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情況調查報告15篇

才智咖 人氣:1.18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情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15篇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1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如今現在的崗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的大學生少之又少,那麼新時代的大學生如何在畢業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是每個大學生都要做充足的準備,通過本次實踐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引言:

如今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迴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之間的衝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問題分析:

(1) 就業市場供需失衡

大學生的就業源於市場的需求。一方面,畢業生人數每年呈上升趨勢,給勞動力市場的消化造成難度。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機衝擊之下,勞動力需求不足與新增勞動力需求萎縮;再者,企業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大幅減少,企業在招聘時首先考慮專業對口、綜合職業能力強的畢業生。

(2)大學生存在觀念誤區且缺少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還存在就業後穩定性差、離職率高的問題。只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工作,不願意去偏遠地區工作,雖然他們對社會生活顯示出較強的熱情與好奇,但缺少理性思考與合理規劃,表現在工資的高低、待遇的好壞成為擇業的首要準則。而對職業規劃,更多的人忽視其在就業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多數學生都沒有詳細、科學的規劃。因此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前程,避免大學畢業生在盲目求職過程中造成人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

(3)實踐能力弱

很多學校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他們的實際動手與操作能力,有知識儲備而不會靈活運用已成為大學生的普遍現象。雖然有些學校開辦社會實踐課,試圖讓學生所學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但是安排的時間太少,實踐效果並沒有達到,導致了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只能紙上談兵。

(4)對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瞭解,存在資訊不對稱

調查顯示,70。63%的學生對20xx年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不瞭解,資訊不對稱嚴重影響畢業生的擇業與就業。他們只顧埋頭苦讀、熱衷考證或忙於各類社團活動,卻忽略瞭解就業形勢和政策及就業過程的重要性,而在實際就業供需矛盾面前束手無策,另外用人單位招聘資訊的釋出缺乏時效性。

關於高校問題: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絡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定、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關於大學生自身的應對與改變:

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式進行考核後,擇優錄用。 總 結 本次調查僅侷限於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資料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資料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結言:總之,就業難既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多種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就必須加大對就業扶持的投入,制定一些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企業要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到不輕易裁員,在招聘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經驗,給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個機會;學校要做好全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除此之外,就業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大學生自己,這也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所在。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2

一、調研背景:

社會在變,人也在變。古時候人們以讀書為作為人生的追求,常常談天說地,把酒吟詩。而現在各種各樣的事物充斥著社會,人們的想法也多了,所追求的東西也多樣化了,卻往往忽視了大學上課的重要性。目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表現多樣,頻率增多,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知識底蘊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而且影響其個性社會化的發展。完全沒有達到高等教育的目的。我國學者對中國小生的課堂問題行為較為關注,而對大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研究較少。

二、調查概述

1、調查目的

(1)瞭解大學生的課堂情況。

(2)瞭解大學生對課堂的認識。

(3)瞭解大學生課堂現狀, 在調查大學生課堂現狀的基礎上,對其成因系統分析,並提出瞭解決的方案。為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2、調查物件

此次調查在我校的部分學生進行,調查物件主要針對本校的大一學生。因為大一學生在中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充滿對大學自由生活的嚮往。他們要面對大學聯考,也是正是因為此,就把中心放在大學聯考上了,幾乎整天就面對的課本,根本無暇去玩手機,睡覺之類。而進入大學就有充盈的時間去放鬆,甚至於在課堂。

3、資料收集及處理方法

此次調查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進行調查者是隨機選擇。問卷共有18個問題組成,被調查者匿名填寫問卷,然後回收問卷,再進行統計資料,分析資料。本次調查共發了100份問卷,回收了84份問卷,有效問卷84份。

現象:

(1)大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普遍存在。其中,玩弄手機問題最為突出(47%),睡覺位居第二位(31%),上課說話居於第三位(23%),以後依次是看課外書、逃課行為、聽MP3、遲到、早退及吃零食。具體見下圖:

