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兼職調查報告範文(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3.23W

須要明白一個情況或一個事件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最後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但是調查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兼職調查報告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範文(精選5篇)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更顯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走出象牙塔,體驗社會生活,成為了兼職一族。在校園中,有時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不知何時竟變成了“最近幹啥兼職,有好的就告訴一聲啊!”

然而在兼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針對大學生兼職的普遍性,為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大學生兼職的狀況以及兼職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為準備做兼職的大學生提供一些經驗,我們特別進行了這一次調查。

調查物件:

河南各高校在校學生,主要是平頂山學院。

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網路問卷和紙質問卷的形式,總共收回網路問卷127份,發放紙質問卷20份,收回20份,有效資料147份。從確立主題、問卷出爐、收回問卷、整理資料,歷時四周。

以下是調查的具體內容及分析總結: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比例和對兼職的態度

根據調查資料可知,在調查者中,有72位大一學生、88為大二學生、32位大三學生、4位大四學生。總體而言,雖然大四人數較少,但還算是均衡的。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中,有475.81%的同學做兼職,有24.19%的同學,沒有做過兼職。從這個資料來看,我校學生的兼職規模已經比較龐大,因此如何規範、引導大家做好兼職工作,教育大家正確處理兼職與其他方面的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兼職的態度,有63.64%的人認為兼職是非常有必要的,33.3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是無所謂的,3.03%的大學生認為兼職沒必要。由此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贊同去做兼職這一舉動,雖然大多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兼職可有可無,甚至還有少數大學生認為兼職是沒有必要的。

總的而言,大學生對兼職的態度還是較為積極的。

(二)找尋兼職的資訊渠道

大學生獲得兼職的機會有多種途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0.10%的大學生是通過親戚、朋友等熟人找到兼職的,23.71%的大學生是通過海報或廣告找到兼職的,49.48%的大學生通過傳單尋找兼職,12.37%的大學生是通過學校勤工組織或老師找到兼職的,28.87%大學生是通過專門的中介機構找到兼職,還有2.06%的同學通過其他方式找到兼職工作。如今訊息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網路、電視、報紙等方式都可以成為人們獲得兼職機會的便利途徑。

(三)兼職選擇

對於兼職的選擇,大學生主要從事家教、發傳單、促銷、餐飲服務等行業的工作,所佔比例高達82.5%。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類兼職在時間上靈活性比較大,適合我們學生,這些行業對於兼職的需求量大,除了家教對求職者有學歷上的要求,一般其他的工作對求職者的要求不高,屬於體力勞動,可操作性強,因此成為了大學生兼職的首選。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形象氣質較佳也是僱主願意僱傭大學生的原因之一。在大學生的兼職過程中,10.31%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應當與自己的專業完全相關,45.36%的大學生認為所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多少有點相關,而44.33%的大學生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有的大學生在面對兼職時認為,只要是報酬比較豐厚,工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就算是與自己專業不相符,他們都會去嘗試。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兼職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應當考慮在所做的兼職中能否學到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與社會更加接近。相對而言,大三、大四的學生因為臨近畢業,掌握的專業技能較多,因此他們找到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度高的兼職工作的機會也就較大。但是,無論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只要對自己的發展有利,我們都應該合理地選擇,把握好機會。

除此之外,在選擇兼職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因素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哪些因素放慢了大家兼職的腳步?通過這些資料不難看出,積累社會經驗,獲得金錢,和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問題所佔比例最高,其餘次之,至於其他因素所佔比例則很少。這些作為大家兼職的瓶頸,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兼職的目的

對於做兼職的主要目的,調查報告顯示,61.86%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為了賺錢增加收入,73.20%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79.3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增加社會經驗,65.9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還有很小的一部分大學生則是出於其他目的,比如實現自我價值一類的原因。關於做兼職的目的還有很多,但希望在打工中賺錢卻是他們的基本想法之一。對於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說,兼職更是他們所需要的;至於家境不錯的同學,他們則可以在做兼職的過程中明白賺錢的不易,從而去理解父母的艱辛,培養勤儉節約等美德。做兼職還有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可以吸取到社會經驗和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以後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除了看重學歷之外,現在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有沒有曾經兼職的經驗,所以,兼職經驗也成了大學生畢業求職時一張重要的“皇牌”,吸引招聘者的眼球。至於能力,是你做好一切的前提,更是不容忽視的,沒有能力,空有再高的學歷,仍只是“書呆子”,無法獲得成功。此外,還有部分調查者做兼職的目的是廣交朋友,通過做兼職從而廣交朋友,也是為人生以後的發展作鋪墊,在當今社會,想要找到一個自己較滿意的工作崗位,除了自己能力之外,人際關係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同樣社會就業競爭的壓力增大產生的一個後果。由此,可以總結出,經濟負擔和社會就業競爭壓力是大學生選擇做兼職的最重要原因。

