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5篇

才智咖 人氣:1.5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摘要: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了社會兼職的主要群體,各個高校普遍存在大學兼職的現象。那麼大學生做兼職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開展了以調查問卷為主要形式的課題研究,選取了本校60名在校大學生,涵括大一到大三三個年級的同學,這些同學中80%是有過兼職經歷的,並且大部分同學認為通過兼職,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素質,但是,對於兼職的不好的方面,同學們並沒有一個清晰直觀的認識。本調查研究就兼職利弊做調研,希望通過本次調研,同學們可以客觀的看待大學生兼職的利與弊,擇善從之。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利弊、調查報告

大學生兼職現已成為了一個不可小視的社會現象。它存在於各大高校中,很多大學生利用學習期間的空餘時間,在校內或校外做各類兼職,甚至出現“兼職達人”。隨著大學生兼職現象的升溫,大學生兼職還出現一些新現象,如出現了一批月薪過千的“校園金領” 。對於這種熱衷於大學兼職的現象,我們究竟應該持一個怎樣的態度呢?對於浪費學習時間去做兼職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否可取呢?作為學生家長、校方以及社會,該為大學生兼職提供哪些便利或者是保障呢?這些問題都會從本次的調研中得出答案。

本次調研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為主,兼採用訪談調查法,以江西師範大學在校大學生為例,開展了此次調查。60份問卷,每個年級20份,同時,按照師大男女比例3:7的比例,把每個年級的問卷14份由女生填寫,6份由男生填寫。綜上,共有42份問卷女生填寫,18份問卷男生填寫。與此同時,也採訪了身邊經常做兼職的同學和朋友,面對面的交談,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到大學生兼職的一些心路歷程。

我們在確定調研題目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首先是設計我們的調查問卷和訪談調查的問題,對於問題的設定,除了基本問題(年級、性別等)之外,其他問題都是我們經過認真的考慮、斟酌之後最終敲定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調查問卷設計好之後我們開始我們的調查,填寫問卷,收集問卷,分析問卷,統計結果,最後得出調查報告。接下來,就本次調研結果展開分析,並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資料分析

問卷分析:所發放的60份問卷,全部收回,回收率100%。從問卷中顯示,所調查的60名同學,其中90%的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是一般,2名同學家庭情況拮据,4名同學家庭經濟情況富裕。問卷的第三題為“您大學期間做過兼職嗎”,問卷顯示,70%的同學做過兼職,其中,各個年級的比例分佈如下表:

由此表,對於調查物件是否做過兼職,便一目瞭然了。剩餘的30%的學生,也就是18名學生,其中,有10名是打算要做兼職的,8名同學並沒有打算做兼職。對於這些同學不打算做兼職的原因,問卷中也有所顯示,總結有以下兩點:1,影響學習;2,不安全。問卷第四題,對於是否贊同大學生兼職的問題,95%的同學是贊同的,只有個別幾個同學不贊同,可見,大家對大學生兼職都持有支援的態度。

在問及校內或校外兼職時,問卷結果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同學支援校內兼職,同樣的,剩下的一半同學是支援校外兼職的。至於校內和校外兼職的優勢,根據選項的被選的次數由高到低排列如下表:

安全 接觸生活多

方便 工資待遇高 工資有保障 工作總類多,選擇性大 可見,同學們對校內、校外兩種形式的兼職都有自己的看法。

問卷第8題,大學生兼職的目的有哪些?在問卷中的選項都被選中,具體表示如下表:

第9題,“請按您的興趣濃厚程度為下列這些兼職排序:A、校外家教 B、校內長勝園青年文化街兼職 C、校外大型超市、商場的推銷員 D、校內超市的推銷員 E、某教育機構的校園代理人 F發放傳單G、在校勤工儉學 ”。 問卷中顯示,排名在第一位的兼職是家教,這與師範生的學科性質有很大的關聯;排名第二位的是在校勤工儉學,大多數學生認為在校勤工儉學工資具有保障,並且和老師合作,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排在最後一位的是校內長勝園方舟青年街兼職,通過了解,長勝園的兼職工資較低,且工資時間有限;其他幾項兼職也都是普遍被同學認可的。第10題,大學生兼職是否影響學業是學生、老師、家長一直都比較關係的問題,在本次調研中,通過問卷顯示出的結果,可以看出,有

