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總五篇

才智咖 人氣:1.82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彙總五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成為一群電腦使用者,而電腦在學習和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大學生電腦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網路是資訊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能自我發展的空間,同時為人們學習、生活提供各種可用資訊和交流的工具,網路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好好的利用則讓我們受益匪淺,而不合理利用只會毀掉我們的大學生活,將來走向社會只會是一事無成。大學生對於電腦的使用情況及依賴程度,以及他們在對待電腦的問題上怎樣處理好學習與使用電腦的關係是大學生亟待看到和解決的問題。

現我們針對重師老校區同學進行一次關於大學生對電腦使用狀況的調查,本次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樣本總量為60份,實獲59份,有效問卷98.33%。

調查時間: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調查地點: **大學老校區

調查物件: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學生(考慮到大四多不在學校) 調查方法:隨機調查

調 查 人:*******************

調查分工:週末於寢室各自抽取室號分發問卷

現我們調查完畢就調查結果做以下分析:

一、 大學生對於電腦的使用狀況(時間、用途、依賴程度)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有70%的同學都是在中學時期開始使用電腦的,且國中略多於高中,而在國小和大學以後才開始使用電腦的人基本持平,調查報告《大學生電腦使用情況調查報告》。在每天使用的時間上,有42.37%同學是在1-3小時,35.59%的同學在1小時以下,18.64%的學在3-5小時,3.39%的同學則在五小時以上,由此我們發現同學對於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的把握程度還是很不錯的,然而也存在6.78%的同學表明自己是想控制上網時間但一上網就忘記的。在調查中我們特別做了一個關於網路遊戲興趣的調查,有49.16%的同學對遊戲不感興趣,且沒有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而且在平時用電腦上網的用途調查中我們也發現玩遊戲的人是不多的,大部分的同學主要是看電影聽音樂、查資料、以及聊天交友,接下來則是瀏覽新聞、收發郵件玩部落格,只有極少的人在網上購物,僅次於玩遊戲的比例。所以大學生多是使用電腦娛樂,用於查資料和學習的是不多的。

二、 對使用電腦的看法以及對電腦的利用

我們同樣瞭解到當今大學生對於電腦頻繁和渴望的,因為在我們對大學擁有電腦的看法的調查中可以看到有76.27%的人選擇支援,沒有人選擇不支援。可見大學生對於電腦的使用狀況也決定著其對於電腦的需求。但是通過調查我們也能夠了解到其實大學生對於電腦本身的利用程度是不高的,因為在我們問及大學對於電腦知識的瞭解程度以及常用軟體的使用狀況是,選擇很瞭解和了解的均只有3.34%,而選擇會使用電腦常用軟體的僅佔33.89%,多數都是對電腦知識一般瞭解及只會使用一點常用軟體的人,甚至還有不適用常用軟體的人。因此在大學生們對電腦們對電腦的利用程度和效果應該是有待提高的。在調查中有37.78%人認為他們對電腦的使用是沒有達到預期,基本就用於玩了;只有27.11%達到了預期並對於自己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大學生對於自己使用電腦的狀況評價也不高,只有18.64%的人認為大學生用電腦來學習,其他人都認為大學生使用電腦娛樂(聊天、遊戲)。可見,大學生對電腦的利用狀況堪憂,有效的利用很少,成為一種資源浪費。

三、 使用電腦後對學習的影響

同樣的,我們也設計了關於使用電腦對學習是否有影響的問題。在晚上多玩電腦後是否影響第二天的學習這一問題中,有5.08%的人認為這樣會經常影響,有45.76%的認為偶爾會受到影響,而49.15%這一部分人認為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然後在使用電腦後對你的成績調查中,大部份認為成績是不受影響的,有6.78%的成績是有大幅下降的,有23.73%是有稍微下降的,也有8.47%是認為自己的成績是有稍微提高的。所以,通過調查結果來看,有超過60%的同學使用電腦後對學習是沒有影響的,也沒有會因使用電腦後大幅提升。綜合來看,對電腦的使用雖然沒有對學習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電腦目前還沒有成為幫助大學生學習的學習工具。

四、 對電腦的利用程度的提高刻不容緩

在調查中,大學生對電腦的使用是不夠充分的,是不能幫助學業和個人能力的發展的。而且大學生對於自己利用電腦的程度以及效果的評價也是很低的,認為是用來學習的人幾乎微乎其微,這個問題是我們應該予以重視的。既然我們發現了自己使用電腦的問題,我們就要重視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這些方面看清主要矛盾,對於電腦的利用程度的提高刻不容緩。

