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範文500字(精選11篇)

才智咖 人氣:1.94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範文500字(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範文500字(精選11篇)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1

沒人能否認死的必然性,就像沒人能否認地球是圓的一樣。

AlS一種殘酷的絕症,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痺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靈魂將眼睜睜地看著軀體一點點死去。當然時間還在繼續,地球還在轉,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痛苦而有所改變,陷入黑暗的只有你一個。莫里教授不甘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他決定勇敢地去面對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四個星期他與米奇一起探討人生。他們並沒有說多少很深奧的東西,只是生活,很真實,很有意義。莫里老人在臨死前還是幽默風趣,他不會自憐自哀,頂多早上醒來時想起自己的病流下幾滴眼淚,起來後就恢復了活力。

書中並沒有特別著重地寫莫里是怎麼可憐,更讓人覺得被人照顧很好,如同回到了出生時。像孩子那般被關愛。莫里老人與米奇的課上充滿了人間溫情,米奇和莫里曾談輪到輪迴轉世,莫里說自己想要做一頭羚羊,那麼優美,那麼迅捷。這個想法和他的身體比起來是那麼格格不入,但這也是有他喜歡跳舞的因素吧。不過誰又能說真的有輪迴呢?

“死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儘管掉轉頭不去看他,卻還是知道它的存在。”但莫里卻能正視他,他們談論遺憾談論死亡。人都會死,活著的人懼怕死亡,然而死亡來臨時又不會感到痛苦了。在某個夜晚莫名地斷了氣,會有什麼痛?留下的只有親人的思念。突然覺得莫里教授的活著的葬禮是無比的明智。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2

雖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發出無限的光亮。幫助別人,給予別人愛,給人溫暖。在給予愛的同時還要接受別人善意的愛。如果不接受別人的愛人家會覺得你不解風情,以後也會不需要你的幫助了。

死亡是小事,但是注重在死亡後留下什麼。或者是一部有哲理的書,或者是幾句名言,抑或是一點歡笑,又或者是一點模糊的記憶,你就不算白活了。到人世間走一遭,留下點什麼東西也就行了。

莫里老人說來世想做羚羊,但是他不會不知道羚羊十分危險的吧。每天都被獵豹追捕,總是生存在不安的環境中。而他卻說是“優雅”、“迅捷”,體現出了莫里老人的人生觀,不為生存太久,只為給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

對此我也贊同,像秦檜,陳世美等人只顧自己一時享樂,貪圖富貴,貪功而害君子,實在是飽受別人唾棄的小人。

莫里老人自己也不希望死,莫里老人對他的死很冷靜,不像某些人要放棄生命,也不像某些人寧可花費重金也要延長10分鐘壽命。莫里老人只想在生命餘年活得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

如果我們也能這樣看生命,就不會因為丟錢而煩惱,不會因為失敗而困擾。在莫里的眼裡,成敗得失如過眼煙雲,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正視生命,才能更好得活。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3

平常總不怎麼談論到關於死亡啊人生啊什麼的,認為這些似乎離年少輕狂的我們太過於遙遠。這次,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了人生的這本書《相約星期二》。有著很特別的名字,一次很特別的人生之課。

或許現在的我們還太小,關於人生只是一個開始。莫里把我們帶入了人生的旅途,在我們還未經歷過那麼多的時候,告訴我們以後的道路應該怎樣走。他不僅僅是在為他的學生上課,同時,也在為所有的讀者上課,讓大家受益終身。

茫茫宇宙之中,我們每個人只是那麼渺小的一點,由於某種特定的原因,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也不過幾十年的人生罷了。漸漸地,我們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的,醜惡的。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腳踏實地地走下去。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走在自己的那一條道路上。也許偶爾會迷茫,也許會害怕,但是要堅持地走下去,總有一天會看到光明,那個時候,就是讀懂人生的時候。

有時候也會問自己:我活著是為了什麼?

