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下鄉住村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6.99K

幹部積極開展下鄉駐村活動, 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我們的幹部來說是一種鍛鍊,基層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通過基層的洗禮,幹部將更加成熟穩健。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鄉住村調研報告,供大家借鑑。

幹部下鄉住村調研報告

幹部下鄉駐村調研報告範文一

根據縣委統一安排部署,我對桃紅坡村進行了幫扶前期的工作調研,深入桃紅坡村召開村幹部座談會,聽取村兩委對本村情況的彙報和發展經濟的設想與建議;深入25戶農民家中進行家庭狀況、收支構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樣調研。綜合思考,該村的具體情況和幫扶思路如下:

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域性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我縣開展幹部下鄉住村幫扶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域性的客觀需要,是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新農村建設工作合力的重要舉措。通過駐村幫扶這一載體,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使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幫扶村實現農民生活新提高,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基層組織發揮新作用,因病致貧得到新保障,因此駐村幫扶工作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歡迎。

二、桃紅坡村基本情況

桃紅坡村委座落在桃紅坡鎮的東南方向,是交口縣的東大門,由桃紅坡、候家坪、張村三個自然村組成,東與孝義市西泉鎮相接,南與本縣雙池鎮店則溝村相連,西與本鎮吉子溝村相接,北與本鎮欒子頭村委石圪塔村相接,全村委面積大約在20平方千米左右,省道孝石線,桃臨線貫穿全村。全村總人口達2000多人,其中非農人口500人左右,有耕地1192.3畝,2011年農業總產量260噸,人均收入4551元。建縣以來,桃紅坡駐紮著縣級企事業機關數十個,百貨、交電、食品加工、菸酒副食,應有盡有;行政機關有,工商、稅務、公安、派出所、刑警隊、郵電、電信、交警、變電站、供銷公司等機關,所以被稱之為“交口小香港”。

活動場所內辦公、電視、電話、廣播、遠端教育網路和圖書、象棋等設施配套齊全,各種規章制度上牆,選配了一名認真負責,有文化的村民擔任代辦員,直接屬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報酬落實。幫助村民辦理包括退根還林、農機補貼、農村低保、兩免一補、糧食直補、計劃生育、醫療合作等20多項內容,受到了群眾的普遍讚譽。特別是現代化遠端教育工程的實施,為村民學習、瞭解資訊提供了便利。發揮了活動場所的功能,使村級活動真正成為農技諮詢,技術指導,資訊釋出的中心,成為村民文化娛樂的場所,技術培訓的陣地,凝集民心的載體和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平臺。

近年來村兩委著力加強領導班子、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實施“固本強基”戰略,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力求日常工作有創新、重點工作有突破、整體工作有特色,不斷開創村組織工作新局面,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小康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和人才保證。下一步計劃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個發展”中的轉型發展要求,計劃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養殖業和第三產業經濟。以改變過去單純靠資源的單一產業結構,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加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當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調研中幹部群眾對幫扶主要要求:盼送致富技術;

2、缺少農民經濟技術合作組織,農戶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在農業領域全村目前無任何專業協會組織,使農戶在技術、銷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託,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3、農民怕擔風險,不敢進行高效農牧業投資,投入能力也不足。如適合發展大規模養殖業,但農戶怕搞不成賠進去,加上沒人組織,不敢投資。除各戶少量養雞外,多數不敢養,怕賠不起。

4、幫扶村群眾有較為嚴重的依賴思想,缺乏自我發展的主體意識,等、靠、要思想嚴重,借力發展、奮發自強的精神不足,期望值過高,有相互攀比現象。

5、一些困難戶經濟條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與周圍反差十分明顯,需予以關注。

6、與駐村企業關係不是很協調,沒有充分利用企業發展自己。

四、開展幫扶的目標和措施

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形勢下搞好駐村幫扶工作是加強社會義新農村建設,興農富民的重要載體和抓手,針對駐村幫扶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和新問題,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總要求,高度重視,科學規劃,嚴密組織,及時總結經驗,探索規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新理念、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多策並舉,真抓實幹,全面推動駐村幫扶工作。根據桃紅坡村實際,如何開展幫扶工作?我認為應立足當前,抓住重點,確定目標,中長結合,分步實施。對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改善農業基本條件,發揮潛在優勢,做大做好做強主導產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經過三至五年努力把桃紅坡村建設成為小康先進村。今明兩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併為以後奠定基礎。

