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成就與經驗調查報告

才智咖 人氣:3.03W

引言

城鎮化建設成就與經驗調查報告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援加快**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按照省、市主要領導關於推廣我鎮城鎮化建設經驗,促進**經濟區和**都市區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講話要求,根據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鎮有關方面人員組成調研組,於XX年12月,通過現場考察、座談、查閱資料、參加會議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通過調研,我們深刻地瞭解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鎮走出了一條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鎮黨委書記**、鎮長**高度概括這一發展道路為:通過集體致富、工業帶動、城鎮引領,實現了“村變鎮、鎮變城”即由山溝窮村到經濟富村,由工業興鎮到建設生態城鎮的實踐目標。正如**省委書記**同志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給予的高度評價那樣:“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做到了……要認真總結和積極推廣**經驗。”

目前,我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鎮環境呈現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生產方式由依靠土地的農業生產轉向發展新型工業和第三產業,人的身份由村民轉化為城鎮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農耕聚落轉化為鮮明的現代城市文明。這一成功的實踐表明,我鎮完成了由農村向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歷史性跨越。對於加快**經濟區和**都市區內新型小城鎮的發展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和示範作用。

一、小城鎮:新型城鎮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類歷史和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產物,是一定地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與文明發展的標尺。

經過新世紀十餘年的跨越式發展,至2011年底,中國城市化水平達到51.3%,此舉,使世界經濟結構與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經濟總量由全球第七位躍升為第二位,成為世界的一極。近年來,中國在城市化過程中每年以建築總量佔世界50%左右的規模和年均10%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對全球經濟拉動貢獻率達到50%,直接影響甚或左右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一些專家則形象地將城市化比喻為拉動社會發展的經濟航母,認為中國是又一成功的例項。中國要趕上西方已開發國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增速,未來30年,將是中國城市化發展的最佳良機。

中國在推進城市化程序中,不是照搬西方國家單向發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結合中國實際,創新性地將大、中、小城市並舉發展,形成縱、橫雙向城市群發展模式。尤其是將星羅棋佈、連結城市和鄉村的萬千個建制鎮,列入城市化建設的範疇,實施“小城鎮,大戰略”發展目標,將世界“城市化”理論創新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理論並指導著中國城鎮化建設的實踐。中國的小城鎮,對於加快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且帶有一定的世界意義。

**在加快建設**經濟區過程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施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又將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為“新型城鎮化”。並確立了新型城鎮化引領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協調發展的新戰略。

所謂“新型城鎮化”,就是“城鄉統籌,城鄉統一,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全面實施並融入部分新型農村轉移為具有城市功能與生活水準的社群的全面城鎮化,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所謂新型城鎮化“引領”,就是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的關係通過“城鎮”連線起來,用城鎮統領城鄉,關聯和促進工業、農業協調發展。其中,小城鎮在新型城鎮化中發揮重要的紐帶作用,是區域整體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我國現有建制鎮2萬多個,如果每個建制鎮城市功能完善,能夠承載平均3萬左右的人口,其總體人口承載力即可達6億以上,將成為我國城市化過程中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為我國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鎮作為萬千個小城鎮的成員之一,其發展程序指導思想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獨具特色。總結分析其發展實踐與經驗,對於助推和促進**經濟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尤其是小城鎮的科學規劃、健康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二、**鎮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一個普普通通的貧困山村,經過30年的發展,成為國內外聞名的明星鎮。現我鎮規模企業發展到80多家,產值達到37億元(2011年),人均產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小城鎮前列,被確立為“聯合國小城鎮可持續發展試點”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進行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系列探索實踐,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鎮,體制創新,在城鎮建設中發揮核心和樞紐作用

經過改革開放10多年的發展,**由落後的山溝農村發展成為工業主導,經濟發展,集體富裕的新農村,率先進入小康社會,經濟總量達到鎮級規模。1994年,**由村變鎮,實現了資源統籌、職能整合、運轉順暢。產業經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規模實力不斷髮展壯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教文衛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鎮政府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始終發揮著核心和樞紐作用。

一是高質量地開展城鎮規劃、建設與管理。鎮政府遵循“節水與節地、保護生態與可持續發展、規模經營與集約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設施。建成了工業、生活、農業、休閒娛樂4個園區,進而帶動商貿、餐飲、旅遊、文化事業的繁榮。現已基本實現電力、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齊全、土地集約利用、城鄉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決了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按照生產要素資源合理集中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建立了鎮區工業經濟園區和**開發區工業經濟園區,結合行業特點組建了耐材、製藥等集團公司,大力發展高科技產品,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增強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慶州集團的耐火材料從每噸幾十元發展到幾萬元,太龍藥業在**省醫藥行業中第一個實現股票上市。全鎮經濟實現了由資源開採型向產品深加工型、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由產品經營型向資本運作型的轉變。2011年完成社會產值37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17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4億元,人均收入達到15600元。

