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調查統計分析報告

才智咖 人氣:2.56W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環境調查統計分析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環境調查統計分析報告

環境調查統計分析報告1

一、能力建設專案情況總結

(一)自20xx年以來環境統計基礎能力建設裝置配備情況

國家環保部、自治區環保廳對環境統計能力建設裝置配備工作十分重視,自20xx年以來,共配備環境統計裝置件,下撥資金萬元。詳見附表。

(二)裝置開箱驗收、安裝除錯及驗收文件完備性檢查情況;為保證國家環境資訊與統計能力建設專案在**縣環保局的順利實施,我局邀請**環境資訊中心我局指導專案進展工作,指導內容包括專案實施人員配情況、裝置安裝條件、以及網路基礎等情況。

同時,**環境資訊中心和東軟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系統整合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協商機房機櫃的佈局、網路裝置機櫃中的擺放等工作。共同對網路裝置開箱驗收,按照裝箱單和實物進行核對檢查,對已到的裝置和主要器材的規格型號及數量進行清點和外觀檢查,並對裝置拍照,填寫《到貨驗收單》。截止目前,我局的裝置開箱驗收、網路裝置安裝、加電測試、配等已基本完成,其它節點的工作陸續進行。

(三)裝置使用情況及其在環境統計工作中的效益評述;環境統計裝置的配備和使用,加強了環保系統各級網路傳輸、資料交換與共享、業務應用支撐、環境統計基礎等環境資訊能力的建設,建立與完善了“科學的減排指標體系、準確的減排監測體系、嚴格的減排考核體系”,體現了環境統計資訊化的前瞻性、綜合性和相容性,為“數字環保”工程奠定基礎。

同時,在客觀上實現了環境統計基本原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以質量、效能、安全為基礎,實現網路互連、應用支撐、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四)今後環境統計能力建設工作的設想和建議,以及存在的問題。、環境統計指標體系方面

(1)環境統計年報表中的部分指標填報難度較大。如:焦化、冶金等行業:煤炭消費量中所包含的燃料煤消費量和原料煤消費量難以界定區分,相應的其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及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項指標的燃燒排放量和工藝過程排放量的分類統計就比較困難。如果做不到定量區分,那麼分類統計的意義就不大。實際上,在目前的減排考核中,主要考核指標SO2排放量是針對總量而言,並不分別考核燃燒過程或是工藝過程。

煤炭行業:表現最突出、基層反映最強烈的一個問題就是工業廢水的相關指標,由於礦井水的存在,煤炭行業的水量平衡問題在目前的環境統計系統中得不到解決,相應的工業廢水方面的一系列指標的填報難度很大。

(2)環境統計報表中部分指標與其他部門相關統計資料的對接難度大。如:工業煤炭消費量、焦炭產量、煤炭產量、發電量、鋼鐵產量、建材產量等與相關部門的統計資料難以吻合。究其原因,環境統計報表制度只是以排汙量為篩選因子進行重點源篩選,其統計出來的上述各項指標均以重點源形式存在,但與其他統計部門的統計範圍是不同的。特別是發電量的統計,環境統計年報制度中只能對火力發電做到較為全面的統計,對焦爐煤氣發電、高爐煤氣發電均不能完全統計上來,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用其他部門的統計資料來核對環境統計的汙染排量資料就顯得十分勉強。、環境統計方法方面

客觀地講,現行的環境統計調查方法在真實反映現狀方面(至少是在基層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如:(1)除個別大中型骨幹企業之外,大部分企業的監測頻次較少(或者根本不做監測),幾乎沒有可信的監測資料。

(2)目前,全國沒有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權威性的排汙係數可以參考。現在通用的仍是xx95年全國鄉鎮工業汙染源調查係數,時間比較久、工藝變化大、覆蓋面小,已不能適應現在環境統計工作的需要。

(3)物料衡演算法對基礎資料、統計人員對生產工藝過程的瞭解和掌握程度、生產工況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特別是統計人員對各個行業工藝過程的掌握,這一點在基層難以達到。

