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

才智咖 人氣:2.06W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1

近日來,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就像細細地品著一杯濃濃的香茶。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

《教海漫記》是於永正老師幾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於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坦露。其中蘊含著理論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我開卷一讀,竟不忍釋手。書中每篇文章不長,都有一箇中心,幾十篇文章又貫穿一個大的中心。內容平實,文筆流暢,像是跟讀者娓娓談心,又像是講故事。許多生動的事例,不少幽默的話語,能讓你忍不住笑出聲來。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風趣的行文中,有一種歷盡人生滄桑的凝重感。

貫穿本書68篇文章中的即於老師對教育事業的,使於老師在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以教為榮,以教為樂。

於老師認為,在教學中,教案應爛熟於心,應將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要“目中有人”。於老師眼裡的學生,不僅有共性,而且有鮮明的個性。就某一個學生而言,在教學活動中的每個階段的心理特點都不盡相同,時而高興,時而焦慮,時而困惑,時而頓悟。教師的任務是伺機誘導,巧於點撥,學生思維堵塞時疏導之,心理困惑時開導之,精神倦怠時激勵之。上課時,於老師或注目,或頷首,或微笑,或撫摸學生的頭,或給學生講悄悄話……總之,言語的,非言語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準確地傳達某種資訊,給學生注入興奮。

於老師說:“教學中,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體構思與設計,而是對細節的處理,是一句機敏的話,一個得體的動作。”學會“用眼睛說話,可以少費口舌,使課堂乾淨。”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既有活潑的心靈飛躍,又有凝神寄照的內心體驗。他認為,什麼藝術都在一個“心”字上。教學作為一種藝術,對學生情感的催發,心絃的撥動,教學節奏的調控以及對學生及時反饋的變通處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

於老師說,教師也是一本教科書。我認為,他更值得我們所有的老師去讀。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2

翻開《教海漫記》的目錄,可以看到本書分為四個篇章,首先是教育篇、其次教學篇,接下來是修養篇、最後是其他篇。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教育教學篇,開始研讀。不知不覺中我彷彿進入了於老師的課堂:學生思維活躍,形象豐富,言語生動,琅琅書聲不絕於耳,時而還發出陣陣笑聲。此時此景,使人驚歎,發人深思:為什麼於老師的語文課達到這樣高的境界呢?我想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兩點,一是教育觀念,二是教育藝術。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呼喚語文字位的復歸,主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掘學生的心裡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使學生在掌握語文能力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當前國小語文教學改革面臨的課題。於永正老師三十多年的國小語文教學實踐印證了他的學生主體觀、學生髮展觀和學生創造觀。

過去我們常說教學要“吃透兩頭”。吃透教材雖然不容易,但只要悉心鑽研,教材是可以駕馭的。惟有“吃透學生”,一直是教學中的大難題。於老師認為,在教學中,教案應爛熟於心,應將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身上,要“目中有人”。於老師眼裡的學生,不僅有共性,而且有鮮明的個性。就某一個學生而言,在教學活動中的每個階段的心理特點都不盡相同,時而高興,時而焦慮,時而困惑,時而頓悟。教師的任務是伺機誘導,巧於點撥,學生就思維堵塞時疏導之,心理困惑時開導之,精神倦怠時激勵之。上課時,於老師或注目,或頷首,或微笑,或撫摸學生的頭,或給學生講悄悄話……總之,言語的,非言語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準確地傳達某種資訊,給學生注入興奮。

於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追求一種藝術化的境界。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要遵循規律,藝術要講求審美,讓學生在形象感染、情感薰陶、精神愉悅中學習語言,發展語言,促使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活起來,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課堂氣氛活起來。於老師說:“教學中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體構思與設計,而是對細節的處理,是一句機敏的話,一個得體的動作。”學會“用眼睛說話,可以少費口舌,使課堂乾淨。”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既有活潑的心靈飛躍,又有凝神寂照的內心體驗。他認為,什麼藝術都在一個“心”字上。教學作為一種藝術,對學生情感的催發,心絃的波動,教學節奏的調控以及對學生及時反饋的變通處理等等,全都“存乎一心”。