三是在“村並鎮、民改居”中發揮關鍵作用。目前將本鎮所有村民全部轉為居民戶口,成為全省首個全居民鎮。村改居後,鎮政府出臺優惠政策,鎮域全部納入城鎮化管理,居委會的`管理體制,幹部工資、福利待遇、社會保障、辦公經費等仍然由鎮財政統一發放,對於需要住房的群眾,修建公寓樓以最優惠的成本價格銷售,居民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地促進了“三化”協調發展

城鎮化是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集中的過程。在城鎮,採取“兩高一帶”戰略措施,即“企業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會管理體制,統籌規劃建設工業區、居民小區、商業服務區、文化休閒區,繁榮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新興工業,做到工、農、交、商、旅及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證了全鎮土地統籌規劃安排,合理佈局,為集中力量重點發展水利事業、植樹造林、恢復生態,發展生態養殖業、生態旅遊業等現代農業起到了關鍵作用。

(三)新型城鎮化促進了資源配置和生態環境保護

我鎮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採取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對外開放的建設理念,一方面根據我鎮的地形地貌、歷史傳統進行合理規劃安排鎮域空間,合理配置使用資源,保護和恢復生態資源,一方面對外引進短缺資源。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為維持生計導致山體資源破壞、水土資源流失、林木資源砍伐的現象。藉助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巨大威力,**人開始了資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調整。從向自然索取為主開始向給予和保護為主,水源不足就投資上億元實施“引黃入竹”工程,從30多公里以外引黃河水到**,供全鎮生產、生活、環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復生態,廣植竹子,延續**“竹文化”;勘察景觀,設計線路,開發長壽山生態旅遊景區;利用緊鄰嵩山,位於**、洛陽之間的有利區位,吸引外來客商發展商貿物流第三產業;利用省會人才、技術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生物製藥等等,都是建設新型城鎮、發展新型工業、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和顯著效果。

(四)依託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鎮在新型城鎮化程序中,把全體居民的基本利益、長遠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讓全體居民都能得到實惠,併為子孫後代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

我鎮以人為本,著力解決的民生問題有:

解決飲食問題。針對長期困擾全鎮人畜飲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問題,鎮投資上億元,架設32公里引水管道將黃河之水翻山越嶺引到**,解決了我鎮千百年來的缺水問題。由於我鎮地形地貌主要為山地,耕地面積狹小,糧食短缺一直困擾著**人的吃飯問題,特別是撤村並鎮後,居民進入城鎮,基本上擺脫對土地的依賴,因而解決糧食問題將成為居民生活最為緊迫的問題,這一問題在**採取糧油定量供應和福利商品供應相結合的辦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解決居住問題。將所有村民轉為居民,使居民角色發生根本變化,為解決居住問題,鎮裡投資1億多元,規劃建設了振東新區,建設居民公寓1300多套,家屬樓20多棟,新建住宅面積36萬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積達到56平方米,基本解決了全鎮近2萬人的居住問題。

解決就業問題。目前全鎮80多家企業,帶動8200多人就業,吸納了全鎮絕大多數的適齡就業人口,基本解決了全鎮居民家庭的就業問題。95%以上的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第三產業的從業比例達到27%。在**耐火材料企業中60%的中層管理人員都是**人,在高新技術產業中**人也有一定比例。2011年**人均收入達到15600元,在全省各鄉鎮中提前達到小康水平。

解決人的城市化問題。我鎮不僅把城市化的硬體設施建設好、解決好,而且始終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為城市化建設的重點。在**的企業群中現有高階工程師40多人,工程師150多人。同時,還曾選派大批人員到**大學、**理工大學、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開展技術和管理培訓,員工的素質得到極大提高。

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目前我林鎮興建了裝置齊全的衛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費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居民水電入戶率達到100%,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85%,電話入戶率達到98%。鎮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建學校,免除所有在校學生的一切學雜費,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為所有老年人免費辦理養老保險,承擔孤寡老人的贍養費用,年底為群眾免費置辦年貨。

(五)打造城鎮軟實力,推動城鎮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