(五)兼職的影響

1.有利影響

在兼職過程中,我們都會收穫到不少的東西。61.86%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能夠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認為兼職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獨立,不用再依賴父母,頗有一種成就感;65.89%的大學生認為兼職讓他們感受到了一個充實的人生,不再覺得大學生活是碌碌無為的;56.70%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拓寬了交際面,朋友多了路好走;38.14%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對社會的瞭解加深了很多,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不管是怎樣的收穫,只要我們能從做兼職的過程中,獲得金錢或經驗,滿足自己最終的願望,都是一件好事。

2.不利影響

當然,食物都有兩面性,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利影響,其中有65.89%的大學生認為時間安排太緊,難以兼顧,打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秩序。有46.39%的大學生認為壓力過大,影響健康。有32.99%的大學生認為容易上當受騙。19.59%的學生怕影響學業。還有15.46%的人認為父母親會擔心。當然還有其他不利影響。

可是,兼職到底對大學生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呢?分析資料,64.95%的大學生表示,有一定影響,情況因人而異;25.77%的大學生表示,沒有影響;9.28%的大學生表示,有很大影響。就個人觀點看來,兼職可能會對學習有影響,但情況因人而異,只要自己能適當的調整,兩者兼顧下來還是有可能的。

(六)兼職的時間分配

兼職時間可以選擇在假期,就像所做的調查者中,選擇在週末或者任意空閒時間的人數佔61.86%,選擇類似“五一”這樣長假的人數佔16.49%,選擇寒暑假時間的人則佔到67.01%。通過這些空閒的時間去做兼職,這樣既不會和上課時間衝突,可以避免在兼職與逃課之間作出選擇。讓我麼在工作時可以專心,學習時可以放下心來學習。可如果有些兼職的時間與上課時間相沖突了,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取捨了,但我們畢竟是學生,首要的事情要把學習搞好。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影響,最好不要考慮兼職。有的大學生在做兼職時過於重視兼職而忽略掉學習的重要性,導致期末考試掛科,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因此建議,大學生要根據自己個人能力去選擇兼職。

(七)兼職中遇到的困難的原因及如何解決

在做兼職時,遇到問題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在調查中,大學生們遭受的困難比較多的例如:酬薪低,不按時發工資、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技術技能水平不足、對崗位缺乏瞭解都是不可忽視的困難。而其他諸如工資拖欠、人及交往困難、自身優勢無法得到發揮也都被提及。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兼職時,常常會遇到性別歧視的問題,在調查資料中顯示出,女生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遇到性別歧視的概率要比男生大得多。這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用人單位仍應該儘量秉持著平等的原則去僱傭員工。這些說明,在兼職時,需要大學生們克服的困難還有許多。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權益受到侵犯的例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由於自身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不高而權益受侵犯是最常見的;公司、僱主不講信用以及中介機構詐騙其次;社會缺乏專門機構管理和法律意識或法律空白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由於在校學生對兼職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不法的中介公司為謀取暴利,利用法律縫隙,騙取高價的中介費。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做兼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中介公司騙取高價中介費,或者是工作後拿不到工資或是拖欠工資。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在權益受到侵犯後,大學生的做法卻不盡相同。有86.60%的人會和自己想辦法解決;68.04%的人會向同事及前輩尋求幫助;當然還有8.24%的大學生會不知所措或自認倒黴放棄兼職。這說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但是面對詐騙等困難還不是所有人都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兼職中的優點與不足

對於在兼職過程中的不足,調查者認為無論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還是應對困難、壓力的能力或專業知識技能,大學生都是比較缺乏的,尤其是溝通能力,這一點需要我們深思。