從於老師幾十年的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看,於老師的教育觀是滲透著、浸潤著深深的愛的現代教育觀。於老師瞭解兒童,理解兒童,信任兒童。他常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他和孩子們同唱、同跳、同樂、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靈的溝通,有動作的默契。他能敏銳地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懂得用最美的語言去激勵學生。於老師懂得寬容。教師的寬容,不僅是一種教育方法,更始教學生懂得怎樣做人。於老師說:“發脾氣很容易,忍耐卻很難,雖然只需要幾秒種。”他還說:“花朵是色彩斑斕的,學生是五彩繽紛的。”可見,學生不可能齊步走,教育不應搞“一刀切”。我們要倡導“偏愛差生”,這也是一種高尚的寬容。

讀完《教海漫記》,才明白於老師的良苦用心。這是他數十年教育實踐的經驗集粹,是他教學生涯的紀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其中蘊涵著的理論活力和人格魅力,值得我繼續認真研讀。因為,這些正是我教育教學的追求所在。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3

《教海漫記》按“教育篇、教學篇、修養篇、其他篇”的順序編寫,共計68篇文章,從他參加工作一直寫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麼樸實,沒有理論的說教,有的只是用心對教育教學成敗的總結,很多地方,於老師還勇敢地把自己的短處披露出來了,讓我覺得他就生活在我們中間,沒有特級教師“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學習”的感覺。

讀《教海漫談》感受之一:

是老師配合學生,不是學生配合老師。課堂上不是學生配合教師,而是老師配合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如果在籃球課上,學生能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那還要教師幹什麼?要老師配合學生,就像練教教初學打籃球的人打籃球一樣,遞球不能用力太猛,他一旦接到了球,就必須掩護他,讓他投籃;他投籃的那一剎那,教練就要設想到他可能投不中,趕快跑到籃下準備搶籃板球,好再傳給他.只有這樣才能讓初學者練好,倘若要初學者配合教練,那他無論如何也是跟不上教練的節奏的,久而久之,初學者也會喪失學習打籃球的興趣

感受之二:“開窗戶”的啟示

如果你帶領一幫人對一個人說:“喂,趕快扒掉你的房子!”那人勢必不肯,當他乞求你不要扒掉時,你說:“好吧,不扒也可以,但必須在牆上開一扇窗戶。”他準會滿口答應。其實這種心理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開窗戶”其實就是“退一步”的意思。而如果把這種心理特點用到教學活動中來,它的意義是非常積極的,也是極為有效的。

感受之三:蹲下來看學生

我們應該蹲下來看孩子,不要總以大人的眼光、大人的要求去要求我們的學生,不要無情地去要求小孩子做大人應該做的事。孩子就是孩子。如於永正老師所理解的那樣:蹲下來看孩子就是要求我們在要求學生做什麼的時候,在處理我們的學生所發生的錯誤的時候,在理解學生們的所做所言所想所感之時,在和我們的學生進行促膝談心、交流溝通之時,想一想孩提時代的自己,想過些什麼,做過些什麼,讓孩提時代的自己與自己現在的學生在一起。那麼你就會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會採取學生能夠接受的效果較好的處理方式和方法來真誠地對待學生,因為他們就是昨天的自己,我當時犯同樣的錯誤的時候,我當時有這樣的言行的時候,我希望老師怎樣進行處理的,那麼,我今天就會怎樣處理我的學生,因為我相信:他們會和年少的我有一樣的想法的。

感受之四:老師,請翹起你的大拇指

表揚和鼓勵是偉大的教育法寶。豎豎大拇指應該是對這句話的最好的詮釋。僅管他們離老師心目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豎起了大拇指意味著他的進步老師已經心中有數,並及時給予了恰當的評價,讓他看到了希望,讓他明白他在老師心中是有一定位置的,讓他了解他的每一點進步老師都會記在心中的,讓他樹立起自信心,讓他時刻注入不斷進步的動力,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再懷疑他能不能進步了,因為他的進步只是時間問題。我想以上兩個事例都形象地說明了:老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與“豎起大拇指”類似的鼓勵,讓學生時刻切身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呵護,讓我們的學生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而樹立一種健康的、積極的、良好的、平和的心態,以迎接未來更加激勵的挑戰。

感受之五:忍耐與寬容

我認為:忍耐與寬容是老師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前提條件。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師這門職業要求於一個人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條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鐘,想一下:你是教師。這樣會幫助你壓制一下當時就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跟你的學生談話。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養人,如果我們還以一種“叫、喊、打、罵”的高壓政策去對待我們的學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真正意義已經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個沒有愛心的人,一個對教育事業缺乏信仰的人,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對學生有忍耐與寬容的,許許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當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與寬容應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討的話題,永遠值得我們結合自己的實踐去仔細思量,只要你對這個話題還感興趣就行。

