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不珍惜《影響力》讀後感1500字

才智咖 人氣:3.04W

生活中,有的老人對孩子浪費錢物的行為非常討厭,認為是敗家子。他們不明白為啥白麵饅頭說不吃就不吃了,米飯說扔就扔了,衣服還挺新的咋就送人了?就像鄭智化的歌曲《水手》裡唱的那樣:“驕傲無知的現代人,不知道珍惜”。

為什麼會不珍惜《影響力》讀後感1500字

《影響力》對這種現象也有解釋。作者指出,有證據清楚表明,為一個承諾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對承諾者的影響也就越大。比如非洲南部的湯加部落,要求每一名男孩都要完成一套複雜的成年儀式,成年真正算是男人。在這個過程中,小夥子們要忍受許多折磨,才能得到族人的認可,這些折磨包括捱打、挨凍、挨渴、吃難以下嚥的東西,受罰、承受死亡的威脅。無獨有偶,世界著名的團體兄弟會的入會儀式也同樣複雜,同樣折騰人。捱打、挨凍、挨渴、吃難以下嚥的東西,受罰、承受死亡的威脅同樣也存在於兄弟會入會儀式當中。雖然這些折磨有時會造成嚴重後果,比如導致當事人受傷或者死亡,雖然人們想方設法想取締這些令人感到羞辱的儀式,但是它們卻異常頑強地存在著。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心理學家發現“費盡周折才得到的某樣東西的人,比輕輕鬆鬆就得到的人,對這件東西往往更為珍視。”所以,令人折磨的成人儀式或者入會儀式都是為了維持團體的生存。而且,這樣的舉動卻使得未來的成員覺得自己加入團體更具吸引力、更有價值。只要人們一直珍惜並且相信自己奮鬥得來的東西,這些團體就會繼續安排困難重重的入會儀式。有的專家研究了54種部落文化,發現內部最為團結的部落,都有著最嚴格、最戲劇化的成年儀式。按照心理學家阿倫森和米爾斯的解釋,嚴格的入會儀式極大地強化了新成員對團體的承諾感,所以各個團體必然會想方設法地維繫這一事關組織將來存活的紐帶,倘若有人想取消它,那可萬萬不成。

不少國家軍隊的新兵,是痛苦的大熔爐。比如,在《影響力》裡寫到一個參加過新兵訓練營的作家寫的自己親身經歷“我們在烈日下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進行嚴酷訓練,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和羞辱。訓練教官時不時地拳打腳踢,動不動就關禁閉,對人進行觸及靈魂的可怕辱罵,這一切,搞得陸戰隊訓練基地就像是自由世界裡的集中營”。雖然這樣,作家也認為經過新兵訓練營的訓練,新兵們變得更堅韌、更勇敢、更經得起磨難,而且,經過訓練,堅持下來的人之間形成了榮譽和友愛的紐帶。所以不少一起當過兵的戰友們情誼會非常深厚,有不少人成為終生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在我國也是如此,戰友情是有過當兵經歷的人最珍視的情感之一,只要和戰友在一起,所有的外在東西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在一起摸爬滾打過。同樣的說法還有同過窗、下過鄉、扛過槍、留過洋的人們,因為有了共同的經歷,所以感情尤其深厚。因此,作者認為,對於一個想要建立持久凝聚力和卓越感的團隊來說,入會活動的艱辛能夠帶來一項寶貴的優勢,這種優勢,是該團體決不願意放棄的。

軍隊是如此,政黨也是如此。對於那些入黨程式非常複雜的政黨來說,比那些不需要經過複雜程式就能入黨的政黨,凝聚力要強得多。比如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願意加入的人,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在“政黨傾向”上畫勾;另一種是給政黨在當地的辦公室打電話、發電郵,他們會很快把有關表格寄給想參加的人。這種輕易入黨的方法,導致美國政黨的變動性很強,也導致美國政黨凝聚力很差。不像()我們黨,要入黨,要寫入黨志願書、進行政治審查,包括對親屬的政治審查,進行組織培養,定期寫思想彙報,開黨員大會,宣誓,組織批准等一系列程式,這就使得入黨的人對組織有一種“加入不容易,我是經過努力才能加入的,所以要珍惜”的心態。所以,單單是入黨程式的複雜和不易,就使得我們黨的凝聚力比美國的兩黨強得多。其中的原理就在於當事人的努力代表著他做出了承諾,做出承諾之後,要保持一致,才符合多數人的思維方式,才表明自己不是一個三心二意、前後矛盾的個體。

總之,因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所以人們會倍加珍惜得來的成果,所以沒有種植農作物的現代人,沒有經濟壓力的現代人,才會不珍惜錢物,甚至有點暴殄天物,因為其中沒有他們的努力。不信,你看知道稼穡辛苦的農民,基本沒有浪費糧食的,因為他們知道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要讓他們珍惜,就要讓他們知道來之不易。

這種原理,可能也是為啥西方很多有名的家族,要讓小孩子從小經歷艱苦鍛鍊,作為培養他們的必要方法。就像美國教授蘭迪.波許講的那樣“困難只是測試一下你是否真的喜歡某一件事,如果你真的喜歡,困難就不是問題。”因為勇於接受挑戰,意味著自己對自己和別人的承諾,承諾過的事情,才會有激情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