至於在做兼職時,自己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比例佔77.32%。其中35.0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興趣廣泛,知識淵博。27.84%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口齒清晰,善於表達;57.7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大膽自信,活潑開朗;8.25%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出眾的儀表和氣質;當然,還有部分調查者則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無疑成了競爭就業的重要優勢。無論是兼職還是正式工作,一個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應徵者更能得到用人公司或單位的青睞。同時,過人的技能或特長和出眾的儀表和氣質也是用人公司和單位所看重的。所以,全面發展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

(九)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對於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91.75%的大學生認為這是十分必要;6.19%的大學生則認為無所謂;2.06%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在個人看來,高校是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兼職的指導和幫助,給予多點的支援的。學校可以通過完善勤工儉學機構中心的機制,拓寬兼職的渠道,給在校大學生們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職工作。這樣對避免學生在外找兼職時上當受騙有著很重要的幫助。建議:

我們看到,各高校為解決特困生問題已經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學機構和基金,開展了濟困助學活動,但是,由於適用的群體和兼職領域有很大侷限性,並不能滿足很多大學生的需要。無論是供給、需求還是中介服務,大學生兼職市場還是一個有待開發、有待發展、有待規範的市場,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2

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辯證法部分,說到,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要堅持兩分法,兩點論,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的確,通過對大學生兼職的調查,發現同樣既有利又有弊。50%的人同意支援大學生兼職,而30%的人不認同支援在大學期間兼職,持中立態度的20%人在於還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或找不到適合自己自己有興趣的兼職工作。總之,理由各有千秋。

大學生兼職的利

兼職打工的現象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出現在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學生打工也不再是賺取生活費那麼簡單。現在的大學生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兼職,是因為目前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就業壓力太大,很多人希望通過打工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能力,為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已經跟以前的大學生有了很大的區別,他們自立的意識很強,希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一定的經濟獨立有一部分大學生覺得在大學期間只有很少的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機會僅限於個別優秀學生,但即使能夠有機會在大學裡面擔任幹部,還是不能夠全面地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應變能力,面對社會人的溝通交流能力等。由此可見,大學生兼職有利的方面有:

1、可以培養交際、處事等方面的能力。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說過,未來的人才標準,交際能力佔75%,而學歷只佔15%。交際是一門大學問,而且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需要歷練,歷練的途徑便是工作。

2、可以通過打工獲得工作經驗,提早接觸社會,更清楚地認識社會的複雜性,同時也可以體味生活的艱辛,為今後的工作做鋪墊。

3、可以使現在的大學生的經濟意識不斷增強,不再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賞,而是更為積極、主動地著眼於現實,不再等分配,不再靠父母,而是主動出擊。

4、可以在實踐中認清自己的弱點,及時改正、及時調整,對以後的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大學生兼職的弊

首先,在校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便是學習。因為知識就是力量。前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現任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和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博士在給中國學生的第4封信中也曾說過:大學應這樣過說:“大學四年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大學四年應這樣度過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在應當掌握七項學習,他首先把“學習自修之道和基礎知識”放在了首要的地位,然後才是“實踐貫通和興趣培養”,由此可見學習科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大學生在校期間做兼職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必須建立在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之上。否則作為兼職的實踐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況且大學生時間少,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如果再兼職,恐怕精力就不夠了,就可能會影響學業。在如今的社會,招聘的要求很高,需要英語幾級,計算機幾級,總之證多的可能會優先,再說現在處於金融危機,不多學些知識怎麼行呢?因而學習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正確處理兼職與學習