五、 結論和建議

綜合的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電腦的使用還是十分頻繁的,而且電腦處在一個與同學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位置上。當代大學生對於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是有一定自制能力的,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時間,以致不會怎麼影響到自己的學業。但是面對對於電腦的利用方面上,利用率是不高的,多數人使用電腦都是用於上網娛樂方面,而上網查資料和學習電腦知識和常用軟體方面的是極少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電腦沒有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阻礙,但是大學生也沒有真正利用好電腦的功能使其成為我們的學習工具。

我們希望在當今的大學生活中,大學生也應該把學業當成其主要的努力方向,將電腦用於利於自己學習的方面,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我們的閒暇時間,也有利於我們學業成績和自生能力的提高。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在消費品市場中,人們購買的物件雖然迥然各異,但影響其購買行為的因素不外乎以下幾點:第一,價格。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商品的種類不盡其數,價格更是差距甚大。受到個人收入水平的限制,價格往往是人們購買決策時最重要的因素。第二,購買頻率。對於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消費品,人們購買的頻率明顯比房車等商品快得多,在選擇購買時的心態也大不相同。第三,顧客讓渡價值。消費者對有些商品願意進行深入瞭解,貨比三家;對有些商品則是不太在意,不願把時間用在挑選商品上,這是由消費品的自身效用決定的。第四,個性。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在購買決策時的心理也是不同的。第五,品牌。隨著時間的變遷,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忠實消費者,打造出了成功的品牌形象,使很多顧客因為對品牌的喜歡和信賴而對某種特定的產品情有獨鍾。因此,我們對消費者的一些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1、消費者每月用於服裝的開支情況分析

從調查中可以得知,大部分消費者每月花費在服裝上開支在50-200元之間,佔了42%,而100元以下的和100-200元之間的各佔一半,200元以上的只有10%,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於購買服裝的花費並不大,這對於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宣傳,良性的引導消費者正確消費,網上銷售服裝的市場將很大;但是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服裝的購買能力也是及積極性將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2、消費者購買服裝地點分析

一般人購買服裝都會選擇在商業街、市內,此次調查結果亦是如此,因此,本學院的商業街,紅豆居家,361,IDF將是我們的重點競爭對手。

3、消費者對各種促銷方式的情況分析

由圖表1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便利品的認識,最為主要的瞭解方式是電視廣播,宣傳單和朋友介紹。關注路牌廣告,櫃檯促銷和網際網路的人數分佈也比較的多。同時也可以看出隨著人們年齡的不同,瞭解渠道也有相應的差異。隨著電子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廣告方式的多樣化,並結合便利品的特徵分析可知,人們對便利品的瞭解倍受廣告的影響,如宣傳單,電視廣播等,因為消費者購買這類產品時,往往是通過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而這類促銷方式正是迎合了顧客群的心理。從該圖表中還可以看出在20~29歲之間的青年瞭解的促銷方式是多樣化的,多方面的,而不是僅僅侷限在電視廣播,路牌廣告,宣傳單,櫃檯促銷等手段。隨著網路化的發展,青年一代對產品的認識隨之更加便捷,故對年輕一代來說,通過網際網路瞭解產品成為一種更為時尚的方式。

可以看出性別對促銷方式也產生了影響,兩種性別的群體大多還是受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活動的影響較大,同時女性消費群體對試用,附加服務等方式較為接受。原因在於女生一般比較細心,喜歡精打細算,物美價廉的商品對於其更具吸引力,所以女生比男生對促銷方式更關注。因此商家在採取促銷活動方式時可適量對針對女性的產品增加適用,附加服務等促銷方式,對於針對男性的產品可增添一些抽獎類的促銷方式。