1、結合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幫助村、組制定一個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和措施。要使這個規劃家喻戶曉,啟發群眾主動求發展的積極性。

2、鼓勵開展勞務輸出,包括短期務工,增加農民近期收入。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絡,年內組織一批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幫助開眼界,換思想,學技術,長本領。同時大力倡導農閒時到縣城和附近煤礦企業做短工。

3、聯絡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作務水平。初步擬定年內邀請有關農業方面的專家,進行2-3次科技知識講座。配合縣鄉農技部門在該村分產業確定若干個農業科技示範點,為群眾學科技、用科技創造一個好的推廣載體。

4、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協會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重點建立養殖類、種植類專業協會組織,建立生產、技術、銷售及農資服務載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5、加強與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聯絡,著手解決群眾關注的重大問題。一是積極與縣有關部門聯絡,儘快完成桃紅坡村通戶道路的硬化問題。二是與有關部門聯絡,幫助部分貧困戶解決危房修繕問題。

6、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民主程序。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級管理新機制。引導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技能、學先進,爭當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農村黨員幹部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基層黨支部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能力;通過搭建舞臺、正確引導、創業扶持,支援“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發揮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農民參政議事的積極性,共同決策村級大事,加快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幹部下鄉駐村調研報告範文二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決定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隨著我縣關於幹部下鄉住村進行幫扶工作的開展,我們深入到張莊鄉南西河村,瞭解當前農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目前農村現狀進行分析,結合當前實際,就南西河村在今後發展中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下面就幹部下鄉住村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鄉南西河村位於XX縣城西南部,該村有人口535人,耕地面積有1200畝,林地面積20畝。村內有黨員23名,村支部委員共計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該村主要經濟作物為小麥、玉米、拱棚西瓜、胡蘿蔔、黃花菜、樹苗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村兩委班子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2)村幹部只注重幹一些具體的工作,忽視了理論學習;

(3)民主、法律意識不夠,個別村幹部工作方式簡單,領導方法陳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村集體經濟發展。

2、村兩委班子思想不夠解放。

(1)村兩委班子思想觀念滯後,對村集體經濟發展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對研究村集體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和對策,只停留在上傳下達、應付的基點上。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腳步不快、力度不大;

(2)在農村工作的當中,日常事物比較多,比較複雜,不能很好的發揮每個黨員幹部的作用,存在協調性不夠好。

3、農村幹部隊伍缺乏後繼人。

(1)班子集體年齡老化,對於吸納和培養年輕幹部問題上認識不夠,對年輕幹部的使用問題上放不開,怕出問題;

(2)村後備幹部缺乏。村裡有頭有腦的年輕人都把目光放在發展經濟上,真正意義服務農村工作的年輕人較少,缺乏對年輕人的正確培養、引導;

(3)年輕黨員的政治意識淡薄。一些年輕黨員經常在外,不能夠及時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服務意識差,接待意識淡薄;

(4)農村幹部的待遇低。工作的環境艱苦,任務又繁瑣。村幹部的待遇太低,不少的村幹部不安心本職工作,甚至乾脆不管。

4、部分村委會的兩級班子不協調。

部分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不相互之間配合,不共同開展工作,無法發揮兩級班子應有的工作計劃。

5、農村黨組織活動難。

農村黨員年齡大部分老化,且外出打工的又多,所以“一課三會”的制度落實不夠好,活動很難開展,黨員大會也較難召開。

6,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

農村中還存在調產力度不大,還是以傳統的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為主,對經濟作物的發展還不夠平衡。

三、建議和對策

1、加強對村兩委班子的教育和培訓力度,努力扭轉村黨員、幹部在思想觀念、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使村集體的核心作用充分體現出來、發揮出來。

2、、充分藉助國家對農村小康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斷完善農村道路、人畜飲水、教育、醫療保障等民生基礎性工程。

3、充分發揮本村傳統優勢產業,做好“一村一品”工作,努力在拱棚蔬菜、西瓜、胡蘿蔔種植、黃花菜種植方面大做文章,實現村集體在精品農業、加工產業、服務產業等諸多方面更高價值的農業生產模式。

4、做好對農村富裕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做好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就業指導工作,做好對留守農村家庭的後勤服務工作,讓外出務工人員安心在外創業,讓外出人員成為增加經濟收入的又一途徑,成為村集體向外看世界的視窗,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一項重要的補充。