(2)從課程性質來看,選修課的課堂問題行為最為嚴重,逃課率達到了26%,來上課的同學中約74%的人沒有認真聽課;其次是公共基礎課,上課說話佔總人數的33%,約70%的人不同程度地違反課堂紀律;最後是專業課,課堂問題行為比率也近50%。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3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必要手段,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具大力量,是個人和國家發展的先決條件,關於運城市國中生輟學情況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在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的形勢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立足於社會,但近年來,輟學的人越來越多,結果令人擔心!他們為什麼輟學呢?為了找出運城市學生輟學的原因,切實解決他們的輟學問題,我在運城市區內部分人群中做了一個調查。

我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於5月2日-3日在運城市紅昌建築工地,調查了100名工人的情況,結果發現,有40人都是未滿18週歲國中生,他們佔了整個工地人數的40%,如果按平均每天工地招收3人,有一人是輟學國中生,那麼一年就會有365個輟學國中生來此打工。我又於5月5日-6日在運城市區內抽樣調查了“紅都飯店”、“青海酒家”、“紅衛理髮店”、“小亮洗頭坊”,通過調查發現,“紅都飯店”25名服務員,有8人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32%;“清海酒家”10名服務員,有2名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20%;“紅衛理髮店”8名理髮員,有4名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50%;“小亮洗頭坊”10名工作人員,有4人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40%。由此觀之,在運城市相當一部分打工者都是輟學國中生。看來,“輟學”的確是當前十分嚴重且十分棘手的大問題,希望我市領導能夠重視這個問題。請看如下分析。

一、資料分析

通過調查市區內的輟學打工者的輟學原因,發現他們有25%是迷戀網咖,不好好讀書,以致於整日泥溺在網路遊戲中落下功課,而無奈輟學;40%是因為家庭貧窮,沒錢讀書;5%是因為父母親離異,孩子無人教導,淪落到社會中,從而使他們學壞,不想上學;30%是因為學生厭學,由於部分老師水平不高,所以導致學生厭學情緒,最後導致輟學。

二、輟學原因分析

近年來,政府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什麼還有同學不斷輟學。我想:這其中與社會思潮,學校教育水平,家庭狀況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1、家庭困難

這是學生輟學的重要原因,因為國家至今還有許多貧困地區,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50元,送子女上學確實力不從心,再有就是許多家庭都有下崗職工,經濟困難,所以學生會因奏不夠學費而導致輟學,創業實習《關於運城市國中生輟學情況的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

2、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

近年來,上學出來不包分配,有的畢業生剛就業就下崗,所以一部分農村家庭“跳農門”的思想破滅了。於是,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從而導致家長不但不勸已輟學的子女上學,反而勸他們別上學,所以學生會隨大流而導致輟學。

3、家庭離異

有的家庭離異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很大,負面影響也很大,所以,有的孩子會以不念書等方式來逃避問題,這也是他們輟學的一個原因。

4、學生厭學

學生厭學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是學生成績差,對學習懼怕,所以會厭學而導致逃學、輟學;二是少數教師水平低,激發不出學生的潛力和積極性。由此觀之,師資力量弱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建議

學生輟學是一個大問題,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重視起來,否則,國家不會進步。所以,我希望:

1、國家、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增加投入於教育方面,使學校環境大大改善。

2、應當大力培養師資力量,從而通過教師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達到興國的目的。

3、社會、家庭、學校都應配合國家,開展廣泛勸學,使輟學兒童早日重返校園。

4、要實施對困難生資助或免費,使少年兒童能同在藍天下,共同學習。另外,隨著國情的發展,我們應讓少年兒童不再為上不起發愁。

最後,我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幫助那些輟學兒童重新回到學校,接受教育。我希望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能各盡其責,幫助輟學兒童!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4

