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米》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9.84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袋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袋米》讀後感

《三袋米》讀後感1

這個故事說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得了風溼病,交不出30斤米, 所以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母親請上臺,兒子撲在母親的懷裡,嚎啕大哭.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很多的人都會流下眼淚,多麼感人啊!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麼無私啊!像大芭蕉把營養給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乾了,母愛正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盡!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也有偉大的母愛,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的兒子以優異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做有益的事情.

母愛偉大,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無怨無悔,希望我們做子女的都能夠體諒倒他們的良苦用心,好好的報答他們.

《三袋米》讀後感2

這個故事說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得了風溼病,交不出30斤米,所以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母親請上臺,兒子撲在母親的懷裡,嚎啕大哭。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很多的人都會流下眼淚,多麼感人啊!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麼無私啊!像大芭蕉把營養給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乾了,母愛正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盡!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也有偉大的母愛,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的兒子以優異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做有益的事情。

母愛偉大,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無怨無悔,希望我們做子女的都能夠體諒倒他們的良苦用心,好好的報答他們。

《三袋米》讀後感3

讀了百讀中的《三袋大米》,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淚。內容講了一個母親得了晚期風溼病,兒子卻考上了重點一中,那時一中每個月都要交出一袋大米,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要退學幫母親幹農活,兒子被母親打了一巴掌,趕去了學校,這是兒子都一次被母親打,兒子最後以高分考進了大學,母親慢慢的走上主席臺,可是主席臺上還有三個蛇皮袋,兒子見了母親連聲喊:“娘啊。。。。。。我的娘 啊。。。。。。。”這個故事講了一個母親討飯給兒子去學校交大米,而且還叫鄰里和收大米的食堂管理員不要告訴他這米是她討回來的,讓他無後顧的去上學,要是讓他知道這米是討來的,那樣會傷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

我被這個故事讀感動了,現在我們豆油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有些人卻不滿足,母親無私的愛真的很偉大,不惜討飯也要兒子唸書,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三袋米》讀後感4

寒風中一位瘦弱的母親坐在馬路邊,渴求著那少得可憐的一點米。此時路邊時不時投來路人鄙夷的眼神,但愛支援著這位母親堅強地等下去!

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家庭的重擔壓不垮她剛毅的臂膀。她沒有逃避,即使她沒有能力,他也要用自己的尊嚴換來兒子的尊嚴,這是何等神聖的母愛啊!母親日夜早出晚歸,只是為了湊足兒子的學費,她不願兒子為她擔心,於是她在兒子面前總是強顏歡笑。她希望兒子能成才,能過得比自己好,這種奉獻又有何種愛能與之匹敵!

古今中外無數的母親都將對子女的愛貫徹入自己的生命。孟母三遷,只有愛才會讓她如此挑剔。“臨行密密縫”,只有愛才會使她如此細心。林肯母親讓年幼的林肯親手搬走亂石,讓他明白要敢想敢幹,只有愛才會使她如此睿智。愛迪生的母親對不受老師好評的阿爾仍然沒有失去信心,只有愛才會使他如此堅信……

想如今,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對我們傾注了全部的愛呢?一聲聲“該起床了”的呼喚,一碗碗香噴噴的米粥,一句句逆耳的忠言……只有父母才會如此盡心盡責。

父母的愛我們無以為報,但至少我們要永懷一顆感恩之心。文中的孩子選擇了激烈的表達,在母子相擁的那一刻,這就是整個世界,而那三袋大米就是母子二人永遠剪不斷的羈絆。

現實中的人們似乎對感情淡泊了許多,但這並不能成為感恩的藉口。我們需要感恩,因為這是對日夜照顧關心我們的父母最好的回報;我們需要感恩,因為這能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以力量;我們需要感恩,這讓我們更珍惜我們曾經所擁有的一切。

其實感恩並不困難。一句問候的話語,足以讓父母樂呵整天;幫忙做一次家務,足以讓父母安心休息;一份滿意的成績單,足以使父母自豪開懷。其實感恩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顆感恩之心才會孕育出誠信、善良……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擁有一顆感恩之心。霍金雖然只有3根手指能動,但他卻不懊惱,他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讓他發現了生活中那微不起眼的幸福。韓信小時候家中貧寒,同村老婦不忍心看他捱餓每天分他飯吃,韓信飛黃騰達時沒忘記她贈與千金,足見這位軍事家的知恩圖報。

不管怎樣,文中的母親終於熬出了頭,她用自己詮釋了母愛這一亙古不變的主題。而兒子也沒有讓母親失望,他必會以一顆感恩之心背起承載了這個世界的重量的3袋大米馳騁在未來的草原上。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現實中似乎鮮有見聞。我想世界上不缺少愛,也不缺少感恩,缺少的是表達與溝通。在交換了彼此的想法後,每個人都會找尋到他自己心中的那珍貴的三袋大米,帶著感恩踏上征塵。

願每一份愛,每一份情,每一份感恩之心都能夠永遠地傳遞下去,讓這個世界充盈著歡樂與美好。願感恩使人們消除隔膜,願感恩使人們堅強勇敢,願感恩使人們永遠真誠……

若干年後我也要獨立地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但我會永遠堅強的面對,滿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守護屬於我的那三袋大米。因為我知道在一個熟悉的小鎮永遠有人愛著我,牽掛著我!

