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

才智咖 人氣:1.11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通用12篇),歡迎大家分享。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1

再次看到風箏時,已然是七月。綠草如茵的空地上,幾個人在放風箏,臉上的笑容宛若夏日雨後的天空。我坐下,神思有些睏倦。不知是睜眼之時還是閉眼之時,我望見一片瑰麗的蒼穹,燦爛的雲朵中是成片的風箏,如同飛鳥。遠處,放風箏的人佇立,追風箏的人奔跑。一切都如此熟悉。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追風箏的人》中的對白此刻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意識到周圍的一切都是一場夢境。我在延續著一個夢,一個《追風箏的人》的夢。

那晚霞的移動盪漾著我的眼睛,那風箏的弧線激揚我的心神。感動與欣慰,害怕與無助,心酸與悲涼,這本書字裡行間帶給我的是如人生百味般的悸動。是什麼得以有這樣大的力量讓心靈顫抖?那質樸的語言敲響的到底是怎樣一種偉大的樂律?

阿富汗,一個在曾經在我印象中只有戰火紛飛的地方。而《追風箏的人》卻為我呈現了一個真正的阿富汗——一個有歡樂,有情誼的國土。阿米爾和哈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那樣幸福。雖然身份與種族的差異不時擾亂兩人的友誼,但是誰也無法忽視這之中令人豔羨的美好。然而,這樣一個美好的開頭,冥冥之中註定會有一個令全文發生轉折的岔路口。阿米爾和哈桑在當地的鬥風箏比賽中取得了勝利,狂喜中,哈桑要去追那隻被割下的風箏。那一刻,我彷彿預感到了之後的事情,我聽到我的心中大呼“不要去!”……可是,我只是一個看客。我只能一頁頁翻下去,看著阿米爾走街串巷尋找著哈桑,看著哈桑被一群不良少年施暴,看著阿米爾在這重要的岔路口選擇了膽怯……當那隻風箏墜落,陰影掃過白雪上斑駁的血漬,我知道,墜落的不僅是風箏,還有阿米爾與哈桑之間一整個過去,連同快樂與悲傷。

那時的我想,如果是我,我會挺身而出嗎?如果阿米爾當時用自己救下哈桑,他們之後又會如何?我不知道。這世界沒有如果。但我知道,阿米爾在他尚且年幼人生中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東西,而正是這一錯過,將用他的一生來補救。我們的人生究竟禁得起幾次這樣的錯過?人生竟是這樣堅強而又脆弱!

無盡的痛苦讓阿米爾逼走了哈桑。而同時,阿富汗的戰火也開始燃起。阿米爾隨著父親逃到了美國,背離了戰火卻始終無法背離對哈桑的自責和愧疚。終於,在朋友的指引和勸導下,阿米爾冒著生命危險回到阿富汗,拼了命從塔班手中救出哈桑飽受折磨的兒子索拉博。而此時的哈桑早已死在了塔班的魔爪下,阿米爾能為昔日友人所做的,就只有為他可憐的孩子找回一顆心,一顆過去的心,一顆未來的心。這心,又何嘗不是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延續?

故事的最後,阿米爾為索拉博追著風箏。那風箏究竟是什麼?到底誰才是追風箏的人?這兩個問題一直伴隨我到最後。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我知道,這問題阿米爾已經明白了,我也已經明白了。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鮮紅或湛藍。望著遠方的風箏,我們追尋,我們仰望,在追風箏的路途中,我們詮釋一整個世界。這途中,有溝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為,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擔起責任,鼓起勇氣,翻過千山萬水,跨越艱難險阻。我相信,我的風箏一定會在某座山的後面等著我。

睜開眼睛,聲旁依然是碧綠的草地。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陽光在各種風箏下投下細碎的光斑。夏意正好,此時的我仰望天穹,仰望天穹上的風箏,嘴角的弧度悄然上揚。

吶,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2

他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哈桑為你追來了那隻藍色的風箏,雖然付出了某種沉重的代價,但這真的很棒,不是麼?