根據全國婦聯XX年釋出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的37.70%,佔全國兒童的21.88%。全國農村流動兒童達2877萬,兩者之和約佔全國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廣東、湖南等省份。四川、河南的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大,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比例最高,分別達到11.34%和10.73%。從留守兒童佔農村兒童比例來看,重慶、四川、安徽、江蘇、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已超過50%,而湖北、廣西、廣東、貴州的農村留守兒童比例也已超過40%。可見除中西部地區外,留守兒童也分佈於廣東、江蘇等東部發達省份。根據婦聯《報告》,雖然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入學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數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10.7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3.37%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

關愛留守兒童支教調研的準備

基於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我們社團總會為了調研留守兒童相關問題,前期由覃桂東團長等同學來到覃排社群考察調研場地。

一、 明確調研目的:

關愛留守兒童,提高自身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和諧

二、 考察調研背景

1.文化技術素質較低,勞動力素質低,科技應用推廣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群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2、經濟結構單一,覃排社群的產業結構以種養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經濟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種植為主,缺乏特色產品和名優產品。

3、因病(因殘)致貧,覃排社群屬於邊遠山區,工作條件、醫療條件、衛生條件等生活條件較差,各疾病發生較高。

4、因學致貧,現在學生上學費用較高,特別是大學學費,因此使有大部分學生的家庭致貧。

三、調研時間

XX年7月19日—7月25日

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通過和覃排國中藍老師的談話中得知,覃排社群的兒童中95%

的兒童為留守兒童。很多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兒童在生存發展中面臨著突出問題。

一是留守兒童生活問題。由於沒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顧,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損害。

二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兒童農活、家務活增多,學習成績下降,有些還由於厭學等原因逃學輟學。

三是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由於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徵,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四是留守兒童道德行為問題。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約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行為偏差,留守兒童違法違紀案件呈現上升趨勢。

五是留守兒童安全問題。據全國婦聯對12省市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顯示,部分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經常受到同學、鄰居的欺負。一些地方還出現了xx留守女童的惡性案件。

覃排社群外出打工主要原因

1.文化技術素質較低,勞動力素質低,科技應用推廣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群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2、經濟結構單一,覃排社群的產業結構以種養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經濟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種植為主,缺乏特色產品和名優產品。

3、因病(因殘)致貧,覃排社群屬於邊遠山區,工作條件、醫療條件、衛生條件等生活條件較差,各疾病發生較高。

4、因學致貧,現在學生上學費用較高,特別是大學學費,因此使有大部分學生的家庭致貧。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XX年7月22日,調研組在覃排社群第一書記黃書記的帶領下,來到瓦窯莊,為留守兒童進行安全課的宣講。

通過對瓦窯莊覃書記的採訪得知,瓦窯莊是一個由清水河環繞的村落,由於上學需要通過擺渡,然而很多兒童未到達能夠掌握擺渡的年齡,而村莊裡的教學條件也不能滿足適齡學生,莊內只有一個教學點,教學點只有16個學生,而且由於年齡相差較大,而且數量較少,學校採取複式教學的方法,16個學生開一個班,而3到6年級的學生則寄宿學校,一週只能週末回家。

因此家庭教育親情缺失、學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會教育空白,使得各種"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出現。

(一)親情的缺失是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缺少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關愛,留守兒童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孤兒”。這種感情的欠缺影響到他們對外界的認識,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父母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的變化,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症。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

(二)監護人的溺愛或放縱加重了留守兒童的問題

原父母的監護責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轉移外,還呈現出監護責任向祖輩轉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護,這是一種隔代監護。隔代監護的監護人大部分對留守孩子過分溺愛、遷就、百依百順、百般呵護,生怕不能在兒女面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所以過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滿足,並且有時還要替孩子所造成的過錯承擔責任。另外,由於受到中國傳統習慣的影響,隔代親成為了教育的障礙,老年人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監護人的過度溺愛或放縱在無形中助長了留守兒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發展。