《三袋米》讀後感5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三袋米》。這本書是我最愛的一本。

《三袋米》主要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用家鄉的泥土送走了親愛的父親。後來,小孩長大了,上了國中了,國中的學校要求每人從家中帶一袋米由月初送去。小孩小時,家中就不怎麼富裕。上了國中就更別說了,除了鉅額的學費,如今還要交米,這讓原本就十分困難的家庭更加難過了。孩子得知,本想篡學,幫母親務農 ,但卻被母親一巴掌打回了學校。母親在安慰好孩子後,自己便在天黑後摸黑去鄰村討米,再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交去學校。第一次,學校的廚師在檢查米時,很生氣,但還是勉強收下了。第二次,學校廚師檢查米時,告誡母親交米時,一定要把米分清楚,也勉強收下了。第三次,廚師發怒了,怒斥母親,並揚言要告訴校長。母親見瞞不過了,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將自己乞討的事告訴給了廚師,並請求他不要告訴校長。廚師聽後,熱淚盈眶,不住地點頭。

三年後,兒子考上了清華。歡送會上,廚師在舞臺上講述了母親三袋米的故事。臺下的人和正在閱讀的我都已淚流滿面,不由得感嘆,原來,母愛是如此的偉大!

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為了我們變得勞累,我們也要為了父母變得孝順!

《三袋米》讀後感6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國小時,父親去世了。孃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長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摸著兒子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裡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子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子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子臉上,這是16歲的兒子第一次捱打……

兒子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開啟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佔點小便宜。你看看,這裡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吱唔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揹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樣揹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溼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子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矇矇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裡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捱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兒子疑惑地往後看,只見熊師傅扶著母親正一步一步往臺上挪。我們不知兒子那一刻在想什麼,相信給他的那份震動絕不亞於驚濤駭浪。於是,人間最溫暖的一幕親情上演了,母子倆對視著,母親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綹兒有些花白的頭髮散亂地搭在額前,兒子猛撲上前,摟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讀後,晶瑩的淚光中想起自己的母親,為了我們能吃飽長大,母親種田、餵豬、到工地幹活,吃了數不清的苦,為了我們能上的起學,求親告友到處借錢,受了數不清的白眼和委屈,而我們有時還嫌母親嘮叨,看著母親日漸蒼老的容顏,撫摸著母親冬天粗糙開裂的手,淚水止不住地流下。暗下決心一定照顧好自己的母親。母親,無論貧窮富有,無論時光如何變換,那亙古久遠的母愛,永遠如鑽石熠熠閃耀在兒女的心房,給我們溫暖、勇氣和力量。

《三袋米》讀後感7

這是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的父親死了,母親含辛茹苦的將他拉著大,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中學,母親卻得了風溼病,交不出30斤米,於是她就去討飯,最終被校長知道了,以特困生的名義免去了三年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講了母親討米供兒子上學的故事,把兒子和他的母親都請上了臺,兒子撲在母親的懷裡,號啕大哭起來。

讀了這個故事,相信許多人都會流下淚,這是多麼感人阿!為了孩子上學,去討飯,多麼無私啊!像大芭蕉一樣,把營養都給了小芭蕉一樣,而自己卻枯死了。母愛真的很偉大,像大海一樣廣闊,像泉水一樣淌不幹!用自己的身軀撐起遮風擋雨的大傘。偉大、無私……

生活中,偉大的母愛也是無處不在,你們是否感知,又是否報答,文中兒子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母親,相信所有的母親都是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將來能夠為社會做貢獻。

母愛是偉大的,為了子女,無論受過多少磨難,都不在乎,她們需要的僅僅是關心和體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吧!

《三袋米》讀後感8

讀了百讀中的《三袋大米》,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淚。內容講了一個母親得了晚期風溼病,兒子卻考上了重點一中,那時一中每個月都要交出一袋大米,兒子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要退學幫母親幹農活,兒子被母親打了一巴掌,趕去了學校,這是兒子都一次被母親打,兒子最後以高分考進了大學,母親慢慢的走上主席臺,可是主席臺上還有三個蛇皮袋,兒子見了母親連聲喊:“。。。。。。娘啊。。。。。。我的娘啊。。。。。。”這個故事講了一個母親討飯給兒子去學校交大米,而且還叫鄰里和收大米的食堂管理員不要告訴他這米是她討回來的,讓他無後顧的去上學,要是讓他知道這米是討來的,那樣會傷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

