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4.97K

篇一:兩化融合調研報告

兩化融合調研報告

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

創新工業發展模式

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資訊化與工業深度融合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確要求。兩化深度融合在改造傳統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走新型工業道路大有可為。

為做好河北省兩化深度融合工作,有必要進一步深入討論兩化深度融合的內涵,在統一思想和認識的基礎上,加速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創新發展。

一、兩化融合的基本知識

當今資訊化浪潮正席捲全球,資訊技術正全面應用、滲透、融合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刻改變了整個社會。

本質上講,資訊化就是資訊和知識的規模生產和大量消費過程。

資訊化既是一個技術進步過程,又是一個社會變革過程,既改變了生產組織體系、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結構,又推動了人類從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邁進。

工業資訊化是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在工業領域各要素中的應用、滲透、融合、變革和創新,引發了第三次工業革命

工業資訊化是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工業基礎設施、工業技術、工業產品、工業裝備、工業管理、工業市場環境、

工業經濟執行等各個層面應用、滲透與融合,形成全新業務形態和企業運營模式,建立新型工業體系,全面提升工業能力和工業素質的過程。

1、兩化融合的目標

兩化融合是通過資訊科技與工業領域相關要素的應用滲透、融合提升和變革創新,逐漸打造軟硬一體化的工業裝備,其最終目標是:構築新型工業體系,提升我國工業的能力和整體素質,提升我國工業的競爭力。

2、兩化融合是工業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大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突破了傳統車間-企業-社會-國家的界限,迫切需要兩化融合構建、形成全球產業鏈

骨幹企業:需要資訊化與業務融合,構建支撐業務的能力平臺,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核心能力,參與全球競爭

中小企業:需要資訊化與業務的融合,形成靈活、快速響應市場的業務模式,積極參與全球製造鏈的競爭,為全球產業鏈提供配套、支撐與服務。

3、兩化融合是我國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途徑

兩化融合是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高技術與傳統工業領域所有要素融合、提升、變革、創新,改造傳統工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增強裝備製造業,構建新型工業體系,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工業能力和素質,促進我國工業由大變強。

4、兩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

科技含量高:將資訊化作為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動力,變革生產方式,增加產品附加值。

經濟效益好:通過兩化融合促進工業活動方式的創新,建立新型業務處理模式,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帶動經濟發展

可持續發展:依託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為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汙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增強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二、兩化深入融合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途徑

我國工業要實現從技術含量低、創新不足、資源環境壓力大的產業價值鏈低端邁向依靠科技進步、自主創新能力強、資源消耗少和環境友好的產業價值鏈高階,需要綜合應用整合協同技術、製造服務技術、工業物聯技術於產品設計、生產、管理以及全生命週期,形成工業轉型升級的新技術、新途徑和新模式,具體包括:產品高階化、研發設計知識化、生產製造智慧化、全生命週期綠色化、製造服務化、企業數字化等途徑。

途徑1:資訊科技融入加速推動產品高階化

應用嵌入式系統、感測器、RFID、移動網際網路、多媒體等技術到產品(裝備)中,提高產品的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程度,增強產品加工製造、物流運輸、執行維護等過程中的資訊動態感知、智慧處理與優化控制能力,促進產品和品牌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

途徑2、生產過程智慧化促進從粗放型生產向精藝生產轉變

生產製造智慧化通過提高生產裝置的數字化、智慧化和網路化程度以及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柔性化和整合化水平,實現生產製造涉及的人員、物料、裝置的優化配置和整合化管控,促進生產效率的顯著提高。

途徑3、安全生命週期綠色製造促進節能環保轉變

採用全生命週期評價、製造執行系統、物聯網等新型資訊科技,強化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供應、執行、報廢回收等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環境影響評價與優化,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舉例:中石油建立了能耗統計表和能量平衡圖,對每個企業建立能源執行模型,實現了利用強大的資料資訊資源生成整個化工板塊能源平衡圖的功能。通過系統可以全面掌握化工板塊的能耗情況,可以分析企業能源消耗結構、能源投入產出平衡,進行同類裝置能耗的對比、分析,為化工裝置能源消耗的統計分析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途徑4、資訊化與製造業融合促進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以雲端計算、資料融合處理與分析、遠端監控與診斷等技術為支撐,拓展產品研發設計、工程總包、大修維修MRO、系統整合、物流、電子商務、租賃等服務,促進企業從產品生產銷售向專業服務商、總包商、系統整合服務商、專業化公共服務商轉型。

途徑5、綜合整合促進傳統企業向數字企業轉變

應用新一代整合協同技術,實現全業務過程數字化綜合整合,拓展和優化企業價值鏈,形成應對動態不確定的市場競爭的企業戰略選擇執行能力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數字企業——集團企業資訊化管控面向裝備工業等產業振興規劃關注的大型製造集團企業,建立以資料中心為核心的決策支援-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製造服務等核心業務資訊化平臺,開展應用示範。、

