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圍城》的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2.24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圍城》的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圍城》的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5篇)

《圍城》的讀書筆記1

《圍城》我是先看電視劇,之後有斷斷續續讀一些片段(這本書情節連續性不強,確實能夠跳著讀),最近才—口氣從頭到尾將整本書讀完。讀完以後,對這本書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有的報道說,方鴻漸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還懷疑作者的博士單位是否也是虛構的。但無論如何,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無容置疑的。但正因為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圍城”。他期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方鴻漸的第二圈“圍”就是給他帶來多災多難的假學位。方鴻漸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在買假的文憑之前,他也問問良心,他為自我起了最好的藉口:“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以他自我的口氣,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說謊就說謊嘛,講了良心這謊話就變得不倫不類了。既然講良心,就乾脆別買學位了。既然都不講良心了,就乾脆把學位發揚光大吧?害得自我當個副教授忍氣吞聲的,兩頭不著岸。

方鴻漸一生的第三圈“圍城”,我想沒有人會反對,是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度。也許從第—,圈“圍城”建立時,就決定了會有第二圈圍城,就決定了會有第三圈圍城了。在那個到處是“小人物”的時代,做個大人物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耐的。但是他還是期望做個大人物,買文憑時,期望自我能夠使家翁感覺光耀門楣;買了文憑,又覺得有損道德。要明白,社會上只有兩種人能夠混得好。

—種是真正大寫的入,他們有他們獨特的才能,他們有他們高尚的情操。他們是因為他們近乎模範的舉止,才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另—種,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用旁門左道,說謊時,能夠令自我都騙過來。他們深有沉浮,他們的行為舉止有時真是沒有良心可言。而社會上更多的,是後者,從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凱用了多少手段才當上大總統?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連此刻的企業在商場上競爭,也用盡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應對這些時都能夠狠下—條心的。多數的人都像方鴻漸—樣,有那麼一點的良心,有那麼—點的虛榮。他們處處做小人,又不得處處提防小人。他們也明白世道的艱險,但是並沒有好好地去接納它。他們嘗試去改變,就好像方鴻漸想明白韓學愈文憑的真偽,以此找回自我的公道一樣。熟不明白,人家早就設定了陷阱等他踩進去。

或許《圍城》的文學價值也正在此。它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正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

《圍城》的讀書筆記2

《圍城》講述的是主人公方鴻漸遠飄歐美國家留學,但是卻學無所成,為了回國後不丟面子,只好買了張XX來掩蓋自己,結果也因此陷入了一層層關於戀愛、婚姻和工作等方面的圍城中。方鴻漸在“城”外的時候,拼命地想進去,但是一旦進去後,不久就想出去,殊不知卻又進入到了另一座圍城中。

整篇小說充滿了諷刺的意味,一針見血地揭露出了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留學知識分子對生活無所追求,被當時社會風氣逐漸消磨菱角,最終被世人所遺忘的形象。留過學的他們雖然受到了西方先進文化的薰陶,但是他們缺乏了對生活的追求,缺乏了與當時社會抗爭的勇氣,陷入了精神的苦苦潭水中,無法自救。作者通過對方鴻漸這個沒落知識分子的人生經歷的描述,寫出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墮落,反映了上層知識分子缺乏勇氣的可悲、可氣,雖然接受了先進的思想,卻沒有辦法在當時被列強侵略的中國幹出一番大事出來。

讀完錢鍾書的《圍城》後,我聯想到了當今的中國留學的知識分子。當中國大批大批地向國外輸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時,這些人才常常沉浸在已開發國家的懷抱中,在國外過著優越的生活,似乎已經忘記了他們共同的母親,而能學成歸來,為祖國獻出自己的力量的人少之又少。他們想過著更好的生活,這並沒有錯,但是,現在的中國急切地需要他們的力量,中國的強大急需他們來建設。

方鴻漸是一名偽知識分子,僅僅有著個留學歸來的名稱,但是卻有不少的工作向他迎面而來,而沒有從深層次的考察過他的才能。這同樣也很能反映當今的中國。不少的人打著XX的旗子,堂而皇之地把簡歷遞給各大公司,甚至有的公司居然而錄用了。在學術上的投機取巧最終會讓這些偽知識分子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圍城》一書中,我也看到了當時受殖民侵略的中國,飽受著中西文化的衝突。文中通過對保守迂腐方鴻漸的父親、在三閭大學外表正直但內心不懷好意的先生的描述,向我們批評了當時迂腐,不懂得學習西方優秀方面,不思進取的中國人。同時,文中也刻畫了不少虛榮、愛欺詐他人、軟弱的中國人,對當時活在中國的人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反映了人性的弱點。