我就是這樣存在在這個世界,每天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餘秋雨在序言裡說道“——與生活講和。”是的,我們無法去要求生活給予我們什麼,那就少一些抱怨,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生吧。漸漸地學會享受,享受所有的喜怒哀樂。

提前學習了人生的課,在享受人生之前,享受了莫里老人的一生,死前最後的一課。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4

最近在看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還一知半解又有點震撼?沒有一種統治能如思想統治這般強大從恐懼、茫然、自我懷疑到現在的慢慢釋然,只有你想明白死的問題以後,才能好好地活,我們都害怕死亡,究其原因,是害怕自己還沒有愛夠,怕自己還沒來得及去愛,來不及去道歉,來不及償還,來不及看看未來。相信沒有人會說是因為我還沒來得及去賺錢和玩手機吧。

很顯然,我們曾想破腦袋的生命價值,其實就在於和愛的人建立聯絡,共同生活。物質名利是基礎和保障,也是一個虛榮心,甚至是一個逃避責任的藉口罷了。當死亡來臨時,你會發現一切都那麼可笑。

這本書十天前看完的,一直沒寫書評,現在是時候了,我想,最好的直面死亡的辦法,是做好現在該做的事,無愧你可能會說,就這麼簡單?這算什麼答案。就這麼簡單,也很難。無愧於自己,意味著剋制自律又要取悅自己,讓自己保持快樂積極健康的生命狀態。無愧於別人,意味著對所有人坦蕩,時刻尊重溫柔相待,從不敷衍。對自己很好很好,每天都會有感恩;對愛的.人很好很好,每天都坦坦蕩蕩;哪怕有一天,有些人要離開,也不會太遺憾。人生就是一班觀光車,到了某個地方,一些人就下車了,不捨但無悔,就足夠了。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他們從此一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

最好的直面死的方法,是今日無悔,這也是最好的直面活的方法。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5

《相約星期二》內容涉及生命和生活,家庭和感情,世界和自然,婚姻和文化。《相約星期二》,是“一個來自美國的聲音”,一個充滿智慧的靈魂,是一個幽默的精神導師。

看著自己的身體漸漸衰敗,主人公莫里卻以特有的樂觀和達觀,痛苦而清醒地面對,並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作為教案,展現著一個人在衰老和步近死亡的過程中的樂觀,幽默、痛苦、掙扎以及坦然。

回顧我們的現狀,生活在上海這個大都市,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做著美好而奢華的夢。每天鍥而不捨地追求,時間悄然逝去而我們卻渾然不覺。我們有太多的藉口,為了父母,為了自己,為了家庭,為了活著……因為這些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元素,所以我們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抵擋不住時間的腳步。當歲月流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勇氣以坦然的心去面對。於是,我們不知不覺地陷入了了迷茫,開始浪費生命……

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但到了那是,我們已經到了莫里那個時候了,我們便懺悔、哭泣,可是誰都不會像莫里那樣達觀、坦然……

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在回頭感嘆,那是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是完美。《相約星期二》還告訴了我很多……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6

《相約星期二》講的是一位患有重病的老人,同時也是一位執掌教壇一輩子的大學教授,在自己為數不多的歲月中,不是在感慨命運不幸,不是在惋惜自己的一生,而是思考人生,將自己的感悟以每星期二相約的形式,講給一位曾經教授過的學生,那裡沒有繁瑣的公式,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性的解剖……

老人的情況一天天變遭,但他仍然關注外界,他會為遠在他國的難民的困難而憂慮,而傷心落淚,那時他不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而是一位有憐憫之心的老者;他從不自怨自艾,他會因為由於他的開導使他人舒展眉頭而快樂,從而覺得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他愛他的家人,愛他的朋友,愛他身邊的所有人,當大家都陰沉著臉給他舉行葬禮時,他會說:到時不要燒過頭了哦。他就是這麼一位樂觀,豁達,超脫的老人。

我認為的超脫是遊離於生活之外,超然脫俗的感覺,其實呢,不然,是經歷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後看淡所謂的挫折,困難,有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怡然心境。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它已經從身邊悄然而逝。有時老是感慨:時間都去哪了?時間從指間溜走,從髮絲間飛過,增加了我們的年輪,親吻了我們的臉頰,觸碰了我們的額頭,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有時總是回憶那美好的青蔥歲月,不想讓時間在臉上留下痕跡,可是在回憶的過程中時間已飛馳而過,要做的是珍惜當下,關愛親人。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未來還未出現,唯有今天掌握在手中,是上天的恩賜……

