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3篇)

才智咖 人氣:9.69K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它主要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下面小編給你們帶來《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3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一

有幸讀到了餘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這是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密諦,搜尋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陽關雪”和“柳侯祠”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和歷史的深邃蒼涼,“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把清心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神俱佳,“寂寞天柱山”和“青雲譜隨想”則直接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書中還包括早已傳為名篇佳作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以及充滿文化感想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平時沒有聽說的地方,瞭解到了許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瞭解到了眾多的人物和其事蹟,瞭解了歷史中的種種......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這本書中第一篇文章叫“道士塔”,講的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圓籙。他將許多莫高窟中的壁畫用石灰刷白,砸掉了中間的塑像,並將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換給了外國的“強盜”,從而得到了一筆“資產”——口袋裡的化緣化不到的一些銀元。文中寫道:略略交談了幾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設想好的種種設想純屬多餘,道士要的只是一筆最輕鬆的小買賣。就像用兩枚針換一隻雞,一枚鈕釦換一籃青菜。要詳細複述這筆交換賬,也許我的筆會不太穩,我只能簡略地說:“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子銀元換去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波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國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了5大箱、600多卷經卷;„„

道士也有過猶豫,怕這樣會得罪了神。解除這種猶豫十分簡單,那個斯坦因就哄他說,自己十分崇拜唐僧,這次是倒溯著唐僧的腳印,從印度到中國取經來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開了門。這裡不用任何外交辭令,只需要幾句現遍的童話。

王道士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還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稱斯坦因為“司大人諱代諾”,稱伯希和為“貝大人諱希和”。他的口袋裡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銀元,這是平常化緣時很難得到的。他依依惜別,感謝司大人、貝大人的“佈施”。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不同的人讀這篇《道士塔》,感覺可能都是相同的,就是餘秋雨先生的那三個字的感慨:“我好恨!”恨那位愚昧無知的王道士、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他看著被人把文物經書帶走,還深深的鞠躬,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稱斯坦因為“司大人諱代諾”,稱伯希和為“貝大人諱希和”。竟然還感謝這些人!;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搶走”、“偷走”;恨那些貪官汙吏隨意的糟蹋那珍貴的文物;恨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但是,無論恨還是不恨,那珍貴的,充滿歷史價值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於中國了。中國用這些文物經卷換回來的,只有還須用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那位日本學者雖然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但是,中國所蒙受的損失不是這幾個字,一個學說的所有所能代替的。

這篇文章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用得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磅礴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著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群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著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二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脫了沉澱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於心,思於心。其人,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積澱;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著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裡行間充盈著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國的歷史走了太遠了,中華的文化也沉積了太久了,迎面是一個新的千年,一個新的世紀,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也該抖抖身上的塵土,盤點一下自己的包裹了,餘秋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餘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寫道:“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殘垣斷壁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了我。走進廢墟,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涵。在敦煌,他懷著無比的熱情讚美民族代代相傳承的對美與善的藝術的追求與表達;也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面對“道士塔”,揭開民族的傷疤,目光黯淡地心痛於近代內憂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淪陷和流失。他駐足桃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江南小鎮”,面對“白髮蘇州”愴然發問——現代的中國社會中,從那些緊閉的老房子裡“應該走出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文化與傳統應該怎樣的保留與傳承”才可以使“中國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他告訴我們,江南小鎮的重生、歷史歸屬感的重生、民族歸屬感的重生,需要“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點隱潛在河邊小巷的安適的書齋”,需要“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

他反省整個民族的文化。他從“一個王朝的背影”中,評論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一個文化盛敗的因由。在晉商大院裡,在“歷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軟肋與民族精神的缺陷。他關心文人的命運,關心孕育這些文人的母語文化,關心我們的文化根源。

他的面前是一個繁衍、昌盛了數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澱,那麼,就註定了餘秋雨先生的這個思索將是整個民族的,整個歷史的。這個思索縱橫了五千年,必定是漫長而艱辛的。而餘秋雨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平靜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整裝出發了,縱馬思想,遊走於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這些思索麵前,餘秋雨先生也有無奈: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忘記了去繼承?為什麼我們要讓文化在那樣的“江南小鎮”裡漸漸萎縮、褪色?這是餘秋雨先生要問的,也是我們年輕一代人應該思考的。

感謝餘秋雨先生,您的“文化苦旅”帶給我們很多的精神食糧。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在感悟人生的同時,又富於人生更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