(4)目前,線上監測在基層執行還不太成熟,安裝線上監測的企業個數相當少,國家仍未對線上監測資料予以認可,對線上監測資料的分析軟體也沒有相應的標準認證。另一方面,線上監測的資料分析過程實際上是由電腦程式來完成的,不能排除人為調控資料的可能性,資料的真實性還有待驗證。

(5)在總量核算中,我們認為巨集觀模型核算只能算大概,不能用巨集觀核算資料來要求,更改或者推翻微觀臺帳彙總。比如:①焦化行業在核算時按重點COD行業進行核算,但在基層,實際上有一部分焦化企業並沒有水排放,更談不上COD排放,目前焦化行業環評就要求廢水零排放,因此在COD核算中,巨集觀核算資料顯然與實際出入比較大;②在SO2核算時,電力行業的排放量用發電量來進行巨集觀概算時,忽略了煤氣發電、其他能源發電等方面的內容,同樣會出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

(6)對微觀臺帳的彙總方面,我們始終認為不應該只將統計重點源企業納入削減臺帳,原因有兩點:①在目前汙染減排的大形勢下,基層的工作力度相當大,實際的減排工作不僅僅侷限於統計的重點源企業。我們一直要求從實際出發。如果一味強調統計範疇,不僅抹殺工作積極性,也不符合實事求是、客觀反映現狀的統計要求。②納入環境統計範疇的汙染物排放量並不僅僅是重點源企業,在我們的統計體系中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汙染物排放量是通過虛擬企業(即非重點源)的形式統計上來的。如果臺帳只建立在重點源企業範圍內,那麼對非重點這部分企業的減排工作就無法體現出來。、環境統計技術裝備方面

在技術裝備方面,環境統計的要求不算太高,也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目前的“xx”環境統計軟體仍有一些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如何修改注入程式碼,合理性校驗時會出現一些無法修正的“錯誤”,彙總時的資料出現異常,在資料庫更新之後原來的資料不能正常匯入等等。在硬體方面,尤其是縣級環保機構,環境統計技術裝備不適應工作需要,在資料採集、資料傳輸所需的計算機、資料儲存裝置和現場資料核查中所需的交通工具尚未完全到位。、環境統計隊伍建設方面

目前,基層環境統計隊伍建設是薄弱環節。市縣兩級環境統計沒有專門的機構設,統計隊伍不穩定,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有的環境統計人員還不在財政預算內的行政事業編制。尤其是縣級環境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還普遍不高,難以滿足統計工作的要求。因此,建議環境統計隊伍的建設應該是自上而下的,須有強制性的定員、定編、定崗及落實保障性措施,特別是統計人員業務素質的提高上,建議區廳採取院校培訓和崗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擴大基層培訓面,提高基層的環境統計隊伍人員素質,促進統計質量的提高。、環境統計體制方面

根據歷年的統計工作經驗,對市、縣級環境統計工作而言,資料採集和現場稽核是亟待解決的兩大難題。

市、縣兩級要強化資料採集和現場稽核功能,與國家和省強化資料分析利用功能相協調,從上至下體制必須理順。國控重點監控企業排放資料,國家明確要求建立並完善排放資料網上直報系統,基層預設專門保障經費,致使建設工作滯後。尤其縣級環境監測單位人員多為自收自支,人員工資保障困難,難以承擔監督性監測任務。因此,應建立上下相協調的機制體制、保障經費,以保證市、縣進行資料採集和現場稽核功能任務的完成。、統計技術問題方面

企業基表的填報質量不大理想。有一部分企業的報表,漏報的基礎資料較多,對汙染排量也沒有相對準確的核算,需要縣級環境統計人員(甚至由市級環境統計人員)進行補充。、“三表合一”方面