接近90%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影響學業,以為他們認為大學生在有了兼職工作之後,偶而會逃課去兼職,還浪費時間,必然會影響學習的;只有10%的人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他們相信大多數學生兼職只是在課餘時間去的,所以與血液沒多大沖突,同時,有些人認為兼職對學習也是有利的。可見,很多大學生對於兼職是否影響學業還是所顧忌的。通過我們的訪談了解,大多數學生在兼職與課程發生衝突時,還是首選課程的,只有少數的同學會根據課程的重要程度,進行選擇,如果是不重要的選修課,會去兼職,如果是重要的必修課,肯定會去上課的。

本問卷的第10題是分水嶺,因為那些沒有做過兼職的同學的答題到此為止,所以從11到21題,有效問卷有42份。下面就大學生兼職的一些問題通過問卷做歸納總結。

第11題,所做兼職是否與本專業有關,其中: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同學所做的兼職與自己的所學專業是不符合的。

第12題,關於兼職的月收入情況,問卷顯示,80%學生的月收入為350——500元之間,這些同學做兼職的時間大多是週末;同樣,也有月收入上千的“校園金領”,這些同學幾乎都是每天都花2到4個小時去做兼職的。在回收的問卷中,“校園金領”是沒有的,這個是通過訪談調查法得知的。在所調查的42名同學中,剩餘的20%學生的收入在200元以下,這些同學主要是分佈在大一年級中。由此可見,大二年級和大三年級的學生做兼職次數比大一年級多很多,同時收入相對也是可觀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大二、大三年級的學生課餘時間比大一學生充裕,花在兼職的時間會比較多。同時,大二、大三學生一般在校外兼職,工資水平普遍比在校兼職高,這些都是出現這樣問卷結果的原因。

第13題,當問及兼職所得收入的主要用途時,首選的是A項——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看來這是大學生兼職的主要意圖;其次選擇最多的是C項——用於交朋友,尤其的談戀愛,最後被選的是B項——用於節假日的吃喝玩樂的儲備資金。由此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同學通過自己辛苦兼職來減輕家庭負擔或者實現自立,或者不給父母增添其他的沒必要的經濟負擔,如談戀愛的費用。這說明大學生在處理兼職所得是很正確的。

第14題,獲得兼職工作的渠道有很多種,在問卷所出的幾種渠道中,其中: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在找兼職時,主要是通過社會上的大量存在的中介公司和自己找或者相關認識的介紹,而運用網路資源找工作的同學所佔的比例比較小,這也說明,當代大學生對於網路資源還是缺乏很好的運用,在一般情況下,網路上通過認證的招聘資訊更加可靠。而通過廣告或街頭招聘傳單找兼職的同學少之更少,這說明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都比較強。

第15題,每位同學在兼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集中概括如下:

發生在每個兼職者身上,這也與第二個問題——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息息相關,只有在勞動之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才會有效保證我們的合法利益。這時候,有同學就會問,就是短期的勞動也要簽訂勞動合同嗎?是的,勞動合同是讓兼職者安心工作的定心丸。於此同時,在兼職的過程中,人際交往能力、自身技能、社會經驗都是要具備的,不然工作必然會吃力的。所以,通過問卷的調研結果得知,只有自身具備一定的優勢,那麼在以後大學生找工作還是兼職,都是有利而無害的,這也要求我們在大學學習期間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其他方面素質的培養。

第16題,兼職給大學生帶來的收穫有哪些,最直接的,莫過於有了除父母之外的其他的經濟來源,是的,這也是問卷選項中被選中次數最多的選項。通過兼職掙錢,有了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經濟來源,自身成就感大大增強。其他選項中,D項——增加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為畢業後的工作奠定了工作基礎,也是被選次數較多的選項,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自身的各個方面的素質都比較重視,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有規劃併為之積累經驗,這也為自己的美好未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兼職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我們的交際範圍,交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也有同學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除了一些促銷類的工作,一般很少與人交流,只是埋頭幹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結束之後一般會比較快速的退場,所以他們認為在增強交流能力方面沒多大的提高。也有同學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自身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增強。總之,兼職對大學生而言,在提升自身素質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