(三)學校的教育忽視了留守兒童群體的特殊性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和國家政策上的傾斜,導致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極度不平衡,教育上也是如此。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後,嚴重的負債率導致了農村學校連教師的基本工資都不能保證,而且政策性補貼及福利費全靠學校自己解決。教育資金的嚴重缺乏使得農村學校教師結構出現不合理的現象, 農村基礎教育師資薄弱。教師大多身兼數職,專職行政人員比較少,基本沒有專門的心理教師、生活指導教師,所以只能實行大眾化教育,不能給“留守兒童”更悉心的關懷。“ 留守兒童”由於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學校表現不積極,性格孤僻成績較差,很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一個更需要特殊關懷的群體卻也正是學校和老師放逐的物件。

(四)政府部門對留守兒童關注不夠

政府部門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度相當不夠,使得留守兒童的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據有關人員調查中的三個鎮政府竟然沒有一個有外出務工家庭的任何專門資料,沒有一個對有多少農民工離家有多少留守兒童做過詳細統計,更沒有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政策。關注只是停留在媒體等表面形式上,所謂照顧也就是每年象徵性選擇小部分“留守兒童”家庭送一些禮物,根本解決不了留守兒童任何實際的問題。薄弱的社會教育,匱乏的教育資源,陳舊的教育觀念,這些因素導致了不能有效地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關懷的不足。此外,農村的相關部門對一些娛樂場。

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狹隘、偏執性格缺陷,使得我們的志願者老師的工作就更是複雜了.雖然前路困難,雖然我們力量微薄,但是我們只希望能看著他們開心快樂的成長,只希望能為他們貢獻一點點自己的力量。我們只能耐心的從小事給他們更多的關愛:

1、在我們懷疑孩子說謊時,我們不當面表現出對孩子的不信任,通過多方調查,證實孩子確實在說謊,再進行交流溝通指導。

2、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糾紛,我們想要教育孩子主動承擔責任,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們不支援孩子說謊,推缷責任。

3、當孩子與我們對著幹,我們儘量充分冷靜,等雙方都冷靜後,我們再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親切交談溝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錯誤和缺點,並說:“孩子,跌倒了再爬起來,知錯能改,就是好樣的。”

4、當孩子缺乏自信的時候,我們要熱情鼓勵並告訴他(她):“孩子,把頭抬起來,我相信你能行!”

5、當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幫他們擦去眼淚,並安慰他們說:“孩子,沒有關係,任何人都會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堅強,以後別人會理解你的。”

6、當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們及時表揚可以說:“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話語,併為他們鼓掌,如有可能適當給予物質獎勵。

經過幾天的相處,有些小朋友已經能夠以朋友的身份和我們的志願者相處,有些小朋友也能和我們的志願者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雖然關係只是一點點的進步,卻給我們的很大的欣慰。只要有一點點的成效,我們仍然會繼續己微薄的力量。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5

通過調查問卷設計,調查實踐,資料統計,我順利完成了“大學生社會公德”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接班人的主幹群體,80%左右的被調查的同學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意識;僅有10%公德意識薄弱。在文明禮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愛幼。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標準,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相關,也是樹立中國人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為樂方面,大學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為樂。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對社會共同勞動成果的珍惜和愛護,是每個公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它既顯示出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也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但40%的同學在愛護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態度,要不要愛護公物還要看情況而定。僅有50%會明確如何對待公共財物。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根本上說保護環境是對全人類的生存發展利益的維護。作為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大學生要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但僅僅有15%的同學才會自覺地保護環境,主動撿起乾淨教室中的碎紙屑。20%的同學會視而不見;其餘被調查的同學會考慮去撿,但不一定會付諸行動。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更應該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培養社會公德意識。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範。努力做社會公德規範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侷限,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更為直接和廣泛的生活空間。而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準則。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是每個大學生的義務。作為有較高素養的大學生,我們應當自覺培養公德意識,養成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行為習慣。

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修養和實踐水平有更高的期望與要求。同學們一定要把這些期望化為提高自身強大修養的強大動力,努力培養社會公德意識,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形象,爭做鹼性社會公德的模範,以實際行動推動我國社會公德建設。