讀《教海漫記》,讓我看到了一個特級教師許許多多平凡的地方。教師的工作本身就是平凡的,可怎麼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呢?這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境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成長的快些”,我真希望能抽出時間多讀些類似《教海漫記》的優秀教育書籍,指導實踐。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4

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著作——《教海漫記》。讀著讀著,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這些當老師的反覆閱讀咀嚼,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穫,讀一遍有一遍的成長。這本書滲透於老師的智慧、於老師的力量、於老師對學生的愛……

這本書“內容平實,文筆流暢,像是在跟讀者娓娓談心,又像是講故事”。”許多生動的例項,不少幽默的話語,能讓你忍不住笑出聲來”。而在“掩卷沉思”之餘,卻又“有一種歷盡人生滄桑的凝重感”。

人們常說,“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而於老師,就是一個真正的“愛的教育”的踐行者。本書可以用一個“愛”字來串聯,即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正是這種愛,使於老師在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以教為榮,以教為樂,安貧樂道,無怨無悔。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正是因為這種愛,於老師瞭解兒童,理解兒童,信任兒童。讀書有進步了於老師會摸摸孩子的後腦勺,課堂上於老師惟妙惟肖的表演常常贏得孩子們會心的微笑。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樂、同悲。他能敏銳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懂得用最美的語言去激勵孩子。

於老師告訴我們,在上課前,他會用眼光掃視一遍全班學生,對個別思想不集中,或者隨便講話的人,他會立即做出反應,但不會直接批評,往往是以表揚同桌來達到警告他的目的。於老師說這是“敲山震虎”。作為老師,就應該像於老師一樣,做到目中有人,要公正,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包容他們。讀到這裡,回顧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生涯,剛剛踏上講臺的時候,也是激情澎湃,愛心滿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為學生的作業、考試而焦頭爛額、著急上火的時候,這種愛已蕩然無存,學生完全淪為應試教育的工具了。

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著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不諳世事的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內心如何呢?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著面對學生,包括微笑著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教學中的“良性迴圈”。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裡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行,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我們也要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們的未來。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5

本學期閱讀於老師的《教海漫記》,《教海漫記》按“教育篇、教學篇、修養篇、其他篇”的順序編寫。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信仰,沒有人有僅力將自己認為最正確的觀念強加給別人,每一個人都應當容忍或者寬容地對待和自己不相同的觀點或者行為。

作為一名教師“寬容”這個詞勢必變得重要。教學工作中並不存在著像早期歐洲那樣的階級鬥爭,而更多的是我們應該把寬容看做是無限的愛。

一個寬容的老師必須要有一顆慈母之心。母愛能產生一個奇蹟,師愛能產生一片奇蹟。擁有了愛心就會有責任心、進取心、創造性。只有愛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因為教育中充滿了愛,才沒有“差生”;因為心中有了愛,才有了還是自己班級裡的學生好;因為傾注了愛,師生才如朋友。老師的關愛,使孩子們覺得世界是那麼的美麗;老師的慈愛,使孩子們感到寒冬如此的溫暖;老師的嚴愛,使學生能夠遨遊知識的海洋。

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緻。愛的陽光,會使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愛的教育更讓一群群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

一個寬容的老師要會欣賞學生。一個人活著,最本質的意義不是被人承認自己的價值嗎?孩子所以是孩子,更因為他們的心是透明的。每個孩子都有好表現被承認被表揚的慾望。孩子的才能就象一個巨大的沉睡著的礦藏,我們做老師的,要用欣賞的眼光,善於發現並且放大孩子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及早甦醒過來。要為孩子們的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和長處而欣喜,孩子會在不斷的鼓勵聲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長。孩子的天性好動調皮,犯的錯誤必然帶有反覆性,但我們要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犯人,也必定會有他的閃光點,何況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呢。有的老師遇見學生犯錯,總是火氣沖天,大發雷霆,訓斥甚至體罰,“恨鐵不成鋼”,試想,一個心胸不開闊情商又不高的老師怎能教出富有愛心知識豐富能力較強的學生呢?千萬不要用死的規矩來硬套鮮活的學生。”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面對可塑性還很強的孩子,我們為什麼不能多一份寬容呢?讓我們多一份耐心,在下一個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寬容孩子,可以避免好多悲劇;鼓勵孩子,信心百倍;欣賞孩子,事半功倍;表揚孩子,積極進取。欣賞學生,使學生獲得一種被關注、關愛的情感滿足。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鼓舞的心理體驗,通過老師的賞識教育,也能學會去欣賞別人,這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也許世界上最美麗、最動人的花朵,就是綻放在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讓我們學會欣賞學生,換來孩子們越來越多的燦爛笑容。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6