第17題,大學生通過兼職不僅僅可以得到鍛鍊,同時通過兼職也可以檢驗自身的不足,那麼問卷中所顯示的大學生在兼職中所欠缺的素質是什麼呢?問卷顯示如下:

圖表顯示,其中大學生在兼職中,最欠缺的是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這也與上一題相互照應,當遇到的突發問題很頻繁的情況下,那麼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自然就會得到提高。同樣的,大學生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使他們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增強,大部分的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弱,在其求學道路上,一般都是一帆風順的,很少遇到什麼大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就會手足無措,但是經歷多了之後,自然而然的會在這方面得到鍛鍊,這也是為什麼該選項會被大多數大學生選擇的原因。

第18題,問及侵犯兼職權益的事情是否發生過時,大部分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少數幾份問卷的答案是肯定的。由此可見,大部分的用人單位或者是個人對大學生兼職的應的權益也是給予保護的。在訪談調查中,其中只有一名同學的權益受到了侵犯,他的兼職工作是在南昌地寶網上通過投簡歷、面試才開始的工作,剛開始他很有保護自己權益的意識,要求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合同,並支付1200/月的薪酬,但是,用人單位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絕簽訂用工合同,只在口頭上承諾會如期發放工資。面對單位這樣的態度,他也漸漸的淡忘了勞動合同,開始認真的工作。一個月之後,老闆以其工作時間不長、不帶課為由,強行將工資降到了1000元,雖然據理力爭,但是他還是隻拿到了1000元的薪酬,因為當時沒簽勞動合同,所以無處控訴,只得忍氣吞聲,選擇辭職。他表示,這次兼職事件給他的教訓是深刻的,同時,他也警示同樣兼職的同學們,如果是長期的兼職工作,一定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和他類似的事件,侵害我們的權益。

第19題,為什麼大學生兼職的權益會受到侵犯,侵犯的原因是什麼呢?通過問卷調查,有90%的同學認為是大學生的權利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識;有50%同學認為是自身的力量小,難以與用人單位對抗,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學生在遭到侵權之後,會選擇忍氣吞聲,不與用人單位做抗爭,其實,這樣的做法也助長了一些邪惡的用人單位不斷的侵犯學生的利益,且不擔心被追究。只有很少的同學選擇了社會上存在的虛假廣告與違法的中介組織對大學生權益的侵犯。

第20題,100%的同學都希望學校或者是社會成立一些專門的機構來保護大學生兼職的合法權益。但當被問到是否知道江西師範大學校內的保護大學生兼職的學生組織機構時,也就是問卷的最後21題,僅僅有50%的同學知道校內的“勤工助學服務中心”是保護大學生兼職的有效的學生組織機構。可見,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對自己周邊的資源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也是在問卷中最出乎調查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年一度的情人節,武漢市的大街小巷都瀰漫著浪漫溫馨的氣氛。作為大學城的武漢,高校數量和密集程度居全國前4位,雙雙對對的情侶身影中,大學生佔了不少的比例。因此筆者對武漢大學生度過情人節的現狀進行了一次深入調查。

一 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武漢大學生度過情人節的現實情況,研究武漢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發掘武漢大學生在度過情人節的時候出現的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筆者特進行此次調查。

二 調查物件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物件:武漢市內各大學學生,包括本科、專科、成教等層次的學生

一般情況:學生年齡集中在17~22歲之間,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家住城市的大學生比例相對較大

三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和電話採訪。問卷的發放主要通過筆者通過分發電子郵件、QQ訊息的方式進行發放。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7分,回收率為87%。電話採訪則通過撥打電話的形式對調查物件進行一對一的採訪,共採訪5位大學生。

四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大學生的戀愛狀況,情人節活動安排及費用支出及對情人節文化內涵的瞭解情況。問卷共向大學生提出了13個問題。

五 調查結果

由此次問卷,得出以下結果:

1、 在收回的87份問卷中,95%以上的大學生能準確說出情人節的具體日期,但是隻有26%的大學生能夠準確說出情人節的文化內涵和意義。這表明大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對情人節的較為淺顯的理解中。

2、 在調查中我們看到,有40%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正在戀愛中,在戀愛中的大學生中,有近80%的大學生表示今年情人節是和自己的男(女)朋友一起度過的,只有20%左右的大學生表示由於異地戀或其他距離因素,今年情人節沒有和男(女)朋友一起度過。這表明在大學生中,戀愛作為一門選修課已為相當一部分人所接受,並且大多數大學生情侶都煞有介事地把情人節作為感情加溫的法寶之一投入實踐。

3、 有78%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的情人節開支在100~300元之間,其中有25%左右的學生表示開支主要來自自己的壓歲錢,38%的學生表示開支來自生活費,23%的學生表示開支來自自己通過打臨時工所得的錢來。這表明,相當程度的大學生的情人節開支還是來源於家庭,自己打工賺錢過情人節的畢竟還是少數

4、 對於自己最想收到的情人節禮物,有近69%的大學生選擇了鮮花和巧克力,這表明大多數大學生依然覺得鮮花和巧克力就是情人節的必備專案。另外也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表示希望收到對方親手製作的情人節禮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的李同學表示:“我還是覺得收到對方親手製作的東西最開心,因為心意都包含到裡面了。”也有23%的大學生選擇什麼都不送也可以,並在採訪中表示,現在大家都是學生,對禮物什麼的要求並不是很高。

5、 針對“對大學生戀愛有什麼看法”的表述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意見不一的回答。近39%的大學生表示讀大學就應該好好談一場戀愛,“大家都是成年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而46%的大學生則認為還是應該以學業為主,不能為了跟風而去談戀愛,15%的同學表示不知道,說不清楚。一位就讀於二本院校的大一男生這樣說:“很想在大學談一場轟轟轟烈烈的戀愛,同時也很支援周圍的朋友戀愛,始終認為不談戀愛就沒有讀過大學。”與之相對的,一位大三的女生則表示:“課業很緊,完全沒有談戀愛的打算,更沒有過情人節的打算。”這表明大多數大學生能夠很清醒地認識戀愛問題,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6、 在問卷中,有七成的大學生明確反對婚前性行為,並表示婚前性行為是對自己極為不尊重的表現,在採訪中,武漢職業學院的的王姓同學這樣表示:“貪戀一時之歡可能會帶來終身的遺憾。女孩子特別要學會保護自己,在對方提出這種要求時應該學會拒絕。”也有兩成的大學生表示應該學會及時行樂。這表明,大部分的大學生對於婚前性行為還是有著比較清楚和理性的認識。

六 調查體會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武漢大學生對情人節整體上來說還是有一個比較理性和清楚的認識,對情人節的消費觀上還是較好地堅持了適度消費的原則,有超前消費的趨勢,而在對待如婚前性行為等問題上能表現出較高的文化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而針對部分大學生的迷茫狀態,筆者特提出一下幾點看法:

1、 理性消費。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看到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的新興力量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而西方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等節日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大學生群體的娛樂休閒生活。但是必須認識到的是,由於自身經濟條件的制約,在對待節日的觀念上,我們應該推崇合理消費的原則,反對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2、 理性地處理感情和學習生活問題。如今,大學生情侶在校園裡牽手、擁抱已屢見不鮮,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習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主流,應該加大重視力度,畢竟我們走進大學校園是為了學習深造,而不是學習如何戀愛交往。因此理性處理好感情和學習問題十分重要。

3、 強化安全意識。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保護,特別是女大學生,在原則問題上應該學會說“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單身的大學生為了度過情人節,在網上發帖子徵臨時男友、女友陪過節,雖然出發點可以理解,但是此種行為不值得提倡,畢竟大學生的社會閱歷相對不足,容易被騙。