如今的大學生都不願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大多數大學生想通過兼職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提早接觸社會,豐富人生閱歷。能力的鍛鍊固然重要,但我們做事情要權衡利弊,經過慎重考慮後再做決定。大學生畢竟應該以學習為重,兼職是次要的,我們不能因為一味地兼職而荒廢學業。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需要綜合型的人才,而這種人才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很棒又能廣泛涉獵具有多種實踐能力的人才。既然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那麼現在我們就學好專業知識。對於實踐能力,我們步入工作後也可以鍛鍊,只不過比別人晚一步而已,沒過多久可能還會勝過他人。總之,對於兼職與學習,我們要正確對待,要把握輕重。我們在兼職的同時應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兼職,才能獲得學業與社會實踐能力的雙豐收。通過調查報告,其實大多數大學生是支援兼職的,但總而言之,兼職是可以的,兼職的前提是有個“度”,量要掌握好,不能夠因為兼職而荒廢學業。我們應該做到兼職與學習兩不誤。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3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迅速,隨著越來越高的教育普及程度,大學生越來越多,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十分嚴峻,面對這種現象,很多在校大學生選擇在學習之餘從事兼職工作,一方面可以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接觸社會,獲取一些工作經驗,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為以後競爭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當今社會,大學生兼職已是大學裡存在已久的一種普遍現象,它已經是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忽視。從緊張的高中踏入輕鬆的大學,大家面對的不再侷限於知識,廣闊的社會正向大學生敞開胸懷,而兼職是大學生感受社會、體驗社會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無論現在你是做過兼職還是沒做過,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都需要考慮,如何選擇兼職工作,如何去做,如何獲得更多的經驗,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一次調查,從中獲取的大學生兼職特徵及情況,希望能給對兼職感興趣的同學一定的幫助,正確面對兼職。這一次調查,從2013年11月持續到12月,從中獲取的大學生兼職特徵及情況,希望能給對兼職感興趣的同學一定的幫助,正確面對兼職。

一、調查目的

瞭解大學生在校兼職情況,並分析原因,將結果反饋給學校和同學們,讓學生們更好地瞭解兼職,讓學校為大學生創造一個穩定良好的兼職環境,以保護學生群體的利益。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物件

此次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各高校在校大學生髮放電子版問卷,調查物件主要為大一大二的在校學生。此次調查共發放60份問卷,收回57份,有效率達95%。

三、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問卷從在校大學生是否有過兼職,尋找兼職的途徑,從事怎樣的兼職,兼職的目的,家長的態度,兼職對學習的影響,兼職的收穫,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辦法,以及大家對兼職的看法等方面展開。

四、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有22.8%沒做過兼職,其中有10%的人認為沒必要兼職,他們中沒做過兼職的原因90%是擔心上當受騙,沒時間、交通不便、薪酬低等原因佔10%;在90%的認為大學生有兼職的必要的人中,有60%的人未來有兼職的想法。在77.2%的做過兼職的人中,2%認為沒必要兼職,98%認為兼職是必要的。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4

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的激烈,就業形式日趨嚴峻,為了在畢業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很多在校大學生選擇了從事兼職工作,一方面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觸了社會,獲取了一些工作經驗,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實力。大學生兼職已是大學校園裡的一種普遍現象,其存在很久,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兼職是大學生交際圈的突破,是大學生生活的潤滑劑,也是大學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無論同學們有沒有做過兼職,眼下都存在著一條漫漫兼職路。在這條路上,我們該怎麼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職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挫折可能對部分大學生今後的發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職工作,為以後的生活打好基礎,日益成為我們大學生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試圖瞭解高校大學生的兼職狀況,以期掌握大學生兼職的一些特徵,從而為高校加強對大學生兼職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字:大學生就業,網上兼職,賺錢經歷,綜合實力

一、大學生兼職賺錢的原因

1、大學生群體自身的特點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從學習方面上看,大學的課堂授課時間要大大少於中學階段,以自學為主的大學生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從生活方面看,進入大學後,衣食住行等個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大學生活節奏快,活動空間大,接觸面廣,朋友同學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習慣、價值觀念各不相同的差異,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觸中,易逐漸融合;從校園環境上看,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啟事,各式傳單隨處可見,各種組織的活動,各式性質的社團比比皆是。這為大學生們兼職提供了豐富的舞臺。

2、社會廣告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進入新的世紀,各種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為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各大企業開始投入大筆的廣告費用,加強對企業品牌的宣傳。企業廣告除了電視臺等各種媒體廣告,街頭、車站站牌海報外,還包括新品推出時的商嘗街頭、超市等地的宣傳促銷(包括廣告傳單、優惠券派送等)。企業對這部分廣告宣傳的人員需求量大,但此類工作臨時性強,一般集中在節假日,且企業希望能儘可能地降低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選定這部分工作人員時,企業一般願意選擇在校大學生為他們服務。

