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書筆記800字(通用10篇)

才智咖 人氣:1.62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讀書筆記800字(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讀書筆記800字(通用10篇)

高中讀書筆記1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最後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能夠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以前為自我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我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但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能夠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我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好處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我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高中讀書筆記2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在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我”無比準確地盯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兒子也不停地回頭,眼神中訴說著不捨;兒子十六歲去美國做交換生,與“我”在機場告別,“我”固執地看著他的背影,可是他卻從未回眸。

我想著自己便是龍應檯筆下的華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場景,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個一直注視著我的背影的眼眸,而這個眼眸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龍應臺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時的龍應臺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長大了麼,如果是長大了,為何感受不到身後那熾熱的目光呢?不是說母子連心麼?為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下去時,卻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

對於龍應檯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那種屬於父母的眷戀與無奈,也許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為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罷,畢竟人生不是紙上談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們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往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道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去迴應父母那些不捨,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變成朦朧的淚眼。

好吧,不必追,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的好去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著真摯的愛閱讀人生。

高中讀書筆記3

合上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與聖人交流之中,我的靈魂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仁者愛人”。

貫穿整本論語的,就是這個“仁”字。無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市井庶民都應該擁有一顆仁愛、感恩的心,這樣社會才會和諧,天下才能安定。幾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號,卻為君王所摒棄的思想,在今天卻顯得猶為重要。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人們的心靈似乎已經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這時候,讓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開啟《論語》,洗去心裡的浮華與塵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對於《論語》中的“仁”是這樣解讀的:所謂仁愛,可以拆分成5點,即恭、寬、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這幾個字中再加上一個安,即“愛”。子曰:“已所不欲,匆施於人”。這正是出於對他人的博愛;“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則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愛人”在《論語》中已經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

然而提到愛,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論語》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為一種愛的回饋,作為一種感恩的手段,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流傳,兩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遠遊”雖然看似平淡,卻飽含對父母的關愛。那麼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給出了定義:“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父親的教誨長期不改變,那麼他可以算是盡孝了。看來,孔子認為,所謂盡孝心並不是只提供豐厚的物質。

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事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孝。“事父母要竭其力”,給許多還有追求功名利祿,被快節奏的生活的困的人敲響了警鐘。《論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面旗幟,一座豐碑,作為孝悌道德,禮義廉恥的最高準則,在紀錄了一個時代的同時,也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或許在那個戰爭連年,動盪不安的封建社會,君王所需要的.僅僅是權力、是軍隊、是阿諛奉承、是生靈塗炭,而不是孔子、不是《論語》所宣揚的感恩,仁愛之心不僅適用於個人,更為整個國家與民族所汲取,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偉大藍圖的基礎。

正如《論語》所宣傳的那樣,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冷漠,當人人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那麼社會就會安定,國家就會富強,人民就會幸福。《論語》所蘊含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這是一本無窮無盡的人生之書。閱讀《論語》,你可以尋找內心的寧靜,你可以認識愛的意義,你可以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笑對人生。

高中讀書筆記4

初讀《文化苦旅》感覺沒有什麼興趣,我本就是不喜歡散文的,在作業之下,不得不粗略地將它看完。

近幾星期,語文老師給班中每一個同學又發了一本從校圖書館借來的《文化苦旅》,作為閱讀課上翻閱之用,這才仔細地閱讀。

沒想到,初讀了幾頁,就被吸引在其中,它和我之前讀過的散文書完全不同,它邏輯嚴密,有思想,有內容,不空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樸實的文字。每一個章節並不只是一篇散文,而是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帶你重遊作者小時的家鄉,帶你重返清未的莫高窟,帶你重回富裕的宋朝,帶你重回文革那個艱苦的歲月。

我孤陋寡聞,在讀此書之前,並不知道餘秋雨何許人也,藉著這本書也讓我對他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

在我看來,他首先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而後,他又是一個思想深刻的哲學家。

他在《文化苦旅》這本書中,以深刻的文字,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喚醒中化民族的意識和民族情感。