“三表合一”工作應滿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各部門都能共享資料;二是能滿足環境管理和巨集觀決策的資料資訊需求;三是能滿足國家報送資料的要求。“三表合一”需要建立統一的資料採集辦法,統一的資料質量控制標準體系,目前,環保系統內部存在著三套甚至更多的企業排汙資料。有監察部門的排汙申報、排汙收費資料,汙控部門的汙染增減臺帳,監測部門也掌握著一些企業資料。這樣繁多的資料其內容大致相同,但是由於管理的部門不同,服務的物件不同,所以要重複人力物力去完成這些工作,而且由於採集的方式和各自需求的不同,導致這幾個資料彙總後也各不相同,部門之間存在“打嘴仗”,各執一詞的情況。通過調研,我們認為:“三表合一”能否實現並不是關鍵,關鍵是要花最少的力氣辦最完善的事,實現“三表合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現行的排汙申報、排汙收費報表基本能做到合一,雖然在汙染物核算方式上的不同導致了暫時無法和環境統計資料相符合,但在企業總數上也應該保持一致,在一些共有的企業基本情況、汙染設施等資料上應該相應簡化,避免重複勞動。另外實行汙染減排專案臺帳後,應將環境統計納入進去,實現這兩表的合一。、對建立一流統計體系的意見和建議

環境統計工作實際上是一項原始環境資料的採集工作,其綜合性、複雜性和技術性都比較強,要建立一流統計體系,我們認為有三點是比較重要的:

(1)摸清底數

眾所周知,環境統計工作歷年來一直保持連續性,但最開始的基礎資料則是源於第一次全國工業汙染源普查,資料量很小。後來經過鄉調,並受經濟增長因素影響,多次修改,但一直不能完全擺脫束縛。如果我們要建立一流的統計體系,掌握真實可信的環境基礎資料,那麼摸清底數是首要任務。

儘快開展所有工業企業汙染源的普查工作。各地區可藉此機會摸清轄區內的汙染源名錄,獲取轄區內工業企業行業分佈,汙染分佈的第一手資料,並由此初步建立起各自轄區的環境基礎資料庫,修正現行的環境統計資料庫,使之真正服務於環境管理工作。

(2)排除干擾包含兩方面內容:

①正確對待環境統計作為各類工作目標考核依據的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各項考核工作對統計工作的推動作用,減少各類工作考核指標對環境統計的不正當限制和干擾,進一步保證環境統計工作的真實可靠性。

②消除其他部門統計資料與我們環境統計資料的差距,排除其他部門環境統計資料對我們環境統計資料的核算與削減產生的不利影響。

(3)共享資料

環境統計年報資料可以是建立永寧縣環境基礎資料庫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資料來源,也能夠擔當起進一步開展環境管理資料倉庫建設的基礎,在一流的統計體系建設中,應該充分體現環境統計資料的上述特點。

因此,“三表合一”是必然的趨勢。以環境統計資料為基礎,建立環境管理工作統一的資訊平臺和統一的釋出體系,最大限度地實現環境資料共享,是環境統計最終目的。

二、環境統計人員培訓情況總結

(一)自20xx年以來各市(州)對環境統計人員的培訓情況;

根據“xx”環境統計要求,在統計中科學、客觀、真實地反映工業企業排汙情況。我局按檔案規定重新篩選了佔20xx年以來排汙總量85%以上的工業企業、排放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廢水排放單位及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確定了15家列統企業。我局根據工作安排,先後組織專業人員對有關企業及監察人員進行了統計培訓,詳細講解了“xx”環境統計的填報方法、統計口徑,技術要求及有關引數;在填報過程中,我局環境統計專職人員深入企業,主動服務,幫助企業填好每份報表,核實每個資料。

(二)培訓所達到的效果和取得的成效評述;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環保廳20xx年自治區環保廳《關於開展全區環境統計能力建設專案自查總結驗收工作的通知》精神,確保圓滿完成我縣今年環境統計工作,我局局組織自治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等有關專家,到各企業開展了為期8天的與企業面對面的環境統計培訓班,各級環境統計工作人員90多人,環境統計企業20多家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上,市環保局及自治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了“xx”環境統計報表制度的總體說明以及環境統計報表填報的要求、技術方法和注意事項,並現場解答了企業環境統計工作人員的疑問。培訓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切實做好我縣20xx年環境統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受到了各區、市環保局和環境統計企業的一致好評