三、對推動兩化融合的建議

1、進一步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

兩化深度融合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十八大明確指出“推動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改造提升製造業”的重要措施,是促進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支撐,是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我國十大產業振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2、明確深度融合重點,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機械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等裝備類產業,重點推進資訊科技與高階裝備產品的融合,增強裝備產品的效能與功能;構建高階裝備產品的研發創新平臺,提升產品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製造與服務融合發展,催生製造與服務融合的發展模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篇二:兩化融合調查報告

××鎮億元企業“兩化融合”調查報告

××縣發改委:

根據發改委通知要求,我鎮高度重視,迅速落實專人及時深入有關企業對我鎮工業“兩化融合”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重點了解了6家億元企業在資訊化建設、生產自動化與管理整合、資訊化促進節能減排、生產過程自動安全監控系統、電子商務應用等方面的情況。現彙報如下: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企業對“兩化融合”重視程度不夠。

從資訊化建設情況看,調查的6家企業中,有5家沒有成文的資訊化規劃和預算,只是在行政管理部門、財務部門配備了計算機操作人員。在資訊化經費投入方面,有2家企業一定的資訊科技研發投入經費。少數企業對資訊化概念不是很明確,認為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電腦,實現電腦上網,進行簡單的文書處理、財務管理就是資訊化。有2家企業有資訊化建設的相關規劃。所有企業均未設立專門的資訊化管理部門。

(二)資訊化管理人才缺乏。

被調查的企業計算機普及率都比較高,但企業資訊化管理研發人員匱乏,僅有50%的企業配備了資訊科技研發人員,但通過調查得知,並非所有研發人員均為專業或專職的研發人員,其中部分僅是兼職研發人員或從事與計算機相關工作的人員。企業資訊化專業人才佔比不高,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計算機專業人才,

高學歷高層次的人才嚴重不足。

(三)網路運用率不高。

從本調查的30餘戶企業看,計算機均有較高的上網率,有3家企業已建立內部網,其餘企業均未列入計劃,只是接入寬頻上網。有5家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入口網站,主要用於企業營銷服務系統和企業郵件服務系統。多數企業建有自己的商務營銷系統或網站,網上貿易額佔比較小,仍有待提高。

(四)企業資訊化應用程度較低。

在調研的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關注的資訊化建設領域是市場與營銷等零星業務,只有少數的企業關注生產與研發。使用最多的領域是財務管理,說明經過多年的財務軟體推廣,財務軟體的使用已經深入到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此外,辦公軟體和進銷存軟體的使用比例也較高。但遺憾的是,企業使用生產製造軟體的比例比較少,使用研發工藝系統也較少,僅有少數機械企業使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設計。

二、存在問題

一是我鎮工業企業“兩化融合”基礎薄弱。由於我鎮工業企業多為傳統行業,且大部分處於原始積累階段,資金緊缺,在資訊化建設方面資金投入少。二是促進“兩化”融合的政策環境還不完善。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成立後,地方機構改革推進緩慢,不同部門之間缺少資源資訊化共享,尤其是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與資訊產業化主管部門缺少協調發展,地方政府缺乏促進“兩化”

融合的系統政策。三是適應“兩化”融合要求的複合型人才缺乏。從本次調查的企業看,只有極少高中級職稱以上的從業人員。隨著旬陽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新型企業的不斷入駐,更需要跨領域、跨學科、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的通力合作,以實現片區工業“兩化”融合。

三、對中小企業“兩化融合”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努力提高中小企業“兩化融合”意識。通過網路、電視、報紙等途徑宣傳資訊化重要性,組織企業走出去參觀學習“兩化融合”先進企業的經驗;建立“兩化融合”培訓機制,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每年舉辦1-2期“兩化融合”專題培訓,對企業的負責人、資訊化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對“兩化融合”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調動企業進行“兩化融合”建設的積極性。

(二)全面建立健全資訊化協調促進機制。切實加強領導,把資訊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工作班子,落實目標責任。與移動、電信部門加強聯絡、協調,進一步整合資源,搭建資訊化應用平臺和服務平臺,共同推進中小企業“兩化融合”建設步伐。

(三)不斷加大企業“兩化融合”資金投入。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開拓“兩化融合”建設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一是落實好上級部門資訊化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利用優惠政策、資金扶持引導企業進行資訊化建設,鼓勵企業增加資訊化投入,對資訊化投入給與獎勵和稅收優惠。二是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

“兩化融合”建設、軟硬體開發、資訊化服務的融資支援,支援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兩化融合”建設專案提供貸款擔保等服務。

(四)強化培訓為“兩化融合”建設提供人才保障。資訊化建設需要高素質人才作支撐,目前資訊化方面人才嚴重缺乏,要加快培養“兩化”融合急需的創新型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著力培育一批、引進一批、儲備一批。在全鎮形成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圍,為企業提供技術、人才保障。 由於我鎮企業大部分處於原始積累階段,規模小,管理相對落後,資金貧乏,“兩化建設”基礎薄弱。請求縣領導在今後的“兩化融合”建設中,進一步加大對我鎮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扶持力度。