文章把圍城比喻成了人們因追求而陷入的窘境。總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對他們較好的生活不感到滿足,不斷地追求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但是當他們得到之後,又對此感到厭惡。這兩者不斷地交織、轉換,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層層的圍城,讓那些不滿足於追求的人最終走向了精神的末路,不能戰勝人性的弱點,飽受著精神上的摧殘。

讀完《圍城》一書後,我獲益良多。

《圍城》的讀書筆記3

方鴻漸終於還是聽從了趙辛楣的話去三閭大學。沿途上,他們遇到了種種困難,最後通過關係到達了三閭大學,而關係這個在中國例行了多少年的東西,過去,現在將來都將例行下去。路上行人的勢利眼,看人看外表,看著裝,對有身份的人阿諛奉承而對老百姓則愛理不理。在這段中女主人公孫柔嘉出現了,人如其名般,剛開始孫小姐顯得如此溫柔,乖巧。李梅亭的小氣,自私,像一個真正的生意人,帶著藥去邊遠地區以十倍的`價錢賣,而骨子裡有當時中國人的懦弱,無能。

到了學校後,教授不教授等級的劃分也是如此的荒唐,而老師們對這個等級分法的看法也是那麼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拿著在社會上招搖,也不顯得丟人現眼,而且還理直氣壯得在那爭著等級的高低。更讓人覺得可惡的是愚鈍的不只那些腐朽的老師,還有學生,學生也是一樣的荒唐,看老師的教書的水平不是看實力,而是看文憑,看學位,而且認知能力也那麼差,不能很好認清怎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而去欺負老師,沒有了尊師重道的美德。在學術圈,所謂的文人們是如此的虛偽,不真誠。而在這裡,方鴻漸成了那個唯一一個還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子操守,或者說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而高鬆年、李梅亭、汪處厚,這些人在那裡在裡邊如魚得水,他們會捨得走出這個圍城嗎?

再一個是在三閭大學發生的所謂的愛情的糾紛,這場糾紛也顯得如此的可笑。方鴻漸並不想進入孫柔嘉的生活,但他被孫柔嘉看上了,而且通過“某種方式”得到了他。對方鴻漸來說這個婚姻是他的圍城,在還沒進去前,他不知所以,就這麼進去了,在進去後,他渾渾噩噩得過日子,他也有想衝出來的衝動,但他是個被動的人,不敢行動,也不會行動。結尾一章,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後,正回家想消釋柔嘉的怨氣,柔嘉剛才正向姑媽講鴻漸的不是,害怕已被鴻漸偷聽到,方鴻漸其實並沒聽到,只得擺空城計:“你心裡明白,不用我說。”結果柔嘉心虛之下,說“本來不是說給你聽的,誰教你偷聽?”這就無異承認了她在“背後糟蹋”方鴻漸,結果正準備向妻子低頭的方鴻漸和一心想給丈夫找個好工作的孫柔嘉竟然越吵越厲害,終於走向“不離而散”,不歡而散。他家祖傳的那頂破銅鐘“噹噹噹......”敲了六下,似在嘲笑,對人生的諷刺和嘲笑盡包含在這悵然悠悠的鐘聲裡了。

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所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這部作品已被譯成世界上多種文字,有十數種不同的譯文在各國出版。在美國,由於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錢鍾書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和專著。

《圍城》的讀書筆記4

第一次見《圍城》是高中的時候,宿長拿她姐姐的書看,深藍色封面,大大的寫了倆個字圍城。裡面那句經典“城裡的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也是早有耳聞。覺得這本書是講婚姻的利害性。去年,看書之前在木魚說聽木魚講了電視劇,覺得方鴻漸是一個慫文人,弄了張假證明,還愛滿嘴諷刺別人,遇事又軟弱,覺得錢老拿他當主角簡直實在嘲笑。

當看完了書,又覺得我們哪裡又比得過方鴻漸。就像辛楣說的,方鴻漸是個好人,但毫無用處。從書的中間開始,鴻漸的人生好像就在走下坡路,從他和唐小姐斷了聯絡,到三閭大學,到輾轉回到上海,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很戲劇性但又那麼真實可信。他像一個明眼人一樣聰明,對於發生在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能夠或快或慢的洞察,但對於周圍發生的一切卻又無可奈何。這多像我們周圍的生活。看書的時候,一直在等鴻漸結婚,看了一半多了,還是沒有結婚,看完之後發覺,圍城不是講婚姻。