“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你閉上眼睛,然後聽到自己說。“我想我無法再面對哈桑。”

於是你把自己嶄新的手錶與阿富汗尼鈔票塞在了哈桑的毛毯下面,你大概想不到他會承認他做了一場子虛烏有的偷竊。

你說你能夠想象他們兩個在那間昏暗的斗室裡面如何的掩面哭泣,哈桑懇求阿里不要揭發你。

那麼我認為哈桑是幸福的,他也是不幸的。

他的內心一片坦蕩,從來不做令自己愧疚的事情,他成功的用自己的一切守護了你。離開後他至死沒有再見到你,他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與你有著同一脈血緣。

“他只是個哈扎拉人。”

也許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但我再沒有見過令一本像這樣動人心絃的書。

犯錯。錯過。然後用一生去尋找救贖。

阿米爾。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3

一本書的美好,最好能讓人想到童年。

在我們都是孩子的時侯,在大家以一種無知而期盼的眼神迎接未來的時侯,在我們一天天自豪地長成大人的時侯,總有一些事不容我們忘記。那些美好的不負責任的錯誤和自以為是的小糾糾,無論多久,都尾隨成長,永不相忘。

還記得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花瓶,確仗著自己已能說會道而鄰居家的孩子還不能利落說話而硬說不是自己,並以為真得能瞞天過海。還記得一次兩個小朋友鬧翻了打架被老師訓斥,我違心的告訴老師是那個比我小的孩子的錯,原因是我也害怕那個大個子的孩子日後找我麻煩。而不顧那個小朋友哭著離開。還記得媽媽說和我一起張大的小孩有很嚴重的病而不讓我和他玩。我就刻意的躲避他,他總是拿很多的好吃的來喚我出去玩,久而久之,我會不耐煩的說,你走吧,我不要和你這個病人玩耍。然後我看著他遲疑著慢慢離開我家的小院,出門的時侯抹了一把眼淚。

後來,因為讀書的關係,遠離了家鄉,遠離了窮鄉僻壤,來到了城市開始完全不同的生活,逐漸淡忘了家鄉和那些一起玩耍的夥伴。遠離了童年的無知。

這就是小時侯的簡單直白的自私和毫無顧及的傷害。多年以後,早已是相隔遙遠,只是我依然不能釋懷,依然不能原諒。雖然他們可能已忙碌的忘了這些,再次見面後是完全與以前的隔離。我們畢竟不是當初的彼此。

追風箏的人講述一個善良,慚愧,自救,安心的故事。複雜的讓人不相信的現實,在喀布林長久籠罩的混亂中,發生著動人心魄的故事。那是在苦難中提升的至為保貴的美。

追風箏的人也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當我們已長大,足以面對一前的時侯,在U個人學會自我省悟的時侯,看到這本書,是一種善意的提醒。為了靈魂的安寧,我們應該去找回,應該去挽救。

那麼,有理由相信,作者確是給了我們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要我們去求贖。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4

阿米爾的個人小感情在大時代的變遷裡顛沛流離,於是有了故事刻骨至深~

為你,千千萬萬遍~在你的生命裡,可有這樣一個“你”?如果有,那麼,你真的太幸福了。因為你的擁有著這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就像哈桑對阿米爾,就像阿米爾對索拉博。

哈桑被阿塞夫侮辱的時候,阿米爾沒有挺身而出(其實他不挺身而出也沒有錯),他為此深深自責了許多年~沒有為自己的朋友挺身而出(他心底裡是認同哈桑這個朋友的)。拉辛對阿米爾的評價是正確的,如果一個人不善良和不擁有美好的品德,他是不會對自己要求很高,為自己沒有為哈桑挺身而出感到深深地自責愧疚。

