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學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範文內容兩篇

才智咖 人氣:1.39W

市中學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

教育問題歷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教育事業是歷朝歷代興國安邦的大業,它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大計,關係著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市中學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範文內容兩篇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關鍵。而中學教育又是構成基礎教育的核心部分。作為個體,它承擔著一個青少年成長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識和道德觀念及人生素養的培養;而作為整體,它則承擔著一代代國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會公德及國民素質的塑造。

為了更全面、科學地瞭解中學教育的現狀,外在假期間通過走訪和查閱資料,對##市的中學教育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發現本市的中學教育在建國後歷經不斷改革,不斷髮展,既有顯著的成就,又有存在的問題。現就中學教育現狀作如下分析:

一、中學教育投資規模擴大,佈局趨向合理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市的中學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基礎教育落後的狀況。逐年加大對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投資力度,2004年全市為發展文教衛生廣電事業的財政支出為111060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23%,其中有相當部分是用來發展中學教育的。在學校的興建方面,建國後也有了飛躍的發展。到2004年止,全市已建成普通中學270多所,其中完全中學27所,高階中學7所,初級中學220多所,九年一貫制中學21所。基本上滿足了本市人民接受中學教育的需求。

中學教育佈局也日趨合理。幾十年來,黨和努力改變舊中國學校分佈極不合理的狀況,採取措施,大力發展鄉村教育。到目前,全市12個縣區出吳堡外,都有一定數量的普通中學,各個人口眾多的鄉鎮大都建有初級中學,在交通樞紐和經濟活躍的鄉鎮還建有完全中學,而每個縣城都有完全中學1到4所。榆陽區,橫山,府谷,神木還建有高階中學5所。從而使學校的佈局和城鄉人口分佈相適應。

二、中學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拉大

中學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在調查中隨處可見。首先從國家財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經費的增長幅度遠低於財政收入的增長。本市2005年財政收入計劃增長30.7%,總支出增長36.6%,而文教衛生廣電支出的增長額只有29.7%,其中用於教育經費的飲很少。其次在各部門之間,那些如,電力,交通等有資源支配權利的部門,在辦公室和職工住房、待遇、福利等方面都遠遠優於學校。

中學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勻還表現在城鄉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則非常有限。城裡中學有漂亮的教學大樓,花園式的休閒校園,完善的體育設施和教學裝置。富裕的學校校長出門還有高檔的公車。而在農村中學,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中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片荒田,實驗室的門上結滿了蜘蛛網,室內的器材更是十分陳舊。如此的環境,鄉村中學的學生怎能得到良好的前面教育。這種城鄉差距嚴重阻礙了中學教育的發展。

三、中學教育收費逐年上升,家長難承重擔

建國初的中國中學教育是一種國家補貼式教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學教育事業逐步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幾乎成了一中自費教育。以本市2004年城市普通中學收費標準為例,國中學費75元/學期,借讀費500/元學期,課本作業本費140元,代辦費95元。高中學費350元/學期,借讀費800元/學期,擇校費8000元,課本作業本費150元,代辦費80元。此外還有個別地方和學校收什麼所謂的贊助費,建校費等。而補課的費用,考試費,資料費則是每一所中學必收的一筆費用。

教育收費的逐年上升,直接加重了家長的負擔,特別是農民家長的負擔。在中國二元經濟體制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農民家庭普遍是收入微薄而子女又多。大筆的中學教育收費就成了農民家庭的主要消費,且力不從心。如果一個家有兩個孩子上中學,就可以花去一個農民或工人家庭一年的收入。如果再多一個或幾個,這個家庭就難以再承受。這直接促成了低收入家庭輟學率居高不下的狀況。教育收費高的問題,不僅影響低收入家庭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他們對新知識的接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實行造成障礙。

四、中學教育師資隊伍壯大,素質有待提高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本市的中學教師隊伍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師隊伍的數量不斷提高。全市有教職工近14000人,僅榆陽區就有2203名,其中國中中專任教率達79.5%,高中達93%。這些人中湧現出大量的省市級教學能手,特級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我市已形成同中學教育事業發展相適應,包括培養新教師和培訓在職教師兩大類的師範教育體系,努力提高師資水平和壯大師資隊伍。

近年來師資水平雖然有了不斷的提高,但整體素質上還是有些偏低,既表現在知識的積累上,有表現在師德的修養上。本市的中學教師特別是國中教師,整體上存在和學歷不高,專業技能偏低的問題。而且各縣區普遍缺少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專業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支教師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祖國的幾代人。所以必須大力發展師資隊伍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五、中學教育課改步伐緩慢,教學考模式化

中國中學教育課程改革的口號叫得很響,但課程改革的步伐總是蹣跚不前。中學教育其實一直遵循一種模式,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被動性接受和強迫性記憶。典型的形式就是老師在講臺上拼命地講課本內容,學生在下面拼命地抄本書筆記。“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現實工作中演變為一個萬能公式,如果你不符合公式的要求,就必定是差生。她不要求張揚個性,更不贊成渡船過河,因為獨木橋是教育公式的唯一解。所以老師用教鞭規範學生,學生用分數應付老師。這就是所謂的“傳道受業解惑矣1