中可以看出打折,降價,買贈等方式所佔比例較大,特別是20~29歲所佔的的比例較大。因為便利品都是非耐用品,消費者對其品牌價格等都熟悉,故在購買時有一定的價格定位,而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活動以同樣的質量且適當低於消費者價格定位的方法,迎合了消費者心理,所以消費者對打折、降價、買贈等方式的促銷反應程度強烈。一般來說,由於青年型的消費者可支配的`錢有限,所以儘可能的減少開支,更在意實質性的貨幣的花費。在購買東西時,相關價格的促銷方式成為促使青年型的消費者的主要動力。同時,青少年對試用、附加服務等促銷方式,也表現出一定的興趣。更進一步說明,對青年消費者而言,多樣化,個性化的促銷方式影響尤為顯著。雖然從圖表中看出打折,降價,買贈,試用等促銷方式深受人們的喜歡,但其他的促銷方式對消費群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附加服務,搶購等。

對於消費群而言,學生佔絕大多數。表4是不同職業人群對促銷方式關注的調查結果。顯然對打折方式,各個職業人群的關注度都是較高的。學生作為大的消費群對價格折讓類的促銷方式最為關注,分析原因不難知道學生沒有收入,生活消費自然對價格更為看重。而上班族,自由職業,或其他職業的群體則對打折,降價,買贈等促銷方式較為關注,個體經營者則對促銷方式的關注主要集中於試用,搶購。不同職業的消費群體對促銷方式關注的差異也反應了消費水平的差異對採取差異化促銷方式的多樣性要求。

由於學生佔比重較大,故圖4僅描繪了學生人數在選擇不同促銷方式時所佔比重。由圖4中可以看出在職業中學生的消費對促銷有重要的影響,在統計學生對促銷方式的影響中打折,買贈,試用的比例所佔的份額較大。究其原因:學生收入不是太多,他們會用最少的錢買最多的東西,因而打折,買贈都可以減少支出,而試用又可以不花錢,享受消費。這樣深受學生的喜愛。

圖表6中的資料說明了人們對於商家的促銷活動,主要是抱著偶爾參與、湊熱鬧的心態去參與商家的活動,這不僅是因為消費者對便利品的購買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而且隨著商家的促銷活動的頻繁,人們對其抱有厭倦和不信任的心態。在調查中可以看出,對買贈換贈活動較為關注的人數較多,進而是聯合促銷,試用贈送活動。通過調查過程進一步瞭解到,對於某些促銷活動,大多數人不瞭解接觸不多,而且便利品的購買頻繁,促銷活動的增多,使得消費者對各類促銷方式都產生了懷疑,所以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也相應降低了。

4、消費者網購服裝價位分析

一般網上購買一些服裝當然是希望越便宜最好,我就喜歡在網上花幾十來塊錢買好幾樣小食品。有32%的人在網購服裝時都會選擇在20-100元,所以,我們的商品價格設定最好能控制在100元以下。

5、消費者網購時所考慮的因素分析

購物者網上購物是最關心的還是商品的價格問題,其次是商品的質量。網店商品的質量、價格以及賣家的信譽度成為了消費者網購時的首要條件,信譽永遠大於謀利!我們一定要堅持我們的自己的特色,把握我們自己的度,堅守我們的質量和信譽。在貨源選擇方面一定要選擇好的進貨渠道,使自己的價格可以相對便宜且更有質量。在開店初期儘可能以批發價出售,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建立起我們的第一批客戶。

6、消費者網購服裝的顧慮分析

目前網路飛速發展,人們在網上進行購物越來越方便安全,調查結果顯示了人們在進行網購時,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網路安全和商品的質量,最重要的是保證我們產品的質量。

通過此次調查,也能使我們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於現實生活中,不但鞏固了我們的基礎知識,而且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繁榮貢獻我們一點綿薄之力,實現作為大學生的社會價值。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近日釋出了《20xx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報告對廣州義務教育階段非本地戶籍學生比例進行了資料分析。具體如下:

20xx年末,廣州常住外來人口460.37萬人,佔常住人口比例達36%。

廣州地區學校在校生數量中,非本地戶籍學生數量不同階段均呈現上漲趨勢。國小階段20xx年佔比56%,達到48萬人,國中階段20xx年提升至40%,達到15萬人。高中階段增幅最大,20xx年僅為14%,20xx年猛增至27%,達到4.8萬人。20xx年廣州高中階段外地學生比例比北京要高15.6%。而義務教育階段廣州外地學生佔比51.2%,比北京高8.2%。