七 結束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導陳海春教授在採訪中表示,情人節作為“舶來品”,是隨著改革開放而進入中國的。每個人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年輕人過情人節,就是打上了他們所在的這個時代的烙印,這沒什麼值得非議的。同時陳海春說,“大學生代表著活躍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他們無非是把情人節當成一個互相交流的契機,大家聚一聚、樂一樂,理性消費,這是一件昭示著時代進步的好事。”有此,我們能夠看出情人節作為一種感情交往的紐帶,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社會交往中較好的引導作用。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作文難、作文難,難於上青天!”這是農村國小生對寫作文的普遍感受。而作文教學也是農村國小語文教師公認的難題。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為何形成如此尷尬的局面?為了對農村國小作文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我對目前農村國小生作文現狀做了一次詳細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調查時間:20xx年9月

調查地點:折家坪鎮中心國小

調查物件:折家坪鎮中心國小50位國小生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座談談話法

結合實際設計調查題目:

1、你喜歡寫作文嗎?( )

A、喜歡 B、一般 C 、 不喜歡

2、你覺得的寫作文的目的是什麼?( )

A、 應對考試,獲得高分

B 、展現自己非凡的才華

C、 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3、寫作時,面對作文題目的第一感覺是:( )

A、腦中空空,無從下筆

B、 稍作思索,便有“成竹在胸,一揮而就”。

4、你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心中有,筆下無的”情況嗎?( )

A 、經常出現 B 、偶爾出現C、從來沒有出現過

5、你在家參加勞動嗎?( )

A、自覺幫家長幹活 B、有時候幹 C、很少幹

6、你閱讀的書籍多嗎?( )

A 、非常大豐富 B 、單一的作文書C 、很少讀

7、你堅持寫日記或週記嗎?( )

A、 堅持每天寫 B 、時寫時斷 C 、老師佈置了才寫

8、你喜歡什麼樣的作文批語?( )

A、多肯定優點,少些不足B 、多指正不足,少些誇大的表揚

9、你喜歡老師評獎作文?還是同學之間互評? ( )

A 、老師評講為主,學生互評為輔

B 、同學互相評講,老師作必要的指導

C 、老師評講學生認真聽講

10、你喜歡閱讀嗎?( )

A、非常喜歡 B、比較喜歡 C、一般 D、不怎麼喜歡

11、你讀書是因為 ( )

A、對閱讀感興趣 B、想獲得知識 C、老師、家長的要求

12、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

A、低於15分鐘 B、30分鐘左右 C、一小時以上

13、你一般會選擇什麼時間進行閱讀?( )

A、假期 B、午間休息時 C、晚上睡覺前一段時間 D、其它:

14、平時,你哪方面的書讀得比較多一點?( )

A、卡通漫畫類 B、童話寓言類 C、學習輔導類 D、科普類E、其它:

15、你通常會怎樣讀書?( )

A、邊讀邊勾畫 B、邊讀邊思考 C、通讀 D、粗略地讀

16、你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嗎?( )

A、經常寫 B、有時會寫 C、基本不寫

17、你願意與別人交流讀書體會嗎?( )

A、願意 B、偶爾 C、不願意

18、一學期你大概能閱讀幾本書?

A、 1—2本B、3—5本 C、6—10本 D、更多

19、你覺得課外閱讀對你的學習有幫助麼?

A、 幫助很大 B、有所幫助 C、幫助不大 D、沒有幫助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學生喜歡寫作佔36%;不喜歡作文的佔20%;有44%的的學生表示感覺一般。

2、有26%的學生覺得寫作文是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24%的學生覺得作文是為了化展現自己的才華;50%的學生認為寫作是為了應對考試。

3、有64%的學生認為面對作文題目會感到困難;36%的學生認為,寫作別非難事。

4、有16%的學生自覺參加勞動;24%的學生有時幫家長幹活;60%的學生在家很少幹活。

5、有20%的學生閱讀的書籍內容豐富,認為多一些讀閒書雜書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作用最大;80%的學生只有“滿分作文”等單一的作文類書籍。

6、30%的學生堅持勤於練筆;46%的學生時斷時續;34%的學生老師佈置後才寫。

7、作文評價方面有75%的學生渴望“賞識”,特別是得到老師的鼓勵。並希望採用多樣的評價方式。

以上調查結果中的表明:

1、農村國小作文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考試”仍為作文的目標。

雖然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但領導、家長、社會對教育教學的評價使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分數仍然是學生和教師的“命根”。因此學生是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而努力在平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教師也就圍繞“考試”來訓練學生的作文。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大大挫傷了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2、學生缺乏生活的體驗,缺乏情感的體驗,因此感覺沒東西可寫。

隨著計劃生育的深入,農村的獨生子女增多,即使不是獨生子女,大多數家庭就是兩個小孩。這些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重。出於我吃過苦,一定不能讓孩子吃苦的心理,絕大多數家長不讓孩子參加到勞動中去。學生脫離生產,脫離勞動,對生產生活的艱辛沒有感性認識,沒有感情投入,這導致學生的情感體驗匱乏。孩子一出生便衣食無憂,父母的感情投入,關愛與付出,被孩子認為是理所當然,這一切,都導致了學生道德情感的缺失。父母的溺愛,又不同程度的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心理,這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關愛之心。加上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農村孩子基本也沒有春遊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沒有了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當然就無法表達。

3、學生的閱讀量少,導致學生“心中有,筆下無”。

一是由於電視,網路的影響,學生在空餘時間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不喜歡看書;二是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沒有真正符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也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過,學生閱讀的書籍過於單一。試問缺乏了文學滋養的學生怎麼能在自己的文章表現出優美的語句、引人入勝的語言?那麼“內容空洞,語言蒼白無力”就再也正常不過了。

4、作文教學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利於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一般都是學生寫的習作教師批改,並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講評。如出一轍的評價模式不僅不能激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反而是學生有厭煩的感覺。

四、反思與建議

通過調查分析,農村國小生作文現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深刻的反思,我們作為一名農村國小語文教師必須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因此我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改變觀念,讓作文成為學生心靈和生活的需要。

葉聖陶先生說“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說話,而是筆頭說話。”在我們的心目中要拋卻“為考試得高分,把學生訓練成作家等”觀念,要解除學生作文的種種束縛,告訴他們:“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口”!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敞開心扉,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才能讓學生覺得作文是因為自己心靈和生活的需要。

2、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

不少學生怕寫作文,問他為什麼怕,最普遍的回答是沒有什麼內容可寫,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缺乏正確的思想認識。要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教師就要注意豐富學生的生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接觸自然、走進社會生活,要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寫作素材。寫作源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湧的素材,或者說是生活打動了我們的心,使我們忍不住有一種要表達的衝動。因此,只有熱愛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表達生活。

3、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讀物,積累語言詞句和作文素材。 作為學校,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物質條

件和時間保障。作為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各種渠道,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美詞句,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湧,下筆如神。

4、採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內容發生興趣時,他才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學生為作文而作文,那麼,他很難對寫作產生真正的興趣。只有當他覺得寫作不是老師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時,這樣的寫作才會真正寫好。因此老師要儘可能把作文同學生的自我需要結合起來。

首先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課堂上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交際情景,讓置身其間的學生們能夠十分便捷地呼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課堂上虛擬的生活場景變成心目中的真實。比如:可以請學生們把班上的某個有個性的同學或某次有趣的活動寫成作文給爸爸媽媽看;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動,在學生經歷了之後去寫作;新年到了,請同學們互相寫信,互致新年的祝福等。

其次是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要細緻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麼特徵,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有了表達的慾望。

三是通過多樣化的寫作形式,讓學生不拘一格的寫作,隨心所欲的表達。除了課堂作文,我們可以提倡學生寫日記、隨筆、讀書筆記、

小論文、小說甚至詩歌······只要能充分的表達學生內心的思想感情就行。

四是儘可能為學生作文提供發表的機會。這裡說的發表,不一定是正式刊物上的發表,可以是在班上宣讀(口頭髮表),也可以在班級日報上發表,還可以出班級“作文集”等。

五是讓學生自批自改,教會學生的`自改能力。作為語文老師,首先自己要轉變觀念,可以只給學生引導和指點;該怎樣改,可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其次,老師要打破傳統的作文批改模式,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批改作文,或全班批,或輪流批;或教師批,或學生批?? 當然,要改變農村國小生作文的現狀,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們積極地轉變觀念,積極地探索作文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有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的“活水”,相信作文就一定會自然而然的從學生的心底流淌出來。