我很喜歡辛楣,從書中看來他應該是比鴻漸關係硬,能力強點。他喜歡蘇玟紈,開始以為他是油膩的沒思想,被一腔熱血衝昏了頭腦的,只覺得蘇文紈好的人,後來才發現,原來他都懂,他知道蘇的嬌柔做作,知道她的所謂新詩可能是垃圾,甚至可以在蘇和曹元朗結婚之後,坦蕩表達自己的喜歡進而對他倆進行諷刺。這是很高階的愛啊。

看完了,又查了查錢老,錢老家庭氛圍好,很聰明,性格可以說很孤傲,留下了不少段子,和楊絳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可以說是聰明的看透了身邊的人和事,所以才能寫的如此真實。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有時候我覺得鴻漸是錢老想象的平行世界裡的自己。他寫書的時候,和楊絳倆人邊寫邊看邊笑,更是對世俗的嘲笑。所以,我覺得他沒有不喜歡方鴻漸也沒有嘲諷,只是無奈。

書裡有太多精妙的比喻,讓人不得不服。“可是因為她是我們的恩人,我不忍細看她,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每逢鴻漸動了真氣,她就不再開口,彷彿和鴻漸搶一條繩子,盡力各拉一頭,繩子迸直欲斷的時候。他就湊上幾步,這繩子又鬆軟下來……”嘴太毒了,又很對。

錢老數學考了15分進清華的,其他方面都太優秀,我不得不懷疑他數學15分是裝的。大概如果好好學數學,分數不至於15,但語言方面天賦就會被剝奪,就是任性的不喜歡數學吧。

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圍城》的讀書筆記5

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城內的人想逃出去。”早在讀小說之前,這名言已然有所耳聞。當時聽了一笑而過,如今卻再也沒有了那種輕鬆釋然的笑容,反而平添了些許惆悵,也許這就是成長。

我不喜歡方鴻漸。虛榮得有些懦弱,迷茫得無所適從。我可以想到更多這樣的形容,難道不是嗎?留學直至回國,假的文憑事件在他的內心掀起軒然大波,羞愧不堪更是不必細說;與蘇、唐兩位小姐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將他擲入谷底;三閭大學不愉快的所謂教學經歷令人啼笑皆非;由流言蜚語和自欺欺人促成的與孫柔嘉的婚姻又以失敗告終。命運多變卻又瑣碎得似乎不足掛齒。

然而合上書,我卻忍不住同情他,關切他,甚至於在他的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方鴻漸的生活註定困囿在圍城裡,不論是感情,婚姻還是整個時代賦予他的精神根基。民國二十六年,他回國。抗日戰爭翹足而至。這一代的部分所謂的青年是麻木的,他們苦困在自己的圍城裡,無法逃脫。在不斷的絕望中又生起希望,彷彿夜裡的昏睡。“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樣也是死的樣品。”方鴻漸是“困死”的一代。

可是,圍城又豈止困住了這一代,它困住的將是幾個時代。

人生圍城究竟是什麼呢?“圍城是理想的升騰和破滅的永恆迴圈。”有人這樣認為。於我而言圍城是我們近乎固執的追求。難道不是嗎?婚姻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龍子裡面的鳥想飛出來。”何止是婚姻,任何事物都能成為句子的主語。小說裡,方鴻漸對高學歷帶來的榮譽和對唐曉芙的追求等等,不論無奈與否,結果都是身心俱疲。我們中的許多人放不開這諸多向往:名利、錢財、成功。其實又何須如此累呢?

王安石極力主張變法,推行新政,最後卻是怨聲載道,不及晚年迴歸自然的暢快。過分地看重追求的結果有時真如深陷圍城逃不開放不掉,失去廣闊的天地。

“不管鳥籠也罷,圍城也罷,一切超脫之人是不怕被圍困的。”無意間,小說裡慎明的妙語道出了真諦。或許我們畢竟免不了這圍城的阻隔,但憑著一份淡泊,有何懼困而不前呢?寵辱不驚的人生是不會缺少自由的。莊子寧願江邊垂釣也不願去為君操勞身心,卻於這山水間造就了《莊子》;陶淵明悠然自得,也不願爭權奪利,留給後世不朽的詩篇;蘇軾泛舟赤壁,友人一曲嗚嗚然,他卻能有天地宇宙無窮間換回一份淡泊之意,慷慨而頌《赤壁賦》。並不是他們無所追求,他們也並非凡俗之人。只是他們在於追求之中懂得鬆弛心境,非如柳柳州身處幽潭,心懷苦楚,困頓難以排遣。

人常常為心所役,生活在無盡的追求中。或許,你固然收穫了成功,驀然回首,失去了最該守住的淡然。

圍城,如同人生難以名狀,但卻觸手可及,在約定俗成的世界裡,我們要尋回的是自己的本真!