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範。培養社會公德意識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範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的實際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範。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範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範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從小事做起,從小節做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範。社會公德所規範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踐行社會公德並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孕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自覺站在“一米線”外是講社會公德;最後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外出旅遊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昇華的。

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有著社會輿論的監督,我們大學生或多或少會因此更講社會公德。但在缺少監督的網路空間裡,遵守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隨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成為重要的資訊平臺與交流工具。網路生活中已成為大學生課餘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網路活動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遵守網路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義:對維護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積極作用;保證大學生的業餘學習和生活健康。豐富發展;有利於大學生活拓展視野,增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避免個別大學生誤入歧途。

大學生應當積極倡導網路文明,堅持文明上網,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在網路生活中加強社會公德自律,做到: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大學生應當學會利用網路這一先進工具獲取知識和資訊,使之成為提高自己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網路上存在不少虛假、低階庸俗甚至反動、浮穢和色情的內容,同學們要提高鑑別善惡美醜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網站,不瀏覽不良的內容。健康進行網路交往。網路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路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訊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侮辱、誹謗他人,更不能參與網路色情遊戲、賭博等活動。同學們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路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自覺避免沉迷網路。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於網路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同學上網成癮,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的現象。值得同學們警惕的是,沉迷於網路尤其是遊戲已成為近年來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學生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學會理性對待網路。養成網路自律精神。網路的慮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不利於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範所具有的外在約束的效用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路道德規範的基本保障。大學生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裡,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道德是分領域和層次的。不論在哪一領域哪一層次,大學生都應當自覺培養公德意識。《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社會公德作為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我們大學生理應養成遵守社會公德良好行為習慣,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公德意識。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6

調查提綱

一、調查時間:20××年10月14日――11月3日

二、調查內容:20××年上半年××市勞動爭議的型別、發生原因、突出特點及仲裁結果

三、被調查單位: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四、被調查人:甘大發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處副處長

五、時間安排:

1、10月14日至10月19日,收集有關資料,作好調查準備;

2、10月20日至10月25日,到被調查單位向被調查人進行調查;

3、10月26日至10月31日,整理調查記錄,起草調查報告初稿,經指導教師輔導修改後定稿;

4、11月1日至11月3日,按市電大要求進行列印裝訂。

 調查過程記錄

一、時間:20××年10月21日下午14時至17時

二、地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三、調查人:張登序(以下簡稱張)

四、被調查人:甘大發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勞動仲裁處副處長(以下簡稱甘)

五、調查內容:20××年上半年市勞動爭議的有關情況

六、調查記錄:

張:甘主任,看了××市《現代工人報》9月25日的報道,得知今年上半年××市勞動爭議案件有近8000件。為此,我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甘:行,你主要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問題。

張:我首先想了解今年上半年勞動爭議主要集中在哪幾個方面。

甘:今年上半年我市勞動爭議的案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勞動報酬方面,主要是拖欠工資等,約佔30;二是勞動合同的終止、解除方面,主要是違法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約佔20;三是勞動保險方面,主要是不如實申報繳費工資基數,拖欠醫療費等,約佔20;四是工傷糾紛。主要是工傷待遇方面,約佔15—20;其他如侵犯商業祕密等。

張:與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勞動爭議有什麼特點。

甘:有兩個特點:一是勞動爭議案件增多,上升勢頭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這是上半年的資料。三委度與前兩個季度的平均數相比,申請勞動仲裁的人數和案件數又分別上升了10和6。勞動爭議案子的上升,應該說是一種正常現象,說明勞動者懂得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是勞動仲裁的難度加大。這一方面是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案子難以調解,一般都要求仲裁;另一方面是一些勞動爭議的主體難以確認,突出表現在建築行業。

張:據《現代工人報》報道,上半年勞動爭議企業敗訴多,這主要是什麼原因?甘:主要是企業在制定內部規章制度時不規範,違反《勞動法》的規定,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所致。