在未來的道路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保持花開靜好的心境,追求樂觀、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學習愛和對生活的不懈追求。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7

《相約星期二》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翁是一個叫莫里的老教授,年邁之時得了絕症後,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對生命即將離去的恐懼,而是希望把自己許多年來思考的一些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將這輩子最後的一堂課教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米奇。米奇是一個體育專欄的主持人,在大學畢業十五年後的一天,在電視上偶爾得知自己在大學時期最要好的教授得了絕症後,米奇匆匆趕去看望了這位十多年沒聯絡過的老師,而老師卻決定將自己人生最後一堂課教給自己的得意門生,二人相約每個星期二上一堂課。

於是,每星期二,這位學生坐飛機飛行七百英里,趕到病床前上課,這門課教授一共講了十四個星期。在這十四個星期裡,他們聊到了人生的許多組成部份,如何面對他人,如何面對愛,如何面對恐懼,如何面對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錢與文化,衰老與死亡,最後一堂課便是莫里老人的葬禮,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及這十四堂課的筆記便構成了這本《相約星期二》。而這本書在美國一經出版便轟動一時,曾經連續四十週被列入圖書銷售排行榜。

書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莫里老教授所呼籲要擯棄的東西,正是我們社會所追求的,包括作者米奇,他畢業後努力追求的正是老教授宣佈要擯棄的。莫里老教授告訴米奇要建立自己的小文化,真的很佩服這樣一位老人,在這個人人都在追求物質,權位,虛名的社會,他能在遵循文化的一般性生活準則上建立自己的文化,而且在臨死之前還能為呼籲阻斷這種文化灌輸而努力。當然,此書裡面莫里老教授還提到很多值得讓你深思生活的意義的話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將了一輩子課,把最後一堂課留給了後人,深思人生的意義…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8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過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裡,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然後在他過世後,學生把他的筆記整理出了一本書,就是《相約星期二》。曾想過要看看這本書,不過不久就淡忘了……

寒假有時間整理我的書櫃時,因為爸爸的書和我是放在一起的,所以一眼就瞄到了爸爸以前買的書。“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映入眼簾,這句話雖然精練卻引起我的注意,記憶被回憶出,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既然當初沒有看成這本書,那就趁寒假好好讀讀吧!

在書中我面對了一個很樂觀,親切,談吐幽默的一個老人。他竟然為自己辦了一場葬禮,並且隨著每個人給他寫的詩而又哭又笑。每天他都要面對他自己的萎縮,今天到哪裡,明天到哪裡?這幾乎比死亡更痛苦,看著自己的身體不斷萎縮,自理能力越來越差。但是這位社會學老教授卻享受著死亡,並經常和米奇笑談他彷彿又回到了嬰兒期,有人幫他上廁所,有人幫他擦屁股……

在不同階段都要享受著這個階段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年輕時浪費青春時間,老了之後才開始後悔曾經。我欣賞莫里教授的欣然接受,他不羨慕健康人的身體,他只是努力地把這段時間過著充實,享受即使病痛中的美好的事。既然一天天都要過去,那麼為什麼不能利用我們能享受快樂和幸福的權利?而不是害怕並恐慌死亡,衰老的到來。

不過:“一旦你學會怎麼去死,你就學會了怎麼去活。”這句話好深奧的……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9

曾聽說,有一本叫做《相約星期二》的書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我慕名看了這本書。沒想到,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其實很簡單,作者米奇,像許許多多有事業心的人一樣,努力工作,拼命賺錢,逐漸在對金錢的慾望中迷失了自己,直到他遇見了大學裡的教師,已身患絕症的莫里,兩人相約於星期二,共同繼續從前的課程。