3、強勁的畢業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一個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將或遲或早地推向市常在市場上進行“雙向選擇”,取消了統分統配的大學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對擇業的考慮。調查結果顯示:84%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兼職工作是他們瞭解社會、貼近現實的最好方式,兼職經歷能讓他們更多地發現社會需求,明確自身的不足,通過兼職能讓他們將來更好的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於是他們紛紛邁出了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兼職。

二、大學生兼職賺錢的特點

1、大學生在尋找兼職資訊方面各具特色。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為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2、大學生在兼職工作的中種類上有特點。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

3、大學生的兼職工作會對其他方面有所影響。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學認為兼職對學習的有一定的影響,大部分同學會過分關注報酬,沒有注意到兼職工作的鍛鍊人的意志、品質、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內容。但是有部分大學生比較好的處理學習與兼職賺錢的關係。只要注意調整,能夠二者兼顧,二者是否會相互影響。

4、大學生兼職賺錢的收益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認為可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的比例佔84%,選擇可以賺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則佔14%,選擇可充實大學生活的比例僅為2%。由資料可知,做兼職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通過兼職來接觸社會,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能力,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有些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同學考慮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從而緩解經濟壓力,減輕家庭負擔。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可緩解經濟壓力。

5、影響兼職的因素

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在做兼職便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學認為如果選擇兼職至少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見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以學習為重的。30%的大學生考慮較多的便是工作的報酬,如果辛苦半天還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自己的勞動力便這樣白白浪費還不如回寢室睡個大覺養會兒神咧。剩下16%的同學認為工作環境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儘可能找到靠近學校的工作場地,為同學更好地協調兼職與生活的關係提供方便。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5

時間:xx年x月x日

地點:河南省新鄭市新村鎮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狀況報告如下:

一、看待兼職的態度

(一)有無必要兼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十分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其餘的則認為可有可無。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35.2%,60.8%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必學均認為可有可無。

(二)是否從事過兼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經常兼職,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爾兼職,10.2%的男生,9.8%的女生從未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不大,即絕大多數同學偶爾兼職,少數同學經常兼職或從未兼職。總的來看,由於社會對女性就業的歧視,女生認為十分有必要兼職的比例明顯高於男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同學們意識到就業形勢愈來愈緊迫,認為十分有必要兼職的同學比例顯著增長。

二、尋找兼職的途徑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透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透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透過廣告尋找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性不大,基本與總體狀況相符。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為學校十分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三、從事兼職的型別及範圍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取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潛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思考。

四、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學認為兼職對學習的影響因人而異,只要注意調整,能夠二者兼顧,還有小部分同學說不清楚二者是否會相互影響.我作為一名在校學生,我也認為兼職與學習之間並不存在衝突。因為我們一般做兼職都是在寒暑假或雙休日,並不佔用學習時間,在學校裡,我們依然能放下心來安心學習。再說,如果同學們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做每一份工作,我相信這對我們無疑是有幫忙的。大學就是一個強調自主學習的地方,而社會就是一座大課堂,只要你用心去學,就會發現許多奧祕。更何況,大學生在課堂了學習了那麼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同樣能夠應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兼職又何嘗不是付費調查兼職另一種形式的學習呢。不僅僅如此,我還認為學生兼職有利於專業的發展、經歷的積累。由於我們是一個專科學校,比較注重技術的學習及實踐經歷,所以,兼職的鍛鍊就對我們更加重要了。而且,我們專業是國際導遊系的英語系,出於專業的需要,我們要接觸很多形形色色人,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人際交往的潛力,而做兼職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接觸社會,學會與各種人打交道。

五、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穫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認為兼職能夠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頗有成就感;分別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認為兼職能夠積累社會經驗,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分別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認為兼職能夠拓寬交際面。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為能夠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我們針對此刻的大學生熱衷於兼職的原因做了兼職調查報告調查,經過總結,發現主要出於兩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自立意識強,期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必須的經濟獨立。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社會,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多人期望透過兼職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潛力,併為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由此可見,社會競爭的激烈和就業的壓力在大學生身上顯現出強大的衝擊力,這是造成大學生兼職的重要原因。