今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莫過於王圓籙在莫高窟的所作所為,他的那些醜陋行為讓人噁心得髮指,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小國民的無知和愚味,但世人均罵王圓籙,卻少有人注意到另一個人——翻譯蔣孝琬,他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原因,沒有他,王圓籙與斯坦因就無法交流,從而斯坦因也無法取走那麼多珍貴的經卷。

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經為,蔣孝琬談判的結果,居然只花四塊就解決問題,斯坦因立即讚揚他,說這是一場中英外交談判的勝利,蔣孝琬一聽,十分得意,我對他的形為已經無語,我真想知道,連父母之國都不尊重愛護的一個人,名字中還有一個孝字。引用餘秋雨先生的原文“我對他的行為十分厭惡,因為他應該知道,所謂的中英外交談判意味著什麼,我並不奢望在他心底會對當時已經極其可憐的父母之邦產生一點小慚愧,我只想,這種橋樑式的人物如果把一方的河岸扒塌了,他們以後還能幹什麼。”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寫道:“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所以,《文化苦旅》不僅是一部散文集,也是從作者身上到歷史之上的印射。

高中讀書筆記5

在過去的暑假假期裡,我閱讀了許多經典著作,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既不是“四大名著”,也不是科學叢書,而是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

書中故事發生在1975年,講述了孫少平、孫少安這對“黃土地”的兄弟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探索人生。那時,中國還是個落後的國家,孫少平這個雙水村窮苦家庭的孩子,他成長的艱辛和純真動人的情感體悟深深感動著我。

故事所描述的,不過是一戶貧困家庭微不足道的事罷了。但就像孫少平說的,“我一生也不可能做出什麼驚人業績,但我要學習偉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他不輕易向命運妥協,始終相信自己的雙手能改變命運,看著他一步步地成長,從一個對生活沒有目標的高中生蛻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使我大受啟發。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那個貧苦的時代,但我卻能感受到他在苦難中經受不斷的錘鍊與昇華,我被他的頑強與堅韌深深感動。去年,我也曾嘗試閱讀這本書,但那時我還沒有那麼多領悟,只覺得是一個平淡的故事,講述平凡人的人生,並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更沒有轟轟烈烈的結局。而正是這樣一本書,當我再一次翻開熟悉的書頁,重讀過後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與感悟——自強與奮鬥、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都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書中那些過去我領悟不到的感情,那些複雜的愛情,雖然還是不能完全體會,卻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態度,新的思考。

從這本書中,我的“感”並不是知道了什麼,領悟了什麼道理,而是被這些感情深深地溫暖到了,情不自禁地想讓這種感情流淌出來。對於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純潔而悽美的愛情,我一直理解不了,直到看到田曉霞為了救人淹死在洪水中時,少平悽苦的心情,那一刻我的心也如冰霜凍住了一般悲痛,我才發現:我已經置身其中,與書中的人物感同身受。

合上這本書,一幕幕場景例如孫少安的孝順,孫少平對知識的追求,面對苦難生活的樂觀態度及頑強堅韌等都如電影放映般在我腦海裡浮現。此時此刻,我的心不知為何盪漾著一股說不出的感情,也許,這就是生活,平凡的世界裡的平凡生活,但卻充滿讓人為之奮鬥的動力,也充滿了美好的希望。

高中讀書筆記6

派克先生的《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理學的著作,但是全文讀來卻不難懂,生動的言辭彷彿利劍刺進心靈的深處,讓讀者於迷茫的黑暗中豁然開朗。全文對於自律,愛與自由宗教都闡述了作者的理解與深層次的解讀,那是一種人性的張力,作者的靈魂彷彿並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是一種生命對於人性的呼喚。

人的痛苦在於人的拒絕,人不懂得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看待世界或是周遭的人與事物,總是徘徊在拒絕的邊緣。就像是現在的那些網路紅人,他們並不甘於生命賦予的平凡,追求另一種另類的突破,可是結果呢,時光流逝,又有多少人能依稀記得他們那粗陋的臉龐輪廓。只因他們拒絕生命的平凡,拒絕成熟,拒絕人該一種人生態度,他們拒絕的其實只是他們的心靈的一種成長。這也是一種自律能力的缺失,一種對於人性清晰認識的狀態。