張:我還想問一個問題,就是勞動者敗訴的原因是否與申請仲裁的時效過期有關。

甘: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主要是這些勞動者不瞭解“六十天”的仲裁時效,甚至有的律師也告訴勞動者仲裁時效是一年。過了仲裁時效,我們就不會受理,這些勞動者因而喪失了尋求法律救濟的權力。

張:對這個問題,我有一點看法,認為不太合理(具體敘述理由,略)。

甘:你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修改申請仲裁的時效,需要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研究決定。

張:希望有一天法律能進行修改,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今天佔用甘主任這麼多時間,非常感謝,再見。

甘:再見,還有什麼問題要問,隨時歡迎。

內容提要

本文對市20××年上半年大量發生的勞動爭議型別、特點進行了調查,找出了引起市20××年上半年勞動爭議發生的主要原因和突出特點,並對企業敗訴原因作了簡要分析。同時,從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出發,對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問題提出了膚淺的看法。

據××市《現代工人報》報道,今年1—6月,全市各級勞動仲裁委員會共受理了8586名勞動者提出的勞動爭議案子7764件,涉及金額5400.68萬元,而企業敗訴率達70。今年我市上半年如此多的勞動爭議案子,主要集中哪些方面?與往年相比,有什麼突出的特點?企業敗訴的原因何在?應從中吸取什麼教訓等,帶著這些問題,我於20××年10月21日下午,走訪了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處)甘大發副主任(副處長)。

從與甘副主任的談話中得知,今年上半年××市勞動爭議案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報酬方面。主要是企業不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職工的工資、獎金、加班工資以及拖欠職工工資等,約佔勞動爭議案子的30;

2、勞動合同終止、解除方面。主要是企業在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不執行《勞動法》的規定,或隨意終止、解除,或不履行提前通知義務,或不願支付或少支付經濟補償等,約佔勞動爭議案子的20;

3、工傷糾紛方面。主要是企業發生工傷事故後,受傷職工因工傷待遇與企業發生的糾紛,約佔勞動爭議案子的15—20;

4、勞動保險方面。主要是企業不如實申報投保基數,拖欠醫療費等,約佔勞動爭議案子的20;

5、其他方面。主要是因職工跳槽引起的侵犯商業祕密方面的案子等。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市勞動爭議的案子呈現出以下特點:

1、勞動爭議案件的數量大,上升趨勢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勞動爭議案件增幅達40。除開由於企業市場化問題引起勞動爭議增多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勞動者法律意識增強,懂得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導致尋求勞動仲裁委員會支援的增多。其中涉外勞動爭議和非全日制就業勞動爭議也從無到有,出現新苗頭;

2、仲裁的難度加大。一方面,處理勞動爭議案子的難度加大,不可調和性增加。以往的勞動爭議案子大多可以通過調解、和解,而現在則大多要求仲裁委裁決。這主要是在企業改制、轉制期間,相當多的員工下崗進中心,或提前離崗休息,其生活來源十分困難。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尤其是工資待遇方面的糾紛,一般都難以與用人單位達成和解,而要求仲裁;另一方面,勞動爭議的主體難以認定,突出表現在建築行業。由於一個建築工程幾經轉包分包,許多工程專案交給個人承包,一旦發生勞動糾紛,其主體資格難以認定;

通過對20××年上半年市勞動爭議案件調查,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勞動爭議為何企業敗訴多。20××年上半年市的勞動爭議案子,70以上是企業敗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用人單位注重的是企業外部的經濟關糸,竭力避免與外部發生經濟糾紛;考慮的是如何維護本企業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但卻不重視、不關心企業內部的勞動合同關係。相當一部份用人單位的領導和管理者在制定本企業的規章制度時,或不清楚、不瞭解《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或不願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在諸多問題上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而使得勞動爭議居高不下。在職工依據《勞動法》提請勞動仲裁時,企業往往敗訴,特別是非國有企業表現尤為突出。許多敗訴企業在勞動仲裁敗訴後,才意識到執行《勞動法》的重要性。為此,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負責人希望用人單位在用工過程中能按相關規定執行,避免浪費人力物力通過仲裁後才執行本該執行的政策。