六、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應對方式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超過70%的同學偶爾遇到過困難,20%左右的同學多次遇到過困難,只有極少數同學從未遇到過困難。所遇到的困難當中,基本不包括性別歧視,而有部分同學認為引起兼職困難的原因是自身潛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學認為是由於用人單位過於刁鑽。其中主要的是中介服務機構林立,不誠信的現象屢見不鮮。在被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有78名與中介服務公司打過交道,有36名大學生即36%的被調查物件被中介服務公司騙過所謂的中介費用。資金不等,一般在50元到150元之間,而據有關專家說,一般中介費不得超過5元。一般中介機構收取當事人的中介費時,巧立名目,說是人身保險,檔案費等,並在當事人交納“中介費”後信誓旦旦的作出三天內過來上班的承諾。而最終給予當事人的答覆的流程是:保證立即上班—等待通知—不了了之。事實上,這些中介公司執行的程式如何呢據調查,一些中介服務公司和一些企業串通,進行暗箱操作,透過達成必須的分贓協議,採取“分批錄取”,“短期僱傭”等形式共同榨取,分贓所謂的中介費用。

注:

A.“分批錄取”即公司說第一批已經錄滿,交過中介費的,下一批錄取時優先思考,在學校等待通知。

B.“短期僱傭”即公司編造一些由頭,說當事人工作不合格,把當事人辭退,以理解所謂的下一批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避免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鬧糾紛。

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僱用,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僱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藉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剋扣工資。這也是一種欺騙的方式。還有一些中介公司,以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既而實施欺騙計劃。比如他們打出這樣的廣告:因公司發展需要,現招聘押運員數名,待遇優厚,每月1000元,包吃包住。看到條件這麼好,當然會吸引很多缺乏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這種不誠信的操作機制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是屢見不鮮。遇到困難時,80%左右的同學用心想方設法解決,10%左右的同學忍氣吞聲,自認倒黴;還有極少數同學不知所措。對於上當受騙時,大學生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不強。據調查,被騙過中介費的36名大學生中,竟只有8人向有關部門反映過這種商業欺詐行為,18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沒有付之行動。也就是說被騙過中介費的被調查者中,只有24%的人有維權意識和法制意識,大多數則忍氣吞聲,不了了之。被騙後採取方式訴訟沉默訴訟物件工商局消費者協會人事勞動局。

七、家長對子女從事兼職的態度

總體來看,50%左右的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25%左右的家長完全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並予以鼓勵;20%左右的家長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他們認為學生就應以學習為主;還有極少數家長完全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

八、兼職所得收入的用途

48%的同學將兼職收入作為生活費,以減輕家裡經濟負擔;41%的同學將其作為額外的零花錢;6%的同學將其作為戀愛開支;其餘5%的同學將其積累,作為長久投資(例如旅遊等)。

九、期望政府和學校在尋找兼職時所帶給的幫忙

透過調查資料分析,選取“公司與學校建立直接聯絡”的同學佔35.29%,男生佔43%,女生佔57%;選取“政府建立一個專門的中介機構”的佔26.05%,男生佔55%,女生佔45%;選取“學生組織多帶給一些機會”的同學佔26.33%,其中男生佔48%,女生佔52%;選取“學校多開展兼職培訓講座”的同學佔12.32%,其中男生佔64%,女生佔36%。眾所周知,隨著教育成本漸行漸高,物資逐漸多元化,大學嚴進寬出政策,客觀上“誘惑”了不少人兼職,而多數學生從事家教、促銷、發傳單等對學業並無太大促進的兼職工作,不僅僅是一種人才浪費,也是一種對大學生的不信任。如果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大學生實習敞開道路,讓他們在更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實習和兼職,對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潛力,對幫忙他們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能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結語:

透過以上的分析及總結,我們發現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相應的提出瞭解決措施。但這些遠遠不夠的。在校大學生從事兼職是他們身心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折射,就應引起學校和政府的重視。尤其對高校來說,教材更新速度過慢,習慣於閉門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嚴重,造成大學生正式跨入成人社會後,無論是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是適應工作崗位需要方面,潛力偏低、過渡期偏長。而大學生在校期間跨出校門,跨入成人社會,很大程度彌補了上述不足。所以高校需重視大學生兼職現象,有職責把其納人到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社會實踐的工作管理中,使其良性發展,並對大學生帶給指導,儘量建立與用人單位的聯絡、帶給或推薦與專業相匹配的兼職崗位,讓學生到更廣闊的第二課堂中提升自己。同時,大學生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兼職的目的,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兼職學習兩不誤,真正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