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發展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58W

近期,我們對全市外貿發展進行了調研,就全市外貿發展的現狀、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幾點建議。

外貿發展調研報告

一、我市外貿發展現狀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近年來,全市開放型經濟緊緊圍繞興工強市戰略,主抓專案建設,出口增速不斷加快,規模不斷壯大,進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外貿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進出口規模不斷壯大。20xx年,我市外貿出口在連續四年翻番的基礎上首次突破2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85.19%,出口總量在全省各設區市排位由末位躍居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3名;進口5352萬美元。

(二)一批外向型骨幹企業成長良好。目前我市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200家,其中出口500萬美元以上企業4家,1000萬美元以上3家,進出口總額1億美元1家。這些重點企業和出口大戶佔全市出口總額的五分之四強。

(三)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出口品種數量上升到近百個,出口超1000萬美元的品種有2個。各種工業陶瓷技術專利產品、機電產品和獲國家、省科技獎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均大幅上升,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市外貿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外經外貿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群眾的願望相比,與周邊地區的發展態勢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認識不到位。一些部門、縣區片面認為外貿出口對地方交稅少,對當地財政貢獻小,看不到外貿進出口對地方所帶來的全方位、長遠性影響,對外貿出口重視不夠,熱情不高,支援企業發展的主動性不足,服務意識相對缺乏。“重招商、輕外貿”現象比較嚴重,招起商來一哄而上,外貿服務卻是對影成三人。

(二)通關成本較高。萍鄉地處江西西部地區,不沿海、不沿邊、不沿大江大河,不臨大城市,無機場,區位優勢差。相鄰的宜春有商檢,吉安、新餘有海關,我市境內沒有海關商檢部門,出口企業通關成本較高。

(三)外貿結構不夠合理。我市自營出口主要集中於萍鋼、江西美特、嘉鑫紡織等少數企業,而其它企業的業務大多是徘徊不前。在產品結構方面,出口品種單一、產品檔次低,高附加值及名牌產品少,傳統、低值出口產品在全市出口中仍佔較大比例。

(四)市場開拓能力不強。主要體現在:資訊渠道不暢、手段單一,捕捉市場資訊能力薄弱;產品技術含量低,受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政策影響較大,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和產品的競爭力減弱;產品更新換代遲緩,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快速變化。這些原因導致了我市開口不出口現象嚴重,200家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中有出口業績的僅50家,四分之三的自營出口企業未發生一筆外貿出口業務。全市每年花炮產品出口有3000萬美元以上,電瓷產品出口有4000萬美元以上,但80%以上是供貨出口。

(五)企業融資難。部分外貿企業反映融資難,企業在多方籌資無果的情況下只能壓縮業務量,甚至拿出部分利潤委託出口或乾脆做內貿。

(六)外貿人才匱乏。一方面,現有外經貿業務對口專業人員不多,尤其是熟悉wto運作規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才更加缺乏。另一方面,許多企業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很難留住人才。

(七)出口退稅等相關扶持政策難以落實到位。我市出口退稅最快需2-3個月,有的'要等上半年或更長。我市出口的產品大都屬勞動密集型產品,科技含量低,屬於微利的產品,由於較長時間內退不到稅款,企業資金普遍緊張,對自營出口業務不敢多做。雖然我市已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但申請程式複雜,難以落實。部分縣區至今還沒有將1美元補助3分錢人民幣的政策完全落實到位。

三、關於加快我市外貿發展的若干建議

萍鄉既是我國中部崛起的重點區域,又是吸引外資的弱勢區域,積極推進我市外貿的全面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系統工程。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外向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快平臺建設,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儘快編制全市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做好全市產業發展佈局,加大工業園區的支援力度。在《萍鄉工業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做好相關重大專案的可行性報告,立足產業抓專案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和傳統產業提升改造,增強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二)在全方位招商的基礎上,強化職能招商。要進一步強化職能招商,充分發揮部門的職能優勢,擴大招商引資的成果。如農業部門要側重農業產業化專案的引進;財政部門要注重引進大集團、大企業的總部落戶萍鄉;各行業管理辦公室要引進幾個行業的國內旗艦企業入駐;臺辦要引進臺資企業;組織人事部門要引進一批高智慧人才,通過這些人才優勢引進一批高科技企 業;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培養大批技工,加大勞動力輸入,滿足企業用工的需求等等。

(三)建立健全服務機構。一是在短期內難以滿足設立相關辦事機構的情況下,儘快成立海關萍鄉聯絡辦公室,在此基礎上積極爭取商檢部門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負責為企業代辦通關手續,為出口企業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務。二是進一步完善資訊釋出系統,及時為外貿企業提供資訊和政策導向服務。三是充分發揮科研機構的作用,強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積極引導傳統產品的升級,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四是逐步建立外貿行業協會、同業公會等中介組織。充分發揮這些組織在行業協作、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地遏制企業間削價競標等嚴重損害行業利益的惡性競爭現象。

(四)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一是設立支援外貿發展的專項基金。加大政府財政支援力度,設立專項基金支援外向型企業。二是調動國有商業銀行積極性,放寬抵押擔保條件。可試行以辦理信用證打包貸款、出口退稅賬戶託管貸款、與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銀行共同探索使用保險單抵押貸款等方式,解決企業進出口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積極探索組建具有萍鄉法人地位的地方性銀行,扶持組建民營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建立民營企業風險基金和創業基金,以及利用資本市場,拓展外向型民營企業的融資空間。四是鼓勵多種所有制介入,建立信用擔保機構。要積極探索建立民營企業為出資主體的聯保、互保中心,試行建立多種所有制介入的信用擔保、聯保、互保機構。五是建立預退稅制度。對進出口業務穩定、信譽好、業績突出的外向型企業提供預退稅,緩解流動資金不足的矛盾。

(五)全力推進品牌建設,積極引導企業自營出口。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加大科技投入,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設立研發機構,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品檔次,迅速形成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擺脫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簡單數量擴張模式,力爭3—5年內培育若干個國家級出口品牌、一批省級出口品牌。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註冊工作,督促企業做好質量認證、安全認證、環保認證、房地產認證等,獲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通行證。要充分挖掘全市出口潛力,培育一批出口龍頭企業,積極引導企業出口本地化。圍繞花炮、電瓷等優勢產業,建立出口基地,實現出口本地化。

(六)加強外貿人才隊伍建設。抓緊研究制定有利於穩定本地外貿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以及促進外貿人才在本地區範圍內合理流動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引導,採用引進和專項培養等多種方式,促使高層次管理、技術、外語等外向型、經濟型專門人才加盟外向型企業,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環境。

(七)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兌現落實出口獎勵政策,並針對不同行業產品設立獎勵機制。二是積極實施退稅抵押貸款,對重點企業,適當提高應得退稅款作為還款保證的貸款比例,最大程度地支援優勢出口企業的發展。三是對骨幹企業要實行重點扶持。財政部門可出臺出口貼息政策,及時兌現甚至提前支付,努力幫助解決間隙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