幹部下鄉駐村調研報告範文三

按照市委“走轉送、排抓促”活動的統一安排,我到*縣*鎮*村駐點。期間,我嚴格按照市委要求,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積極宣傳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八次黨代會精神,宣傳黨的`各項富民政策。召開了村委班子、村民代表、外出務工代表和企業主代表等不同層次的座談會。走訪了20多戶老黨員和農戶,詳細瞭解了村內的情況和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及問題。慰問了村裡生活困難群眾。較好的完成了此次為期一個月的蹲點駐村任務。現將駐村情況總結如下。

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域性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開展幹部下鄉住村幫扶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以點帶面、推動全域性的客觀需要,是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新農村建設工作合力的重要舉措。通過駐村幫扶這一載體,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速度,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使幹部受鍛鍊、農民得實惠。進一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幫扶村實現農民生活新提高,鄉風民俗形成新風尚,村莊面貌呈現新變化,基層組織發揮新作用,因病致貧得到新保障,因此駐村幫扶工作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歡迎。

二、南辛屯村基本情況

*村隸屬於*縣*鎮。該村主要產業為農業,年集體收入3萬元,2011年人均純收入2000元,群眾收入主要來源是農業,外出務工有62人。義務教育情況:該村在校人數55人,無失學人員,無校車,校園無安全隱患。該村困難農戶、學生情況:困難農戶20戶,佔總戶數10%,困難學生20人,佔總學生數20%,各項補助都已發放到位,有過年基本生活保障。*村“兩委”班子現有4人,學歷結構為國中,支部書記和主人各一人,沒有兼任。黨員隊伍情況較好,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群眾反映情況較好。“兩委”換屆選舉尚未開始,正在謀劃當中。目前,村支部和村委會運轉正常,兩委班子成員團結協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警務室建設情況:面積約12平方米,監督臺設臵了辦公處,辦公設施、巡邏裝備都齊全,數碼相機、現場記錄儀等現場執法裝備齊全,臺賬和制度都上牆。

三、南辛屯村存在的主要問題

駐村過程中,我通過組織不同層次的座談會、發放調研問卷以及入戶走訪村民等形式,認真查詢影響該村發展的問題,彙總如下:

1、幫扶村群眾有較為嚴重的依賴思想,缺乏自我發展的主體意識,等、靠、要思想嚴重,借力發展、奮發自強的精神不足,期望值過高,有相互攀比現象。

2、村裡修路佔用了村民部分土地,造成損失;村裡水井較少,農民澆地困難。

3、發展思路不寬的問題。兼莊村兩委班子戰鬥力、凝聚力較強,但在謀劃發展上,因循守舊,過於強調歷史包袱和資金困難,拓展思維、謀劃加快發展的思路還不寬,盤活現有資產、挖掘新的發展潛力的力度還不大,主動對接市場、把握新的發展機遇的意識還不強。

四、開展幫扶的目標和措施

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形勢下搞好駐村幫扶工作是加強社會義新農村建設,興農富民的重要載體和抓手,針對駐村幫扶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和新問題,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總要求,高度重視,科學規劃,嚴密組織,及時總結經驗,探索規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新理念、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多策並舉,真抓實幹,全面推動駐村幫扶工作。根據南辛屯村實際,如何開展幫扶工作?我認為應立足當前,抓住重點,確定目標,中長結合,分步實施。對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改善農業基本條件,發揮潛在優勢,做大做好做強主導產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經過三至五年努力把南辛屯村建設成為小康先進村。今明兩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併為以後奠定基礎。

1、鼓勵開展勞務輸出,包括短期務工,增加農民近期收入。

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絡,年內組織一批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幫助開眼界,換思想,學技術,長本領。同時大力倡導農閒時到縣城和附近煤礦企業做短工。

2、聯絡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作務水平。

初步擬定年內邀請有關農業方面的專家,進行2-3次科技知識講座。配合縣鄉農技部門在該村分產業確定若干個農業科技示範點,為群眾學科技、用科技創造一個好的推廣載體。

3、引導農民建立專業協會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重點建立養殖類、種植類專業協會組織,建立生產、技術、銷售及農資服務載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4、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民主程序。

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切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級管理新機制。引導黨員幹部學理論、學政策、學技能、學先進,爭當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黨員,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幹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建設業績好、農民群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幫助農村黨員幹部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增強基層黨支部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能力;通過搭建舞臺、正確引導、創業扶持,支援“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發揮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調動農民參政議事的積極性,共同決策村級大事,加快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