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甚有感觸。這本書沒有高深的理論,全部是於老師用一個個小故事,講述了他對教育,對人生的感悟,處處折射出理性的光輝和人格的魅力。這部教學手記,集中體現了他幾十年教學生涯的點滴思考和智慧。書中內容十分平實,像是一位朋友與你娓娓談心,其中生動的例項,幽默的語言,總能讓人會心一笑。掩卷沉思,覺得幽默風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種歷盡人生的滄桑的凝重感,還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潤與字裡行間。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微笑教學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這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也是微笑著來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吧我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洋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老師要學習的。

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

“課堂上我努力保持著歡愉的心境,用微笑和詼諧去化解班級裡偶爾出現的令人不快的事。須知,驚蟄的是春雷,化雨的才是春風。”他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課堂上,面對反覆讀錯的孩子,面對擺弄“橡皮汽車”的孩子,面對玩弄蟋蟀的孩子,面對開小差至畫畫的孩子……他始終抱有一顆寬容之心,微笑以待,詼諧處置。這份微笑,這份詼諧,折射出了怎樣的理性,怎樣的人格魅力啊?不禁想起了另一個特級教師薛法根說過的一句話:“人,有人品;課,有課品。一個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奠定了他的語文課堂的品位,課品如人品。”

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咯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我們年輕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們的未來。

當然,在讀完《教海漫記》這本書時還有許多文章讓我受益良多,也開闊了眼界,不禁被特級教師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也為於老師的教育思想叫好。可以想象在他手下學習的學生該有多幸福啊!我也慶幸自己今天看了《教海漫記》這本書,它將對我以後的教育人生有更多的幫助。在此還要感謝姚校長,這真是一本好書。作文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7

大家都說教師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但許多人並不能意識到教師肩上的責任和教師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讀了《教海漫記》我感觸頗深,才知道名師的背後都有著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價,這也正印證了另一位優秀教師的話:名師是幹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

於老師是一個很崇拜思考的人,他思考如何走進孩子的生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他的思考從未間斷過,因此他一直在進步著,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於老師終於在思考中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他人,從一個“無知”的新老師,成為教育部在“跨世紀名師工程”中,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這就是思考所取得的成績。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學。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著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但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著面對學生,包括微笑著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良性迴圈”。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裡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年輕一代的我們也要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

於老師的《教海漫記》真的是飽含著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這本書的出現,無異於雪中送炭。我曾經困惑的問題,於老師的書中都有提及;我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於老師的書中也有許多案例。總之,於老師的書就是一本經驗之學,一本成功之作。而於老師正是我們教師隊伍中一顆璀璨的明星,相信在於老師的指引下,我們都能克服任何困難,迅速地成長!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8

很早就聽說於永正老師的大名,本學期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就像細細地品味著一杯濃濃的香茶,《教海漫記》是於永正老師幾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於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其中蘊涵著理論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

於老師的字裡行間,無不體現著他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的熱愛,我很欣賞於老師的不少做法,這些做法讓我體會到,原來教育的魅力,也就在這些小的細節上。

“老師,請翹起你的大拇指。”

本書中寫道,於老師在上中學的時候,他的語文老師在他的一篇作文後面批了這樣兩句話“有老舍風格,此文可以試投《中國青年報》”,就為了這兩句話,他把作文在懷裡揣了兩三天,雖然於老師把作文投寄過去,直到現在也沒有發表,但那句話卻啟發了他對作文的興趣,激勵了他一輩子,這位老師從不吝嗇他的表揚,象春天不吝嗇他的風,不吝嗇他的雨。他用表揚揚起了學生理想的風帆,並把它鼓的`飽飽的,不容你鬆弛。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於老師在作文課上從不吝惜自己的鼓勵,當學生讀自己的作文時,教師邊聽邊評,既評價了學生的文章,又通過評價指導了學生如何能把文章寫好,如當一個學生讀到,我對他笑了笑,她也衝我笑了笑,好象在說:“應該的”時,於老師插話說:“這就叫具體,細膩。”這句話既是對學生的肯定,又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告訴學生什麼叫具體、細膩。如何做到這一點,當孩子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寫出文章時,於老師給他得了130分的高分,試想這個孩子是怎樣的欣喜,其他學生會怎樣挖空心思去做到這份“與眾不同”呢?於老師的做法不比我們天天苦口婆心的講“要把內容寫具體,寫新穎”高明得多嗎?而且加之老師鼓勵的評價,哪個孩子能不歡欣雀躍,哪個孩子能不對作文充滿興趣呢?