(三)培訓過程中在環境統計能力建設、組織管理及提高效率等方面的情況及經驗總結;

環境統計作為環境保護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決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反映永寧縣創模和減排成果、準確把握全縣“xx”末和“xx”初汙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及日常環境管理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環境統計工作是總量減排的基礎,是減排計劃制定的基礎資料,同時也是完成減排工作核查所必需的佐證資料,各部門要將環境統計與汙染減排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認真做好監測監察工作,建立相關的資料庫,確保環境統計工作更好的為汙染減排服務。通過培訓我們總結了四點經驗:一是要重視目前基層環境統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個別幹部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尚存在不足,沒有把環境統計放在應有的位。二是要充分認識環境統計在環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環境統計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環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編制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的可靠基礎,地方環保部門須將統計工作擺上位,抓在手上。三是要切實加強對環境統計工作的領導。環境統計是社會經濟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由調查、整理、分析和預測等環節組成的全過程,環保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定期有計劃地組織環境統計人員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採取不同形式促使統計人員接受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其政治業務素質。四是要進一步提高環境統計分析的質量。環境統計分析是整個環境統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把統計資料所反映的環境現象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揭示環境變化與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絡,反映環境發展變化的規律,不斷地發現新情況和新問題,由此採取對策指導實際工作。

(四)今後本領域工作的設想和建議,以及存在的問題。1、人員流動性大,環境統計工作延續性差

雖然全縣環保系統上上下下都認識到環境統計資料的重要性,都非常重視環境統計工作,但由於環境統計工作相對單調枯燥,工作技術操作性較強,工作的時間跨度較大,導致環境統計人員流動性大,有些企業幾乎每隔1、2年就會更換環境統計工作人員。有些企業負責環境統計的人員是身兼數職,環境統計工作被放在較為次要的位上,工作也是一陣子突擊,資料質量和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保障。環境統計工作技術性較強,要求較高,新的人員在培訓、經驗、政策把握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統計工作水平難以提高,甚至起伏較大。

建議國家環保部、自治區環保廳早日出臺有關環境統計工作政策、條例,落實獎懲制度,進一步強化對環境統計工作的認識,加強環境統計隊伍建設,完善環境統計工作體制,保持環境統計隊伍穩定,不斷提高環境統計資料的質量和工作水平。、培訓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針對環境統計隊伍人員流動性較大,新手較多的特點,結合國家環保部“xx”環境保護工作新的政策、要求,在全省市、縣、區分批開展集中式環境統計工作培訓班,加強環境統計工作人員的政策理解力,提高環境資料的稽核、把握能力,熟練環境統計軟體使用。

在企業層面上,結合環境監察工作,適時開展工業企業相關工作人員環境統計方面的技術培訓,確保基表資料的質量。

  二零xx年x月xx日

環境調查統計分析報告2

一、調查的目的和出發點

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貫徹黨中央“又好又快”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型社會,防止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學校的動員和鼓勵下,我們參加了環境保護行動。

二、調查時間、物件、方法

20xx年x月,我和幾個同學來到德州市的一些小區進行了調查。我們通過觀察周圍的環境,訪問過往路人並做了問卷調查,回去後又上網查詢許多資料。我們主要的調查物件為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大氣汙染,水汙染,樹木的砍伐等。

三、調查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小區,看到清潔阿姨在掃垃圾,就前去訪問通過交談我們得知,雖然人們的素質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人在人行路上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這種不文明的`現象值得關注。旁邊來了一位剛買菜回來的大姐,我們向前詢問了一些生活方式,我們心裡得到一絲安慰。大姐告訴我們:少扔垃圾,把垃圾分類放進垃圾桶,多騎自行車,少開車,節約用水,把洗澡水洗臉水用來沖廁所,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臉,洗頭髮,洗碗。

