看的時候,我回憶起的是95年的春節,我們舉家從廣西搬回福建的老家;95年,我們還住在土坯瓦頂的房子裡,一大家子在一起住;95年我們週末要到山上撿柴;95年,家門口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被雨水衝得坑坑窪窪、坎坷不平、泥濘不堪;95年,村裡幾乎沒有什麼工廠,沒有路燈;95年,村裡的國小和民房一樣破舊,下雨天還會落雨;95年,鎮上只有一箇中學,17個村子的孩子到同一個地方上中學;95年,我們的同學基本上都不是獨生子女……95年位於東南沿海的家鄉,和中原大地上的很多村鎮一樣。

但是,95、96、97年後,中國社會變化的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就我的家鄉而言,水泥路的鋪設、路燈的添置、小洋房的雨後春筍搬拔地而起、國小中學的重建、各種私人辦的工廠的興起、燒柴改為燒煤……幾年間,整個鎮的面貌幾乎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於是在讀《黃河邊的中國》的過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作者去過的地方,現在怎樣了?變化是不是和我的家鄉一樣巨大?可以說,95年時候記載的情形對我們來說,已經幾乎是上一輩的事情的感覺了,那樣的生活,只存在於我們模糊的童年的記憶中及書頁裡。才十幾年的時間,中國社會的變遷讓人瞠目結舌。但不知道那些95年彷彿還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中原大地上的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多少的變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書中還記載了幾個比較特別的村子的“發跡史”,包括南街村等“四朵金花”。這些村子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們靠著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領導人將整個村的人心團結起來,一起選擇一種特殊的發展方式,在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下發展經濟,獲得驕人的成績,全村共享,令人豔羨。雖然它們的發展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共同的是,村子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領導人物的能力及出名後所帶來的正面效應。

這樣的村子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經濟確實起來了,人們的生活確實比周圍的村子的好許多,但是,它們的模式不可複製,因為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出色的領導人。而它們對它們領導人的高度依賴則會讓人擔心,一旦它們的領導人下臺後,村子還能在原來的軌道上正常、健康、持續地發展嗎?

作為支農隊員,讀這樣的書初衷是為了提高自己對農村現狀的瞭解,希望從中能找到可以借鑑的地方。但是,書中的資料可以說已經很陳舊了,離我們想了解的農村現狀比較遙遠;所能借鑑的,是作者作為知識分子的自覺、靈活的調研方法、調研時的認真細心,有所側重及對調研結果的思考、總結。

要想提高自己,光讀這麼一本書絕對不夠,還得再讀些相似題材的書,通過對比來提高自己。

《黃河邊的中國》讀後感2000字 篇2

前段時間,自己在老師的推薦下,找來《黃河邊的中國》,用了大約三個周的時間,讀完了全書。讀完之後,不禁感慨萬千。一開始,自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翻開前頁,發現了這樣一段字:“此書甚好,後傳諸君,萬勿以其字數多而拒之。”看到這段評價的時候,我就隱隱地感到選擇這本書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去讀的時候也就為其中的觀點、內容、分析與思考,而深深歎服了。這本書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孫少平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從上學時候吃黑麵饅頭到他長大成人後成了一名攬工漢,依然很艱苦。可是哥哥的工廠又倒閉了,全家好幾口人的生活壓力全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開始他承受不了,可後來他堅持住了,還總結出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讀到這裡我不禁為他留下了眼淚。

她知道,只有不讓敵人得逞,我們才能贏。敵人發怒了,殘忍地用火將她活活燒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她的身影一下子變得那麼高大。本句用第一人稱來寫,以“我”向“你”(祖國)的傾訴,表達了“我”和祖國一同走過艱難困苦、一同經歷風雨滄桑。同時用“老水車”這個形象,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雖然“疲憊”,卻仍保持著頑強的生存力來象徵著祖國飽經風雨而依然具有頑強活力的特點。首先要自強自立,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孫少平這樣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稱之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偉大的平凡。《黃河邊的中國》是在1996年,由上海學者曹錦清經兩入中原,藉助其“親友關係網路”,深入河南農村進行田野調查,歷時120余天,後以日記體形式寫成的。這本書主要是站在觀察轉型過程中的中國社會的立場,包括“從下往上看” ,“從內向外看”兩個視角。何謂“內、外”“上、下”?所謂“外”,就是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範疇;所謂“內”,即中國自身的歷史與現實,尤其指依然活躍在人們頭腦中的習慣觀念與行為方式中的強大傳統;所謂“上”,是指中央,指傳遞、貫徹中央各項現代化政策的整個行政系統。所謂“下”,意指與公共領域相對應的社會領域,尤其是指廣大的農民、農業與農村社會。所以,“從內向外看”與“從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會生活本身看在“官語”和“譯語”指導下的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變化過程。讓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樂--這章主要給我講了,讓家庭幸福快樂應該注意的

細節和相關的交際技巧,在以後和自己的愛人相處過程中,要有禮貌,這是根本,然後從小事去關心他,瞭解她的工作,分享她的嗜好,做她的後盾等等,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脾氣要好,不要激動,成熟的心理在其中是起到比較關鍵的作用。這是在下一章所講到的。-

《黃河邊的中國》主要涉及指導下的中國社會,尤其是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變化過程。一方面關注面非常廣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後的一些河南農村現狀與問題。雖然1995年,離現在已經相當遙遠了。可是書裡面的一些發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反思,卻對今天很有借鑑意義,發人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