隨著大學聯考試卷標準化的不斷加強,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及考試越來越趨向標準化、模式化。大學聯考的.電腦閱卷使試卷變得機械化、呆板化、程式化。90年代初,作文閱卷也走上了標準化,評卷標準化體現在按某種模式來進行閱卷,即開頭、中間部分、結尾“三段論”模式。有人戲稱其為“三股文”,其慘狀可想而知。大學聯考的“標準化、統一化”,呆滯了中學教育改革的南轅北轍,形成僵化的、模式化、程式化的教育和學習,磨滅了教師和學生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十多天的調查研究中,我越來越認識到如何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新能力,已應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問題。

創新教育要求把學生看作具有創新潛能的創新主體。教育的結果,不僅是學生對人類已有思想文化成果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個性傾向的形成,亦即創新能力得到開發,發展。創新教育的過程不是學生消極被動地被改造,而是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使教育過程成為學生不斷認識、追求、探索、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亦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自我發展的能動過程。

在中學大力實施創新教育,我們必須從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課程模式,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保守的教育觀念

我們要以實施創新教育為突破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教育環境。特別是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形成新的教育觀、學生觀、學習觀、人才觀,在教育思想上來一次徹底的革新,使全民族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現行的課程結構

課程改革要趨向教科書多樣性,多元化,課程結構合理性。大力推行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還學生一片自由創造發揮才能的天地。教師要樹立較強的課程意識,改變過去那種“重教學,輕課程”的現象,從而推進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從整體上要真正構建“三主”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發展為主線。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教師要積極改變自己的教風,拋棄自我權威中心意識,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改革一貫的教育體制

改革教育體制,首先是完善考試製度,招生制度,特別是大學聯考制度和模式,使大學聯考和招生制度朝著真正有利於選拔品學兼優,有創新才能的優秀學生的方向轉變,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其次要形成以促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評價機制,以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教育環境。

5、實施中學創新教育,必須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

全社會提倡創新精神,營造濃厚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鼓勵人人創新,形成有利於創新的家庭教育環境。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的敏捷性和思維的獨立性,注意引導孩子提出問題,並自己去解決問題。鼓勵其動手能力,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形成。

總之,在中學裡大力提倡和推行創新教育是促進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和條件,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挑戰的需求,是培養大批世界性一流創新型人才和科學家的需求,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及至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需要。

教師是否善於引導學生髮問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牛頓因為提出了“蘋果為什麼總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飛”的疑問而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瓦特因為提出“煮沸的水為什麼能頂起壺蓋”的質疑而發明了蒸汽機,人們因為好奇於蝙蝠如何探路而創造了雷達……由此可見,提出問題是發現、發明、創造的前提,在提出的過程中,才能誕生創新。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他們對新事物反應敏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新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照理說,他們是很善於提出問題的,而且還會有很多問題要問的。遺憾的是,他們這一天性大多體現在課間嬉戲中,只要一回到課堂中,他們就將“沉默似金”,“此處無聲勝有聲”演繹得淋漓盡致。針對這一現況,我展開了調查,瞭解造成學生這種習性的根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基礎。

二、調查方法

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特抽取本校1—6年級共六個班(307人)作為調查物件。

採用方法一:聽課法

分別聽取了1—6年級6位授課老師的授課,著重注重教師是否引導學生髮問,其結果參照以下統計表:

由上可知,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髮問的只佔1/5,其結果不容樂觀。

採用方法二:查閱授課教師備課教案

涉及到主動引導學生髮問的只有一年級的語文教師,絕大多數老師已事先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一套問題,沒有給學生留一個自由的空間。

調查方法三:抽查學生

從1—6年級每班抽出5位同學,共計30人,對他們進行專項談話調查。

調查內容為:

①你覺得討論問題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

結果:22人認為有;5人說有待嘗試;3人認為無。

②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你想問個為什麼嗎?

結果:答“想”的有28人;另兩人表示無所謂。

③你希望老師在上課時能給你們機會提問的請舉手?

結果:有29人舉手。

④為什麼你們上課不主動舉手發問?

結果:回答老師不給機會的有18人;不敢、怕老師責怪的有5人;答錯了,怕別人嘲笑有5人;不想發問的僅2人。

三、調查結果

通過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學生還是渴望發問的,但又是誰給他們創造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呢?

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過去的教學方式吧!一直以來,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教師主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問,質疑,這無疑是“離經判道”違背自己當初的意願,是讓學生給自己的教學制造矛盾,發難自己。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習慣了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一套問題,把閱讀教學變成一個由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學生連續不斷匆忙而緊張地應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有唱答的,有集體回答“對”與“錯”的,有猜謎式回答的,但學生必須答出教師已經準備好的答案才算答對;有時也有啟發性的提問,然而教師又往往捨不得或者不願意在課堂上花費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它,爭論它。這種作法,實際上是在課堂上普遍上演的“教案劇”,我們教師已經看慣了,已經習以為常了!這種作法,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追求表演效果的主角,學生是教師的配合者,且大多數學生是觀眾。

四、建議

上述調查表明,在閱讀教學中,引不引導學生提問,如何引導學生提問,看起來是一個教學方法和藝術問題,其實是一個教學觀念問題。因為,這已經涉及到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主角,而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鼓勵者。也就是我們的老師由“演員”的位置轉變為“導演”的位置了,學生由觀眾、看客變成“演員”了。

首先,要圍繞課文主旨提問,問題的範圍要適宜 。

其次, 把握提問的方向。

再次, 注意問題的直觀。

最後,體現語文教學的“育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