參考文獻:

【1】李景陽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語文教學論》,xxx年12月第三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蔣軍 孫晨曦,《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新浪部落格,xxx-04-25。

【3】張定遠主編,《中國現當代名家作文論》,鄭州文心出版社,xxx年。

【4】蘇立康主編,《國小語文教學研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xxx年。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概況 :

通過教師教學效果反饋分析,雖然七、八年級生物成績理想,但是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靈活運用方面還稍有欠缺,對我校的學生生物課堂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國中生的學習生物的學習方法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為了準確把握國中生對生物這一非主課的課程的一般學習方法,就國中學生學習方法的情況,對課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生物教學的實效性,同時也為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改進需要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

(一)具體目標 :

1、學生在課前與課後預習複習情況;

2、學生上課情況;

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七、八年級共7個班進行調查共有280名學生進行了這次調查,接近理想的隨機樣本數量,使調查結果符合實際情況,更加可靠。調查內容覆蓋了課前、課上、課後這三個時候學生所採取的學習方法。

三、調查結果 :

對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部分學生在生物的學習方法上依然存在著問題。

(一)課前預習情況

1、上課的預習情況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多能在課前自覺預習,但是19%的學生則是在課前翻一下書,對這節課老師所講的內容有個大體的印象;而13%的學生是想起來就預習,12%的學生則是把預習當成是一種任務,老師要求就預習,若老師不要求就不預習;最後剩下4%的學生上課前不預習。

2、預習方法

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會找疑難點進行復習,而25%的學生則是選擇找側重點;18%的學生會先發現問題,然後就根據問題來預習課本內容找出解決的答案;8%的學生會對照參考資料進行預習;最後16%的學生看一遍書。

通過這些資料,側面反映了學生不知道預習的目的,這就導致學生不知道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這種情況使學生分不清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進一步使課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學效果不明顯。甚至會出現一個概念老師要重複幾次講解學生才能理解接受。

(二)上課情況

調查顯示,少部分學生覺得生物並不是主科就忽略,甚至在課堂上採取放任的態度。

1、上課聽課情況

大部分學生都是認為上課認真聽課是獲得知識的最重要的途徑,所以90%的學生都認真聽課;但是也有5%的學生是喜歡生物就聽;而還有4.5%的學生則是聽一下就不聽,剩下0.5%的學生則是從來不聽。

2、上課做筆記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表明了一半的學生不會做筆記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其中46%的學生是老師所寫的全部記下來,筆記沒有分重點和非重點,如果課後沒有及時複習,筆記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講的難點和考點,複習時就會感覺比較吃力且學習效果不好;而3.5%的學生則是不記講的和書上一樣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再強調書上的重點內容,但是學生聽老師講的內容跟書上講的一樣就沒有抄下筆記,甚至沒有將書上相關的內容劃下來,有時老師會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總結性歸納(如列表等方式)使學生複習起來更明瞭,可是學生就覺得跟書上一樣沒必要記,導致時間一久學生就把知識遺忘掉,使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剩下的0.5%學生則以怕影響聽課為由,不記筆記。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部分學生往往學習效果不如其他同學,就是他們不瞭解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的道理,他們往往會認為自己大腦能記住這節課老師講的內容,但是下課後就很容易忘掉,這也是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原因之一。

3、課堂小結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35%的學生會聽老師的小結,由此看來,在教學過程中,最後的課堂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任務完成後,教師應就本節課的思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系統地梳理,同時教師可以小結過程補充講課過程遺漏的地方,也相對學生做了一個小複習,讓學生有了知識的鞏固,教師適當指出重點和難點,學生複習的時候就有輕重之分。

(三)課後複習情況

1、作業情況

94%的學生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但是有4%的學生會視作業的難度、多少來完成作業,還有2%的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雖然只有6%的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但是這種情況依然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在佈置作業的過程要適當的注意具體的班的總情況來佈置相應的作業,並可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課外輔導。