阿米爾在父親去世時候的感受~能讓人想到自己。擁有的時候平平淡淡,想到要失去的時候惶恐害怕,失去之後空落的無法填補。

一個民族一種文化。飲食文化:中東國家的人民吃饢餅和蔬菜湯還有烤肉。他們的

信仰是伊斯蘭,他們對自己的信仰很忠誠,每天都會做禱告,《可蘭經》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忠誠於自己的信仰,其實就是忠誠於自己。信仰,有時候真的可以帶給人的心靈一種歸屬和安全感~比如,阿米爾他爸爸得癌症時,索拉博在自殺被搶救時。

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人民,貧困,飢餓,恤孤院中的孩子,彈坑和孔洞。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在綻放著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各種故事。

這是一部很棒的小說,讀的時候我總想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總之,非常值得一讀,多讀,祝願生活中也有一個可以: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5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一本讀完之後仍值得細細品味的書。也是一本對人性描寫非常深刻的書。

看到後面部分關於索拉博的不辛遭遇,簡直像輪迴的噩夢一樣,差點兒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因為本身對於阿富汗這個國家裡種族的歷史淵源也不瞭解,不懂為什麼哈扎拉人會如此遭到歧視,但是無論什麼情況戰爭對於人民的影響都是殘忍又沉痛的。“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是沒有童年,連父親也是稀缺品。”看到這裡我深深覺得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家是多麼幸福。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少年阿米爾對哈桑直接間接造成的傷害,其實也一直在折磨著阿米爾的內心。在踏上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上,他終於敢於直面過錯,像他父親一樣有擔當,並且不再懦弱。他勇敢的承擔起照顧索拉博的責任,以此來彌補自己過去對哈桑的傷害。

雖然在最後索拉博也只是閃現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也並沒有再開口說話,但是阿米爾也不會放棄,現在他變成了哈桑變成了追風箏的人,來守護著索拉博,相信總有一天,索拉博會再次燃起希望。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6

這是我看過的感觸最深的一部書,我被書中哈桑的“為你,千千萬萬遍!”所打動;我羨慕阿米爾有哈桑這樣的好朋友,好兄弟,擁有拉辛汗這樣亦師亦友的指路人,這種人與人間至真至誠的感情,是當今這個社會所不足的;我又被阿米爾那最終的勇敢跨出自己的懦弱,去為自己的罪行救贖所振奮和鼓舞,儘管他還是不夠強大,儘管他還是有些膽怯,但我相信在那一刻,他是充滿人性光輝的,讓我有所欽佩;同時我還深深地為哈桑和索拉博以及廣大哈扎拉族人所受的迫害所不平和悲憫,我為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之地所慶幸,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和平的地方,我感謝祖國,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慶幸與自豪。

在《追風箏的人》這部書中,我膜拜於作者那戲劇性又猶如宿命般的情節安排。從兔脣的哈桑到似兔脣的阿米爾,從無子嗣的阿里到無子嗣的阿米爾,從哈桑的用彈弓威脅阿塞夫要把他打成獨眼到哈桑的兒子完成這件事……而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莫過於從哈桑對阿米爾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到最終的角色逆轉,阿米爾對索拉博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7

其實在認真看這本書,之前就嘗試著看了好幾次,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最近因為參加京東共讀活動,主辦方又推了這本書,所以才拾起書本。在看書之前,朋友已經給我劇透了。

在我看來阿米爾很自私,童年一直渴望父愛,卻無法得到,心又非常敏感,經常在父親的對哈桑的細節上嫉妒他,找機會貶低他,最後因為害怕而背叛他。長大後活在內疚當中,最後在與阿塞夫的打鬥中才放下之前的內疚。