廣東採取"異地大學聯考三步走"的穩步推進政策。第一步,20xx年通過積分入戶或者是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可以參加大學聯考;第二步,20xx年在廣東居住滿三年,參加三年的社保,子女在廣東的中職學校有三年的學籍,他們可以參加中職升高職的考試;第三步,20xx年所有的進城務工人員住滿三年,參加社保三年,且子女在廣東讀了三年書,有三年學籍,可以參加普通大學聯考。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統計,20xx年在廣東參加大學聯考的外來隨遷子女或超過4萬人,屆時會將廣東大學聯考報名人數推向又一個高峰。

關於普通高校專科第二批補錄未完成計劃院校徵集志願的通知

各市州招考辦: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專科第二批補錄投檔審錄後,尚有部分院校招生計劃未能完成。根據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規定及安排,決定對專科第二批未完成計劃實行公開徵集志願。現將徵集志願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徵集志願時間

本次徵集志願時間為9月24日11: 30—24:00。擬選報徵集志願的考生可通過省教育考試院站及時查閱相關資訊,符合條件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登入徵集志願網址,或使用考試院“考生助手”手機客戶端(可在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站上掃描二維碼下載“考生助手”APP),填報徵集志願學校及專業志願(如遇網路不通,考生應及時到縣、市、區招考辦或其它網路正常的地方上網查詢、填報志願)。對準備填報的學校及專業,考生應查詢該校的招生章程,瞭解學校要求,避免誤填。

在規定的本次徵集志願時間內,考生若未填報徵集志願,則視為自動放棄。

二、徵集志願的院校、專業及名額

本次徵集志願的院校、專業為專科第二批未完成計劃的部分,有關院校、專業及名額見附件。

三、徵集志願物件和辦法

1.徵集志願物件

本次徵集志願物件為專科第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上(文科200分、理科180分)未被錄取的考生。

專科第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文科180分、理科160分)以內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以報考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省教育考試院釋出的未錄取考生庫,為“自由可投”狀態的考生;徵集志願投檔時對不是“自由可投”狀態的考生即使填報了徵集志願也不再投檔。

2.徵集辦法

考生最多可填報6個平行的學校志願,每個學校志願內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並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配。

徵集志願按“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的平行志願投檔原則投檔,供學校審錄。

四、工作要求

徵集志願是我省按照招生“陽光工程”的要求,為了全面完成未完成招生計劃,進一步提大學聯考生志願滿足率,為符合條件的未錄取考生再提供一次升學機會的具體措施。各級招考辦必須高度重視,結合本地實際,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向考生做好宣傳,確保志願徵集工作順利完成。

明天上午(9月26日),20xx年高招河南省專科補錄啟動網上志願填報,填報時間是9月26日8時至28日18時,凡河南省參加20xx年大學聯考且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的考生,可以網上填報專科補錄志願。河南省招生辦提醒符合條件的考生,把握今年最後一次上大學的機會。

明天,省招生辦將通過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網站、河南招生考試資訊網公佈今年參與全省專科補錄院校、招生專業、擬招人數等具體資訊。此次公佈的補錄人數是原招生學校及專業,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和新生報到後的缺額總數。本次補錄仍執行集中錄取時的分數線或備檔分數線。

此次專科補錄包含提前批(體育、藝術)高職高專、普通類高職高專及對口招生專科等,藝術類可填報1~2個院校志願,每個院校可填報1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其他每個批次可填報1~6個院校志願,每個院校可填報1~5個專業志願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不同批次的院校可以兼報,但是提前批體育、藝術類之間不能兼報。已被錄取的考生(含已被錄取未報到的考生),無法再參加補報或改錄。

此次全省專科補錄志願將於9月29日實行遠端網上投檔錄取。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我從四歲開始就戴上了眼鏡,因為我的眼睛患了弱視和散光,從此,電視、電腦就與我劃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歲時還是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於是,我對國小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六:調 查方法

1、我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

3、我到綿陽市眼科醫院諮詢趙定中院長,國小生患近視的原因。

七、分 析

我在調查中發現,近視在12~18歲為高速發展期。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每年,患近視的人數呈遞增趨勢,而且近視度數大增,上千度的近視眼都不是少數。學齡前兒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視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八、結 論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國小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不注意光線與照明;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汙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後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九、建 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查方法:採用線上調查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線上調查內容,並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 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 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 通訊網路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計算機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計算機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專案。吃喝,旅遊,穿著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為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著打扮,追求時尚成為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認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為主,以質量為主。

7、 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xx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群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查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路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認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法,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法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認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角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角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認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認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優良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認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