我被這個故事讀感動了,現在我們豆油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有些人卻不滿足,母親無私的愛真的很偉大,不惜討飯也要兒子唸書,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三袋米》讀後感9

母愛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 —題記今天,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讀了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三袋米的故事》。我讀著讀著,眼前浮現出了母親用針線將自己的愛縫進兒的衣衫中的場景。在那搖曳著的火光下,母親認真的縫著。那跳躍的火苗,彷彿在鼓勵著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激勵著她的孩子努力學習,長大好報答他的母親,“寒門出貴子”土牆上那一張張獎狀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我懷著一種激動的心情繼續往下讀。“啪”一聲,我的耳邊彷彿炸響了母親打兒的聲音。那位母親萬般無奈,心中無比氣憤地生平第一次打自己的兒子。我的心隨著這一聲巴掌聲顫抖了一下。這位母親也是無比愛自己的兒子呀!她深明大義,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深知如果不讀書,兒子長大還會像她一樣飽嘗人間的心酸。當母親做出那個普通人不願意做的動作—跪下時,我的心又被再一次震撼了。我看到了,看到了母親沿街乞討時所忍受的巨大侮辱,斥責,毆打,在她的身上反覆出現。一種苦澀的液體滑過我的雙頰,刺激著我的味蕾...這篇文章開頭就說到,她患上了一種異常嚴重的晚期風溼病,可她卻還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徒步走向十里多外的村子討飯,這令我十分震撼。是為了讓兒子完成學業的那種信念,託付著她,支撐著她,讓她去討飯,讓她扛住了病痛的折磨。就在這種情況下,她也不願告訴鄉親們,怕傷害了兒子那脆弱的心靈,多麼偉大的母親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還有哪首詩能完全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呢?

《三袋米》讀後感10

我是一口氣讀完三袋米的故事的,說說我此刻吧!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同樣是母親,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母親還在為兒子在學校的伙食來源著急……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是一個特困戶家庭,國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媽媽沒有改嫁,而是選擇含辛茹苦的拉扯兒子長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兒子沒有辜負母親的付出,16歲的那年,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中學,而這時母親因為長期勞累成疾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兒子知道去學校要交30斤米去食堂,他更知道家裡是拿不出這30斤米的,所以他和母親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打心眼裡高興,摸著兒子的頭說:“你有這份心就夠了,但是書是非讀不可的,放心吧!娘能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去學校報名,娘隨後就把米送去。”兒子固執地說不,就要退學,母親再三說快去,兒子就是不肯,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打在兒子的臉上,那是母親第一次打兒子,幾年來都沒有打過兒子。

兒子終於上學了。沒過多久,母親一瘸一拐地挪進食堂大門,氣喘吁吁的卸下一袋米。負責食堂登記的熊師傅開啟口袋,抓起一把米看了看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佔點小便宜,這裡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母親只能說:“對不起,對不起,”把5元錢交給大師傅轉交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只有5元錢,現在的孩子隨便買一樣零食都不止5元錢,真的無法想象他當時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幾乎就是不花錢了。

又到了一個月,母親帶來的30斤米還是有早、中、晚稻參雜的,食堂的熊師傅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是不要摻和在一起,這樣我們沒有辦法燒。”母親笑笑又一瘸一拐走了。

第三個月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就聽不懂我說話呢?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麼揹回去!”

母親似乎早就知道,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大師傅,我跟你說實話吧,這米是我討……討飯討來的啊!”這時熊師傅楞住了,大吃一驚。

母親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雙腿抹著眼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溼病,連走路都困難,更別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打回學校的,因為怕自己討飯的事讓兒子知道傷了他自尊心,母親每天天還沒亮就摸黑出村,去村外十幾公里的外村去討飯,然後等天黑才回家,每天拖著沉重的雙腿來回走幾十公里路,正常人都困難啊,何況她嚴重變形的腿啊!就為了兒子在學校的一口飯啊!熊師傅已聽的眼淚嘩嘩的啦,他說:”讓校長申請捐款。“母親堅決反對,怕傷了兒子的自尊心,更怕影響了兒子的學習,求著大師傅為她保密。

最後校長還是知道她們的事,以特困生幫他免去了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校長特意將母親和兒子請上主席臺,熊師傅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把三隻蛇皮袋給所有的學生看,這就是三袋米的事情,請出偉大的母親上臺。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嘩嘩地流,這位母親,你所有的付出都沒有白費,你教出了一位好兒子,他今天替你爭光了,這時兒子猛撲上前把母親摟在胸前,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我忽然覺得,以後我過生日,不要給自己買禮物了,更不要叫一幫好朋友聚餐,而是要孝敬自己的母親,因為當年母親養育我們不容易,現在我已是為人母了,也更希望我的子女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感謝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你們,生活才如此美好,感謝你們……爸爸媽媽,家人們,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