二是勞動者敗訴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超過了勞動仲裁的期限。這一方面要求勞動者知法、懂法,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主動採取各種救濟手段,及時申請勞動調解或仲裁;另一方面,從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出發,有必要對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進行反思。

由於勞動爭議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糾紛的必經途徑,是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的前提條件。當事人能否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起仲裁,不僅關係到當事人能否通過行政救濟手段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而且關係到當事人在最終尋求司法救濟時其權利能否勝訴。因此,申請仲裁時效就成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定其權利可勝訴的重要問題。關於申請仲裁時效和訴訟時效,199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2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頒佈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明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或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這一司法解釋既規定了當事人提請仲裁“六十日”的申訴時效,也明確了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超過申請仲裁時效的處理方式。這些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這是因為,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勞動合同簽訂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就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組織與被組織、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勞動者一方處於明顯的弱勢。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勞動者為了保住飯碗更是不願輕易與僱主對簿公堂。當侵權行為發生時,勞動者往往忍氣吞聲或採取相對溫和的方式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勞動爭議也就在用人單位今天推明天,在不斷承諾與不斷推拖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而成,等到局面無法收拾、不得不撕破臉皮的時候,勞動者很可能由於超過申請仲裁時效而導致自身權益無法實現。基於勞動爭議案件的這種特殊性,現行的六十天申請仲裁的時效過短。為了給勞動者爭取自己的權益提供更多的機會,建議有關部門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學習和借鑑民事訴訟法中關於訴訟時效中斷、中止、延長的規定,結合勞動爭議仲裁實際,對申請仲裁時效中斷和中止作出明確規定,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磋商、銜接的時間不計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申訴時效。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7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擁有清澈的雙眼,卻從不與你對視;他們擁有靈敏的聽力,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擁有純淨的靈魂,卻承受著旁人無法探知的內心孤獨。

他們就是自閉症兒童,他們彷彿住在遙遠的星球上,只在自己的世界裡閃爍,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這是一個數量不斷增加,卻不為社會所廣泛關注和理解的群體。

“自閉症“也被稱為孤獨症,是發生於嬰幼兒時期的腦發育障礙,以明顯的社會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以及刻板的興趣、奇特的行為方式為主要特徵。自閉症已成為兒童精神致殘的最大病種,且患病率逐年上升。

20xx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關注。

我們國家也高度重視孤獨症康復工作,“關注孤獨症兒童,走向美好未來”,被確定為20xx年第25次法定全國助殘日的主題。

為了解社會各群體對自閉症的瞭解情況以及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愛程度,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陽光滿溢服務隊”特發問卷。

此問卷共有137人認真填寫問卷,並且受訪群眾分佈廣泛,年齡跨度小於55歲,分佈在18—30歲的人居多。

在問到大家對自閉症的瞭解程度時,其中92人表示聽說過,38人表示基本瞭解,雖然非常瞭解只有7人,但是很慶幸沒有人不瞭解。但是整體上大家自我感覺對自閉症的瞭解程度並不夠,僅停留在聽說的層次。

而且大家對自閉症資訊的來源主要是媒體的宣傳和聽周圍人談論。很少是通過一些宣傳海報、公益活動或者周圍存在的一些自閉症的人來了解自閉症。其中通過媒體宣傳來了解自閉症的,接近50%。

所以在接下來問及的與自閉症兒童有關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時,很多人對《自閉歷程》、《星星的孩子》、《海洋天堂》、《雨人》等都表示看過,但是對於《亞當》、《我的名字叫可汗》就欠缺瞭解了。所以在文化方面大眾對於自閉症兒童的關注程度還是有所欠缺的。

在問及到現在大家認為我國自閉症兒童數量的變化時,99.5%的人都認為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比例在上升。

其中,有72人認為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比例在緩慢上升,有49人認為在顯著上升,15人認為在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有1人認為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比例在下降。大家的直覺是正確的,說明普通群眾對於自閉症在我國的比例變化比較瞭解。