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狀態,他們又怎麼會認識到究竟何為愛呢,愛是充實與空虛的孩子,愛是錯綜複雜,包含著生命的渴求與人生意義的碩果。愛有很多種,親情也罷,愛情又如何,愛是心靈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沒有愛的昇華,又哪裡得到生命的真諦呢。人活於世,只有墜入情網,才會真正體會到自己在社會的價值與肩負的責任感,只有愛的越深,這種責任感才會越發的明顯與深沉。沒有經歷過愛的人,心靈永遠會保有一份天真與幼稚,突破不了那層迷惘而走向真正的成熟與獨立。

而在種種人性的探索的過程中,我們都應保有一份懷疑的態度,

並不是只有在科學研究上我們才需要懷疑,我們也要時常懷疑一下自己,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從而重新定位自我的生命價值與意義,不讓自己的存在只是流於一種教條主義,傀儡的活著,人之所以需要生活而不是生存,在於人的思想與生命的非凡。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麼難,讓心靈成長有多麼難,我們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種種侷限?或許我們會排斥宗教,或許我們會認為科學深奧難懂,或許我們會認為藝術過於高雅我們無法涉及,再加上由於現在分工極細的因素,我們往往只侷限於自己的行業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們往往安居狹小的心靈一隅而自娛——到很難進入須臾納芥子的境界;事實上“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懷疑、自省、反思、進取、追求,的確是那麼難。

少有人走的路,希望我們能走過去,走的堅持,走的無畏吧!

高中讀書筆記7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世界,而每一個不平凡的人背後都是平凡的經歷。不平凡的人是因為平凡的堅持而變成了偉大,而偉大的人都源自平凡。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對《平凡的世界》也有著自己的解讀。路遙筆下描繪的是我不熟悉而且也無法想象的和經歷的動盪年代,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勤勞質樸的莊稼人經歷了文革的衝擊,食物短缺、經濟不景氣等等我無法想象的困難。這些平凡的經歷堆砌成一個個深入人心的故事,一個個不甘平凡而努力奮鬥創造人生價值的年輕人。他們隻身投入陌生的世界,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即使頭破血流也仍不放棄。

他們經歷了感情的破滅,親友的生離死別,這些經歷磨礪了他們這群人的心智,在紛亂的世界中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實和路遙所傳遞的思想是一樣的,我們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都應該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我特別喜歡我的偶像喬布斯的一句話“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是喬布斯自傳的標題,也是整個文章的核心內容。所有不平凡的人都是從平凡的事開始獨善其身,以至於最後才能兼濟天下。

反觀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正值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大資料、共享、開放、合作共贏是時代的主題,我們有著更大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相比於書中的世界,我們真的幸運了太多。不論我們身處何處,都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閃閃發光。

慶幸自己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所有人眾志成城充滿鬥志,都懷揣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不僅是時代的夢,還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是詩人陸游留給世人的千古詩篇,也是我們這代人應該具備的愛國情懷。

我們所工作的崗位很平凡,但卻肩負著全省乃至國家的運輸重任,所以我們理應為之自豪。我們要有“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閒”的氣概,去面對我們剛剛開始的職業生涯,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改變這世界的點點滴滴。

人生在世就應該如夏花般絢麗多彩,永遠向遠方奔跑!

高中讀書筆記8

半個世紀以前,在這個地區,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住在一個單元裡。婚姻基本上不會改變。從小到大,他可能一直住在一個大院子裡。人們擔心的可能是生活的可能性和選擇太小。

但在今天的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我們沒有選擇,而是我們有太多的選擇。這是一個混亂昌盛的時代。

我們無法控制外部世界。我們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變得更強大。當我們知道如何選擇,那些煩惱就會消失。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有識之士不糊塗”。

什麼是“勇者無畏”?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當你足夠勇敢、足夠開放的時候,你就有了前進的力量,自然你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正的紳士已經獲得了內在的仁慈、知識和勇氣,從而減少了憂慮、困惑和恐懼。

孔子說我不能做這三件事。子貢說:“孔子是自學成才的。”你不是在說你自己。

你看,孔子告訴我們,生活的標準不是去責備外面的世界,而是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去“責備”內心。