哈桑是我最同情與喜歡的人物,他純潔,對任何人都沒有壞心眼兒,對主人忠誠,對朋友真誠。把阿米爾當成真正的朋友,喜歡把一切錯誤都歸咎於自己,在自己受傷之後還能原諒背叛自己的人,重情重義。在書中他是弱者,自己他的後代也是弱者。但是他兒子比哈桑勇敢,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這本書從第八章開始我就開始悲傷,心裡就感到難受,我為哈桑被阿塞夫欺負而悲傷,為阿米爾的沉默與膽小感到憤怒。但看到後面,感情基調就淡化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就像故事情節中,哈桑兒子再也不想去孤兒院一樣,即使在外人看來,孤兒院很安全,阿米爾會經常去看他,只要開出證明,他就可以跟阿米爾回美國,就可以結束一切噩夢一樣,在我們看來這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索拉博就是不願意,因為孤兒院給他帶來了心裡傷害,他懼怕,所以寧願死也不願意再進去。

每個人所做的一切,自有他的原因。他有他的過去,我們也有自己的過去。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8

我記得讀高中的時候,就聽說這是本名著,但我不知道它有多大的魔力吸引著我,只是覺的書名很詩意,沒看書之前,腦海裡浮現是有陽光,春風,湛藍的天空飄著幾隻風箏…當我花了十個小時的時間看完這本書後,內心是不平、複雜的心情想要陳述我看到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阿富汗,主人公阿米爾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父親經商,他母親難產去世了,所以阿米爾是單親家庭長大,為後續故事情節做了伏筆,僕人的兒子叫哈桑,和阿米爾一起長大,只要少爺吩咐哈桑做什麼,哈桑都會義不容辭,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多麼熱血沸騰的話!其實僕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阿富汗,種族歧視特別嚴重,而僕人哈桑就是少數族,父親不敢公開這個醜陋的祕密祕?

他想完成自己的罪過一點點救贖,他建孤兒所,做公益事業…對哈桑默默的關心,相反對阿米爾的冷淡,至少在十二歲的阿米爾眼裡沒有父愛,多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哈桑一樣的疼愛、這個時候的阿米爾,是自私,膽怯懦弱…阿富汗戰爭爆發,曾經的擁有變成廢墟,到處是彈殼的痕跡、令人窒息的煙塵籠罩在這片上空,阿米爾內心也是複雜的,每次想到曾經所犯下的罪過令他入睡難眠,開始了他的救贖之旅……他找到了自己心動的女孩,索拉雅知書達理,善良又溫柔…風箏意味著親情友情愛情…摻雜著太多的故事需要傾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9

在這本感人至深的小說裡面,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可以是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看完胡賽尼的小說,對他細膩的筆觸、內心深處的坦露、戰亂造成創傷的再現,久久不能忘懷……文字的表現力確實比影視感觀的刺激更勝一籌!

阿米爾的童年希望獲得父親的.寵愛,與哈桑相處嫉妒多於快樂;趕走哈桑後,與父親經歷了種種變遷;逃離到美國後生活的遭遇和父親尊嚴的活著,並找到自己的真愛,然而成為作家後,童年時對哈桑背叛的負罪感又捲土重來,終下決心重返故士,早已物是人非,各種慘無人道的亂象,親人的離去,最終只剩下流著同樣血渡的侄兒,收養風波一波三折,最後還是放風箏挽回了侄兒的一撇微笑……

每一段故事,平實的敘說中將主人公刻畫的有血有肉,讀者的情感也隨之波瀾起伏:為其懊惱,為其憂心,為其憤怒,為其期盼……

真的是一本撞擊人性和靈魂的好書!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10

為你,千千萬萬遍。

全書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這句並沒有多華麗但卻感人至深的話語了。

曾經,哈桑願意為了阿米爾,千千萬萬遍。

如今,阿米爾願意為了索拉博,千千萬萬遍。

曾經,阿米爾的膽小懦弱,令哈桑受人欺凌。往後的二十多年,他都揹負著深深地罪惡感。

如今,他卻能夠為了贖罪,為了變成一個好人,隻身一人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哈桑的兒子。