××鎮人民政府

二O××年四月十六日

篇三:兩化融合發展實地調研報告

關於“兩化融合”助推企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為助推我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程序,充分了解我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管理科組織了本次調研活動,在調研中,我們邀請了專家,並選取了2013年的兩化融合省市示範企業和儲備專案企業共計33家,在領導的支援中,在縣區經信部門的全力協助下,深入企業廠房,聽取企業彙報,耳聽加眼見,另外還有專家給予的專業指導,讓我對企業加深瞭解,並對調研情況形成了總結報告。

一、我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現狀

本次調研的33家企業中,民營企業、私企佔比較高,約為70%;其中,製造類企業為31%左右;企業經濟規模主要集中在1.2億-10億;中型企業佔比較高,企業人數集中在100-1000左右。

企業基本情況調研列表(單位:個)

(一)兩化融合基本認識普遍提高,重視程度存在差異。隨著兩化融合的發展,企業深切體會到了兩化融合的重要性,對其可以促進企業發展也基本達成共識。總體上看,認識在不斷提高,但在實際操作上的重視程度各個企業卻相差很大。

(二)計算機應用日益普及,資訊化應用有待提高。調研表明,89%的企業都已經使用電腦,並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資訊處理和輔助管理。企業網路覆蓋率達到78.8%;企業內部主幹網頻寬主要集中在10M-20M;許多大中型企業擁有相當多的資訊科技裝置,也培養和儲備了一些自己的資訊化人才隊伍。但有些企業資訊化系統沒有充分得到利用。

資訊化建設情況調研列表(單位:個)

(三)新成長企業資訊化建設起點高,老企業資訊化基礎相對薄弱。近年來新成長起來的企業由於技術裝備智慧化水平高、市場觀念和現代管理意識強,其資訊化建設基礎較

好,很多企業在建立時就把資訊化建設考慮在內。這些企業無論在資訊化水平還是在資訊化應用效果方面都比傳統企業具有明顯優勢。

(四)資訊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存在差異。總的來看,技術含量高、管理水平高、重視程度高、資金充足的企業,資訊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對較高,調研中72%的企業都有專門負責資訊化建設和執行的部門,但是部分企業缺少創新意識。

二、我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

本次調研,走訪了企業的生產線,瞭解了企業在兩化融合方面的成功經驗及存在問題,並對調研情況分別進行了梳理,其中成功經驗主要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高層重視。兩化融合工作的開展需要政府主導、企業推動,更重要的是企業高層要認識到資訊化建設對公司長遠和企業業務工作的推動作用,並付諸實施。

(二)因地制宜。資訊化建設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要切合企業實際,按照企業的業務需求和流程來實施,不能照搬照抄。

(三)適時升級。資訊化專案實施後,需要不斷推進專案的落實,並進行系統修正和升級,確保各項功能符合企業需求。

(四)團隊意識。企業在實施資訊化的過程中,不僅需

要高層的重視,更需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資訊化團隊,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各盡其職,共同商討推動企業資訊化建設。

(五)資源共享。企業在生產、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採用了資訊化手段,通過用資料說話,資訊之間做到了的傳遞及共享,實時通訊、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實現了整個企業的資源共享,為企業在成本及對外銷售方面節省了一大筆資金,讓企業真正嚐到了兩化融合的甜頭。

三、我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調研的過程中,通過縣區間、企業間的對比和交流,發現部分企業的資訊化水平處於停滯狀態,在兩化融合的發展過程中,缺少了方向和堅持。為解決這些不足,我們對本次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梳理,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企業對兩化融合重視程度不夠,缺少規劃。從我市兩化融合建設情況看,調查的33家企業中,90%的企業已經採用了資訊化手段來生產、管理,但是大多企業只是在財務部門、行政管理部門應用了資訊化系統,少數企業對兩化融合概念不是很明確,認為企業擁有電腦、能上網,就是資訊化,企業缺少兩化融合方面的長遠規劃,資訊化建設頭痛醫頭,企業負責人對資訊化的理解和支援不足,企業資訊化部門在企業中地位不高。

(二)企業兩化融合應做到專人專責。在調研中發現,92%的企業都有資訊化工作人員,但是資訊化人員出現身兼

數職的情況,並且企業資訊化專業人才佔比不高,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計算機專業人才,高學歷高層次的人才嚴重不足,導致資訊化發展的延誤,只停留在完成工作層面,缺少專研和創新,因此建議企業成立資訊化部門,由專業人士負責資訊化工作,加大企業兩化融合推進力度。

(三)企業資訊化應用程度較低,網路營銷能力較弱。從本次調研的33家企業看, 85%的企業建有自己的網站或商務營銷系統,但是企業的網站更新不夠及時,企業的網上貿易額佔比較小,仍有待提高。辦公自動化軟體、資源管理系統、財務軟體的使用比例較高,達到75%左右。但企業使用生產製造軟體、產品創新設計軟體的比例較低,為30%左右。很多企業雖然已經應用了一些資訊化系統,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收到很大的效果,因而制約了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