當向大家提問自閉症兒童的表現時,受訪的137個人中113個人都認為自閉症兒童會有孤僻的症狀,有87個人認為他們行為怪異、刻板重複。

也有部分人認為,他們會出現智力的低下整體發育緩慢,會發生自傷或者攻擊他人的症狀,還有或對一些顏色,光源的特殊反應,當然也有人認為會有一些多動或者注意力不集中這些情況。只有8人對自閉症兒童的症狀不瞭解。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該病發病年輕化。平均每100人中就有6~7人患胃食管反流病,出現頻繁的燒心等症狀。很多人憑經驗到藥店買藥自行治療,專家表示,這樣做可能會暫時緩解症狀,但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症狀較複雜的慢性病,其診斷及治療需要規範進行,如果得不到治療,會引起嚴重不適和食管炎症,甚至出現一些嚴重的併發症,比如食管狹窄,食管潰瘍、出血,以及Barrett食管,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

病例:32歲的樑先生是一位IT業者,各方面工作都比較出色,但是這段時間,一直出現不明原因的胃部不適,以往的濃茶咖啡也不敢喝了,嚴重的時候感覺胃部有酸水,並伴有胃脹、燒心、時不時還會覺得胸骨後部疼痛等不適症狀,以至於不能夠平臥。西醫診斷為非糜爛性反流病。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西醫藥物治療,症狀雖有改善,卻極易反覆。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和(或)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三大主症:泛酸、燒心、胸骨後部疼痛,其中要把握好“燒心”一詞的含義,燒心是指胸骨後燒灼樣感覺向咽部或頸部上升,甚至會感覺整個食管都有燒灼樣不適感。

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症狀非常多樣,除了常見的泛酸、燒心、胸骨後部疼痛之外,該病還存在不為多數人所知的食管外表現,如:嗆咳、咳嗽、咳痰或者咽部異物感、喉癢等症狀。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口腔潰瘍、口苦、口臭或舌灼熱感、胸悶等症狀。另診斷胃食管反流病時應排除心臟、胸、食管、胃等器官的器質性疾病,如冠心病、腫瘤、潰瘍病等。

為何食管反流很難治好

很多人出現反流性食道炎,一定會首先選擇西醫治療,但從臨床治療的情況來看,很多西醫治療後,容易出現反覆,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雖然改善,但始終無法讓這種不適的症狀全面改善。

因為反流性病因複雜,從生理上而言,主要是食道下端的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胃排空速度減慢、易發生胃食管反流。不良生活飲食習慣也是一大誘因。比如進食過多的油脂類食物,如油膩、高脂肪、高蛋白和粗纖維等難消化的食物,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較長,給食物反流創造了條件。此外,飽餐、過度飲酒、睡前進食、嗜喝濃茶、甜食會減弱食管下段括約肌的防禦功能,容易讓人泛酸、燒心,造成胃食管反流或使反流症狀加重。

藥物治療需長期服藥。如果只是輕度症狀,可以採用改變生活方式來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間斷服藥。部分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療效沒有預期中的理想,其症狀易反覆,甚至部分患者對藥物不敏感根本沒有療效。一旦症狀較重,影響超過6周就需要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傳統針刺與整脊療法的運用

樑先生就是在服藥效果不是特別好的基礎上,想找一個全科的醫生來看,鍼灸從中醫整體觀全面認識身體的經絡調養,在鍼灸科,經中醫四診合參後,發現對其胸椎棘突進行按壓,他的胸椎不僅存在脊柱病理性側彎,第6-8胸椎棘突處還有明顯壓痛,基本判斷反覆性的胃食管反流與脊柱有一定關係,因為持續的病理性側彎會引起胃腸道的運動。

從治療上,主要是傳統針刺——督脈導氣針刺法,與整脊療法相結合,經過三次診療以後,樑先生泛酸的症狀緩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隨訪,目前樑先生已經停止服用中西藥,注重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習慣,基本上胃部不適減少發生。

TAGS: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