其實,阿米爾也並不是多麼罪大惡極,可能是哈桑的忠誠,哈桑的善良使他更加的無地自容,自慚形穢而已吧。畢竟那時候的他也只是一個千方百計爭取父愛的孩子而已。

哈桑,只是他爭取父愛途中的一個犧牲品——他最好的朋友,他同父異母的弟弟。

對於哈桑而言,阿米爾就是全部。是全部的全部。明知阿米爾見他受人欺凌而不救,他還可以待他如初。明知阿米爾故意刁難才將一個個石榴砸向自己,他竟然能夠忍著痛,弄好一個石榴遞給阿米爾,問他心裡好受了沒。明知阿米爾故意陷害自己,竟能忍氣吞聲毅然決然的順了阿米爾的心意。

哈桑,是那個將忠誠演繹的淋漓盡致的人。也正是他的這份忠誠,感動著這無數的讀者。

阿米爾,是那個先知後覺,讓人又愛又恨的人。從懦弱到勇敢,從自私到無私。讓人喜憤交加願你評判。

讀完整本書,帶給我不僅僅是震撼。還有對於親情,友情,愛情更深層次的理解。那風箏似乎就是那親情友情愛情。

人們拼命追逐著它。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11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了餘華的《活著》,慶幸的是這本書沒那麼悲慘,結局還算完美。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米爾四十年來生活的種種,同僕人哈桑的“親密無間”,兩小無猜,隨著爸爸對哈桑的親密態度讓其產生嚴重的嫉妒心,隨後在其十三歲生日的時候誣陷哈桑致其不得不離開。因為阿富汗的戰亂讓阿米爾父子兩不得不遷移美國,由之前的富裕狀態變得普普通通。隨著時間的流逝,父親的去世,慢慢所有的謎底都被揭開,因為對哈桑的愧疚,心裡的痛楚,阿米爾為了完成自己的救贖,為了做一個好人他終於再次踏上阿富汗之路,那個他和哈桑童年一起玩耍的地方。不幸的是哈桑本人依舊把他的少爺當成他最好的朋友但最終卻沒能見上最後一面,慶幸的是哈桑的兒子還在,一個給阿米爾救贖的唯一稻草。

通讀全文,文中的開頭與結尾前後呼應,開頭記述了與哈桑追風箏,結尾記述了為索拉博追風箏,此時此刻主人公兩種不同的心境。

所有的細節需要自己慢慢品味,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承認讀到最後眼眶溼潤了,或許就像索拉雅所說:好的作品往往都是悲傷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及感悟12

讀完這本書,大概用了兩週的時間。一個戰亂的國度,三代人的命運,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輾轉。

1、很欣賞文中的一句話,“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安慰好”,事實也許是殘酷的,但比起被欺騙的無知,後者更為可怕。

2、很多時候,人生的黑暗中的某些時刻,你我或許有如跌落谷底般的失落,當漫長人生走過,我們回顧回首,發現過往種種皆是際遇,諸多歡喜,只是此時你我都在路上,在經歷。

3、“得到了再失去,總是比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更傷人”。如果我沒有來到過這座城市,得到過這諸多經歷與歡喜,或許我從這裡離開也就談不上太多所謂的意義,只是此刻我在這裡。

4、被告知是一種權利,不被告知,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關鍵要看告知的是什麼,而隱瞞的又是什麼,初衷又是否出於良善。

5、常常說,生活不是電影,說的蠻對的,因為生活遠比電影感受真實,我們活在其中,扮演者自己的角色,那就是自己,關鍵是沒有彩排。

6、“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是沒有童年”。沒有戰爭的國度才有可能有純真的童年。

7、兒時覺得至關重要的事情,為什麼長大後就覺得看來那麼微不足道了呢,是事情變了?還是你我變了?還是時間讓這一切改變了呢?彼時的情景,此時的心境,你我經歷皆都不同,大都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