2、做作業的方式

據統計22%的學生邊溫習邊做;22%的學生先做再看書;30%的學生先看書後做;20%的學生在遇到問題請同學幫忙解決;6%抄別人的作業。從結果看大部分同學在作業完成方面都有著各自一套的學習方法,但是仍存在作業抄襲的情況。

3、課後複習情況

結果表明61%的學生經常複習;13%的學生平時不復習,考前複習;9%的學生是老師要求就複習;15%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複習;2%的學生都不復習。 複習方法方面:看一遍課本的學生佔6%,按老師要求複習的學生佔13%,複習有關內容後做習題的佔31%,看主要內容,抓疑難點的佔50%。 複習過程參考課外資料的情況:不看參考書的學生佔25%,而參考教學參考書的佔30%,參考生物期刊的佔14%,參考生物習題集的佔31%。 從複習方面綜合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自覺複習的習慣,而他們大部分不知道如何複習,教師應該如上述所提的要在本節課教學任務結束後做一個小結,小結既起到梳理學生學習的思路的作用,而且還起到複習知識鞏固的作用。而且教師可以不定時地對學生進行小測,隨時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於學生在複習過程都比較少看課外資料,教師可以上課穿插一些課外小知識,既可以擴充套件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又可以激起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上最好的導師。

(四)學生對生物的看法及建議

在調查中,68%的學生認為只要認真聽講、討論及時複習就能學好;19%的學生認為只要感興趣就能學好;9%的學生認為多做一些習題就能學好;2%的學生認為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學好;剩下的2%學生認為生物比較難學,他們認為生物比較難學所以他們都不喜歡生物。大部分學生認為生物比較有趣,內容新穎,而且學了生物之後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學生建議多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內容顯得更具體,抽象的概念都相對容易瞭解,而且播放相關視訊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學生認為生物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多動手。通過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貫穿新課改的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穿插些有趣的生物知識,刺激學生求知的慾望,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一些野外調查,讓學生能將在課堂上學會的探究性實驗的過程運用到生活中,一方面加強了對探究性實驗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調查總結 :

通過這次調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起他們的學習的激情,而且教學內容要學生當場消化(但是教學過程要避免出現滿堂灌的情況),教學中穿插課外知識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教學任務完成後,還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小結,而且不定時對學生進行小測,以檢測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適時地可以進行野外調查,或組織一個生物興趣小組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實驗的機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昇華到理性認識,並懂得靈活運用於生活中。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

1.20xx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與現狀

【形勢】

20xx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30餘萬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的繼續增長,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但是形勢依舊不是很好.

三、第四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已經回暖,不過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

【現狀】

典型現狀1:

“蟻族”生活在勞碌奔波中尋求改變。“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蟻族”,在全國有上百萬的規模,他們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們卻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典型現狀2:與往年大學生千軍萬馬擠向大城市的現象不同,由於大城市持續增長的各種壓力,一部分大學生開始理性地反思這種“唯大城市是從”的就業觀念,並且反其道而行之——迴流中小城市。近來大學生就業出現了一股“迴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

2.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從05年的高校畢業生338萬,到09年的611萬,預計10年更是高達700萬,高校的盲目擴招,直接讓大學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如此龐大的就業人口直接給就業結構帶來巨大震盪;而且“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讓就業形勢變得不可捉摸起來;再者大學的許多專業並不能很好的與市場需求相接軌,所學的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甚至背離市場。圖1 高校畢業生折線圖 單位(萬)

由圖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1998年85萬人,到20xx年,應屆畢業生630萬,加上往年的畢業生,總人數已突破70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然而全國大學生就業率只有68%左右。

實踐調查

為更好的瞭解大學就業問題,我們特此對就業問題做了一份調查報告(見附表一),並對得到的資料進行了分析

調查目標:瞭解線上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

調查時間:

調查物件:湖南工學院專南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形式:走訪、問卷調查以及專家的資料分析

在這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問卷為86份(有14份問卷沒有作答的或者沒有按照要求作答,視為無效問卷)。資料僅供參考。

就業形勢分析調查如下:

對問卷反饋的資料可以做出結論:52.33%的大學生覺得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