“沒有優點,製造優點”,這才能更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有了內容可寫,知道如何去寫,再加上老師的鼓勵,當然會想寫,要寫,愛寫了,所以,我們作為語文老師也應該在寫作教學上,為孩子製造優點,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為學生的點滴進步翹起你的大拇指。

讓“我”的學生有個金色的童年。

在《教海漫記》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貫穿本書68篇文章中的一個愛字,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兒童的愛,於老師常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他和孩子同樂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靈的溝通,他能敏銳的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懂得用最美的語言去激勵學生。當老師難,當國小老師更難,難就難在一個“小”上,因為孩子們小,很稚嫩,需要細心呵護,因為“小”容易受薰陶感染,因此要儘可能地給予正面積極的影響。於老師50多歲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課堂上,有時“裝貓扮狗”,逗孩子在樂中學,在課外引孩子玩,讓孩子在社會交往中感受人生,在感受別人愛的過程中,學會愛別人。

“讓我的學生有個金色的童年”回憶起來一輩子難忘。這是我讀了於永正《教海漫記》後,始終在腦海中迴旋的一句話,使我不斷地思考,怎樣讓我的學生也擁有金色的童年。

同這位特級教師相比,我自身的文化底蘊及教學機智還相差甚遠,但我會努力的,因為我還年輕!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9

最近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感觸頗深,才知道名師的背後都有著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價,這也正印證了另一位優秀教師的話:名師是幹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

於老師是一個很崇拜思考的人,他思考如何走進孩子的生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他的思考從未間斷過,因此他一直在進步著,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於老師終於在思考中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他人,從一個“無知”的新老師,成為教育部在“跨世紀名師工程”中,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這就是思考所取得的成績。

不愧為名師,他的思想真的很有見地的。在教育篇中,於老師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要“蹲下來看學生”,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用心靈和孩子們溝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世界,要知道在孩子們眼中,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的確,孩子們的內心充滿著幻想,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給理想插上翱翔的翅膀,千萬不要讓孩子天真爛漫的聯想和想像在我們的搖籃中夭折。當然這一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就有相當的難度了,需要教師用很長時間、很多精力去體會,尋找教育的最佳方法。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學。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著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不諳世事的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內心如何呢?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著面對學生,包括微笑著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教學中的“良性迴圈”。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裡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行,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年輕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

教海漫記讀後感600字10

近日來,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只是想隨便翻翻而已,哪知開卷一讀,竟不忍釋手。這本書是於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於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書中的每篇文章篇幅雖然不長,但都有一箇中心,幾十篇文章又貫穿著一個大中心。內容平實,文筆流暢,像是一位老教師跟你娓娓談心,又像是講故事;許多生動的例項,不少幽默的話語,讓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學。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著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但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著面對學生,包括微笑著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良性迴圈”。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裡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文中,於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情,對生活的愛,對周圍人的情。都深深的打動著我。在這本書裡,你找不到一句實實在在地說理的話語卻又發現其實每篇文章裡都包含著育人的大道理。它沒有直接的說出應該怎樣去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怎樣去教學生,怎樣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而是通過一則一則的事例去引導我們怎樣做。

從此書中我領悟到:作為一名國小教育工作者最重要還是要試著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只有去了解孩子你才能和孩子們有感情的交流;只有去理解孩子你才能和孩子們有心靈的溝通;只有去信任孩子們你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學著去愛別人。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年輕一代的我們也要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用愛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用愛感化孩子。

於老師的《教海漫記》真的是飽含著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這本書的出現,無異於雪中送炭。我曾經困惑的問題,於老師的書中都有提及;我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於老師的書中也有許多案例。總之,於老師的書就是一本經驗之學,一本成功之作。而於老師正是我們教師隊伍中一顆璀璨的明星,相信在於老師的指引下,我們都能克服任何困難,迅速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