一眼望去,小區綠化水平還可以,數目較少,草坪較多,但空氣並不新鮮,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在空氣中瀰漫著,我們老到物業處進行了交流,造成環境汙染源是1公測所排出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噁心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漂浮著一些穢物3工廠排出的廢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登對身體有害的物質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遊人丟棄垃圾,及不講衛生有影響市容,這些汙染是空氣變得渾濁,對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

通過幾天的調查,我們做了一份調查問卷。一.調查的內容及方法:通過對路人以及對環衛工人的提問,瞭解他們對各路段的環境的看法。並將事先列印好的自制問卷調查表發給他們填寫,為接下來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鋪墊。二.總體狀況及分析:通過對路人及環衛工人的調查,以及對問卷調查表的整理分析發現,人們普遍對當前環境表示不滿,只有在極個別地段人們表示差強人意,針對這些方面人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下面,我將針對這些情況做一些系統的彙報及整理。

1.調查人群

由於精力有限,在各主幹道上我們只訪問了很少的路人及環衛工人,所以,我們調查的人群結構相對單一,所調查的一些問題及徵求的建議也只能代表極個別觀點,但這並不影響所做調查的整體方向,它能對德州市的環境衛生作出一定的反應,因此有一定的借鑑性和改進性。

2.發現問題

a.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談論有關環境現狀的問題,對有些方面的活動也相對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當然參加的也很少啦。

b.調查中的多數人雖然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但是鑑於各種因素並未能夠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的參加活動。

c.人們對環保的意識總體上欠缺,尤其是在一些費精力的活動(分類垃圾)上,更加顯得力不從心了。

d.人們反映政府的一些活動未曾下達到基層,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就結束了。這就反映在政府的交流機制上。

e.政府在環境保護上面的投資相對較少,在有一些方面(道路拓寬)方面更加欠缺。對一些汙染大的工廠更是放縱,併為對這些稅收大戶進行整治,只要其交納一定的處理費就行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

f.大多數被調查者反應他們的自律能力很差。

3.分析原因

a.自身原因起決定作用。很多人學歷並不高,文化素質也就低,因此對環境保護方面的種種看法和觀點都會受到影響。

b.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所採取的措施未下達到各階層,以及有些政 府機構的陽奉陰違,導致措施不能有力的進行。

c.環境保護機構有關部門總體能力欠缺,不能進行有力及具體的規範,出現政策方面的漏洞,使環境保護工作陷入癱瘓,阻礙了工作的總體進度。

d.個體之間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一,對環境保護的看法不一,所採取的看法及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在環保的工作中所辦演的角色不盡相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相同。對環保的貢獻也就不同。

e.社會教育力度不夠,尤其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欠缺,俗話說:孩子是社會的未來。但是有些被調查者反映他們的孩子並未對環保有所重視,他們欠缺這方面的知識,學校及社會未對其進行系統的教育。

 四、調查總結

大氣汙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汙染排放的汙染物對區域性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

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

二: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大氣觀測發現:每年春季南極大氣中的臭氧層一直在變薄,事實上在極地大氣中存在一個臭氧“洞” 這種臭氧損耗現象是一種反常現象,這是否表明這一紫外線吸收層正處於全球性災難呢?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人們發現人類社會活動釋放的物質嚴重的破壞了臭氧層,當然這種現象還受到這一地區獨特的氣象狀態(極渦、寒冷的平流層溫度、極地平流層雲)的影響。

三: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衝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並非危言聳聽。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們對酸性排放物已經有了控制,但仍然還有酸雨現象。大氣塵埃可能是造成酸雨問題的另一原因。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的。像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汙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努力才可能逐漸解決。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破壞環境,那麼人類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如恐龍一般滅絕,地球也將會成為宇宙中一個遙遠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夠共同見證一片蔚藍的天空,一定能夠共創一個美好的明天。大氣汙染對地球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被汙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若是大氣中汙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汙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汙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汙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對植物的危害:當大氣汙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汙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汙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通過這次調查,我瞭解到了環境的惡化情況;亦瞭解了清潔工人們的辛苦。如果我們為圖個方便,而亂丟垃圾,是一種醜惡的行為。我在此呼籲:請大家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汙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