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在要求越嚴格,他就會對別人越好。今天,我們總是說,一個人應該是善良的,善良不是口袋,但他能夠容忍和同情別人的許多錯誤,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因此,只有真正的紳士才能做到“不抱怨上帝,沒有特別的人”,既不抱怨上帝沒有給我機會,也不抱怨世界上沒有人認識我。

心中沒有“煩惱”、“困惑”、“恐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批評,從而提高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掌握幸福的能力。

孔子說:“古代的學者是自己的,而今天的學者是人。”(《論語》)古代人們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代人學習是為了炫耀和取悅他人。

真正尊重學習的人,是為了建設人類的靈魂而學習。從書本中學習,從社會中學習,從國小到老年,無非是學習一種掌握幸福的能力。

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有教養、忠誠的公民,然後安定下來,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樣一種自我角色的確立和提升。

什麼是“為人民學習”?

它是把所學到的知識作為工具,作為技能,為自己謀福利而尋求事業。

孔子曾直截了當地對他的學生子夏說:“女人是君子,是儒學,但她們不是小儒學。”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修養,不要總是想著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高中讀書筆記9

《我與地壇》,讓我第一次陷入了對文章字字句句的思索中;也讓我第一次親身感受到:樸實無華的文章也可以感人至深。我感動於史鐵生十五年來搖著輪椅的思索,關於地壇、母親、人生的思索;更感動於他對於生命的感恩,儘管在常人看來,他的經歷異常坎坷。無疑,對於地壇,史鐵生懷抱感恩之心。

地壇——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總會給人沉重壓抑之感;而於史鐵生眼裡,“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以至於他在迷惘時總愛搖著輪椅到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看書也好,胡思亂想也罷,他著實在地壇裡“耗”過了十五個春夏秋冬,每一棵樹下、每一塊草地都有他的車輪印。小路、石凳、大鐘,無生命的景物於他而言都顯得彌足珍貴;相戀的情侶、愛唱的小夥、漂亮的小姑娘……地壇裡的陌生人都值得他大篇幅地描述。地壇歷經四百年的滄桑終於等到了史鐵生十五年的依賴,是她給了史鐵生感悟人生的機遇,讓他找到了眷戀世界的理由。

正如史鐵生自己所說:“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於自己的命運。”無疑,對於母親,史鐵生懷抱感恩之心。他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然而,“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整天到地壇裡“胡思亂想”,母親只能安慰自己道:“去那兒看書也挺好”;她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地等待,等到的卻常是兒子雷霆般的怒火;明明不確信兒子是否會走上幸福的道路,卻必須裝出幸福的笑顏。

終於,史鐵生也明白了母親的苦衷,想要和母親分享成功的喜悅,可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母親教會了兒子如何堅強地活下去,自己卻熬不住了。於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史鐵生堅持創作,以此讓母親為自己驕傲,也以此感謝母親追逐車轍的腳印。從母親的十月懷胎,到我們呱呱墜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母親為我們傾注了太多無條件的愛,而笑著活下去,會是我們給母親的最好的回報——從這個角度看,史鐵生已用最好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恩之情。無疑,對於人生,史鐵生懷抱感恩之心。

高中讀書筆記10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強調書籍的重要性。而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讀書可以創造品性,好品性源自讀好書。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培根說,“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終杜甫造就詩聖。“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認為讀書是為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品性。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周總理高呼:“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就像諸葛孔明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我們心中的好總理。在學校得沉下心來,將自己的品性變得穩重,不能心在別處,否則將竹籃打水一場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書山有路勤為徑。”匡衡鑿壁借光,孫敬蘇秦懸樑刺股,車胤孫康囊螢映雪。他們無一不是我們的榜樣。在這個溫飽的環境中,要的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求學慾望。“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不過喜歡刨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無心是蠢才。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創造好的品性。書不可盡信,盡信不如無書。知識是從書中提煉出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要厚積。積累知識勝過積累財富。歐洲用這句諺語向我們展示知識的重要,從知識中造就的品性對國家的重要。要懂滴水穿石。貴有恆,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宋真宗趙恆說:“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品性源自讀書,只有讀書,讀好書才能創造一個好的品性。

讀書,讀好書就會有好的品性。作為一個學生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為難;博百載浮生,勤奮耕耘休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