莫里老人用瀕臨死亡者的內心體驗,指導著人們如何面對生活。他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與生活講和;愛是人類一生都該追求的最高感情;最完美的一天並不要怎樣的奇異、奢華,而是簡單、輕鬆和快樂;他還告訴人們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真實感情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的感受,我只是覺得在看多了江湖中的恩愛情仇,催淚彈似的偶像書籍後,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我開始明白了這本書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因為現實社會有時候太浮躁了,人們都在忙碌、彷徨,為功名利祿而奔波,忽略了內心深處真正的感受,所以內心空虛卻又不知道為什麼,而莫里的生活恰巧填補了他內心的空擋,所以莫里與他的人生觀,就開始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了。而且,莫里也給我們帶來了對生命的反思,真正的智者不僅僅勇往直前,還要不時停下腳步,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反思一下從前的生活。莫里也說,很多人在忙著工作,他們有了錢、房子、車,可是他們在精神上卻一貧如洗。

書的高潮以莫里的去世而結束,人雖然已去,而話語猶存,這本書讓我知道怎樣在平凡中尋找快樂,讓我知道如何在繽紛的世界裡永遠保持一顆純潔而寧靜的心。

莫里已去,但我知道他的生命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我想,我會用自己的一生去學習、去感受。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10

《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老人,或者說一個老學者,臨終前的14堂人生課。

米奇是一個幸運兒,他在短短的14個星期裡學到了這一生都適用的東西;莫里也是一個幸運兒,他在人生的最後14個星期裡讓所有人成為了他的學生,聽到了他的思想;我們更是幸運兒,在遙遠的這兒聽到了莫里教授的諄諄教誨。(是呀!我們都因此成為幸運者!)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覺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那輪椅,那笑容,那臺錄音機,我聽見他在說:“我不像讓世界驚慌不安。我要知道發生了什麼,接受它,進入一種安寧的心境,然後離去。?”這本書裡,莫里說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好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

這是一種對人生的泰然。人生在世,難免經歷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對,無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當然,莫里教授的話值得珍藏的還有很多。比如,“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我們也需要原諒自己。”“不幸的活著也同樣令人悲哀。”“人們把我視為一座橋樑。我不像以前那麼活著,但我又沒有死……我類似於……介於兩者之間。”“知道嗎?我死了以後,你說,我聽。”“……”很多很多,這些話語,這些真誠的話語,值得我珍藏一生。

莫里的死,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悲哀。這位終身的教師,在人生的最後14個星期2裡,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也滿足了所有人的願望。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震撼了。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覺悟,莫里的話無疑在告訴我們:“這就是!”

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臨死前,沒有人像莫里那麼死的有意義,沒有人像莫里那麼死的無私。我想,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一生,都會受到莫里的影響。他的泰然,他的純真,他的思考,他的無畏。讓我們,向他肅然起敬!

《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500字11

我不喜歡莫里,儘管他那樣的人很難得,如果碰到的話我肯定也會為那樣的人所觸動、引發各樣的情緒,被他的魅力所折服。還好書籍給了“離他很遠”這種理所當然的心理距離。他看似完美,因為他正是非常邪惡,他的真誠為目的服務:永生。一個終生的教師,這看起來很感人,我在其中看到的卻是“一個總是試圖教化他人的人”,這是很危險的。人必然會受自己的經歷所限,也總有與主流追求的價值觀相悖的時刻,“沉迷物慾”與“追求情感”並不總是主流,甚至“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幸福的人”也不總是主流。人們在現實裡多有掩飾,一個追求精神的人也可能表現出沉迷物慾的樣子,說到底用語言將行為道德化分類本就是不合理的,那意味著總有人被否定。

這本書讓人不安的也在於此:看似你無法否認的真理,又時常顯示出對另一些的壓迫。而作為擁有話語權的人,他的聲音必然使另一些聲音被淹沒,即便另一些聲音並不主流,甚至卑劣,那也是人類的情感,並且某個時刻表現出不被主流認可的卑劣的人,並不是那個人的全部,他也不應該因為那樣的時刻而被予以一種俯視的同情。舉個例子大概是:你覺得嫉妒不好,為了幸福我應該避免將它看得太重。而我理解的是:你覺得嫉妒不好,我也覺得,但為了幸福我不會選擇避免與它接觸,而是為擁有這份人類的情感而感到一絲甜蜜,不幸是人的一部分,不幸的情感也是,究竟是承認它更容易達到幸福還是否定它更容易,就像“為什麼非得追求幸福”一樣,如果將語言用於純粹分類,而與道德分割開來,一切會不會變得更加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